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 Z 326-1998 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pdf
《HB Z 326-1998 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B Z 326-1998 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标准HB/Z 326 1998 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1999-01-06发布1999-03-01实施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批准前言本标准是根据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各厂所多年生产实践积累和研究成果并参照国内外有关资料编写的。本标准从1999年3月1日实施,自实施之日起,航空工业总公司各厂所复合材料模压成型按本标准执行。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航空材料热工艺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负责起草,航空材料研究院、保定螺旋桨制造厂参加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楠楠、王义、高大伟、郝春
2、鹏、姜从典。本标准于1999年1月6日首次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标准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HB/Z 326-1998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的设备与模具、辅助材料、环境、工艺过程、缺陷分析及解决措施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叠制件的模压成型。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HB 5342-95 复合材料航空制件工艺质量控制3分类本标准涉及的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按所采用加压方式的不同分为下述二类:一一采用
3、热压机的模压成型;一一采用螺栓、弹簧加压的模压成型。4设备与模具4.1 设备4. 1. 1 热压机根据制件大小及工艺要求选用不同型号的热压机,所选热压机应能保证制件成型所要求的温度、升降温速率和压力,并应符合HB5342中热压机质量控制规定。4.1.2 烘箱不采用热压机的模压成型,根据制件大小及工艺要求选用不同规格的烘箱,所选烘箱应能保证制件成型所要求的温度、升降温速率,并符合田5342的规定。4.1.3辅助设备模压设备除热压机、供箱以外,还应根据不同制件成型工艺要求备有铺层预热平台、装卸大型模具用的升降台、空压设备、真空设备、工作台等。4.2模具4.2.1 工艺要求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1999
4、-01】06发布1999-03-01实施1 HB/Z 326-1998 4.2. 1. 1 外廓尺寸及结构应与模压设备相匹配。4.2.1.2 足够的刚性,保证模具型面基准不变。4.2.1.3 型丽光滑,工作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1. 61=0 4.2. 1. 4 各部位的厚度要尽可能一致,保证制件固化时的热均匀性要求。4.2.1.5 结构应易使制件脱模,有较低的使用寿命。4.2. 1. 6 应选用重量轻、热传导性好、与制件热膨胀系数相近的材料制造模具。4.2.2设计原则4.2.2.1 必须使成型制件的各部位均匀受压。4.2.2.2 分模面处的定位推荐锥形销方式,也可采用保证精确定位的其他方式。4
5、.2.2.3 避免分模面设在制件受力、密封和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部位。4.2.2.4 小型模具可在分模面处设置启模口,大型模具应设置启模顶丝,盒形件等难脱模制件的模具应设置顶件装置。启模顶丝和顶件装置应尽可能设计在制件厚度最大的部位和制件对称的位置上,对于形状复杂的制件启模点应尽可能靠近复杂曲面、尖角等部位。分模面处应设置流胶槽。4.2.2.5 设计时应考虑拔模斜度,使fii件易于脱模,拔模角一般为1-3。4.2.2.6 采用螺栓或弹簧加压的模具,所选螺栓、弹簧应能保证成型制件所需的压力。4.2.2.7 模具结构形式在满足模压工艺要求时,要遵循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易于加工,尽量选择标准件、降低成
6、本、延长使用寿命的原则。4.2.2.8 根据模压制件精度及结构要求,选择适宜的模具材料.并考虑制件的收缩率。5辅助材料5.1 脱模剂脱模开1用于制件脱模和防止模具工作面粘附树脂及其它辅助材料,一般为膏状体或液体。5.2 脱模布与脱模剂作用基本相同,一般由平纹玻璃布浸溃聚四氟乙烯、在其一面涂压敏胶与隔离材料复合而成。5.3 压实袋一般为专用橡胶或塑料薄膜,可反复使用。用于坯料铺贴过程中及合模前的排气、预压实。5.4 密封胶条与压实袋配套使用,一般为硅橡胶密封条或常温腻子条等。6工作环境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序对生产环境的要求应符合HB5342的规定。7 工艺过程7.1 工艺流程2 HB/Z 326-
7、1998 模压成型的工艺流程见图1。模压前的准备|叫|一丰国主主因1工艺流程7.2 模压前的准备7.2.1 设备与模具的准备模压设备、模具及辅助设备应处于完好状态。7.2.2工艺参数的确定复合材料制件模压工艺参数主要根据所用材料的固化参数确定,对于结构复杂或层叠较多的制件,建议结合制件结构、模具结构等迈过试验确定。附录B(提示的附录)为推荐使用的国内常用预浸料模压工艺参数。7.2.2.1 升温速率升温速率与树脂体系和制件结构密切相关,一般控制在1-3C/min。7.2.2.2 加压时机加压时机为对制件施压的最佳条件,可分为下述两种情况g-升温阶段加压,应确定最佳的施压温度范围;一一恒温阶段加压
8、,应确定恒温温度和最佳的施压时间范围。7.2.2.3 固化温度根据制件所用树脂体系确定。温度的波动范围应控制在土5C内。7.2.2.4 成型压力根据材料和制件结构确定,一般应在O.1-2.5MPa。采用热压机成型,其压机表压按式(1)计算:p,. F, P = K. -F了) A ( 式中:P一一压机表压力,MPa;P1一-制牛单位面积所需的成型压力,MPa;F1一一制件水平投影面积,cm2jF2一-压机主缸活塞截面面积,m2;3 HB/Z 326-1998 K一一压力系数,根据设备情况确定。螺栓、弹簧方式加压工艺,压力应保证模具闭合。7.2.2.5 固化时间根据制件所用树脂体系、制件结构特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HB 326 1998 复合材料 模压 成型 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