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9250-2012 远红外线干燥箱.pdf
《GB T 29250-2012 远红外线干燥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9250-2012 远红外线干燥箱.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道雪ICS 19.040 N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9250-2012 远红外线干燥箱Far infrared ovens 2013-06-01实施2012-12-31发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菇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飞泪略问rk附带GB/T 29250-2012 目次前言.1 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使用条件4 产品分类.2 5 要求.2 6 试验方法.47 检验规则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附录A(规范性附录)红外箱的换气量测试.目。昌本标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2、归口。GB/T 29250-2012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z重庆四达试验设备有限公司、杭州雪中炭恒温技术有限公司、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衡阳衡仪电气有限公司、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东方加热设备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z湖南省计量检测研究院、元锡苏南试验设备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上海爱斯佩克环境设备有限公司、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重庆银拥试验仪器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云生、徐月明、金丽辉、刘湘衡、金美峰、沈才忠、周修源、王晓峰、廉振荣、倪一明、邹苏阳、冯华、徐秋玲、熊知明、何纲健、周连
3、琴、励雅琴、王家龙、王华斌。I GB/T 29250-2012 远红外线干燥箱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远红外线干燥箱(以下简称红外箱)的使用条件、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采用远红外辐射能发生器(通称为远红外辐射器或辐射元件)对物品进行干燥、烘蜡的干燥箱。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829二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 479
4、3. 1-2007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z通用要求GB 4793. 6-2008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6部分=实验室用材料加热设备的特殊要求3 使用条件3. 1 环境条件红外箱应在下列条件下使用zd 室内使用zb) 温度:5C35 C; c) 环境温度低于31C时最大相对湿度为80%,环境温度为35.C时最大相对湿度线性降到67%;d) 大气压:80kPa106 kPa; e) 元阳光直接照射或其他热源直接辐射zf) 污染等级2级,周围元爆炸性气体、高浓度粉尘或腐蚀性气体sg) 周围元强烈振动和气流存在。3.2 供电条件为红外箱供电的电源应符合以下
5、条件za) 额定电压z交流220V或380V,允许偏离额定值的范围为一15%+10%;b) 额定频率:50Hz,允许偏离额定值的范围为士2%;c) 允许电网电源上出现典型的瞬态过电压。3.3 负载条件红外箱的负载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za) 每立方米工作室容积内放置负载的质量不应超过80kg; 1 GB/T 29250 .2012 b) 负载的总体积不应大于工作室容积的1/5;c) 在垂直于主导风向的任意截面上,负载截面积之和不应大于该处工作室截面积的1/3,负载置放时不可阻塞气流的流动。4产晶分类红外箱按换热方式分为鼓风型红外箱和非鼓凤型红外箱。5要求5. 1 外观红外箱涂镀层应平整、光滑、色浑
6、均匀,不应有露底、起泡、起层或擦伤的疲迹。5.2 最高工作温度红外箱最高工作温度一般可分为:200.C、300c、400c和500c。其他温度等级由制造商与用户协商确定。5.3 温度遮动度5.3. 1 最高工作温度不大于300.C的非鼓风型红外箱的温度波动度限值为生1.5C;300C以上的非鼓风型红外箱的祖度波动度限值为土3.0c。5.3.2 最高卫作温度不大于300c的鼓风型红外箱的祖度搅动度限值为士1.0C;300.C以上的鼓风型红外箱的温度波动度限值为士2.0.C。5.4 温度均匀度5.4. 1 非鼓风型红外箱的温度均勾应由是值为最高l.作温庭的土3.5%。5.4.2 鼓风型红外箱的温度
7、均匀度限值为最高工作温度的士2.5%。5.5 温度指示误差5.5. 1 最高工作温度不大于200c的红外箱,温度指示误差限值为士3.0 C。5.5.2 最高工作温度大于200.C的红外箱,温度指示误差限值为最高工作温度的士1.5%。5.6 温度稳定度5.6. 1 最高工作温度不大于200c的红外箱,24h内的温度稳定度不应大于2.0c。5.6.2 最高工作温度大于200c的红外箱,工作室容积不大于2m3时,24h内的温度稳定度不应大于最高工作温度的1.0%;工作室容积大于2旷时,24h内的温度稳定度不应大于最高工作温度的1.5%。5. 7 表面温度5.7.1 最高工作温度不大于200c的红外箱
8、,在距箱体门框、观察窗、排气孔、电机轴等周围80mm及以外的任意表面上,其表面温度不应大于室内温度加35c。5.7.2 最高工作温度大于200c的红外箱,表面温度的限值见式(1):T1 =Tr +35十(Tm- 200)/10 . ( 1 ) 2 式中zT1一一表面温度限值,单位为摄氏度(C);Tr一二室内环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Tm 最高工作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5.8 换气量红外箱应有换气装置,换气量的大小可由制造商与用户协商确定。5.9 升温时间红外箱工作空间的温度从35c升至最高工作温度的时间不应大于120min。5. 10 电气安全5. 10. 1 绝缘电阻红外箱带电部分对
9、箱壳的冷态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MOo 5. 10.2 介电强度GB/T 29250-2012 将受试红外箱的保护导体端子(或电源插头的保护导体端子作为一端,所有电源输入端短接作为另一端,在两端之间施加按表1规定的50Hz交流正弦波试验电压,在5s内将试验电压升高到规定值,使试验电压不出现明显跳变,然后至少保持5s,应元击穿、闪络、电流突然增加或重复飞弧现象。表1受试设备相线一中线电压(U)电气间隙a基准试验电压试验地海拔高度。-500)m海拔校正后试验电压V 口1口1V 时试验电压修正系数bV 150U:;300 1. 5 1 390 1. 12 1560 其他电网电源的电气间隙,按GB4793
10、. 1-2007中表4确定。b 试验地海拔高度超过500m时,按GB4793. 1-2007中表10确定修正系数.5. 11 超温保护红外箱应设有独立的超温保护装置,其超温保护措施应符合GB4793. 6-2008中10.101的规定,超温保护装置应满足GB4793.6-2008中14.3的要求。5. 12 连续工作时间红外箱连续工作时间不应小于72h。5. 13 辐射元件5. 13. 1 辐射元件的涂层应元开裂、局部剥落的现象。5. 13.2 辐射元件应能承受骤冷试验并保持正常工作性能。5.13.3 辐射元件辐射特性曲线峰值处的波长在红外箱工作温度下,应大于4mo5. 13.4 辐射元件涂层
11、的全辐射系数应大于0.803 GB/T 29250-2012 6 试验方法6. 1 主要测试仪器与装置6. 1. 1 温度副量系统采用铅电阻、热电偶等温度传感器及温度显示仪表组成的温度测量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zd 温度测量范围满足被测红外箱的测量要求zb) 时间常数z不大于40S; c) 由测量系统引人的相应测量不确定度换算成温度值不应大于被测温度指示误差绝对值的1/3;d) 温度测量通道数量9个13个。6. 1.2 表面温度计表面温度计的分辨力不应太于1C。6.1.3 绝缘电阻测试仪工作电压为500V,准确度为10级的绝缘电阻测试仪。6. 1. 4 介电强度测试仪能提供蹒足试验要求的试验电压
12、。6.2 试验条件6.2. 1 试验条件应满足3.1和3.2的要求。6.2.2 测试在空载条件下进衍。6.3 测试点的位置及鼓量6.3. 1 工作室容积不大于2旷的红外箱应布置9个测试点,一个点布置在工作空间的几何中心点(0点),其余8个点布置在工作空间的8个顶角上。工作室容积大于2旷的红外箱,应在工作空间几何中心水平面增加4个测试点。各测试点距工作室内壁(加热器一侧除外的距离,为工作室各自边长的1/6;测试点距加热器一侧为边长的1月。各试点的位置如图1所示。4 说明g门上层A.K.L.O一一温度测试点。I .:.:! -I n 中层.E L 门下层F. 注z工作室容积不大于2m3时,测试点为
13、,0、A、B、C、D、E、F、G、H共9个点z工作室容积大于2m3时,测试点为g0、A、B、C、D、E、F、G、H,I,j、K、L共13个点。固1测试点的位置示意图. GB/T 29250. 2012 6.3.2 工作室容积不大于0.1m3时,不必进行温度均匀度试验。需要做此试验时,其测试点离工作室内壁的距离,可由制造商自行规定或根据用户要求协商确定,但工作空间容积不小于工作室容积的1/506.3.3 工作室容积大于10旷的红外箱,测试点离工作室内壁的距离,由制造商与用户协商确定。6.4 外观检查用目视方法在6.5的测试前和6.16的测试后各检查一次,结果应符合5.1的规定。6.5 最高工作温
14、度试验将干燥箱温度设置为最高工作温度,启动温度测量系统记录升温过程,并在达到最高工作温度时继续维持30min以上。红外箱能够达到的最高温度应符舍5.2的规定。6.6 温度波动度试验6.6. 1 选取红外箱最高工作温度作为测试温度,当红外箱工作温度达到设定温度2h后测试工作空间几何中心点的温度,每1min测量一次温度,30min内共测30个温度值回6.6.2 取测试点温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的一半,冠以士号,为该测试点的温度波动度,其结果应符合5.3的规定。6. 7 温度均匀度忧验6.7. 1 选取红外箱最高工作温度作为测试温度,当红外箱工作温度达到设定温度2h 后,每1min依次测量一次各测试点
15、的温度,30min内每点各测30个温度值。6.7.2 对测得晦温度数据,技副试仪表的修正值进行修正。6.7.3 全部测试温度值的平均值作为基准值,计算各测试点的理度平均值与基准值之差的最大绝对值,冠以士号,即为红外箱的温度均匀度,其结果应符合5.4的规定。6.8 温度指示误差试验6.8. 1 选取虹外箱最高工作温度作为测试温庭,当红外箱玉作温度达到设定温度2h后,每1min依次测量一次各测试点的温度,30min内每点各测30个温度值。6.8.2 对测得的温度数据,按测试仪表的修正值进行修正。6.8.3 计算全部测试温度值的平均值,即红外箱工作空间温度平均值,红外箱的温控仪温度指示值与温度平均值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9250 2012 红外线 干燥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