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 T 1806-2008 木材工业气力除尘(运输)系统设计规范.pdf
《LY T 1806-2008 木材工业气力除尘(运输)系统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Y T 1806-2008 木材工业气力除尘(运输)系统设计规范.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7912001B 97 LY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YT 1 806-2008木材工业气力除尘(运输)系统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dust collecting(pneumatic conveying)system in woodworking processing2008-09-03发布 2008-12-0 1实施国家林业局 发布刖 置本标准由全国人造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林业大学、江苏溧阳平陵林机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捍东、徐长妍、赵明、谢志伟、钟群武、陈建明。LYT 1806-2008木材工业气力除尘(运输)系统设计规
2、范LYT 1806-2008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木材工业气力除尘(运输)系统的术语、一般设计要求和设计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木制品加工和人造板生产企业、以木质或非木质散碎物料为对象的除尘系统的设计和改造。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T 5748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T 1213
3、8袋式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GB 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T 18262人造板机械适用技术条件GBT 18514人造板机械安全通则GB 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LYT 1423-2002 旋风分离器 参数LYT 1424-2002旋风分离器制造与验收技术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散碎物料(简称碎料)bulk solids由形态、大小各具的固体颗粒物所构成的离散体。32气力除尘pneumatic dust collecting利用气体介质的流动吸集和输送粉尘,并将粉尘颗粒从气流中分离的过程。33气力运输pnenmatic conveying利用气体介质
4、在管道内流动形成的气流,携带散碎物料,实现移动目的的一种运输方式。4一般设计要求41气力除尘(运输)系统应满足正常生产需要,符合清洁生产中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要求。42除尘系统与通风装置等防尘设施应使车间内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符合GBZ 212007表2的规定。作业场所粉尘浓度的测定方法按GBT 5748的规定。43排人室外大气的尾气应符合GB 16297的规定,袋式除尘器和旋风分离器尾气粉尘浓度测定分别按GBT 12138和LYT 1424-2002的规定执行。】LYT 1806-200844除尘系统应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同时进行。45除尘系统应与生产设备同时运行,生产设备进行大修时,除尘系
5、统应同时检修。46气力除尘(运输)系统应符合GBT 18514和GBT 18262的规定。5设计原则5I基本原则511气力除尘(运输)系统应满足生产线最大设计负荷条件下的运输与除尘的要求,并应能随负荷的变化进行调节。512应根据工艺流程、工艺要求、物料输送要求、物料性质,选用适当的气流输送方式。513应根据生产流程和装、卸料位置的要求,合理地布置装置及输送管路。514在满足生产工艺对物料输送和除尘要求的前提下,应从管路布置及设计、气流输送参数确定、管道构件结构设计、除尘(分离)装置和风机选型等方面体现气力除尘(运输)系统设计的节能原则,并应尽可能地降低其造价和运行费用。515除满足工艺输送的要
6、求外,应能为废料的综合利用提高便利的条件。516气力除尘(运输)系统应不影响车间的采光、物品运输、设备运转和工人操作。517室外管路和风机与废料仓(房)等建筑物的布置应符合国家工厂建筑消防的相应规定。518分离及除尘系统等构筑物应符合GB 50057-1994第l章的规定,并具有一定的抗风能力。52规划原则521系统布置5211应根据装景的用途、输送对象的特性及物料量、设备生产负荷及变化等因素,综合考虑所选用的系统类型和系统布置方案,合理地设置风机、分离装置或除尘器的位置。5212应综合考虑产尘设备的工艺布置、类型、数量,合理地设置除尘系统的台套数量,除尘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a)应按照就
7、近的原则,将需要吸尘的设备的吸尘罩规划在同一除尘系统中;b)不允许将金属刀具磨削设备的吸尘罩接入木质粉尘的除尘系统lc)粉尘种类不同的产尘点,如允许粉尘混合回收时,可布置在同一除尘系统;d)不同湿度、温度的含尘气体,混合后可能引起管道内结露时,不应布置在同一除尘系统。5213除尘用途的系统可选用混合式或负压式气流系统。以运输为目的的系统应采用正压式或负压式系统;当混合气流浓度小于风机许可通过能力时,应采用混合式系统。5214当输送要求保持有较好形态的工艺碎料时,应采用压出式或吸人式系统。5215除尘系统的排风管出口,应高出屋脊15 m以上,与门窗或其他建筑物所开工作孔的距离不应小于8 m;如距
8、建筑物工作孔小于8 m时,排风方向应垂直向上,出口风速应大于10 ms。5216风机位置的设置应合理。用于除尘时,风机可设置在管路中、除尘(分离)装置之前,或设置于管路系统的末端。5217管路布置应遵循阻力最小原则,尽可能地减少弯管的数量及弯管进口断面与出口端面间的夹角。5218与机床吸料器相连接的吸尘管应设置在不影响设备工作和操作的位置。5219输送与除尘管道应尽可能不妨碍车间的采光。在高度方向上,室内外的管道应避开车间的门窗。52110管道系统的布置应整齐、美观,不影响车辆在厂区的通行。52111分离与除尘系统及管路应有良好的导电和接地性能。2LYT 1806-2008522系统设计522
9、1风机的进、出风管段上均应设置隔振管段。风机的安装应采取减振措施。5222采用离心式风机时,其进风管段上应设置主管阀门。采用容积式风机时,其进风管段上应设置消声器。5223负压状态下工作的分离器或除尘器,其下部应设置卸料阀。5224与设备吸尘罩连接的分支管上应设置支管阀门。5225通直的除尘管道应由若干直管段构成,每段主管段的长度应小于5 1TI,支管段的长度应小于4 132。直管段间及其与弯管、三通等管道构件之间应采用法兰连接。鼓励吸尘支管采用卡环、卡箍等无法兰的连接方式。5226吸料器与吸尘支管的连接应采用钢制管道。需软管连接时,应采用防静电的塑料或橡胶塑料复合软管,但应尽可能地缩短软管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LY 1806 2008 木材 工业 气力 除尘 运输 系统 设计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