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3782-1992 纺织纤维长度分布参数试验方法 电容法.pdf
《GB T 13782-1992 纺织纤维长度分布参数试验方法 电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3782-1992 纺织纤维长度分布参数试验方法 电容法.pdf(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UDC 677.1/.5.017.2 w 04 每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 B /T 1 3 7 8 2 - 9 2 纺织纤维长度分布参数试验方法电容法Test method for textile fibre length distribution parameters-Electric condenser method 1992-11-04发布1993-06-01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纺织纤维长度分布参数试验方法电容法Test method for textile fibre length distribution parameters-Electric conde
2、nser method GB/T 13782-92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2648-1974(羊毛一一纤维长度分布参数的测定一一电子法。注:本标准与国际羊毛局CIWS)标准IWTO17-1985用爱尔仪对纤维长度分布参数的测定方法等效。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利用电容法测定毛纤维和化学短纤维(或棉、麻)长度分布参数,主要分析平均长度和长度变异系数。本标准适用于测量毛纤维和化学短纤维(也可用于棉、麻)的散状纤维及其半成品,如条子、粗纱。不适用于平均长度15mm及以下的纤维,以及高卷曲、高弹性纤维长度的测量。部分没有必要修正程序的仪器,不适于测量长度基本相等的化学短纤维(如切段化学
3、纤维等)。2 引用标准GB 3291 纺织名词术语(纺织材料、纺织产品通用部分)GB 6097 棉纤维试验取样方法GB 6098.1 棉纤维长度试验方法罗拉式分析仪法GB 6501 羊毛纤维长度试验方法梳片法GB 6529 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FJ 418 国毛工业分级毛、洗净毛和毛条试验方法3 术语、符号3.1 截面加权平均长度HCHauteur长度)以纤维截面为权的加权平均长度。它等效于根数加权平均长度Ln。3. 2 截面加权变异系数H以纤维截面为权的长度变异系数。它等效于以根数为权的长度变异系数n。3. 3 重量加权平均长度CBarbe长度)以纤维重量为权的加权平均长度,即Lg。
4、3. 4 重量加权变异系数B以纤维重量为权的长度变异系数,即CVgo3.5 加权主体长度(毛型)Lmw毛纤维和毛型化学纤维长度重量频率分布中的加权主体长度,定义为连续最重8组(组距5m血)的加权平均长度。3.6 加权主体基数(毛型)Smw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11-04批准1993-06-01实施GB/T 1 3782 - 92 毛纤维和毛型化学纤维民度重量频率分布中的加权主体基数,定义为连续最重8组(组距5mm) 纤维重量的总和占全部试样重量的百分率。4 测试原理由条子、粗纱或散纤维(散纤维需先制成条状)制备成一个符合原样品根数分布的纤维试样,即试样中各长度组内的纤维根数比例与原样品中相同
5、。试样为经调湿平衡的纤维束形式,全部纤维一端平齐,并在接近垂直纤维方向同一基准线L将试样移至分析仪_t,置于载样器中二片薄膜之间。载样器以恒速通过测试电容器。所产生的电容增量和位于测试区的纤维束部分的质量增量成正比。与电容增量成正比的信号变化由分析仪检录、放大、经模数转换,计算机计算,可得到各长度分布参数。5 表达指标及计算原则5.1 指标5. 1- 1 截面或根数加权平均长度,H或Ln(mm)。5. 1- 2 截面或根数加权长度变异系数,CVH或CVn(%)。5. 1- 3 重量加权平均长度,或Lg(mm)。5.1.4 重量加权民度变异系数,CVIl或CVg(%)。5. 1- 5 重量加权主
6、体长度,Lmw(mm)。5. 1- 6 重量加权主体基数,Smw(%)。5. 1- 7 40(或30或20)mm以下重量短纤维率(%)。其他表达指标见附录A(补充件)。5. 2 计算原则关于长度各指标的计算原则参见附录A(补充件)0 6 仪器6. 1 仪器包含四部分:a. 电容式长度分析仪即载样及测试仪;b. 计算机;C. 记录显示仪器;d. 试样制备用夹具、附件或装置。6.1.1 分析仪包括检测元件、载样装置、机械传动机构、放大电路、控制电路及其电据等。6. 1- 2 计算机可以是通用数字计算机或专用计算机,可以附显示器和软盘驱动器,也可不附。6. 1- 3 记录显示仪器可用软盘存储器或打印
7、机。6. 1- 4 试样制备用夹具和装置可用自动排样器、半自动排样器或手工制样器具。7 样品7.1 如样品为散纤维,则毛及毛型化学纤维样品抽取方法和数量可参见附录B(补充件);棉纤维样品抽取方法和数量可参见附录E(补充件),或按照收付双方商定的方法进行。7. 2 如样品为线密度1530g/m的毛纤维或毛型化学纤维的条子,则样品抽取方法和数量可参见附录C(补充件)和附录D(补充件),或双方商定的方法进行。7- 3 如样品为线密度小于15g/m的毛纤维或毛型化学纤维的条子或粗纱,则应在每个毛球或粗纱筒中取足够数量的片段,平行并列组成线密度约为20g/m的条子。条子或粗纱并列时,头尾端应方向相同,该
8、样品的抽取方法和数量见7.2条。2 GB/T 1 3782 - 92 7.4 棉纤维条子和粗纱的抽取方法和数量见附录1(补充件)。7.5 毛及毛型化学纤维的散纤维,应先制成线密度约为20g/m的条子;棉纤维的散纤维,应先制成线密度约为4g/m条子。制条时条中纤维头端方向应是随机的,样品制取方法可参考附录E(补充件)或附录H(参考件)。7.6 每份样品一般拔取2束纤维进行测试,并将结果平均计算。按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每份样品中拔取试样束的个数,也可按第11章或合约商定的数量进行。7. 7 毛条样品抽取后,应立即以轻微张力拉直,并加捻回约16捻/m,使之成为非常均匀密实的绞状。7.8 在测试时,有
9、合乎调湿条件的现成可取的条子或粗纱,在取后,可省去加捻。7.9 不可以从毛球外层抽取样品,也不可从过于接近球心处抽取样品。7.10 有粗节、疵点的条子或粗纱,被剪断或割断的条子,含有纤维束的条子,均不能作为样品。8 调湿和试验用大气8. 1 调湿用大气8.1.1 调湿用标准大气规定为温度20:!:20C,相对湿度为65%士5%,如不具备标准大气条件,调温用大气应保持温度波动不超过土3C,相对湿度波动不超过士5%,其中心值温度19260C,相对湿度60%70%。 、8.1.2.正常回潮的样品,以展开铺放形式,在8.1.1条中所述的士气中,预调湿4h,特殊条件下(如样品过干,过湿或加油过多的条子)
10、,预调温24h。8.1.3 如具备下列条件,则其调湿期可省略或缩减到0.5ho a. 经过加工不久立即采样(约在试验前4h)或自8.1.1条中所述的大气F储放的毛球中采样;b. 试样已先移至避免过热或过冷的不透气塑料袋内。8. 2 试验用大气试验用标准大气规定为温度20土2C,相对湿度为65%士5%。若不具备标准大气条件,试验用大气应保持温度波动:!:3C,相对湿度波动土5%,其中心值温度为1926C,相对湿度为60%70%,并与调湿用大气相同。8.3 仲裁试验应在标准大气下进行。9 试样制备9. 1 测试试样为根梢方向随机的一端排列基本平齐且平行伸直的纤维束,试样重量推荐选用:x=纤维束重量
11、/纤维计数平均长度=0.0350.290g/cm,最大范围不应超过O.0250. 310 g/cm,视不同纤维品种及回潮率可略有差异。试样排列宽度推荐为75100mm,全宽上尽量做到厚薄均匀和各种|主度组成均匀。9.2 测试试样一端排列应尽量平齐,平齐端棉型纤维不应大于士2.5mm,毛型纤维不应大于士5mmo 9. 3 将制备好的条子退捻(如条子加有捻回者)后,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制备试样:a. 用电动的机械式自动纤维排样器制取试样;b. 用机械式卢卡自动纤维排样器制取试样;c. 用于工在具有梳针的装置(如移样器或梳片式仪器)上排列制取试样pa 用一定的专用夹具在专用绒板上排列制取试样;e. 用
12、其他可使纤维排列成一端平齐且平行伸直纤维束的方法制取试样。.9.4 毛条拔取开始50100mm的纤维应予舍弃;棉条拔取开始2030mm的纤维应予舍弃。9. 5 试验测试结果以分别从每根条子两端拔取试样分别测试的平均值为准。9.6 如i吏l司机械式排样器,条子以对折方式纳入,从条子头端和尾端同时拔取制备试样。9. 7 如使用9.3中b,c、d方法,则可以单独地从条子头端和尾端分别拔取试样,分别测试,求其平均3 GB/T 13782 - 92 值。9.8 由样品条中拔取纤维制取试样束时,尽量使连续拔取条子的长度不短于纤盘的重量平均长度。10 试样测试10.1 开机预热,至少20min以上。10.2
13、 根据仪器特征,对仪器做必要的检查和校准。10.3 依据试样长度选择长档或短档(最长长度100mm以下选短档,其他选长档)。10.4 将制备好的试样移至载样器上,且试样呈自然状态,并用薄膜夹住,通过操作使载样器以恒速通过电容器,对试样进行测试。若静电现象较严重影响测试结果时,应消除静电后测试。10.5 关于仪器的校准,按有关规定进行。11 精密度毛条试样在自动排样器排样或手工排样条件下测试时,应在置信概率95%条件下,主要指标(集中性指标)置信界限相对值在2%以内,可按附录(补充件)选定试样:个数,或按下式计算置信界限相对值。,1(%) =士(1.96X CV)/ rn 式中:n一一试样个数;
14、一一测试变异系数。12 试验报告12.1 试验报告应注明试样来源、批号、温湿度、选用长短档、试验日期、试验流水编号、操作者及测试结果。12.2 试验报告应注明采用本标准,并注明试样制备方法。12.3 试验报告的测试结果最多可包括各项长度指标,各种长度-频率分布曲线图,截面(根数)加权或重量加权各种长度界限以下的含量,各种含量百分数下的长度界限,截面(根数)加权或重量加权长度频率分布的二次累积各种长度界限下的累计含量百分数,截面(根数)加权或重量加权长度频率分布的二次累计含量百分数处的界限长度。试验报告内容,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中部分项目。4 A1 纤维长度有关指标G/T 13782-92 附录A纤
15、维长度有关指标及长度指标计算原则(补充件)A 1.1 截面或根数加权长度的积分曲线和微分曲线。A1.2 重量加权长度的积分曲线和微分曲线。A1- 3 截面或根数加权长度频率分布的二次累积曲线。它等效于连续须条中任意截面的纤维吐出长度分布曲线(tuftdiagram),并等效于梳夹抓取法照影机曲线。A1.4 重量加权长度的二次累积曲线。它等效于挂梳法照影机曲线(fibrograph)。A1.5 截面或根数加权累计含量各种百分率处的长度界限(mm)。A1.6 重量加权累计含量各种百分率处的长度界限(mm)。A1.7 截面或根数加权各种长度界限下的含量百分率(%)。A1.8 重量加权各种长度界限下的
16、含量百分率(%)。A1.9 截面或根数加权长度频率分布的二次累积曲线上各种长度界限处由长至短的累积含量百分率(%) ,和各种累计含量百分率处的界限长度,它等效于夹取法照影机跨距长度(spanlength) (mm)。A 1.10 棉纤维重量主体长度L田C棉纤维重量频率分布中的众数,定义为按抛物线求极大值位置的方法求得的众数。A 1.11 品质长度Lp棉纤维长度重量频率分布中,众数以上的纤维加权平均长度。A2 纤维长度指标的计算原则A2.1 测试过程,依据纤维长度分长档和短档两档,长档最长长度可测到300mm,数据采样间距为1.25mm,绘图及特殊计算的分组组距为5mm;短档最长长度可测到150
17、mm,数据采样间距为0.125 mm,绘图及特殊计算分组组距为2mm。A2.2 纤维长哇分布参数计算机计算原则为:A2.2.1 检测一次信号(与电容增量成正比),得纤维长度-截面频数的一次累积值为:式中:li一一纤维长度;:.6 a i l.=max z a;一一对应于li处的纤维截面频数。注:该信号为扣除噪声电平和空薄膜厚度变化信号所得。(对应于l;)A2. 2. 2 :.6 ai差分值为ai(对应于l;,且组中值为(li+li+1)/2,得纤锥长度截面频数分布值。注:应正确贯彻频数不可能为负值的原则。A2. 2. 3 计算aiXli,得相当于纤维长度重量频数分布值(对应于l;)。A2. 2
18、. 4 计算:.6aili得纤维长度重量频数一次累积值(对应于l;)。A2. 2. 5 计算三ai; :.6. a;li; :.6 a;l; :.6 a;lt各值(均对应于l;)。A2. 2. 6 计算截面(根数)加权平均长度z. ( 1 ) 5 G/T 13782-92 H = a;l) aj ( 2 ) A2. 2. 7 计算截面(根数)为权的长度变异系数: ajlf 2芋一-H2ai CVH = CVn.= l.=max , Ln X 100 ( 3 ) 式中:Ln=H一手,.为数据采样间距,当A很小时,LnH。A2. 2. 8 计算重量加权平均长度:。主。至B ( 4 ) A2.2.9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3782 1992 纺织 纤维 长度 分布 参数 试验 方法 电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