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4789.5-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pdf
《GB 4789.5-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4789.5-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pdf(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喧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4789.5-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2012-05-17发布2012-07-17实施:;:g:,吃午五f., 苗、.抽 数E马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目lJ1=1 本标准代替GBjT4789.5-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本标准与GBjT4789.5-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一修改了标准名称;一一修改了培养基和试剂;一一修改了操作步骤中增菌部分和生化试验及附加生化试验部分;一一修改了表2;一一修改了表40GB 4789.5-2012 I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
2、品中志贺氏菌CShigella)的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志贺氏菌的检验。2 设备和材料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za) 恒温培养箱:36oC士1oC; b) 冰箱:2oC5 oC; c) 膜过滤系统;d) 厌氧培养装置:41.5 oC士1oC; e) 电子天平:感量0.1g; f) 显微镜:10X100X; g) 均质器;h) 振荡器;GB 4789.5-2012 i) 元菌吸管:1mLC具0.01mL刻度)、10mLC具0.1mL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j) 元菌均质杯或无菌均质袋:容量500mL; k) 元菌培养皿z直径90mm; 1) pH计或pH比色
3、管或精密pH试纸;m)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3 培养基和试剂3. 1 志贺氏菌增菌肉汤-新生霉素:见附录A中A.1。3.2 麦康凯CMAC)琼脂:见附录A中A.203.3 木糖赖氨酸脱氧胆酸盐CXLD)琼脂z见附录A中A.303.4 志贺氏菌显色培养基。3.5 三糖铁CTSD琼脂:见附录A中A.4。3.6 营养琼脂斜面:见附录A中A.503. 7 半固体琼脂:见附录A中A.603.8 葡萄糖镀培养基:见附录A中A.7。3.9 尿素琼脂:见附录A中A.8。3. 10 -半乳糖昔酶培养基:见附录A中A.9。3. 11 氨基酸脱竣酶试验培养基:见附录A中A.1003. 12 糖发酵管:见附录A中
4、A.llo1 GB 4789.5-2012 3.13 西蒙氏拧攘酸盐培养基:见附录A中A.1203.14 粘液酸盐培养基t见附录A中A.1303.15 蛋白陈水、蘸基质试剂:见附录A中A.14。3.16 志贺氏菌属诊断血清。3.17 生化鉴定试剂盒。4 检验程序志贺氏菌检验程序见图10检样2且g或25mL)样品+志贺氏菌增菌肉汤225mL2 41. 5 c士1C, 16 h - 20 h厌氧培养TSI,半固体,营养琼脂斜面志贺氏菌属分群及分型结果MAC或志贺氏菌显色培养基图1志贺氏茵检验程序GB 4789.5-2012 5 操作步骤5.1 增菌以元菌操作取检样25g( mL),加入装有灭菌22
5、5mL志贺氏菌增菌肉汤的均质杯,用旋转刀片式均质器以8000 r/min10 000 r/min均质;或加入装有225mL志贺氏菌增菌肉汤的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连续均质1min2 min,液体样品振荡混匀即可。于41.5 .C士1.C,厌氧培养16h20 h。5.2 分离取增菌后的志贺氏增菌液分别划线接种于XLD琼脂平板和MAC琼脂平板或志贺氏菌显色培养基平板上,于36.C士1.C培养20h24 h,观察各个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形态。宋内氏志贺氏菌的单个菌落直径大于其他志贺氏菌。若出现的菌落不典型或菌落较小不易观察,则继续培养至48h再进行观察。志贺氏菌在不同选择性琼脂平板上的菌落特征见表1.
6、表1志贺氏菌在不同选择性琼脂平板上的菌落特征选择性琼脂平板志贺氏菌的菌落特征MAC琼脂无色至浅粉红色,半透明、光滑、湿润、圆形、边缘整齐或不齐XLD琼脂粉红色至无色,半透明、光滑、湿润、圆形、边缘整齐或不齐志贺氏菌显色培养基按照显色培养基的说明进行判定5.3 初步生化试验5.3.1 自选择性琼脂平板上分别挑取2个以上典型或可疑菌落,分别接种TSI、半固体和营养琼脂斜面各一管,置36.C士1.C培养20h24 h,分别观察结果。5.3.2 凡是三糖铁琼脂中斜面产碱、底层产酸(发酵葡萄糖,不发酵乳糖,蕉糖)、不产气(福氏志贺氏菌6型可产生少量气体)、不产硫化氢、半固体管中无动力的菌株,挑取其5.3
7、.1中已培养的营养琼脂斜面上生长的菌苔,进行生化试验和血清学分型。5.4 生化试验及附加生化试验5.4.1 生化试验用5.3.1中己培养的营养琼脂斜面上生长的菌苔,进行生化试验,即伊半乳糖昔酶、尿素、赖氨酸脱竣酶、鸟氨酸脱竣酶以及水杨昔和七叶昔的分解试验。除宋内氏志贺氏菌、鲍氏志贺氏菌13型的鸟氨酸阳性;宋内氏菌和躏疾志贺氏菌1型,鲍氏志贺氏菌13型的伊半乳糖昔酶为阳性以外,其余生化试验志贺氏菌属的培养物均为阴性结果。另外由于福氏志贺氏菌6型的生化特性和荆疾志贺氏菌或鲍氏志贺氏菌相似,必要时还需加做蘸基质、甘露醇、棉子糖、甘油试验,也可做革兰氏染色检查和氧化酶试验,应为氧化酶阴性的革兰氏阴性杆
8、菌。生化反应不符合的菌株,即使能与某种志贺氏菌分型血清发生凝集,仍不得判定为志贺氏菌属。志贺氏菌属生化特性见表2.3 GB 4789.5-2012 表2志贺氏菌属四个群的生化特征生化反应A群z瘸疾志贺氏菌B群:福氏志贺氏菌C群2鲍氏志贺氏菌D群z宋内氏志贺氏菌f半乳糖昔酶_a _a 十尿素赖氨酸脱竣酶鸟氨酸脱竣酶_b + 水杨昔七叶昔- 能基质一/+) 一/十甘露酶+ + + 棉子糖+ 十甘泊十)(十)d 注:+表示阳性s一表示阴性;_/十表示多数阴性;十/表示多数阳性;(十表示迟缓阳性;d表示有不同生化型。a瘸疾志贺1型和鲍氏13型为阳性.b鲍氏13型为鸟氨酸阳性。c福氏4型和6型常见甘露醇
9、阴性变种。5.4.2 附加生化试验由于某些不活泼的大肠埃希民菌Canaeroger山E.coli)、A-DC Alkalescens-Disparbiotypes碱性-异型)菌的部分生化特征与志贺氏菌相似,并能与某种志贺氏菌分型血清发生凝集;因此前面生化试验符合志贺氏菌属生化特性的培养物还需另加葡萄糖腊、西蒙氏拧棱酸盐、柏液酸盐试验(36.C培养24h 48 h)。志贺氏菌属和不活泼大肠埃希氏菌、A-D菌的生化特性区别见表3。表3志贺氏菌属和不活泼大肠埃希氏菌、A-D菌的生化特性区别生化反应A群z瘸疾B群:福民C群z鲍民D群:宋内氏大肠埃希氏菌A-D菌志贺氏菌志贺氏菌志贺氏菌志贺氏菌葡萄糖镀+
10、 十西蒙氏拧稼酸盐d d 粘液酸盐d 十d 注1:+表示阳性;一表示阴性;d表示有不同生化型。注2:在葡萄糖镀、西蒙氏拧稼酸盐、粘液酸盐试验三项反应中志贺氏菌一般为阴性,而不活泼的大肠埃希民菌、A-D(碱性-异型)菌至少有一项反应为阳性。5.4.3 如选择生化鉴定试剂盒或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可根据5.3.2的初步判断结果,用5.3.1中已培养的营养琼脂斜面上生长的菌苔,使用生化鉴定试剂盒或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进行鉴定。4 GB 4789.5-2012 5.5 血清学鉴定5.5.1 抗原的准备志贺氏菌属没有动力,所以没有鞭毛抗原。志贺氏菌属主要有菌体(0)抗原。菌体0抗原又可分为型和群
11、的特异性抗原。一般采用1.2%1. 5%琼脂培养物作为玻片凝集试验用的抗原。注1:一些志贺氏菌如果因为K抗原的存在而不出现凝集反应时,可挑取菌苔于1mL生理盐水做成浓菌液,100c 煮沸15min60 min去除K抗原后再检查。注2:D群志贺氏菌既可能是光滑型茵株也可能是粗糙型菌株,与其他志贺氏茵群抗原不存在交叉反应。与肠杆菌科不同,宋内氏志贺氏菌粗糙型菌株不一定会自凝。宋内氏志贺氏菌没有K抗原。5.5.2 凝集反应在玻片上划出2个约1cmX2 cm的区域,挑取一环待测菌,各放1/2环于玻片上的每一区域上部,在其中一个区域下部加1滴抗血清,在另一区域下部加入1滴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再用无菌的接
12、种环或针分别将两个区域内的菌落研成乳状液。将玻片倾斜摇动混合1min,并对着黑色背景进行观察,如果抗血清中出现凝结成块的颗粒,而且生理盐水中没有发生自凝现象,那么凝集反应为阳性。如果生理盐水中出现凝集,视作自凝。这时,应挑取同一培养基上的其他菌落继续进行试验。如果待测菌的生化特征符合志贺氏菌属生化特征,而其血清学试验为阴性,则按5.5.1注1进行试验。5.5.3 血清学分型(选做项目)先用四种志贺氏菌多价血清检查,如果呈现凝集,则再用相应各群多价血清分别试验。先用B群福氏志贺氏菌多价血清进行试验,如呈现凝集,再用其群和型因子血清分别检查。如果B群多价血清不凝集,则用D群宋内氏志贺氏菌血清进行试
13、验,如呈现凝集,则用其I相和E相血清检查;如果B、D群多价血清都不凝集,则用A群躏疾志贺氏菌多价血清及112各型因子血清检查,如果上述三种多价血清都不凝集,可用C群鲍氏志贺氏菌多价检查,并进一步用118各型因子血清检查。福氏志贺氏菌各型和亚型的型抗原和群抗原鉴别见表4。表4福氏志贺氏菌各型和亚型的型抗原和群抗原的鉴别表在群因子血清中的凝集型和亚型型抗原群抗原3 , 4 6 7 , 8 1a I 4 + 1b I (4) , 6 (十)+ 2a E 3 ,4 十2b E 7 ,8 十3a E (3 ,4) , 6 , 7 ,8 (+) 十+ 3b E (3 , 4) , 6 (+) + 4a N
14、 3, 4 十4b N 6 + 4c N 7 ,8 + 5 GB 4789.5-2012 表4(续)在群因子血清中的凝集型和亚型型抗原群抗原3 ,4 6 7,8 5a V (3 ,4) (十)5b V 7,8 十6 币44 + X 7,8 + Y 3 ,4 + 注:+表示凝集;一表示不凝集;0表示有或元。5.6 结果报告综合以上生化试验和血清学鉴定的结果,报告25g( mL)样品中检出或未检出志贺氏菌。6 , 附录A培养基和试剂A.1 志贺氏菌增菌肉汤新生霉素(Shigellabroth) A. 1. 1 志贺氏菌增菌肉汤A. 1. 1. 1 成分A. 1. 1.2 制法膜蛋白豚葡萄糖磷酸氢二
15、饵磷酸二氢饵氯化铀吐温80(Tween 80) 蒸馆水20.0 g 1. 0g 2.0 g 2.0 g 5.0 g 1. 5 mL 1 000.0 mL GB 4789.5-2012 将以上成分混合加热溶解,冷却至25.C左右校正pH至7.0士0.2,分装适当的容器,121.C灭菌15 min.取出后冷却至50.C-55 .C,加入除菌过滤的新生霉素溶液(0.5g/mL),分装225mL备用。注z如不立即使用,在2C -8 c条件下可储存一个月。A.1.2 新生霉素溶液A. 1. 2.1 成分A. 1. 2. 2 制法新生霉素蒸馆水25.0 mg 1 000.0 mL 将新生霉素溶解于蒸锢水中
16、,用o.22m过滤膜除菌,如不立即使用,在2.C-8.C条件下可储存一个月。A. 1.3 临用时每225mL志贺氏菌增菌肉汤(A.1. 1)加入5mL新生霉素溶液(A.1. 2),混匀。A.2 麦康凯(MAC)琼脂A. 2.1 成分蛋白陈20.0 g 乳糖10.0 g 3号胆盐1. 5g 氯化铀5.0 g 中性红0.03 g 结晶紫0.001 g 琼脂15.0 g 蒸馆水1 000.0 mL A. 2. 2 制法将以上成分混合加热溶解,冷却至2汩5.C左右校正pH至7.2土0.2,分装,121.C高压灭菌1臼5m旧ln冷却至4钊5.C-5o.C,倾注平板。注:如不立即使用,在2C -8 c条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4789.5 2012 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品 微生物学 检验 志贺氏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