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2208-2023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pdf
《DB11 T 2208-2023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 T 2208-2023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pdf(4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UG 北京市地方标准 编号:DB11/T22082023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 Standard for safety and technology of attached lifting scaffold 20231227 发布 20240401 实施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 京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DB 联合发布 2 北京市地方标准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 Standard for Safety and technology of attached lifting scaffold 编号:DB11/T2208-2023 主编单位: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基
2、建物资租赁承包协会 北京城建北方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施行日期:2024 年 04 月 01 日 2023 北京 1前言 根据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 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第一批)(京市监发202119 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基本规定;4 构配件;5 设计计算及选用;6 构造;7 安装、提升、使用、拆除;8 安全管理。本标准由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共同管理,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3、归口并负责组织实施,由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大兴区北兴路 30 号 8层;邮编:100176;电话:010-60290982;电子邮箱:)。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基建物资租赁承包协会 北京城建北方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新兴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住宅产业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志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中建-大成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4、北京京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双圆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北京卓良模板有限公司 河北亿安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2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亚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中建三局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中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华北建设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东南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中铁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腾飞鑫龙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赵虎军 秦长
5、金 王振兴 喻迺秋 许立山 陈 红 李 浩 卢 松 刘志坚 沈永革 孙元民 彭 辉 詹必雄 陈硕晖 刘嘉茵 高渭泉 詹进生 郭庆生 柯江华 戴连双 杨思忠 梅晓丽 韩友强 蒋小军 吉柳彧 刘相涛 李金元 徐 巍 董佳节 蔡昭辉 程 峰 张少芳 赵 猛 黄 勇 彭其兵 张静涛 郭克石 孔涛涛 田正章 费 恺 王允平 吴胜通 牛慧斌 赵华颖 蒋 凯 吴晓刚 刘毅夫 张晓亮 林旭峰 屈 虹 司永波 于德强 薛文军 于晓辉 白乙含 谭国炜 张学东 季文君 崔 智 汤德芸 康 雷 张振鹏 谢阳光 谭占峰 陈 辉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沈海晏 雷丽英 孙维振 王 峰 李 明 魏 巍 解金箭 1目 次 1 总
6、 则.1 2 术语和符号.2 2.1 术语.2 2.2 符号.4 3 基本规定.6 4 构配件.7 5 设计计算及选用.8 5.1 一般规定.8 5.2 荷载及荷载组合.9 5.3 现浇混凝土结构用架体构件选用.11 5.4 装配混凝土结构预制外墙用架体构件选用.12 6 构造.14 6.1 一般规定.14 6.2 竖向主框架.15 6.3 架体构架.16 6.4 水平支承结构.16 6.5 附着支承装置.16 6.6 防倾覆装置.17 6.7 防坠落装置.17 6.8 卸荷顶撑.18 6.9 提升机构.19 6.10 同步控制装置.19 6.11 安全防护装置.20 6.12 装配混凝土结构
7、预制外墙用架体.21 7 安装、提升、使用、拆除.22 7.1 一般规定.22 7.2 安装.22 7.3 提升.24 7.4 使用.24 7.5 拆除.25 7.6 检查、维护与保养.25 8 安全管理.26 附录 A 构配件常用材料设计指标.27 本标准用词说明.29 引用标准名录.30 附:条文说明.31 2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1 2 Terms and Symbols 2 2.1 Terms 2 2.2 Symbols 4 3 Basic Requirements 6 4 Performance of Components 7 5 Design C
8、alculations and Selection Conditions 8 5.1 General Requirements 8 5.2 Loads and Load Effect Combinations 9 5.3 Selection Conditions of Scaffold Body 11 5.4 Selection Conditions of Attached Lift Scaffold for Precast Concrete Exterior Walls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 12 6 Construction 14 6.1 General Re
9、quirements 14 6.2 Vertical Main Frame 15 6.3 Structure of Scaffold Body 16 6.4 Horizontal Supporting Truss 16 6.5 Attached Supporting Structure 16 6.6 Prevent Overturn Equipment 17 6.7 Prevent Falling Equipment 17 6.8 Stopping Device 18 6.9 Lift Mechanism 19 6.10 Synchro-control Equipment 19 6.11 Sa
10、fety Protection Equipment 20 6.12 Attached Lift Scaffold for Precast Concrete Exterior Walls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21 7 Installation,Lifting,Usage and Disassembly 22 7.1 General Requirements 22 7.2 Installation 22 7.3 Lifting 24 7.4 Usage 24 7.5 Disassembly 25 7.6 Inspection,Protection and Main
11、tenance25 8 Safety Management 26 Appendix A Design Index27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29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30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31 11 总 则 1.0.1 为规范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设计、使用与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建筑工程施工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设计、安装、升降、使用、检查、维护与保养、拆除的安全技术管理。1.0.3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设计、安装、
12、升降、使用、检查、维护与保养、拆除,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北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protection platform for adhering type lifting operation 由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承结构、架体构架、附着支承装置、升降机构、同步控制装置及金属脚手板、安全立网等组成。由工厂加工制作,现场组装,通过附着支承装置附着于建筑结构上,为主体结构和装饰装修施工提供多层安全防护平台的组合结构,简称爬架。2.1.2 竖向主框架 vertical main frame 由内立杆、外立杆、Z 字撑(或三角撑)
13、、导轨组成,垂直于建筑结构外立面,通过附着支承装置与建筑结构连接,将架体所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传至建筑结构的竖向刚架。2.1.3 导轨 slideway 受附着支承装置约束,引导架体升降的竖向轨道。2.1.4 水平支承结构 horizontal supporting truss 平行于建筑结构,主要承受架体竖向荷载,并将竖向荷载传递至竖向主框架的纵向支承结构,包括杆件螺栓组合式和焊接桁架组合式。2.1.5 架体构架 structure of scaffold body 由架体立杆、三角撑(或 Z 字撑)、纵向水平杆等构件组成,位于相邻两榀竖向主框架之间,由竖向主框架与水平支承结构支承的架体。2.
14、1.6 附着支承装置 attached supporting structure 由附着支座、防倾覆装置、防坠落装置、卸荷顶撑、附着螺栓等构件组成,附着在建筑结构上,通过导轨与架体竖向主框架连接,承受并传递架体荷载的支承结构,且具有导向、防倾覆、防坠落功能。2.1.7 附着支座 attached bearing 架体与建筑结构相连接的构件,承受并将架体上的荷载传递至建筑结构。2.1.8 防倾覆装置 prevent overturn equipment 防止爬架在升降或使用过程中发生倾覆的装置,具有防倾覆和导向功能。2.1.9 防坠落装置 prevent falling equipment 防止
15、爬架在升降或使用过程中发生坠落的制动装置。2.1.10 卸荷顶撑 stopping device 当爬架停在某一高度时,将架体的全部荷载传递到附着支座的承力装置。2.1.11 升降机构 lifting mechanism 由电动或液压升降设备、提升支座、架体吊点等构件组成,控制爬架升降运行的动力机构。32.1.12 同步控制装置 synchro-control equipment 由总控箱、分控箱、荷载传感器或位移传感器等构件组成,在爬架升降中控制各机位的动力设备运行状态,使各机位的荷载或高差保持在设计允许范围内的电气控制系统。2.1.13 架体高度 height of scaffold bo
16、dy 架体底端至防护顶部的高度。2.1.14 架体宽度 width of scaffold body 架体内、外排立杆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2.1.15 架体支承跨度 supported span of the scaffold body 两相邻竖向主框架支撑点处架体外侧的水平距离。2.1.16 悬臂高度 cantilever height 最高附着支承点以上的架体高度。2.1.17 水平悬挑长度 overhang length 架体端部的竖向主框架中心轴线至架体端部之间的水平距离。2.1.18 金属脚手板 metal scaffold board 由边框、横肋、面板等组成,固定于竖向主框架及内
17、、外立杆之间,作为作业平台的金属制脚手板,简称脚手板。2.1.19 架体步距 lift height of the scaffold body 沿架体高度方向相邻横向水平杆轴线或脚手板之间的距离。42.2 符号 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 kG 永久荷载标准值;S 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GkS永久荷载标准值的效应;QkS施工活荷载标准值的效应;wkS风荷载标准值的效应;kw 风荷载标准值;0w 计算风压。2.2.2 计算指标 f钢材的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fce钢材的端面承压强度设计值;fv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fy钢材的屈服强度;fu钢材的抗拉强度最小值;bcbvbtfff、螺栓的抗拉、
18、抗剪和承压强度设计值;wcwvwtfff、对接焊缝的抗拉、抗剪和抗压强度设计值;wff 角焊缝的抗拉、抗剪和抗压强度设计值。2.2.3 计算系数 nA 架体迎风面挡风面积;wA 架体迎风面面积;z高度 z 处的风振系数;挡风系数;0 结构重要性系数;G永久荷载分项系数;Q可变荷载分项系数;5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s 风荷载体型系数。2.2.4 几何参数 v挠度限值。63 基本规定 3.0.1 爬架应构件配套、体系完整、构造合理、防护严密、牢固可靠,满足施工生产及安全要求。3.0.2 爬架应是空间几何不变体系,其设计、安装、升降、使用及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1 具有安全防护功能;2 具有导向、防倾
19、覆、防坠落和同步升降控制等功能;3 满足承载力和正常使用要求;4 不损害所附着的建筑结构。3.0.3 架体宜采用全钢结构,当采用其他材质时,应满足承载力和正常使用要求。3.0.4 专业承包单位应提供下列质量证明文件:1 产品合格证书;2 产品使用说明书;3 检验报告:产品检验报告、现场检验报告等;4 爬架的实际应用高度不应超过产品检验报告。3.0.5 施工总承包单位和专业承包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各方职责;爬架安装、提升、拆除应由专业承包单位完成;专业承包单位应配备相应专职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应持特种作业证上岗。3.0.6 施工前专业承包单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按照住房和
20、城乡建设部和地方政府规定进行方案审批、论证和交底后组织实施;施工方案需要修改时,应按相关规定执行;爬架按照相关规定组织联合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3.0.7 架体下降作业时,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满足相关标准规定。3.0.8 爬架应设置安全立网、脚手板及水平金属翻板。3.0.9 计算风压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使用工况按作业面 6 级风速上限;2 提升工况按作业面 5 级风速上限;3 其他工况采用重现期 10 年的风压值。3.0.10 作业面遇 5 级及以上风或大雨、大雪、浓雾等恶劣天气或影响正常施工的恶劣条件时,应停止作业。74 构配件 4.0.1 构配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不应采用铸铁材料制作;
21、2 当采用碳素结构钢制作时,其材质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 中Q235,质量等级不低于 B 级;3 当采用铸钢制作时,其材质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 11352中的 ZG270-500 的规定。4.0.2 爬架结构的连接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 手工焊接的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GB/T 5117 或热强钢焊条GB/T 5118 的规定,焊条型号应与结构主体金属力学性能相适应;2 自动焊接或半自动焊接采用的焊丝和焊剂应与结构主体金属力学性能相适应,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用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实心焊丝GB/T 811
22、0 的规定;3 普通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头螺栓 C 级GB/T 5780 和六角头螺栓GB/T 5782 的规定;4 销轴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 中规定的 Q235B 级钢或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 中规定的 Q355B 级钢制成。4.0.3 型钢杆件应平直,两端端面应平整,不得有斜口、裂纹、表面分层硬伤、压扁、硬弯、深划痕、结疤等缺陷。4.0.4 构配件表面应做防锈处理,宜采用热浸镀锌工艺。4.0.5 卸荷顶撑、防坠摆块、防坠星轮、防坠转动轴、卸荷顶撑销轴材质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钢板和钢带GB/T 711 中规定的 45 钢;导轨梯
23、档不应采用低于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 中规定的 Q235B 级实心圆钢或材料性能相等的其他型钢。4.0.6 安全立网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网GB 5725 的规定,所用圆孔网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用筛板 板厚GB/T 10612 的规定。85 设计计算及选用 5.1 基本规定 5.1.1 结构、构件和连接的设计应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以分项系数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升降机构的索具、吊具应采用容许应力法进行设计;应分别对爬架的使用工况、提升工况、坠落工况和强风停工工况等进行极限状态设计。5.1.2 爬架各类构件采用热轧型钢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 进行
24、设计;采用冷弯薄壁型钢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 进行设计。5.1.3 爬架安全等级为 级,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结构重要性系数应取0=1.1。5.1.4 设计计算应包括下列内容:1 竖向主框架构件强度、稳定、变形计算;2 水平支承结构构件强度、稳定、变形计算;3 架体构架构件强度、稳定、变形计算;4 导轨构件强度、稳定、变形计算;5 附着支座、提升支座、防倾覆、防坠落装置、卸荷顶撑的强度、稳定、变形计算;6 连接节点强度计算;7 升降机构强度、稳定、变形计算;8 附着支座、提升支座附着部位建筑结构承载力的复核计算;9 其他构配件计算。5.1.5 爬架杆件容许长
25、细比应符合下列规定:1 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承结构受压杆件不应大于 150;2 其他受压杆件不应大于 210;3 受拉杆件不应大于 300。5.1.6 爬架构件的挠度应符合表 5.1.6 的规定。表 5.1.6 受弯构件挠度限值 构件类别 挠度限值v 脚手板、水平杆 L/150 且10 mm 水平支承结构 L/250 且20 mm 悬臂受弯构件 L/400 且40 mm 注:L 为受弯构件的跨距,当为悬臂受弯构件时,L 取 2 倍悬臂值。5.1.7 爬架的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以试验方法判定爬架结构、构配件承载力时,其极限强度、极限稳定承载力与其设计强 9度、设计稳定承载力的比值 K,应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1 2208-2023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 2208 2023 附着 升降 脚手架 安全技术 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