DL T 5185-2004(条文说明) 水电水利工程地质测绘规程.pdf
《DL T 5185-2004(条文说明) 水电水利工程地质测绘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 T 5185-2004(条文说明) 水电水利工程地质测绘规程.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DL/T5185 - 2004 水电水利工程地质测绘规程条文说明25 DL/T 5185 - 2004 目次3 总则.27 4准备工作.28 5野外测绘.295.1 一般规定.29 5.2地貌调查.30 5.3 地层岩性调查.30 5.4地质构造调查.32 5.5 水文地质调查.33 5.6喀斯特调查.33 5.7 物理地质现象调查. 33 26 DL IT 5185 - 2004 3总则3.0.1 本条说明了工程地质测绘的任务。工程地质测绘是水电水利工程地质勘察的最基本方法,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可以查明工程建筑物区的基本地质情况,发现工程地质问题,为布置和指导钻探、洞探、井洞、物探、岩土试验提
2、供依据。工程地质测绘成果是评价工程建筑物区工程地质条件的基本资料。做好工程地质测绘有利于提高工程地质勘察质量,加快勘察进度。3.0.2 本条为水电水利工程地质测绘应遵守的般原则和基本程序。27 DL IT 5185 - 2004 4准备工作4.0.3 在踏勘的要求中,补充了小比例尺地质测绘一般可不进行踏勘的内容。因为现今大部分地区己有区域地质和遥感等资料,可以了解测区的地质情况和问题。28 DL IT 5185 - 2004 5野外测绘本章对原规程的标题“野外工作”改为“野外测绘”,这样更符合本规程的要求和内容,并对章以下各节作了调整。取消了罗马数字的编排形式,将“一般规定”列为第一节:将“工
3、程地质测绘的调查内容”分别顺次列节。原规程第五节物理地质现象的内容中包括了岩溶的研究。考虑到岩溶研究内容列入某一节中都不合适。故在本规程送审稿的审查会中决定将“岩溶调查”单独列为节,并将“岩榕”名词改为“喀斯特”。5.1一般规定本节在结构上作了调整,将原规程第三章第二节中“不同比例尺的工程地质测填图单位的划分”列入本节的第5.1.2条,并对本节内部的条文也作了适当编排,使结构更为合理,层次更为清楚。5.1.5 5.1.7 各种比例尺工程地质测绘的基本方法,经修改后归纳为两类,即地质点法和遥感影像解译法。将后者单独列为一类,其目的为了充分应用遥感技术,在有条件的地区,应尽量予以利用,以提高工作效
4、率,同时也强调了对解译成果必须进行实地验证和核定,以保证质量。5.1.10 增加了“在露头条件差的地区进行大比例尺地质测绘,应布置勘探点,以控制主要的地质现象”,其目的为了保证地质测绘的精度要求。但在勘探点布置的数量上曾有不同意见,有的认为应有原则要求,有的认为可规定一般间距,控制在4cm6cm(图上距离)等。考虑到在地质测绘过程中要布置较多的勘探点,存在不少困难,尤其在森林区或耕作区,受很多条件限制,难于实施。故间距不宜作具体规定。29 DL/T 5185 - 2004 5.1.14 原规程规定“地质点的记录,必须有专门记录本或卡或卡片”,本规程取消了记录本而改为专用卡片,以便于查找和归档。
5、并规定地质记录用绘图铅笔书写,避免野外作业遭雨水浸染或因退色等影响保存。5.2地貌调查5.2.1 增加了“建筑物区的地貌类型和初步分析地面或山坡的稳定性”,主要是强调在野外地貌研究工作中,应密切结合水工建筑物的布置情况,及时分析地面或山坡的稳定性,初步了解地貌因素或条件对工程建筑物布置的影响。5.2.2 增加了“应确定工程建筑物区所属地貌类型或地貌单元”,强调在了解全区地貌特征基础上,还应确定建筑区所属的地貌类型或地貌单元,同时注意微地貌的特征和变化,以利评价和选择建筑物场地。5.2.3 这是新增加的内容,要求按河谷形态,河谷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及河谷切割程度等方面,区分河谷地貌类型,掌握河谷形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L 5185 2004 条文 说明 水电 水利 工程地质 测绘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