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 71-2013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 总则.pdf
《GBZ 71-2013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 总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Z 71-2013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 总则.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100 C 60 H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GBZ 71-2013 代替GBZ71-2002 总则Diagnosis of occupational acute chemical poisoning-General rules 2013-02-07发布2013-08-01实施dJJJ梅、WPSJ士习EJ何防伪y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目。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的第6章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本标准代替GBZ71-2002(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本标准
2、与GBZ71-2002相比主要修改如下:一将观察对象改为接触反应,并对内容作相应修改;将出现接触化学物所致相应靶器官(系统轻度器质性损伤作为诊断起点;修订并明确了诊断分级指标E对处理原则的内容进行了精简;增加了化学物中毒的血液净化、常用解毒剂治疗。本标准由卫生部职业病诊断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市职业病医院)。GBZ 71-2013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道远、黄金样、张巡蒜、李思惠、严蓉、阮艳君、翁雪梅。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
3、本发布情况为:一一-GB16852.1一1997;一一-GBZ71-2002。I GBZ 71-2013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总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及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在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化学物所引起的急性中毒的诊断及处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6180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Z 77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断标准3 诊断原则根据短期内接触较大量化学物的职业
4、史,出现相应靶器官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有关实验室、辅助检查等结果,参考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类似疾病后,方可诊断。4 接触反应短期内接触较一定量化学物后,仅有轻微症状,但元相应靶器官(系统)损伤的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其他相关辅助检查异常者。5 诊断分级5.1 轻度中毒短期内接触较大量化学物后,出现吸收化学物所致相应靶器官(系统)轻度器质性损伤者。5.2 中度中毒在轻度中毒症状基础上,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za) 出现吸收化学物所致两个及以上器官(系统)轻度器质性损伤;b) 出现吸收化学物所致相应靶器官(系统)功能不全(见GBZ77)。5.3 重度中毒在中度中毒
5、症状基础上,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a) 出现吸收化学物所致多器官(系统)功能不全(见GBZ77); b) 出现吸收化学物所致相应靶器官(系统)功能衰竭(见GBZ77)。1 GBZ 71-2013 6 处理原则6. 1 治疗原则6. 1. 1 迅速脱离现场,脱去污染衣物,立即以大量清水彻底冲洗污染皮肤;眼部污染应充分以清水冲洗,对症急救治疗,维持生命体征。6.1.2 对短期内接触较大量化学物,当时虽无明显临床表现或仅有轻微症状者,一般需医学监护1d3 d。对接触致病潜伏期较长的化学物者,可适当延长医学监护时间,最长不超过7d,给予必要的检查及处理。6.1.3 应尽快将进入体内的化学物排冉f体外。可
6、根据吸收住掌铀的性质、病情严重程度,合理给予血液净化、特效解毒药等措施。/石/去二J飞、6. 1.4根据急性化学物中都惊理捆改变,合理使用肾上附注质服过由基清除剂等治疗。6.1.5 对症及支持治疗。石/6.2 其他处理/ 儿/如需要劳动能力鉴定,可按GB/T16180处理。1/ / 7 正确使用本标、参见附录A。/ / / 8 血液净化甘于法l / 9 常见化骂参见附录C。2 / / / / GBZ 71-2013 附录A(资料性附录)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A.1 本标准的主要适用范围本标准主要适用未制定诊断标准的化学物的急性中毒。己颁布有职业性急性中毒诊断标准,在临床应用时以该化学物的诊断标准
7、为准。亚急性中毒是指接触化学物数日至90d以内出现的中毒病变。多数化学物亚急性中毒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改变等与急性中毒相似,当其出现与急性中毒相似的临床表现时,可参照本标准。A.2 诊断方法A. 2.1 病因诊断确切的病因是诊断急性化学物中毒的基础和前提,取得化学物中毒病因的方法主要有:详细询问职业接触史、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以及生物材料检测,包括接触的生物标志物、特殊效应标志物等。A. 2. 2 靶器官损害特点在急性化学物中毒时,因化学物的理化性质不同,其效应靶器官不尽相同,可以是单个器官,也可以是多个器官。应注意的是:损害相同靶器官的各种化学物,其中毒临床表现既有共同之处,又有相异之处,掌握
8、各种化学物急性中毒时靶器官损害的作用规律及特点,有助于理解中毒的临床特点。A. 2. 3 疾病诊断根据完整的临床资料以明确疾病性质及病情严重程度。临床资料包括:可靠的病史采集,规范、全面、有所侧重的体格检查,必要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等。A. 2. 4 分析与评估将职业接触史、完整的临床资料联系起来,作缤密思考和综合分析归纳,结合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资料详细分析,判断吸收化学物的时间与发病时间、靶器官损害的特点、估计的吸收剂量与疾病严重程度等是否符合该化学物急性中毒的发病规律,以便得出病因(化学物)与疾病(急性中毒)的因果关系。在诊断急性化学物中毒时,尚应考虑影响其临床表现及严重程度的各种因素,如:
9、吸收途径、同时接触多种化学物或与其他危害因素的联合作用、个体情况等,也应注意化学物中含有杂质或在某些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其他化学物等情况。A.2.5 鉴别诊断急性化学物中毒临床表现常无特异性,因此,做好鉴别诊断是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的重要内容。归纳为za) 疾病病因鉴别:主要指同一疾病的病因诊断,某些疾病有多种致病因素,而化学物只是其中之一。例如畔化氢中毒是溶血性贫血的致病因素之一,而该疾病还有其他致病因素,因此当临床诊断为溶血性贫血时还需与其他病因做好鉴别诊断;3 GBZ 71-2013 b) 靶器官损害病因鉴别:主要对同一靶器官损害的病因、性质鉴别诊断。化学物与其他病因所致的相同靶器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Z 71 2013 职业性 急性 化学 中毒 诊断 总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