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冀教版.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冀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冀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作家作品;领悟课文写景的精妙,提高描写的能力;理解并学习课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把握文章的主旨。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合作与交流,探讨写景的妙处;反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结合自身实际,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多角度深思课文的主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鲁迅从小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启发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教学重点:1、领悟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2、通过复述课文,学习本文选材、组材的技巧。教学难点: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难在两点:1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2有些难解的词语。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2、了解作家作品;积累生字生词;整体感知课文。教与学互动步骤: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童年 ,在播放歌曲时,老师在一旁解说:童年是一首古老的歌谣,每个人都有难忘的童年,童年的小伙伴、童年的小秘密、童年的故事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我们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在 1926 年 9 月 18 日, ,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期的往事,写下了一篇优美散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今天就让我们伴随这首优美的乐章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看一看鲁迅先生的童年和我们的童年有哪些不同?【板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二、了解作者及作品: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
3、命家。作品有小说集彷徨 、 呐喊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他的小说狂人日记2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朝花夕拾包括:狗猫鼠、阿长与 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十篇散文和朝花夕拾小引后记,其中前文篇是鲁迅在北京期间写的,后五篇是在厦大期间写的。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形式多样,笔法灵活
4、,抒情之中见讽刺,叙述之中显深意,严肃的内蕴常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出之,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三、自读感知,积累生字生词。1、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攒 拗 确凿 菜畦 桑葚 蟋蟀 臃肿 脑髓 相宜 书塾 方正 博学 蝉蜕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倜傥2、结合语境理解上面字词的含义,根据你的理解至少用上上面的四个词语说一段话。四、学生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1、从文题来看,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明确:表明了记叙的是作者的一段经历(从到),点明了写作的两个场景(百草园、三味书屋)2、学生探究: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生活过的两个地方,从题目看,文章是按空间顺序来写的,那么他们各自的起止段落为何,那一段又是过
5、渡段,请探讨。明确:18: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9: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读书。1024:回忆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经历。五、布置作业,学生活动。1、阅读 18 段,以“一个 的童年”说一段话或给个这几段加一个小标题。2、阅读 1024 段,以“ 的读书经历”说一段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领悟课文写景的精妙,提高描写的能力 ;学习本文选材、组材的技巧;初步理 解文章的主旨。教与学互动步骤:一、温故而知新:上节课我们对鲁迅的这篇散文做了整体把握,我们在上节课布置了两个作业题,下面3我们来探讨第一题,请大家踊跃参与。明确:百草园是我的乐园:(1)有趣的景物;(2)有趣的故事美女蛇的故事;(3)有趣
6、的活动雪地捕鸟。二、合作交流,感悟探讨:1、作为散文,要有文眼贯穿其中,你认为 18 段的文眼是什么?明确:“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画龙点睛,成为这几段文字的文眼。2、学生赏读第二段,感悟探讨这段文字写景的妙处。明确:(1)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让学生分别找出写形、声、色、味,写春、夏、秋景的相关内容)(2)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分析写景的顺序)先用两个“不必说”从整体上写百草园,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由低到高写静物(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再由高到低写动物(鸣蝉黄蜂叫天子);整体是从植物到动物(菜畦、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叫天子),局部是从动物到植物(油蛉、蟋
7、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3)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让学生找出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有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有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4)既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用词贴切。(引导学生揣摩词、句,让学生理解:光滑、肥胖、伏、窜、轻捷、低唱、弹琴等词语和相关语句。)石井栏“光滑”表明长年累月摸,写出少年鲁迅多次好奇地摸。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体现了儿童特别的感觉。 “直窜”写出鸟儿的机灵轻捷和儿童羡慕不已的心理。至于写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更是儿童特有的感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二 单元 百草 园到三味 书屋 教案 冀教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