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 T 10345.3-2001 制冷系统和热泵.安全和环境要求.第3部分:安装地点和人身保护.pdf
《SB T 10345.3-2001 制冷系统和热泵.安全和环境要求.第3部分:安装地点和人身保护.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B T 10345.3-2001 制冷系统和热泵.安全和环境要求.第3部分:安装地点和人身保护.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7.200 J 73 备案号:98489851-2002 SB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B/T 10345.1,_ 10345.4-2001 制冷系统和热泵一安全和环境要求Refrigerating systems and heat pumps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2001-12-26发布中国商业联合会2002-04-01实施发布目录SB/T 10345.1-2001 制冷系统和热泵一一安全和环境要求第1部分:基本要求、定义、分类和选择原则-SB/T 10345.2-2001制冷系统和热泵安全和环境要求第2部分:设计、建造、试
2、验、标记与文件编制.30SB/T 10345. 3-2001 制冷系统和热泵一一安全和环境要求第3部分:安装地点和人身保护.49SB/T 10345.4-2001 制冷系统和热泵一一安全和环境要求第4部分:操作、维护、检修和回收.60本国前言本标准是根据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第182技术委员会(TC182)(简称CEN/TC182)制订的EN378-1、2、3、七(1999/2000)制冷系统和热泵一安全和环境要求4个部分组成的欧洲标准修改转化为行业标准。本标准内容涉及到制冷系统和热泵对人身和财产有关的安全运行,对环境保护,特别是防止制冷剂扩散给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和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列出了严
3、格的条款要求,是当今制冷空调行业中在制冷系统和热泵范畴内较为详尽和完善的一个基础标准。我们依据修改转化的原则,保留了原版本的主要内容,仅对少部分内容,如定义条款中与我国己制订和正在审批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有重复的条款,以及条款提法上与我国国情不符的陈述,作了必要的删减。本标准由国家国内贸易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制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制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德胜、俞炳丰、高强。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由全国制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l.L. -L. 目IJJ:I 本欧洲标准由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技术委员会CEN/TC182制冷系统:安全
4、和环境要求拟订,其秘书处由德国工业标准(DIN)负责。本欧洲标准由欧洲委员会和欧洲自由贸易协会委托CEN拟订,并且支持欧洲规范97/23/EC的基本要求。注1:应当注意本标准在出版时并不满足规范97/23/EC中的所有某本安全要求。注2:本欧洲标准已被建议包含在欧洲规范98/392/EEC(设备规范)的管托中。由于该管托是在技术委员会同意本标准交付正式投票之后并且为避免出版进一步推迟,本标准将在出版之后立即按照设备规范的最新版本进行复审。本标准替代EN378-1994 0 本标准是由下列四部分组成:第1部分:基本要求、定义、分类和选择原则:第2部分:设计、建造、试验、标记和文件编制:第3部分:
5、安装地点和人身保护:第4部分:操作、维护、检修和回收。SBff 10345.3-2001 目次l 范围.502 一般要求.503 机器间的设计和建造.514 电气安装.535 检测器和报警器.546 热源和短暂高植.547 人身保护设备.55附录A(标准的附录)呼吸保护器的检查和试验.57附录B(标准的附录)采用除R717(氨)以外制冷剂时的急救一一即时行动.58附录c(标准的附录)采用R717(氨)时的急救一一一即时行动.5949 备案号:9850-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制冷系统和热泵一安全和环境要求第3部分:安装地点和人身保护Refrigerating systems and h
6、eat pumps-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Part3: Installation site and personal protection 1 范围1. 1 可阅SB/T10345. 1的范围。SBIT 10345.3一-2001eqv EN 378-3:2000 1. 2 本标准用于安装地点(设备间和公共场所的设计)及人身保护设备。1. 3 本标准不适用于其制冷剂充灌量达F列数据而运行的单元机组系统和整体系统:L1组制冷剂2.5kg,L2组制冷剂1.5kg, L3组制冷剂1.Okg。1. 4 本标准的某些条款和子条款不适用于在现场建造的且
7、制冷剂充灌量达下列数据的制冷系统:L1组制冷剂2.5kg,L2组制冷剂1.5kg , L3组制冷剂1.Okg。这些条款是:第3章和4.1. 20 1. 5 本标准的某些条款和子条款不适用于其制冷剂充灌量达下列数据而运行的单元机组系统和整体系统:L1组制冷剂10.0kg,L2组制冷剂2.5kg。这些条款是:第3章;4. 1. 2; 4.2.3; 4.2.4和第5章。1. 6 对于充灌制冷剂L1组1O.0kg、L2组和L3组分别为2.5kg的制冷系统,第7章仅适用于从事维护、检修和回收工作的人员。2 一般要求2.1 与场所有关的安装安装系统时,制冷剂和系统的类型不得与SB/T10345. 1中选择
8、的有差异,在考虑场所选择的前提下,所用制冷剂不会对人员造成伤害。中国商业联合会2001一12-26批准2002-04-01实施50 8BfT 10345.3-2001 2.2 机器间机器间必须按第3章指出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2. 3 灭火设备必须仔细选择灭火介质,灭火器必须符合当地消防部门的要求。2. 4 管路、阀及部件的安装管路、阀及部件的安装必须按SB/T10345.2中的规定进行。2. 5 室外的制冷设备安装在室外的制冷设备必须适于外部安装。该设备不允许非操作人员操作。若制冷设备位于屋顶,必须采取谨慎措施,以免从设备漏出的制冷剂进入建筑物内或伤害人员。3 机器间的设计和建造3.1 为安
9、全起见,某些条件时必须配备机器间,以设置制冷系统的有关机器和设备,特别是那些高压设备和压缩机。下列原则应用于机器间:a)机器间必须用来设置制冷机器和设备;b)必须防止从机器问逸出的制冷剂气体进入邻近房间、楼梯间、院子、通道或建筑物的排放系统。保证对逸出气体通风且无危险:c)一旦有危险,必须能立即撤离机器问:d)内燃机、锅炉或空气压缩机所需的空气必须吸自无制冷剂气体的地方。若这些设备安装在机器间内,则空气必须由室外供给:e)机器间内不得安装固定的或运行时能产生明火的设备。除制冷剂外的可燃物不得贮存在机器间内:。在机器间的外部和门旁必须装有遥控开关,能控制制冷系统的运行;g)必须提供自然通风或机械
10、通风。对于机械通风,必须在机器间的外部和门旁设置独立的紧急控制器:h)对外出口不得位于楼梯间紧急出口的下方:i)通过机器间的墙壁、天花板和地板的所有管路和风管必须有很好的密封性:j)在每一个机器间内必须提供手提灭火器,手提灭火器的数量应与系统的大小与类型、制冷剂和传热介质的种类以及隔热层类型相匹配。对于采用可燃制冷剂的系统,也必须在紧靠冷间进口处和制冷设备所在的工作空间设置灭火器。3. 2 警告标志必须在机器间的入口处设清晰的警告标志,非操作人员不得进入,禁止吸烟、裸灯或明火。警告标志必须显示:禁止对系统的未授权操作。3. 3 布置要求机器间的大小必须使设备的安装处在良好的条件,应留有足够的空
11、间用于操作、维护和拆卸。若有必要,必须提供桥形通道或固定梯子进行系统的架设、操作、维护和检壁,严禁在管路、配件,以及它们的支撑和支撑结构上站立和行走。位于通道和永久工作地点之上的设备,其间需留有至少2m的净空。51 SBIT 10345.3一一20013.4 门和墙3.4.1 门和开口机器间的门必须向外开启,门的数量应确保紧急撤离时人员不堵塞。门的设计必须使其能在室内向外开启。若门通往建筑物内,则门必须能自行关闭。门必须至少有30min的阻燃结构。不得有任何开口使逸出的制冷剂蒸汽、异昧和所有其它气体在非故意留出的通道内进到建筑物其它部分。3. 4. 2 内墙机器间和建筑物内部之间的全部隔墙(水
12、平的或垂直的)必须至少有1h的阻燃结构,并紧密封闭。这些隔墙上的门至少有1小时的阻燃结构(对于入口门斗等,至少30min),装配紧固和能自行关闭。3. 5 通风3.5.1 机器间必须采用通过窗、通风格栅、通风孔的自然通风方式进行通风,或者采用机械通风方式排往建筑物外,目的是不引起人员或货物的不便或危害。通风量必须满足正常运行条件或紧急情况。所需的通风量必须由3.5.2或3.5. 3确定。必须采取措施以保证能供给足够量的外部新鲜空气,而且必须保证新鲜空气在机器内分布均匀,不存在死角。用于室外空气连通孔口的设置必须避免产生短路循环。制冷剂可能比空气重或轻。对于比空气重的制冷剂,至少有50%排放量来
13、自机器间的最低处,室外空气入口必须靠近最高处。对于比空气轻的制冷剂,则排放体积必须取自最高处,而室外空气入口必须靠近最低处。机器间是全地下式或部分地下式结构,或者有些机器间无法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如船舶上或矿井里,则在人员存在的时候必须采用机械通风方式。当无人员存在时,制冷剂探测器必须用来自动控制应急通风。3.5.2 自然通风机器间自然通风的总自由开口面积至少是:式中:A一一一自由开口面积,m旷2;m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A=O. 14 ml12 O. 14一一-反映面积与质量之间关系的系数,kg / rnll2。通过窗、格栅和通风孔或风管的自由流动不得被墙壁或栅栏、竖井壁、
14、邻近的建筑物或其它障碍物阻挡。3.5.3 机械通风风机的机械通风能从专用机器间抽风的能力至少是:V=14 rn2!3 式中:V一一流量,旷/h;m一一制冷剂充灌质量,峙,其最大充灌量即是位于机器间内的那部分制冷剂质量:14一一转换系数。该通风系统的换气次数不超过15tirne/h。必须能在机器间内部或外部都可开启或关闭风机。对全部或局部位于地面下的机器间,其外部的操作开关必须位于地面之上。风机电动机运转空间很可能具有可燃气体/空气混合物。为防止危险,风机电动机必须位于外部空气流中,或必须符合危险性区域的要求(防爆)。风机的结构与材料不得有利于火52 SBff 10345.3-2001 焰或火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B 10345.3 2001 制冷系统 安全 环境 要求 部分 安装 地点 人身 保护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93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