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325-2005 蔬菜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规范.pdf
《DB11 T 325-2005 蔬菜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 T 325-2005 蔬菜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规范.pdf(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13.02 Z 10 备案号:17779-2006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DB11/T 3252005蔬菜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监测 与评价技术规范 Procedural regulation regarding to the environmen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of vegetable-producing Bases 2006-03-01 实施2005-12-27 发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1/T 3252005 I 前 言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农业环境监测站、农业部农业环境质量监
2、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欧阳喜辉、张敬锁、张国光、董文光、刘银兰。 DB11/T 3252005 1 1 2 3 蔬菜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蔬菜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环境质量监测、质量现状评价和评价报告的基本内容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蔬菜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
3、/T 395-2000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NY/T 396-2000 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要求 3.1 蔬菜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3.1.1 调查的目的 主要是科学、准确地掌握蔬菜生产基地环境质量,为优化监测布点提供科学依据。 3.1.2 调查方法和内容 采用资料收集、座谈会、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区域自然环境特征(气象条件、水文状况、土壤类型等)、农药肥料使用情况、工业“三废”、农业自身污染物对产地环境的影响及田间栽培管理等。 3.2 蔬菜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监测 3.2.1 布点原则 监测点的布设要坚持样点的代表性、准确性、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原
4、则。结合申报企业面积、地域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布点采样。 3.2.2 样点数量 3.2.2.1 农用水 水质相对稳定的同一水源,样点布设 1 个3 个,若水源(系)不同则依次增加采样点;对于灌溉水为天然降雨的山区,可以不采水样。 3.2.2.2 农田土壤 采样点数根据监测的目的要求、土壤污染分布、面积大小和土壤环境评价等要求而定。结合申报企业具体情况,蔬菜种植可分露地种植区和设施农业种植区。 露地蔬菜种植区: 产地面积在 1000 亩以内, 布设不少于 3 个采样点;产地面积 1000 亩2000 亩,布设 5 个采样点;产地面积 2000 亩5000 亩,布设不少于 7 个采样点;产地面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1 325 2005 蔬菜 生产基地 环境质量 监测 评价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