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0497-2006 进口牧草草坪草疫情监测规程.pdf
《GB T 20497-2006 进口牧草草坪草疫情监测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0497-2006 进口牧草草坪草疫情监测规程.pdf(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20 B 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0497-2006 进口牧草草坪草疫情监测规程2006-09-19发布Guidelines for quarantine surveillance on imported forage and turfgrass seeds 2007-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瘟总局也舍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战叩GB/T 20497-2006 前-EH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z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植保植检站、贵州省植保植检站和天津市植保植检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2王春林、林芙蓉、赵美琦、郭静敏、夏忠敏、李秀文。GB/T 20497-2006 进口牧草草坪草疫情监测规程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国(境)外进口牧草、草坪草种子进境检疫放行后在境内种植期间的疫情监测。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 1 疲情监测pest surveillance 通过调查、检测或其他程序确定有害生物发生或不存在的官方过程。2.2 隔寓isolation 利用人为的或自然的条件将进口的种苗与外界或某些植物分隔开,以免有害生物相互传染或侵害。2. 3 隔离试种监测is
3、olation surveillance 国外引进的种子、苗木等繁殖材料离开口岸后在隔离检疫场或隔离试种区内,在隔离条件下进行试种,经过生长期间的观察和相应的检测、检验,以确证是否带有监测有害生物的一种检疫措施。2.4 隔离检疫场(圃)isolation qu盯antine 四tablishment由检疫部门设立或认可的、具备一定隔离设备和有害生物检验设备的专门设施,承担从境外引进种苗的隔离试种检疫任务。2.5 隔离试种区isolation quarantine area 由检疫部门核定的具备一定自然隔离条件的区域,一般用于较大量的生产性引种的隔离试种。2.6 常规疫惰监扭Uroutine p
4、est surveillance 对经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危险性较低、大量引进的植物种苗在国内种植期间进行的危险性有害生物调查和检测。3 监测的有害生物3. 1 高粱瘦蚊Cont盯iniasorghicola (Coquillett) 3.2 三叶草斑潜蝇(Liriornyza trifolii Burgess) 3.3 茵稽广肩小蜂(Brurhephagusoddigus Sekovlii) 3.4 鳞球茎茎线虫Ditylenchus dipsaci (Ktihn) Filipjev 3.5 剪股颖粒线虫Anguina agrostis ( Steinbuch) Filipjev 3.6 小麦矮
5、腥黑粉菌(Tilletia controversa Kuhn) 3. 7 小麦印度腥黑粉菌( Tilletia indica Mitra) 3.8 黑麦草腥黑粉菌 Tilletia飞wlkeri( Castlebury et Carris) GB/T 20497-2006 3. 9 禾草腥黑粉菌(Tilletia fusca Ell. et Ev.) 3. 10 酋稽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alba atrum Reinke et Berth. ) 3. 11 茵稽萎焉病菌 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 insidiosus(McCulloch)
6、 Davis et al 3. 12 黑高粱(Sorghum almum Parodi) 3. 13 假高粱Sorghum hale户ense( L. ) Pers. 3. 14 莞丝子属(Cuscuta spp. ) 3. 15 检疫审批单中提出的其他有害生物。4 疫惰监测4. 1 执行主体进口种苗种植地省级植物检疫机构或由省级植物检疫机构委托的当地植物检疫机构。4.2 监测时间对禾本科牧草、草坪草,一般监测时间为两个生长季,对首宿、车轴草等豆科牧草须连续监测2年3年。4. 3 隔离试种监测4. 3. 1 监测对象首次引进或者经风险评估属于高、中风险,在引进种子、苗木检疫审批单中要求进行隔离
7、试种检疫的种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4.3.2 隔离场所检疫机构设立或认可的,具备隔离条件的场所。4.3.3 隔离试种监测程序(见固1)4. 3. 3. 1 送检根据检疫机构审批要求,由引种单位(个人)将进口的植物种苗送到指定的隔离场所进行隔离检疫。4.3.3.2初检植物检疫隔离场(圃)工作人员对报检材料进行开包检查和检验,核对植物种类,初步检查是否有有害生物污染,有污染则进行除害处理,所有包装材料必须焚烧。4.3.3.3 盆栽对初检未发现有害生物污染的材料栽植于苗床中,并在隔离检疫温室中培养。4.3.3.4 生长期检查对禾本科牧草、草坪草,分别在苗期、分冀期、开花期和成熟期进行症状观察;对豆
8、科牧草、草坪草,分别在苗期、生长中期、开花期进行症状观察。发现症状及时取样进行实验室检测,发现限定有害生物污染则进行除害处理。发现其他可疑有害生物则需进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高风险者需进行除害处理。4.3. 3.5 疲情监视j报告根据监测结果出具“引进种茵入境后疫情监测报告”(格式见附录Al,检疫合格的报告单作为引种单位(个人)再次引进相同植物品种的依据。4.4 常规疫情监测4. 4. 1 监测对象吾风险较低GB/T 20497-2006 虚线以上为隔离试种场程序否有害生物风险分析风险较高图1瘦情监测流程固经风险评估属于低风险,在引进种子、苗木检疫审批单中要求进行集中种植或不限种植条件的引进种子
9、、苗木或其他繁殖材料。4.4.2 监测方式对于要求集中种植的,则每批次必须进行监测;对于不限种植条件的,则根据本地区该作物引种种植情况,进行重点抽查。GB/T 20497-2006 4.4.3 常规疫惰监测i程序(见固1)4. 4. 3. 1 报检进口种苗种植后,引种单位(个人)应及时向检疫部门提出疫情监测申请,必要时,出具引进种子、菌木检疫审批单复印件,并说明种植的时间、地点和面积。4.4.3.2 生长期检查检疫部门对引进种苗进行生长期的病虫害监测。对禾本科牧草、草坪草,分别在苗期、分囊期和l次2次刘割后进行症状观察;对豆科牧草、草坪草,分别在苗期、生长中期及第一次刘割前进行症状观察。发现症
10、状及时取样进行实验室检测,发现监测的有害生物污染则进行除害处理。发现其他可疑有害生物则须进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检疫机构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有害生物田间调查方法及危害状识别参见附录B。有害生物实验室检验方法参见附录C4.4.3.3 疫惰监测报告根据监测结果出具“引进种苗入境后疫情监测报告”(格式见附录A),检疫合格的报告单作为引种单位再次引进相同植物品种的依据。5 疫情处理5. 1 报告制度疫情监测过程中发现本规程监测的有害生物,应该立即逐级上报,5. 2 封锁控制发现疫情应立即采取封锁控制措施,小面积隔离试种应立即销毁,大面积分散种植应视情况进行销毁或喷药控制,并封存处理未播种子
11、。4 GB/T 20497 2006 附录A(规范性附录51世t种古自入槐JS蓝情监测报告号i种单位:耳其旦在人1耳其果电谈:审批单佼g审批iii编号,审批数量重g植物名称s品种名称:种苗来源国(地区)引进数量种极地点$种极丽粉、3种锁日盟国s!iii扮有害处物名单(中文名和学者)瘦情监测结果s1.发现危险性有寄生物及危害程度2.发现可疑有害生物及危害程度处理意见:!.符合国家检疫婆求,人境后检疫合格。2.发现戒防做葡1害性物,绘处螺t处燃:II;附后),然续城楼年,不宜再次号1液。1发现危险性有害生物,对圭部种苗作销毁处理。4.其他处现f意见:份楼实施单位(销物被授守用激)专职检疫员(簇字)
12、年月日注:丰报告一式三联,第一联交引种单位,作为再次引进同种菌的依据之一,第二联由检疫实施单位国存,第二耳提交检疫审批单佼GB/T 20497-2006 附录B(资料性附录)进口牧草草坪草监测的高害生物田间调查及危害状识别B.1 田间调查取样方法采取逐块踏查基础上,对疑有发生的点片有针对性地调查,未发现可疑对象的采取棋盘式调查方法,0.33 hm (即5亩)以下的地块取点数不少于10点;0.33 hm2 1. 33 hm2 (即5亩20亩)的地块取点数不少于15点儿33hm2 3. 33 hm2 (即20亩50亩)的地块取点数不少于20点;3.33 hm (即50窗)以上的地块取点数不少于25
13、点;每点面积为0.5 m2 1. 0 m2 o B. 2 田间危害状识别B. 2. 1 寓粱瘦蚊Contarinia sorghicola ( Coquillett) J 危害高粱(Sorghumculgaris Pers. )、苏丹草Sorghumsudanense (Piper) Stapf。幼虫在穗内危害,受害穗多枯萎发红,造成瘪粒、批粒。B. 2. 2 三叶草斑潜蝇(Liriomyzatrifolii Burgess) 危害白车轴草(Trifoliumrepens Linn. )、红军轴草(Trifolium pratense Linn.)和紫茵稽(Medicago satha Lin
14、n )。主要是幼虫危害。幼虫潜入叶片和叶梗,取食后形成的取食痕为白色小刻点,直径为0.13 mm 0.15 mm。潜道通常为白色带有潮湿的黑斑和干燥的褐色区域。这些坑道典型的症状是蛇形,紧密盘绕,形态不规则,随着幼虫的成熟,坑道变宽。成虫的产卵痕较小(0.05 mm且更均匀圆滑)。B. 2. 3 盲稽广肩小蜂(Bruehe phagus roddigus Sakovlii) 危害酋稽属(MedicagoLinn )、紫云英(Astragalussinicus Linn. )及其他豆科牧草。种英上有许多小圆孔,在一个种英内常有1个4个种粒被寄生。正常健康的籽粒饱满而带绿色,被害种子呈黄褐色,外表
15、多皱裙,略鼓起。受害轻者不能发芽,重者仅剩一空壳。成虫体形微小,在田间不易被发觉。B. 2. 4 鳞球茎茎线虫Ditylenchusdipsaci (Kuhn) Filipjev 危害剪股颖属(Agrostis Linn. )、羊茅属(Festuca Irn.)、早熟禾(P“annuLinn.)、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inn. )。寄主表现矮化、畸形、节间膨大、分囊增加,严重时整株死亡。B. 2. 5 剪股颖粒线虫Anguinaagrostis (Steinbuch) Filip,ev危害禾本科牧草、草坪草。受侵染的寄主植物在幼苗阶段并不表现明显的症状,只在花穗期表现典型症状
16、,主要表现为被寄生的小花的颖片、外秤和内秤显著增长,分别达正常长度的2倍3倍、5倍8倍和4倍,其内的子房转变成雪茄状的虫瘦。虫瘦开始形成时绿色,后期呈紫褐色,长4mm 5 mm,而正常颖果的长度仅1mm左右。B. 2. 6 小麦矮腥黑粉茵(Tilletia controversa Kuhn) 该病菌在牧草、草坪草上很难自然发病。B. 2. 7 小麦印度腥黑粉菌(Tilletia indica Mitra) 该病菌可侵染黑麦草(Loliumperenne Im)和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inn. ),但苗期一般不表现症状。B. 2. 8 黑麦草腥黑粉菌Tilletia
17、walkeri ( Castlebury et Carris) J 该病菌可侵染黑麦草属(LoliumLinn),但苗期一般不表现症状,成熟后籽粒变成菌瘦。B. 2. 9 禾草腥黑粉菌(Tilletiafusca Ell. et Ev.) 危害禾本科牧草、草坪草。GB/T 20497-2006 感病的羊茅属(FestucaLinn. )植株矮化花序、小花都变短,较易识别,黑色的病粒在颖片内很明显,并从内外秤问突出,不易脱落,而健株种子成熟后很快脱落。感病的雀麦属(Bromus Linn. )与健株难区分,最显著的特点是花絮稍紧密,小穗变宽,病粒包裹在内外秤之中很饱满,而健株种子较细长。B. 2
18、. 10 茵蓓黄萎病菌(Verticilliumalbo-atrum Reinke et Berth. ) 危害百稽属(Med旧1goLinn.)、红豆草(Onobrychisviciaefolia Scop.)、沙打旺(Astragalusad surgens Pall. k百脉根(Lotuscorniultus Linn. )。发病初期叶片由叶尖和叶缘开始变黄或稍带紫色,常由叶尖向下形成“V”字形褪绿斑,植株上部叶片往往沿中脉向上对折,逐渐整个叶片黄化或呈紫红色,直至于枯;植株的节间及叶腋部的分校缩短,使病株矮化而紧簇,病株常仅为健株高度的二分之至三分之二g病株花色变淡,甚至不开花;严重时
19、整株枯死。表现上述症状病株的根、茎、叶柄和花柄的剖面均可见维管束变色。依病害发生严重程度的不同,维管束可呈黄色至深褐色,这是该病最重要的症状识别特征。草层密集或湿度大时,枯死的病茎表面可被一层灰白色霉层(病菌的分生袍子梗或分生袍子)。B. 2. 11 酋宿萎菁病Clavibactermichiganensis subsp. insidiosus(McCulloch)Davis et al 危害首稽属(MedicagoLinn. )、百脉根(Lotu.1 corniculatus Linn. )、白香草木樨(Melilotusalbus Desr. )及车轴草属(Trifolium repens
20、 Linn. )。该病在秋季首稽收割后,再生植株达5cm 10 cm时症状最明显。轻度发病叶片呈斑驳状,叶片边缘向上卷曲,植株略变矮,中度症状为茎丛生;严重发病时,植株矮化,株高仅几个厘米,茎细,叶小而厚,通常畸形,边缘或全叶褪色,植株萎焉而死亡。病株主根的横切面,外围维管组织、先呈黄褐色,随病害发展,整个中柱呈黄褐色(健株的中柱为白色)。病根皮层内表面常有变色的侵染点。B. 2. 12 黑高粱(Sorghumalmum Parodi) 适生于温暖潮湿的亚热带地区。多年生草本。植株高大,株高2m3m左右,光滑元毛,茎直径约5mm 6 mm,具匍匍根状茎。叶片宽线形,长30cm 80 cm,宽2
21、cm 5 cm,基部有白色绢状毛,中脉白色且厚,圆锥花序开展,长约40 cm,淡红色至紫黑色;主轴粗糙,分校轮生。小穗孪生,一枚有柄,另一枚无柄,有柄者为雄性或退化不育,元柄小穗两性,能结实。结实小穗呈披针形,中部较宽,籽粒较短,颖果通常稍短于颖片至使小穗顶端略呈锐尖。小穗长5mm,宽2.5 mm左右,厚1.8 mm左右。颖硬革质,黄褐色、红褐色,大多显紫黑色,表面平滑,有光泽。秤片膜质透明,具芒或无芒。颖果卵形或椭圆形,栗色至淡黄色。小穗成熟后,大多小穗从穗轴节问折断,此为折断分离,脱落小穗下部易带留穗轴节段,折断处不整齐,脱落后小穗腹面常具被折断的小穗轴1或2枚。极少小穗成熟后自关节脱落,
22、脱落处不整齐,脱落后小穗腹面常具1或2枚有关节的小穗轴,也表明黑高粱及假高粱小穗形态及小穗成熟后脱落的差别。B. 2. 13 假高粱Sorghumhalepense (L.) Pers. J 适生于温暖潮湿的亚热带地区。多年生草本。茎杆直立,高1m3m,直径为0.5 cm 1 cm,具匍甸根状茎。叶阔线状披针形,长25 cm 80 cm,基部被有白色绢状疏柔毛,中脉白色且厚,叶舌长l.5mm1.8 mm,具缘毛。圆锥花序直立,大而松散,长20cm 50 Cffi0淡紫色至深紫色,主轴粗糙,分校轮生。穗轴节间易断裂,常随小穗脱落。小穗多数成对着生,无芒。一有柄,一无柄,有柄者多为雄性或退化不育,
23、无柄小穗两性,能结实,顶生小穗3枚共生,有柄小穗2个,无柄小穗1个。结实小穗呈卵圆状披针形,两个颖片革质,船形,近等长,黄褐色、红褐色至紫黑褐色,表面平滑,有光泽,基部边缘及顶部二分之一具纤毛;秤片膜质透明,具芒,芒从外秤先端裂齿间伸出,膝曲扭转,极易断落,有时无芒。结实小,穗成熟后自关节自然脱落,脱落处整齐,颖果(种子)倒卵形或椭圆形,红褐色或棕褐色,表面无光泽,顶端钝圆,具宿存花柱。脐圆形,深紫褐色。胚椭圆形,大而明显,长为颖果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由于颖果(种子)及穗节间极易断裂GB/T 20497-2006 脱落,所以种子成熟季节,很难见到完整的假高粱穗。B.2. 14 莞丝子属(Cu
24、scuta spp. ) 莞丝子多生于地边、路旁、河边、草丛中,为恶性杂草。与寄主争夺水分、养分和同化物,同时与寄主争夺阳光,致使寄主生长不良,降低产量与品质,甚至成片死亡。荒丝子为农作物病虫害提供中间寄主,助长病虫害发生,具有顽强的适应性和可塑性,一旦传入,极难根除。苑丝子属主要靠寄生于草本植物或木本植物上生活。茎丝状,缠绕在寄主上,通过吸器来吸取其自身所需营养;叶退化成鳞状,花小,大多数为簇生,聚伞花序,合莓,5茎数,有时为3或4茎数。花被、雄草草下位,雄葱着生在花冠筒的喉部,鳞片具流苏或有绒毛,大多着生于基部相对雄霉的部位,子房2室,每室有2个倒生的胚珠。花柱分离或联合,柱头头状或线形伸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0497 2006 进口 牧草 草坪 疫情 监测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