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50509-2009 灌区规划规范.pdf
《GB T 50509-2009 灌区规划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50509-2009 灌区规划规范.pdf(1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P GB/T 50509 - 2009 灌区规划规范Code for irrigation areas programming 2009 -07 -08 发布2009 -12 -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瘦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灌区规划规范Code for irrigation areas programming GB/T 50509 - 2009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E施行日期:2 0 0 9 年1 2 月1 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北京-_ 平注中华
2、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灌区规A划规范GB/T 50509-2009 1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水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4层)(邮政编码,100038电话,6390643363906381)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世界知识印刷厂印刷850X1168毫米1/32 3.875印张97千字2009年11月第l版2009年11月第1次印刷印数1-10100册会统一书号:1580177 257 定价:19.00元-J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写,, 第361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灌区规划规范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佳房和城乡建设部二00九年七月八日电目IJ
3、1=1 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00四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4J67号)的要求,由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对我国大型灌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收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有关灌区规划设计、运行管理和农田灌溉科研方面的新技术、新成果及经验等,广泛征求有关管理、建设、设计、研究单位和专家的意见,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13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资料、水土资源及利用现状分析评价、水土资源平衡分析及水资源配置、总体布置、工程规划、工程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水土保持、环境影响评价、灌区管理、投资
4、估算与经济评价和分期实施意见等。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负责日常管理,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送至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山路121号,邮政编码:2500 l3) ,以供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员:主缩单位: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参编单位: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原水利部淮委规划设计研究院)主要起草人:贾乃波刘长余齐春三匮直播志柔赵倩张贵民张军步兆熊赵金城芳顺波翠兴乔雷王南琴亮剑玉晓邵姚孟明平
5、彬志俊立司闰刘强曼明连春代夏关罗宏山晴英锦岸沈梅杨晗口贝人查审要主 2 目次1 .总则(1 ) 2术=语(z ) 3 基本资料( 5 ) 4 水土资源及利用现状分析评价( 7 ) 4. 1 水资源及利用现状分析评价( 7 ) 4. Z 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分析评价(7 ) 5 水土资源平衡分析及水资源配置( 9 ) 5. 1 灌溉分区( 9 ) 5. Z 灌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预测叫9) 5. 3 灌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 (9 ) 5. 4 灌溉制度. (1 0) 5. 5 灌区需水量.(1 1 ) 5.6 灌区可供水量.(1Z) 5. 7 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与配置(1 Z) 5. 8 灌
6、区规模门川6 总体布置(1 4 ) 6.1 一般规定U川6. Z 水源王程(1 4 ) 6. 3 灌排系统 4. (1日7nkURUAWUAU -A1A1A1AnL 程工程程理程工由主处工他即水沙蓄其酣取泥调J工JJJPDq句巧t巧t7.4 灌溉渠系工程、.7.5 排水沟系工程.7.6 防洪工程7.7 溜排建筑物7.8 田间工程7.9 节水工程8 工程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9 水土保持10 环境影响评价11 灌区管理12 投资估算与经济评价12.1 投资估算.12. 2 经济评价(40) 13 分期实施意见(42) 本规范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附:条文说明 (45) 2 d L 句r Conten
7、ts 1 General provisions .-、.( 1 ) 2 Terms . ( 2 ) 3 Basic data ( 5 ) 4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water-soil resources and its utilization ( 7 ) 4. 1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water resources and ts utilization 1. ( 7 ) 4. 2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soil resouces and its utilization .
8、( 7 ) 5 Balance analysis of water-soil resources and watr resources allocation ( 9 ) 5. 1 . Irrigation districts ( 9 ) 5. 2 Predit of economical and social evelopment indicators of irrigation areas . ( 9 ) 5. 3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plan of soil resources for lrngatlOn areas ( 9 ) 5. .4 Irriga
9、tion scheduling . (1 0) 5.5 Water demand of irrigation areas .J . (11) 5.6 , Available water supply of irrigation areas (1 2 ) 5. 7 Water resources 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irrigation areas ( 1.2 )如5. 8 Irrigation areas scale (1 3) 6 General layout (1 4 ) 6. 1 General requirement (1 4 )
10、3 . 如6.2 .Water sources project (1 4 ) 6. 3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system (5) 6.4 Other projects (17) 7 Ptoject planning (1 8 ) 7.1 Water intake project(1们7. 2 Sediment treatment projett (1 9 ) 7. 3 Diversion and storage project ( 20.) 7.4 Irrigation canals system project ( 20) 7.5 Drainage system
11、project ( 24) 7.6 Flood-control project ( 28) 7. 7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buildings ( 28) 7.8 Farmland projects ( 2 9 ) 7.9 Water-saving projects ( 32) 8 Land expropriation and resettlement for proj巳ctconstructlOn ( 34) 9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 3 5 ) 10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 36)
12、11 Irrigation districts management ( 38) 12 Investment estimation and economic evaluation (40) 12.1 Investment estimation (40) 12. 2 Economic evaluation (40) 13 Stage implement opinions . (42)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 43)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叩(4 4)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
13、ns .、(45) 4 1总则1. 0.1 为适应编制灌区规划的需要,明确规划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技术要求,提高4灌区规划水平,促进灌区水土资源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i制定本规范。1. O. 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大、中型灌区和已建大、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1. O. 3 灌区规划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方针、政策,与流域、区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及当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与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相适应。1. O. 4 灌区规划应以节水、节能、增效为中心,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优化配置灌区水土资源,防治水土流失,保也护生态与环境,实现灌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灌区
14、可持续发展。1. O. 5 新建灌区应认真调查、分析、研究拟建灌区土地利用现状,在昕取地方政府部门意见和公众参与的基础上,根据灌区实际情况,按照因地制宜、经济可行、管理方便的原则,经水土资掘平衡和多方案比选论证,合理确定灌区范围和规划方案。1. O. 6 己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应认真调查灌区主程现状和问题,分析论证进行续建、改建、扩建、配套、改造的合理规模与,规划方案;宜充分利用现有工程,必要时可进行调整。1. O. 7 灌区规划应研究近期和远期两个规划水平年,并以近期为重点。规划水平年宜与国家建设计划及长远规划的年份一致。1. O. 8 灌区规划应注重科技进步,积极稳妥地采用新技术J新
15、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重视信息化系统建设,提高灌区现代化科技水平。1. O. 9 灌区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2.0.1 灌区规划irrigation area programming 初拟灌区开发目标、范围、规模、种植结构、灌溉方式和工程布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等工作。2.0.2 灌溉lrr耶tion人工补充土壤水分以改善作物生长条件的技术措施。2. O. 3 灌溉系统irrigation system 灌区引水、输水、配水、蓄水、退水等各级渠、沟或管道及相应建筑物和设施的总称。2.0.4 灌溉水源water resources for irr
16、igation 可用于灌溉的地表水、地下水和经过处理并达到利用标准的其他水源的总称。2. O. 5 充分灌溉sufficient irrigation 在作物生育期,按完全满足作物生理需水要求的灌溉方式。2.0.6 非充分灌概urisufficient irrigation; deficient irriga-t lOn 在作物生育期,按部分满足作物生长需水要求的灌溉方式。2. O. 7 节水灌溉water-saving irrigation 在作物生育期,为提高灌慨水利用率和灌水效益,采取工程、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的灌溉方式。2.0.8 渠系水利用系数water efficiency of
17、canal 末级固定渠道输出流量(水量)之和与干渠渠首引人流量(水量)的比值,也可为各级固定渠道的渠道水利用系数的乘积。2.0.9 田间水利用系数water efficiency of application 灌入田间可被作物利用的有效水量与末级固定渠道(农渠)输飞出水量的比值。2.0.10 灌溉水利用系数water efficiency of irrigtion 灌入田间可被作物利用的水量与干渠渠首引入的总水量的比值,也可为渠系水利用系数和田间水利用系数的乘积。2.0.11 作物需水量water requirement of crops 在正常生育状况和最佳水、肥条件下,作物整个生育期中消耗
18、于蒸散的水量。一般以可能蒸散量表示,即为植株蒸腾量与株间土壤蒸发量之和。2.0.12 灌溉制度irrigation scheduling 按作物需水要求和不同灌水方法制订的灌水次数、灌水时间、灌水定额及灌溉定额的总称。2.0.13 灌水定额irrigating quota on each application 单位面积上的一次灌水量。2.0.14 灌溉定额irrigation quot 各次灌木定额之和。2. 0.15 灌水率modulus of irrigation water 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溉净流量,也称灌水模数。2.0.16 灌概保证率dependability of irriga
19、tioh 灌溉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保证的概率。2.0.17 设计灌溉面积design irrigation area 按规定的灌溉保证率设计的灌区面积。2.0.18 灌水技术irrigation technology 把渠道或管道中的水分配到田间各地块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也称灌水方法。2.0.19 灌溉模式irrigation pattem 适合于某种地区、某种条件或某种作物的相对成熟的灌溉制度及相应的管理措施。2.0.20 灌溉方式irrigation technology selected 采用的具体灌水技术。 3 , 2. O. 21 农田排水farmland drainage 将农田
20、中过多的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排除,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关系,以利于作物生长的人工措施。2.0.22 排水系统farmland drainage system 排除农田中多余的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的各级排水沟、营、水闸和泵站等建筑物的总称。2.0.23 排涝模数modulus for waterlogging control 在一定降水频率下保证作物正常生长的单位排水面积上的排涝流量。2.0;24 排渍模数modulus of subsurface drainage 满足防渍要求的单位面积内排出的地下水流量,也称排渍系数。2.0飞25地下水临界深度critical depth of gr
21、oundwater 不危害作物正常生长的最小地下水埋深。 4 3基本资料3.0.1 灌区规划应认真调查、搜集灌区和有关区域的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土壤、生态与环境、水利工程现状、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及有关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资料,并应包括下列内容:1 气象、水文资料主要包括:降水马蒸发、气温、气压、湿度、风力、风向、日照、霜期、冰冻期和冻土深度等;灌.区有关江河(沟道)、水库、承泄区的洪水、径流和泥沙等。2 地形、地貌、地质资料主要包括:区域地形、地貌、河流水系、湖泊等;区域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3 土壤资料主要包括:土壤类型、分布状况、理化性质、水分i特性等土壤普查资料;盐碱地改良试验资料
22、;水土流失现状及水土保持现状资料等。4 生态与环境资料主要包括:区域内主要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物种和生态系统,生态敏感与脆弱区等;水环境现状、水质、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源等。5水利工程现状资料主要包括:城乡供水、灌溉、排水、防洪等工程设施的现状及运用情况;水库、塘坝蓄水,河(湖)水,地下水与泉水,城镇生活与工业污(废)水等各种水资源的利用情况i现状各行业供水量、用水量、用水效率及存在的问题等。已建灌区还应搜集工程设施现状、灌溉和运行管理情况等资料。6 自然灾害资料主要包括:历年发生的洪、涝、渍、旱、盐、碱等灾害的受灾范围;成灾面积、受灾原因、减产情况和经济损失,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等。7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50509 2009 灌区 规划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