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 T 2181-2023 应对气候变化气象标准体系表.pdf
《DB63 T 2181-2023 应对气候变化气象标准体系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3 T 2181-2023 应对气候变化气象标准体系表.pdf(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7.060CCS A 47DB63青海省地方标准DB 63/T 21812023应对气候变化气象标准体系表2023-11-20 发布2024-02-01 实施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63/T 21812023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标准体系结构.15标准体系编码规则.36标准统计表.3附录 A(资料性)气候变化监测标准体系明细表.1附录 B(资料性)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评估预估标准体系明细表.8附录 C(资料性)应对气候变化服务标准体系明细表.13附录 D(资料性)应对气候变化气象标准统计表.20参考文献.21DB63/T 21812023
2、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青海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文件由青海省气象局归口。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青海省气候中心、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青海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青海省气象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彩红、余迪、王紫文、祁门紫仪、李欣玲、李万志、严玉霞、杜海荣、田建兵、张静、颜亮东、王剑琼。本文件由青海省气象局监督实施。DB63/T 218120233气候变化气象标准体系表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应对气候
3、变化气象标准体系的术语和定义、体系结构、编码规则,给出了标准体系标准明细表及标准统计表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应对气候变化气象标准的制修订,也适用于其他部门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标准通过标准化活动,按照规定的程序经协商一致制定,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供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文件。来源:GB/T 20000.1-2014,5.33.2体系(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来源:GB/T 13016-2018,2.23.3标准体系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
4、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来源:GB/T 13016-2018,2.43.4标准体系表一种标准体系模型,通常包括标准体系结构图、标准明细表,还可以包含标准统计表和编制说明。来源:GB/T 13016-2018,2.64标准体系结构4.1总体结构DB63/T 218120234标准体系总体结构见图1。图1应对气候变化气象标准体系结构4.2层次结构4.2.1气候变化监测标准体系气候变化监测标准体系见图2,明细表见附录A。图2气候变化监测标准体系4.2.2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评估预估标准体系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评估预估标准体系见图3,明细表见附录B。图3气候变化评估预估标准体系4.2.3应对气候变化服务
5、标准体系应对气候变化服务标准体系见图4,明细表见附录C。DB63/T 218120235图4应对气候变化服务标准体系表结构5标准体系编码规则采用1位字母加2位数字的3位混合编码。自左至右,字母C代表气候变化的符号,第1位数字表示体系表专业分类层次序号,第2位数字表示不同专业业务分类层次序号,具体编码结构见图5。图5标准体系编码结构6标准统计表标准统计表见附录D。DB63/T 218120236AA附录A(资料性)气候变化监测标准体系明细表表A.(15)分别给出了C11气候要素监测、C12极端气候事件监测、C13气象灾害监测、C14大气成分及碳监测、C15气候资源监测标准明细表。表A.1C11
6、气候要素监测标准明细表序号标准层级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1GB/T 13580.1-1992大气降水采样和分析方法 总则1993-03-012GB/T 13580.2-1992大气降水样品的采集与保存1993-03-013GB/T 13580.3-1992大气降水电导率的测定方法1993-03-014GB/T 13580.4-1992大气降水 pH 值的测定 电极法1993-03-015GB/T 28592-2012降水量等级2012-08-016GB/T 20484-2017冷空气等级2017-12-017GB/T 20486-2017江河流域面雨量等级2017-12-018GB/T 33
7、673-2017水平能见度等级2017-12-019GB/T 34307-2017干湿气候等级2018-04-0110GB/T 35562-2017气温评价等级2018-07-0111GB/T 38757-2020设施农业小气候观测规范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2020-06-0112国家标准GB/T 42074-2022气候季节划分2023-02-0113QX/T 393-2017冷空气过程监测指标2018-03-0114QX/T 96-2020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导则 积雪覆盖2021-02-0115 SL 323-2005实时雨水情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符标准2005-09-0116行业标准SL 21
8、-2015降水量观测规范2015-12-2117DB63/T 1565-2017高寒积雪遥感监测评估方法2017-09-2018地方标准DB63/T 1681-2018高寒草地土壤墒情遥感监测规范2018-09-25DB63/T 218120237表 A.1 C11 气候要素监测标准明细表(续)序号标准层级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19地方标准待制定气候季节划分-合计19表A.2C12 极端气候事件监测标准明细表序号标准层级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1GB/T 20483-2006土地荒漠化监测方法2006-11-012GB/T 33669-2017极端降水监测指标2017-12-013国家标准G
9、B/T 34293-2017极端低温和降温监测指标2018-04-014QX/T 280-2015极端高温监测指标2015-12-015QX/T 507-2019气候预测检验 厄尔尼诺/拉尼娜2020-01-016QX/T 558-2020气候指数 低温2020-09-017QX/T 574-2020气候指数 台风2020-12-018QX/T 575-2020气候指数 雨涝2020-12-019行业标准QX/T 595-2021气候指数 高温2021-09-0110待制定持续性低温事件的综合强度判定方法-11待制定极端低温事件判别指标-12待制定极端降水事件判别指标-13待制定极端干旱事件判
10、别指标-14待制定高寒积雪类型划分-15待制定区域性重要气候过程监测评估指标 干旱-16待制定区域性重要气候过程监测评估指标 强降水-17待制定区域性重要气候过程监测评估指标 强降温-18待制定区域性重要气候过程监测评估指标 高温-19待制定区域性重要气候过程监测评估指标 沙尘-20地方标准待制定区域性重要气候过程监测评估指标 大风-DB63/T 218120238表 A.2 C12 极端气候事件监测标准明细表(续)序号标准层级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21待制定区域性重要气候过程监测评估指标 连阴雨-22待制定区域性重要气候过程监测评估指标 低温-23地方标准待制定区域性寒潮监测评估方法-合计
11、23表A.3C13 气象灾害监测标准明细表序号标准层级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1GB/T 20479-2006沙尘暴天气监测规范2006-11-012GB/T 21985-2008主要农作物高温危害温度指标2008-11-013GB/T 27957-2011冰雹等级2012-03-014GB/T 27964-2011雾的预报等级2012-03-015GB/T 28593-2012沙尘暴天气预警2012-08-016GB/T 20480-2017沙尘天气等级2017-12-017GB/T 33680-2017暴雨灾害等级2017-12-018GB/T 20481-2017气象干旱等级2018-0
12、4-019GB/T 20482-2017牧区雪灾等级2018-04-0110GB/T 34306-2017干旱灾害等级2018-04-0111GB/T 21987-2017寒潮等级2018-05-0112GB/T 34817-2017农业干旱预警等级2018-05-0113GB/T 40239-2021城市雪灾气象等级2021-12-0114国家标准GB/T 42190-2022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导则 霾2023-04-0115QX/T 113-2010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2010-06-0116QX/T 140-2011卫星遥感洪涝监测技术导则2012-03-0117QX/T 141-2011卫
13、星遥感沙尘暴天气监测技术导则2012-03-0118行业标准QX/T 142-2011北方草原干旱指标2012-03-01DB63/T 218120239表 A.3 C13 气象灾害监测标准明细表(续)序号标准层级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19QX/T 267-2015卫星遥感雾监测产品制作技术导则2015-05-0120QX/T 442-2018持续性暴雨事件2019-02-0121QX/T 456-2018初霜冻日期早晚等级2019-03-0122QX/T 477-2019沙尘暴、扬沙和浮尘的观测识别2019-05-0123QX/T 531-2019气象灾害调查技术规范 气象灾情信息收集20
14、20-04-0124行业标准SL 424-2008旱情等级标准2009-03-2925DB63/T 1578-2017土壤干旱等级2017-09-2026DB63/T 372-2018气象灾害分级指标2018-09-2527待制定设施农业(温棚)雪灾预警等级-28待制定基于静止卫星的高原沙尘强度遥感监测技术规范-29待制定青南牧区冷雨湿雪成灾指标-30待制定青海省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技术方法:暴雨-31待制定青海省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技术方法:雪灾-32待制定青海省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技术方法:干旱-33待制定青海省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技术方法:低温-34待制定青海省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技术方法:大风-35待制定
15、青海省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技术方法:沙尘暴-36待制定青海省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技术方法:雷电-37待制定青海省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技术方法:冰雹-38待制定旱涝急转气候监测预警指标-39地方标准待制定干旱区高寒枸杞低温冷害指标-合计39表A.4C14 大气成分及碳监测标准明细表序号标准层级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1国家标准GB/T 31159-2014大气气溶胶观测术语2015-01-01DB63/T 2181202310表 A.4 C14 大气成分及碳监测标准明细表(续)序号标准层级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2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6-01-013GB/T 31705-2015气
16、相色谱法本底大气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在线观测方法2016-01-014GB/T 31707-2015气相色谱法本底大气一氧化碳浓度在线观测数据处理方法2016-01-015GB/T 31709-2015气相色谱法本底大气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在线观测数据处理方法2016-01-016GB/T 34286-2017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测量 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2018-04-017GB/T 34287-2017温室气体 甲烷测量 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2018-04-018GB/T 34302-2017地面臭氧预警等级2018-04-019GB/T 34415-2017大气二氧化碳(CO2)光腔衰荡光谱观
17、测系统2018-04-0110GB/T 35664-2017大气降水中铵离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2018-07-0111国家标准GB/T 35665-2017大气降水中甲酸根和乙酸根离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2018-07-0112QX/T 67-2007本底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瓶采样测定方法 非色散红外法2007-10-0113QX/T 68-2007大气黑碳气溶胶观测 光学衰减方法2007-10-0114QX/T 69-2007大气浑浊度观测 太阳光度计方法2007-10-0115QX/T 70-2007大气气溶胶元素碳与有机碳测定 热光分析方法2007-10-0116QX/T 71-2007地面臭
18、氧观测规范2007-10-0117QX/T 72-2007大气亚微米颗粒物粒度普分布 电迁移分析法2007-10-0118QX/T 124-2011大气成分观测资料分类与编码2011-09-0119QX/T 125-2011温室气体本底观测术语2011-09-0120QX/T 132-2011大气成分观测数据格式2011-11-0121QX/T 159-2012地基傅立叶变换高光谱仪大气光谱观测规范2012-11-0122QX/T 164-2012温室气体玻璃瓶采样方法2012-11-0123QX/T 172-2012Brewer 光谱仪观测臭氧柱总量的方法2013-03-0124QX/T 1
19、73-2012GRIMM 180 测量 PM10、PM2.5 和 PM1 的方法2013-03-0125QX/T 216-2013大气中甲醛测定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2014-05-0126QX/T 217-2013大气中氨(铵)测定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2014-05-0127行业标准QX/T 218-2013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测定 采样罐采样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2014-05-01DB63/T 2181202311表 A.4 C14 大气成分及碳监测标准明细表(续)序号标准层级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28QX/T 241-2014光化学烟雾等级2015-03-0129QX/T 272-201
20、5大气二氧化硫监测方法 紫外荧光法2015-12-0130QX/T 273-2015大气一氧化碳监测方法 红外气体滤光相关法2015-12-0131QX/T 305-2015直径 47mm 大气气溶胶滤膜称量技术规范2016-04-0132QX/T 306-2015大气气溶胶散射系数观测 积分浊度法2016-04-0133QX/T 307-2015大气气溶胶质量浓度观测 锥管振荡微天平法2016-04-0134QX/T 380-2017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等级2017-10-0135QX/T 391-2017日光温室气象要素预报方法2018-03-0136QX/T 429-2018温室气体 二
21、氧化碳和甲烷观测规范 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2018-10-0137QX/T 475-2019空气负离子自动测量仪技术要求 电容式吸入法2019-05-0138QX/T 476-2019气溶胶 PM10、PM2.5 质量浓度观测规范 贝塔射线法2019-05-0139QX/T 508-2019大气气溶胶碳组分膜采样分析规范2020-01-0140QX/T 510-2019大气成分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方法 反应性气体2020-01-0141QX/T 41-2022空气质量预报2022-04-0142HJ 492-2009 空气质量 词汇2009-11-0143HJ 618-2011 环境空气 PM10
22、 和 PM2.5 的测定 重量法2011-11-0144HJ 633-2012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2016-01-0145HJ 1099-2020环境空气臭氧监测一级校准技术规范2020-04-1246HJ 1240-2021固定污染源废气 气态污染物(SO2、NO、NO2、CO、CO2)的测定 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2022-06-0147HJ 653-2021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 和 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2022-06-0148行业标准LY/T 3253-2021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术语2022-01-0149DB63/T 1931-20
23、21高原大气含氧量等级2021-10-0150待制定陆-气通量站运行维护技术规范-51待制定温室气体标准气压制技术规范-52地方标准待制定温室气体观测站建站技术规范-DB63/T 2181202312表 A.4 C14 大气成分及碳监测标准明细表(续)序号标准层级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53待制定温室气体高压配气作业-54待制定高寒农田碳排放计算方法-55待制定城市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等级-56待制定温室气体监测标准化流程-57地方标准待制定高原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合计57表A.5C15 气候资源监测标准明细表序号标准等级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1GB/T 17683.1-1999太阳能 在地面
24、不同接收条件下的太阳光谱辐照度标准 第 1 部分:大气质量 1.5的法向直接日射辐照度和半球向日射辐照度1999-01-012国家标准GB/T 18709-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2002-10-013HJ 870-2017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碳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2018-01-014行业标准HJ 945.1-2018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技术导则2019-01-015DB63/T 993-2011三江源生态监测技术规范2011-07-016地方标准待制定“黑土型”退化草地分类分级卫星影像识别技术指南-合计6DB63/T 2181202313BB附录B(资料性)气候变化影响与风
25、险评估预估标准体系明细表表B.(16)分别给出了C21气候变化影响评估预估、C22气候资源评估预估、C23气象灾害风险评估预估、C24气候事件评估预估、C25大气成分及碳评估预估、C26气候变化趋势预估标准明细表。表B.1C21 气候变化影响评估预估标准明细表序号标准层级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1GB/T 34814-2017草地气象监测评价方法2018-05-012国家标准GB/T 34815-2017植被生态质量气象评价指数2018-05-013行业标准QX/T 494-2019陆地植被气象与生态质量监测评价等级2019-12-014DB63/T 1342-2015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生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63 2181-2023 应对气候变化气象标准体系表 2181 2023 应对 气候变化 气象 标准 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