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5569-1995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pdf
《GB 15569-1995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15569-1995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pdf(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B 155691995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国内调运农业植物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及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检疫的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农业植物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及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的调运检疫。 2 术语 2.1 调运检疫 指各类植物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及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在流通(包括托运、邮寄、自运、携带、销售等)过程中,农业专职植物检疫人员根据植物检疫法规进行的检疫检验和签证。 2.2 应施检疫的植物及植物产品 指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的应该实施检疫的植物和植物产品。 2.3 检疫对象 指国家公布的农业植物检疫对象和省(自治区、直辖市)
2、公布的补充检疫对象。 2.4 批 指同一时间、同一发运地点、收货地点、同一品名(品种)、同一运输工具的全部应检物品。 2.5 件 指同一包装的全部应检物品。 3 调运检疫程序 调运检疫程序见下图。 页码,1/18GB 15569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mM155690j.htm 4 准备工作 4.1 凭介绍信(或身份证)受理并审核农业植物调运检疫报验申请单附录A(补充件),调入地提交要审核的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要求书附录B(补充件),复检时核查植物检疫证书。 4.2 向申报人查询货源安排、运输工具、包装材料等情况,准备检疫工具,确定检疫时间
3、、地点和方法。 5 现场检查 5.1 现场检查内容 页码,2/18GB 15569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mM155690j.htm 现场调运应检农业植物、植物产品及其包装材料、运载工具、堆放场所等,是否有检疫对象,有无病原物和害虫各虫态及其排泄物、分泌物、蜕皮壳、蛀孔等痕迹。复检时应核查调运应检农业植物及其产品与检疫证书是否相符。 5.2 抽样 根据不同应检农业植物及其产品、不同包装、不同数量,分别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或分层设点等方法取样。用肉眼或手持放大镜直接观查抽件样品。 5.3 检查 对种子过筛检查,对苗木、接穗、块茎、果实等仔细
4、检查根部、枝条、茎秆、皮层内外、叶片、芽眼和果实表面、萼洼、果梗等部位有无害虫各虫态及蛀孔、虫道、虫瘿;有无病害症状、肿瘤、菌瘿、杂草籽等。具体抽查件数见表1。 表 1 现场抽样件数标准表 6 室内检验 6.1 取样 6.1.1 对现场检查难以得出有无检疫对象,需要室内检验或认为有必要保存样品的,应结合现场抽件检查,取样带回室内检验或保存。 6.1.2 取样方法 根据不同应检农业植物及其产品、不同包装、不同数量、不同检疫对象,注意货物不同部位的代表性,采用对角线、棋盘式或随机取样的方法提取代表样品,取样份数和每份样品数量见表2和表3。 种 类 按货物总件数抽样百分率, 抽样最低数 种子类 4
5、000kg的25 4 000kg的510 10件 100件 苗木类 10 000株的35 10010 000株的610 100株 果实类、块根茎 0.25.0 5件或100kg 中药材、烟草 0.25.0 5件 注: 散装种子100kg为一件,苗木100株为一件。 不足抽样最低数的全部检验。 其他类可参照表中比例抽查。页码,3/18GB 15569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mM155690j.htm表 2 现场取样份数 表 3 每份样品数量 货 物 总 量 取 样 份 数 100件以下 1 101500件 2 5013 000件 3 3
6、000件以上 4 植 物 种 类 每份样品数量,g或株 种子类 块茎、块根、葱头、大蒜、红枣等 2002 500 花生、玉米、大豆、蚕豆、菜豆等 1 0001 500 稻谷、麦类、高粱、绿豆、棉籽等 1 000 谷子、小米、芝麻、油菜籽、亚麻籽等 500 蔬菜、牧草籽、花卉籽等 100 烟籽等 1030 苗木类 柑桔、苹果、花卉、薯苗等 10100 果实类 柑桔、苹果等 2 0002 500 页码,4/18GB 15569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mM155690j.htm 注:其他类参照表中类型抽取样品。 6.1.3 提取检验样品 6.
7、1.3.1 种子类 现场取回的代表样品,分别进行充分混匀后,铺在玻璃板上,样品厚度不超过1cm,再用正方形四分法,抽取室内检验所需样品的数量。 6.1.3.2 苗木、果实、块根(茎)类 现场所取的样品逐一检查,检取带有害虫及病虫为害症状者,进行室内剖检和镜检等。 6.2 仪器设备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检验所用仪器设备,见附录Q(参考件)。 6.3 室内一般检验方法 植物检疫人员根据应检物品情况采取一种或几种检验方法。 6.3.1 种子过筛检验 将受检样品倒入相应孔径筛内,筛孔规格见表4。 表 4 样品种类及其筛孔孔径规格表 必要时按下列公式计算含量。 每公斤含量发现数量(g)/试样重量(g)1 0
8、00 6.3.2 种子比重检验 运用病种子、虫蛀种子与健康种子间的比重差异,用不同比重的溶液区分沉浮,然后捞取浮种进一步检查。 样 品 种 类 筛 层 数各层孔径规格,mm 孔 形花生米、大豆、玉米、蓖麻籽等 3 3.5、2.5、1.5 圆形水稻、麦类、高粱、大麻籽等 2 2.5、1.5 圆形谷子、油菜籽、芝麻、亚麻籽等 2 2.0、1.2 圆形页码,5/18GB 15569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mM155690j.htm6.3.3 种子染色检验 6.3.3.1 高锰酸钾染色法 主要用于检验禾谷类种子。 取洁净样品15g放入金属网或塑
9、料网中,在30温水中浸泡1min,移入1g高锰酸钾溶液中再浸泡1min,取出立即用清水漂洗2030min至干净,在放大镜下检查,对粒面有0.5mm左右的黑斑种粒者挑出进一步检查。 6.3.3.2 碘化钾染色法 主要用于检验豆类种子。 将样品50g放入金属网或塑料网中,放入1碘化钾溶液或2碘酒中11.5min,移入0.5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中浸泡2030s,取出,用清水冲洗0.5min后,用扩大镜或肉眼检查,对粒面有12mm黑圆点者挑出进一步检查。 6.3.3.3 油浸检验法 主要用于检验豆类种子。 按1g豆粒用橄榄油或凡士林或机械油11.5mL拌匀,浸泡0.5h,则油脂浸润的豆粒变琥珀色,幼
10、虫孔道呈透明斑纹。 6.3.4 直接镜检 将查获害虫各虫态,在双筒解剖镜下鉴定种类,挑取样品病变部分,沾涂于玻片上,用显微镜检查病原物种类。 6.3.5 洗涤检验 将受检样品525g倒入1050mL无菌水的三角瓶内,振荡510min,离心浓缩,取其浓缩的沉淀液适当稀释,置于显微镜下检查病原物种类,必要时计算病原物接种体的负荷量。 6.3.6 解剖检查 对疑难病害或隐蔽型病虫为害的应检农业植物及其产品,用刀解剖被害处或切片,置解剖镜或显微镜下检查。 6.3.7 分离培养检验 将受检样品消毒,并移于相应的培养基上培养检验。 6.3.8 血清反应检验 分别采用特制的抗血清检验细菌、病毒、类菌原体。
11、6.3.9 噬菌体检验 利用专化性噬菌体的浸染试验快速检验细菌。 页码,6/18GB 15569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mM155690j.htm6.3.10 萌芽检验 常用的有保湿培养、沙土萌芽、土内萌芽、试管幼苗症状观测等检验方法。 6.4 几种主要检疫对象的检验方法 下列几种检疫对象的检验按下列方法进行,其他检疫对象和补充检疫对象的检验,按照国家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执行。 6.4.1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检验方法详见附录D,(补充件) 6.4.2 小麦矮腥黑穗病检验方法详见附录E,(补充件) 6.4.3 棉花枯黄萎病检验方
12、法详见附录F,(补充件) 6.4.4 柑桔溃疡病检验方法详见附录G,(补充件) 6.4.5 马铃薯癌肿病检验方法详见附录H,(补充件) 6.4.6 甘薯瘟病检验方法详见附录J,(补充件) 6.4.7 小麦黑森瘿蚊鉴定方法详见附录K,(补充件) 6.4.8 苹果绵蚜和苹果蠹蛾鉴定方法详见附录L,(补充件) 6.4.9 柑桔大实蝇鉴定方法详见附录M,(补充件) 6.4.10 美国白蛾鉴定方法详见附录N,(补充件) 6.4.11 毒麦鉴定方法详见附录P,(补充件) 7 评定与签证 7.1 评定 根据现场或室内检验结果,对受检农业植物及其产品进行评定。 7.2 签证 未发现检疫对象的签发植物检疫证书并
13、放行,复检不签证; 发现带有或感染有检疫对象的植物或产品,除保留样品和标本外,签发农业植物调运检疫检验结果通知单详见附录C,(补充件),通知申报单位或个人,立即采取消毒、改变用途、控制使用或销毁等处理并监督执行。 附 录 A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报验申请单 (补充件) 编号:页码,7/18GB 15569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mM155690j.htm附 录 B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要求书 (补充件) 注:本表共三联。第一联交调出地检疫机关,第二联寄调出省检疫机关,第三联留存签发机关。 附 录 C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检验结果通知单 植物及产品名
14、称 包装材料及方法 备注 件数 重量(株数) 产地 起运地点 运往地点 运输工具 发货单位(人) 收货单位(人) 申请单位(盖章):联 系 人(签字):电 话:邮政编码:年 月 日( )检字植物检疫站: 兹介绍 (单位) 同志去 接洽调运 种子(苗木) 及其他植物、植物产品 公斤(株),检疫对象为:签发机关检疫专用章 检疫员 有效期止: 年 月 日 年 月 日页码,8/18GB 15569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mM155690j.htm(补充件) 注:一式二联。第一联交报检单位(人),第二联留存签发检疫机关。 附 录 D 水稻细菌性条
15、斑病检验方法 (补充件) D1 检验样品 种子脱壳后,取谷壳10g,加磷酸缓冲液PBS(pH7.0)20mL,浸泡过夜,过滤得滤液样品,可用下列三种方法之一检测有无细菌。 D2 噬菌体检验法 取灭菌培养皿三套,分别加入条斑病菌悬浮液(109Cfu/mL)1mL,并逐个加入样品滤液0.2,0.5和1.0mL,混匀,每皿中加入熵化后冷却至4550营养琼脂培养基9mL,摇匀,冷却后,放在28恒温箱中培养1218h,观察有无圆形透明的噬菌斑出现。 结果判别:无噬菌斑的表示为无病种子,噬菌斑的数量与病害的严重度相关。 D3 直接分离法 取滤液10mL,离心(8 000r/min)10min,沉淀,再悬浮
16、在1mLPBS中,取200 L涂抹在预先制备好的营养琼脂平板上。重复10个培养皿。在2628恒温箱中培养37d,观察有无圆形、隆起及质地均匀蜜黄色的典型菌落出现。 D4 血清学检验法 ( )检( )字第 号处理意见 货主 代理人接受人 接收日期样品名称 抽样数量检验目的 检验日期检验方法和结果签发机关检疫专用章 站长 检疫员 年 月 日页码,9/18GB 15569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mM155690j.htm 检验技术有多种可选择,最常用的是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免疫荧光法(IF),反向间接血凝技术及金黄葡萄球菌共凝集反
17、应。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常用的是双抗体夹心法,详见柑桔溃疡病检验方法附录G,(补充件);反向间接血凝法可参见附录J(补充件)。 金黄葡萄球菌共凝集反应较为简单易行。取浓缩样品悬浮液一滴放于载玻片上,加入经抗体致敏的金黄葡萄球菌一滴,用灭菌牙签或细竹针搅拌3050s,如出现絮状凝集,表示阳性反应,否则即为阴性反应,以灭菌水或PBS 液为阴性对照。 附 录 E 小麦矮腥黑穗病检验方法 (补充件) 将小麦样品按四分法提取两份试样,每份50g,分别倒入三角瓶,加入100mL蒸馏水,用力振荡510min,再将全部洗液分别倒入清洁离心管内,以1 000r/min的速度离心5min,倒出上清液。底部的沉淀物
18、加入1mL席尔氏液,再摇动离心管,用清洁吸管吸取悬浮液于玻片上。一个样品镜检5个玻片。鉴定矮腥冬孢子时,每个样品必须测量2530个孢子,测量冬孢子网目的大小,网脊的高度,胶质鞘的厚度,凡是70%以上的孢子网目大小在3.55.0 m,网脊高度在1.52.5 m,胶质鞘厚度在2.03.0 m,确定为矮腥。矮腥与普通腥黑穗病孢子的区别见表E1。 表 E1 三种小麦腥黑穗病菌的形态特征比较 附 录 F 棉花枯黄萎病检验方法 (补充件) 项 目 光 腥 网 腥 矮 腥 菌 瘿 麦粒状 麦粒或近圆形 圆形坚实 网 纹 无 有 有 网目大小, m 无 2.04.0 3.55.0 网脊高度, m 无 0.7
19、1.52.5 胶质鞘厚度, m 无 1.0以下 2.03.0 页码,10/18GB 15569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mM155690j.htmF1 消毒 将棉籽放入70酒精中浸泡23s,除去气泡,置于0.1升汞液中消毒2min,用灭菌水冲洗23次;将棉籽放在20漂白粉溶液中浸35min,流水冲洗,将应检种子置于三角瓶中(500mL三角瓶可放种子50100粒),瓶口罩上铁网或纱布。取橡皮管一段,一端接在自来水龙头上,一端接一玻璃管,插入三角瓶内,打开龙头,冲洗24h。 F2 分离 将消毒过的种子移放在分离黄萎菌的琼脂培养基和分离枯萎菌的
20、PDA平板上,每皿放510粒,置于2225的温箱培养34d,然后放入冰箱冷冻处理(05,24h),再放回原温箱培养10d左右,用低倍镜看大胞子形态检查棉籽枯萎病菌;黄萎病看小型分生胞子轮生情况及微菌核,并用高倍镜作进一步鉴定,记载两种病菌带菌率。分离种子数量应在1 000粒以上。重要检验还应将分离到的病菌纯化,回接在棉花幼苗根部,观察其是否发病再作结论。 附 录 G 柑桔溃疡病检验方法 (补充件) G1 肉眼检查 G1.1 枝条症状:病斑近圆形,灰褐色,表面粗糙、突起、无黄色晕环,几个病斑常连成不规则的斑块。干燥情况下,溃疡病斑海绵状、木栓化,隆起、表面破裂;潮湿时溃疡迅速扩大,表面完整,边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5569 1995 农业 植物 调运 检疫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