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 T 10082-2005 铁路轨道设计规范.pdf
《TB T 10082-2005 铁路轨道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B T 10082-2005 铁路轨道设计规范.pdf(9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UDC P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TB TB 10082-2005 J 448-2005 铁路轨道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railway track 2005-04-25 发布2005-04-25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铁路轨道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railway track TBI0082一-2005J448-2005 主编单位: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施行日期:2005年4月25日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年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铁路轨道设计规范TB 10082-2005 J448-2005
2、 争e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100054,北京市宣武区有安门西街8号)北京市兴顺印刷厂印开本:850mmX 1168mm 1132 印张:7.375 字数:188千字2005年6月第1版2005年6月第1次印刷印数:18000册统一书号:151132131 定价:31.00元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凡购买铁道版的图书,如有缺页、倒页、脱页者,请与本社发行部调换。联系电话:路(021)73169,市(010)63545969 关于发布铁路路基设计规范等7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的通知铁建设(2005J66号铁路路基设计规范CTB10001-2005)、铁路轨道设计规范(TB10082-2005)、铁路运输通
3、信设计规范(TBlO006一2005)、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0009-2005)、铁路光伏发电系统技术规范HTB/T10112-2005)、铁路无人值守机房环境远程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TBIT 10034-2005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标准HTB 10503-2005) 等7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经审查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发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 10001-99)、铁路通信设计规范(TB 10006-99)、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CTB10009-98)、铁路信号硅太阳电池供电系统技术规范(TBIT10112 -94)同时废止。以上标准由铁道部建设管
4、理司负责解释,由铁路工程技术标准所、中国铁道出版社组织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二00五年四月二十五日I 前言本规范是根据铁道部关于印发(2003年铁路工程建设规范、定额、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的通知(铁建设函(2003)41 号)进行编制的。本规范编制过程中认真总结了我国铁路轨道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借鉴了国内外有关标准的规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反复审查定稿。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按照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的铁路建设理念,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采用安全、可靠、先进、成熟、经济、适用的新技术,不能生搬硬套标准。勘察设计单位执行(或采用)单项或局
5、部标准,并不免除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对整体工程和系统功能质量问题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本规范共分13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与符号,基本规定,轨道类型,钢轨及配件,轨枕及扣件,有碴道床,无碴道床,道岔,钢轨伸缩调节器,无缝线路轨道,有缝线路轨道,轨道附属设备和常备材料,另有8个附录。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系首次编制。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路甲8号,邮政编码:100038),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
6、本规范主编单位: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韩启孟、高慧安、许有全、刘华。2 目次1总则-2 术语和符号32.1术语32.2符号.53 基本规定64 轨道类型125 钢轨及配件156 轨枕及扣件177 有碴道床208 元碴道床.23 8.1 一般规定238.2 板式无碴道床.248.3 轨枕埋入式无植道床268 .4 弹性支承块式无碴道床.电289道岔mm 钢轨伸缩调节器.33 11 元缝线路轨道3511. 1 一般规定3511. 2 钢轨焊接3511. 3 设计参数3611.4 锁定轨温3611.5 轨条布置.38 11.6 轨道稳定性计算3911.7 轨道强度计算.39 3 1
7、1.8 桥上无缝线路4011. 9 元缝道岔11.10 伸缩区、缓冲区轨缝计算4111.11 位移观测桩布置4212 有缝线路轨道4413 轨道附属设备和常备材料46附录A旧轨使用、整修技术条件53附录B轨距挡板、挡板座及绝缘轨距块号码配置56附录CCA砂浆试验方法58C.1 CA砂浆抗压强度试验方法.58 C.2 CA砂浆弹性模量试验方法.58 C.3 CA砂浆流动度与可工作时间试验方法59C.4 CA砂浆膨胀率试验方法.59 C.5 CA砂浆材料分离度试验方法.60 C.6 CA砂浆含气量试验方法.C.7 CA砂浆耐久性(抗冻性)试验方法.61 附录D各地区最高、最低轨温.64 附录E无缝
8、线路轨道稳定性计算.67 附录F轨道强度检算.70 附录G无缝线路缓冲区预留轨缝计算78附录H桥上克缝线路轨道伸缩力、挠曲力计算剧本规范用词说明.91 铁路轨道设计规范条文说明.92 4 1总则1.0.1 为统一铁路轨道设计技术标准,使铁路轨道设计符合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要求,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铁路网中客货列车共线运行、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60kmlh、货物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20kmlh的标准轨距铁路轨道的设计。1.0.3 新建和改建铁路(或区段)的轨道设计,应根据设计线路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性质、速度和客货运量确定轨道类型。1.0.4 轨道结构
9、宜采用无缝线路轨道,1级铁路应一次铺设无缝线路。1.0.5 轨道结构部件的选择应有利于降低路基应力,满足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的要求。1.0.6 轨道结构应根据运输需要,均衡提高轨道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并应符合质量均衡、弹性连续、结构等强、合理匹配的原则。1.0.7 改建既有线和增建第二线,应在满足设计年度的输送能力和设计行车速度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既有轨道部件和附属设施。1.0.8 铁路轨道及附属设施的设置必须符合铁路建筑限界的有关规定。1.0.9 铁路轨道设计应重视环境保护,节约能掘。通过城镇或居民密集区等地段的铁路轨道,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采取减振降噪措施。1.0.10 铁路轨道设计应
10、充分考虑检测、养护、维修、抢修的需要,配备必需的设施设备。. 1 . 1.0.11 铁路轨道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2 术语和符号2.1术语2. 1.1 轨道track 路基面以上的线路部分,由钢轨、配件、轨枕、扣件、道岔、道床等组成。2. 1.2 有碴道床ballast bed 用道碴铺设的道床。2. 1.3 无碴道床unballast bed 不用道碴铺设的道床。2. 1.4 缩短轨standard length short rail 用在曲线内股的短于标准长度的规定长度钢轨。2. 1.5 长钢轨long rail 超过标准长度的钢轨(其中包括厂
11、焊钢轨)。2. 1.6 单元轨节raillink 一次铺设锁定的连续轨条。2. 1. 7 钢轨胶接绝缘接头glued insulated rail joint 由胶粘剂胶合的钢轨绝缘接头。2. 1.8 元缝道岔gapless (welded or glued) turnout 对全部钢轨接头进行焊接、胶接或冻结的道岔。2. 1.9 跨区间无缝线路super long continuous welded rail track 轨条长度跨越两个或更多区间,且车站正线上采用无缝道岔的无缝线路。2. 1.10 钢轨温度rail temperature 钢轨截面的温度。2. 1.11 最高轨温highe
12、st rail temperature . 3 . 根据历年当地气象资料,确定其中最高气温,设计采用最高轨温等于最高气温加20c。2. 1.12 最低轨温lowest rail temperature 根据历年当地气象资料,确定其中最低气温,设计采用最低轨温等于最低气温。2. 1.13 设计锁定轨温design stress-free temperature of rail 根据气象资料和无缝线路允许温升、允许温降计算确定的无缝线路锁定轨温。2. 1.14 允许温升allowable temperature rise range 无缝线路允许承受的最大升温幅值。2. 1.15 允许温降allo
13、wable temperat.re drop range 无缝线路允许承受的最大降温幅值。2. 1.16 道床纵向阻力longitudinal ballast resistance 轨枕在道床中纵向位移时,道床对轨枕所产生的抵抗力。2. 1.17 道床横向阻力lateral ballast resistance 轨枕在道床中横向位移时,道床对轨枕所产生的抵抗力。2.1.18 CA砂浆CA sand mortar 由沥青乳化剂和水、水泥、细骨料等混合而成的材料,称水泥沥青砂浆,简称CA砂浆。2. 1.19 板式无碴道床slab track 由轨道板、凸型挡台、CA砂浆及基础垫层组成的无碴道床。2
14、. 1.20 轨枕埋入式无碴道床longitudinal track 由轨枕、道床板、隔离层、1昆凝土底座组成的元碴道床。2. 1.21 弹性支承块式元碴道床low vibration track 由混凝土支承块、橡胶套靴、混凝土道床组成的元碴道床。2. 1.22 断轨力force acting on the bridge due to pull apart (breaking) of the CWR 桥上无缝线路当长轨条突然折断时所产生的纵向力。4 . 2.2符U一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h一一曲线超高R-一曲线半径Te-设计锁定轨温T max -当地历年最高轨温Tmm-一当地历年最低轨温(TJ
15、-一-轨道允许温升(Td)-一轨道允许温降Tk一一-设计锁定轨温修正值Tm-一设计锁定轨温上限Tn-一设计锁定轨温下限Pt-一钢轨温度力(拉力或压力)E-一钢轨钢弹性模量F-钢轨断面面积r一一钢轨钢线膨胀系数A一一钢轨断缝值Pi-一接头阻力rl-一一每个节点扣件纵向阻力r2-一每根轨枕道床纵向阻力r-一线路纵向阻力q-一-每根轨枕道床横向阻力号 5 3基本规定3.0.1 新建和政建铁路的轨道设计应满足运营的需要,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轨道结构设计应符合少维修的原则。3.0.2 钢轨的轨底坡应采用1:40。3.0.3 直线地段两股钢轨顶面应水平。曲线地段外轨应设置超高,新建铁路按式(3
16、.0.3-1)、改建铁路按式(3.0.3-2)计算,并应根据道床结构形式进行设置。7 .6v.v h=-E22 h=旦旦R 式中h-外轨超高(mm);R一-曲线半径(m); vmax-路段设计最高行车速度(kmlh); U-一一均方根速度(kmlh), L: N;Q;v: v J = ,(言而7Ni昼夜各类列车次数(列/d); Q,-一各类列车质量(t); Uz-一-实测各类列车速度(kmlh)。(3.0.3-1) (3.0.3-2) 曲线外轨最大超高不应大于150mm,单线铁路上下行行车速度相差悬殊时,不应超过125mm。3.0.4 曲线超高递减率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新建铁路外轨超高应
17、在缓和曲线全长范围内递减顺接;6 . 2 改建铁路困难条件下,反向曲线超高顺坡可延伸至圆曲线上,但圆曲线始终点的未被平衡超高,不得超过本规范第3.0.5条的规定。改建铁路递减率顺坡可延伸至直线上或在直线上顺坡;设计速度大于120km岛的轨道,递减率不应大于l/lOvmax困难条件下不应大于1/8vm川设计速度等于或小于120kmlh轨道,递减率不应大于1/9vmax困难条件下不应大于1l7vmax当117vmax大于20/00时,按2%。设置。3 改建铁路特殊困难条件下可保留复曲线,复曲线应在正矢递减范围内,从较大超高向较小超高均匀顺坡。3.0.5 曲线欠超高及欠超高与过超高之和允许值应满足表
18、3.0.5的要求。表3.0.5曲线欠超高及欠超高与过超高之和允许值(mm)欠超高允许值(hql欠超高与过越高之和允许值(hq+h.l项目一般困难般困难120 kmlh(h.l。过超高(h.l不宜大于50mm,3.0.6 曲线半径小于350m地段的轨距,应按表3.0.6规定的数值加宽。曲线半径(m)300R3500 1 2 3 4 测量弦长20m 测量位置钢轨头部内侧面下16mm处注:半径R800m的曲线的静态困勋、度按有关规定执行。表3.0.11线路无碴轨道静态平顺度(mm)项目高低轨向水平轨距120 kmlh3500 2 3 4 测量弦长20m 测量位置钢轨头部内侧面下16mm处3.0.13
19、 轨道动态平顺度应符合表3.0.13-1-表3.0.133的 9 . 规定。表3.0.13-1120km/h50 25-50 15-25 8-15 ( TBIT 2897 )的规定。I、E级铁路轨道的碎石道床材料应采用一级道碴。站线轨道可采用二级碎石道碴。7.0.2 单线铁路正线道床顶面宽度应符合表7.0.2的规定,双线道床顶面宽度应分别按单线设计。无缝线路轨道半径小于800m、有缝线路轨道半径小于600m的曲线地段,曲线外侧道床顶面宽度应增加0.10m。表7.0.2单线碎石道床顶面宽度路段旅客列车设计道床顶面宽度(m)轨道类型行车速度(kmlh)无缝线路轨道有缝线路轨道特重型120!(: v
20、!(:160 3.50 重型120(TBIT 2629 )的规定。8.4.9 rl昆凝土支承块的橡胶套毗宜与混凝土块胶结,并应根据环境的减振要求调整橡胶套靴的支承静刚度。8.4.10 曲线超高宜采用抬高外轨的方法设置。. 28 . 9道岔9.0.1 道岔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道岔号数应以辙叉角的余切值表示,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铁路道岔号数系列HGB1246)的规定;2 正线道岔的直向容许通过速度不应小于区间线路的设计速度;3 道岔设计应标准化、系列化;4 交叉渡线的线间距应按5m,5.3m、5.5m和6.5m设计;5 道岔设计应与轨下基础及电务转换设备相配套;6 跨区间无缝线路的道岔应按无
21、缝道岔设计,元缝道岔尖轨跟端的限位器子母块间的间隙、限位器和翼轨跟端间隔铁的强度应满足无缝线路的设计要求;7 道岔设计应根据使用条件考虑大型养路机械作业要求。9.0.2 道岔号数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正线道岔的列车直向窑许通过速度不应小于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 列车直向通过速度为100-160km/h的路段内,正绕道岔不应小于12号。困难条件下,改建的区段站及以上大站可采用9号。3 列车直向通过速度小于100km/h的路段内,侧向接发列车的会让站、越行站、中间站的正线道岔不得小于12号,其他车站可采用9号。4 列车侧向通过速度超过80km/h的渡钱道岔,应根据线间距、道岔间的夹直线长度
22、等选用大号码道岔或特殊设计。5 列车侧向通过速度超过50km/h,但不大于80km/h的. 29 单开道岔不宜小于18号。6 列车侧向通过速度不超过50km/h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12号。7 侧向接发旅客列车的道岔,不应小于12号,困难条件下,非正线上接发旅客列车的道岔,可采用9号对称道岔。8 其他线路的单开道岔或交分道岔不应小于9号。9 驼峰溜放部分应采用6号对称道岔和7号对称三开道岔;政建困难时,可保留6.5号对称道岔。到达场出口、调车场尾部、货场及段管线等站线上,可采用6号对称道岔。9.0.3 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160km/h路段,正线道岔应采用可动心轨辙叉单开道岔。9.0.4 新建铁
23、路正钱不应采用复式交分道岔,政建铁路正钱困难条件下需要采用时不应小于12号。9.0.5 道岔的扣件类型应与连接线路的扣件类型相同。9.0.6 列车直向通过速度大于120km甸的道岔,应采用分动外锁闭装置。9.0.7 正线应采用混凝土岔枕的道岔,站线宜采用混凝土岔枕的道岔,改建铁路设计速度小于等于120kmlh的线路,困难条件下,可采用木岔枕道岔。9.0.8 混凝土岔枕的渡线道岔,当线间距小于5m时,岔枕应根据线间距特殊设计。9.0.9 相邻单开道岔间插入的钢轨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两对向单开道岔间插入钢轨的最小长度不应小于表9.0.9-1的规定;2 两JI固向单开道岔间插入钢轨的最小长度不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TB 10082 2005 铁路 轨道 设计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