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 135-2007 载体桩设计规程.pdf
《JGJ 135-2007 载体桩设计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GJ 135-2007 载体桩设计规程.pdf(4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P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曲回国jGj 1352007载体桩设计规程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of ramcompacted pileswith beanng base2007一嘶一04发布 2007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载体桩设计规程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of mm-compacted pileswi&bearing baseJGJ 1352007J1212007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0 7年1 0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 告第649号建设部
2、关于发布行业标准载体桩设计规程的公告现批准载体桩设计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OJ 1352007,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51、454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行业标准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规程JGJT 1352001同时废止。本规程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7年6月4日3前 言根据建设部建标Ez00466号文件要求,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近年来的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全面修订了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载体桩基的计算,承台设计和载体桩基工程质量检查与检测。本规程的主要修订内容:1增加了载体桩桩顶作
3、用效应的计算;2对用于初步设计时载体桩承载力特征值估算的参数A进行了修订;3增加了当载体桩持力层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软弱下卧层承载力的验算;4对原规程中沉降计算公式进行了修订。本规程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程主编单位:北京波森特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太平家园31号楼;邮政编码:102218;puissant126com)本规程参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中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工程研究院哈尔滨波森特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陕西波森特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王继忠杨启安李广信闫
4、明礼凌光容方继圣沈保汉杨立杰麻水歧孙玉文戚银生葛宝亮季强杨浩军蔺忠彦马治国4目 次l总则12术语、符号221术吾222符号23基本规定54载体桩计算741一般规定742载体桩桩顶作用效应计算843单桩竖向承载力944单桩水平承载力1345载体桩基沉降计算135承台(梁)设计166载体桩基工程质量检查与检测1761一般规定1762成桩质量检查1763单桩桩身完整性及承载力检测17附录A载体桩竖向静载荷试验19本规程用词说明21附:条文说明231总 则101为了使载体桩的设计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的载体桩设计。103载体桩设
5、计应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地质条件、环境条件、建筑物结构类型、荷载特征及施工设备等因素。104载体桩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符号21术 语211填充料filling material为挤密桩端地基土体而填入的材料,包括碎砖、碎混凝土块、水泥拌合物、碎石、卵石及矿渣等。212挤密土体soil in compacted zone夯实填充料时周围被挤密的地基土体。213载体bearing base由混凝土、夯实填充料、挤密土体三部分构成的承载体。214载体桩ramcompacted piles with bearing base由混凝土桩身和载体构成的桩。21
6、5载体桩桩长length of the ram-compacted piles withbearing base载体桩的桩长,包括混凝土桩身长度和载体高度。216被加固土层strengthened soil stratum载体所在的土层。217 载体桩的持力层 bearing stratum for ramcompactedpiles with composite bearing base直接承受载体桩传递的荷载的土层。218三击贯入度the total penetration of three drives指填充料夯实完毕后,以锤径为355mm,质量为3500kg的柱锤,落距为6Om,连续三
7、次锤击的累计下沉量。22符 号A。载体等效计算面积;A。桩身截面面积;2d混凝土桩身直径;P一土的孔隙比;E。桩基沉降计算范围内第i层土的压缩模量;经深度修正后的载体桩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越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k相应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上部结构传到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相应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下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J相应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下上部结构传递到承台梁上单位长度的竖向力;Gk承台和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Hm相应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任一根载体桩桩顶的水平力;,。土的
8、液性指数;混凝土桩身长度;z,混凝土桩身长度范围内第i层土的土层厚度;N相应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作用于载体桩单桩上竖向力设计值;t相应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任一根载体桩桩顶的竖向力;Nn在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每一根载体桩的竖向承载力;Qu载体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P。相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压缩层顶部的附加压力;R。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桩基最终沉降量;嘶载体桩基础底面(或沉降计算面)计算点至第i层土34底面深度范围内平均附加应力系数;吒地基土白重应力;巳地基土某点的附加应力。3基本规定301对无相近地质条件下成桩试验资料的载体桩
9、设计,应事先进行成孔、成桩试验和载荷试验确定设计及施工参数。302被加固土层宜为粉土、砂土、碎石土及可塑、硬塑状态的黏性土。当软塑状态的黏性土、素填土、杂填土和湿陷性黄土经过成桩试验和载荷试验确定载体桩的承载力满足要求时,也可作为被加固土层。在湿陷性黄土地区采用载体桩时,载体桩必须穿透湿陷性黄土层。303载体桩桩间距不宜小于3倍桩径,且载体施工时不得影响到相邻桩的施工质量。当被加固土层为粉土、砂土或碎石土时,桩间距不宜小于16m;当被加固土层为含水量较高的黏性土时,桩间距不宜小于2Om。304桩身长度应由所选择的被加固土层和持力层的埋深及承台底标高确定。305桩身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桩身混凝
10、土强度等级,灌注桩不得低于C25,预制桩不得低于C30;2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mm;3载体桩桩身正截面配筋率可取020o65(小直径桩取大值,大直径桩取小值),对抗压和抗拔桩主筋不应少于610,对受水平力的桩主筋不应少于812;箍筋可采用直径不小于粥、间距不大于300mm的螺旋箍筋,在桩顶35倍桩身直径范围内箍筋应适当加密,钢筋笼应沿混凝土桩身通长配筋;当钢筋笼的长度超过4m时,应每隔2m设一道直径不小于12mm的焊接加劲箍筋;4抗压桩纵筋伸人承台的锚固长度不得小于30倍主筋直5径;抗拔桩桩顶纵向主筋的锚固长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确定。306载体施工时
11、的填料量应以三击贯人度控制。对于桩径为300500mm的载体桩,其填料量不宜大于18m3;当填料量大于18m3时,应另选被加固土层或改变施工参数。307当桩身进入承压水土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发生突涌。308在桩基础施工时,应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相邻桩的上浮量。对于桩身混凝土已达到终凝的相邻桩,其上浮量不宜大于20mm;对于桩身混凝土处于流动状态的相邻桩,其上浮量不宜大于50mm。309当采用载体桩作为复合地基中的增强体时,载体桩桩身可不配筋。64载体桩计算41般规定411验算竖向力作用下载体桩竖向承载力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轴心竖向力作用下NkR。 (4111)偏心竖向力作用
12、下,除应满足式(411-1)外,尚应满足下式要求:Nh。12R。 (4112)式中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任一根载体桩桩顶的竖向力(kN);Nn。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偏心竖向力作用于承台顶时载体桩桩顶所受的最大竖向力(kN);R。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2地震作用效应组合轴心竖向力作用下_N125R。 (4113)偏心竖向力作用下,除应满足上式外,尚应满足下式要求:N日。15R。 (4114)式中Nn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每一根载体桩的竖向力(kN);n。;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载体桩上的最大竖向力(kN)。412承受竖向荷载为主的低承台桩基,当地
13、面下无液化土层且桩承台周围无淤泥、淤泥质土或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7100kPa的填土时,下列建筑可不进行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1)砌体房屋;2)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和8度时,一般单层厂房、单层空旷房屋、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5m以内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及与其基础荷载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3)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规定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物。413水平力作用下,基桩水平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HmRh (413)式中H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任一根载体桩桩顶的水平力(kN);Rh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kN)。42载体桩桩顶作用效应计算421对于一般建筑物和受水平
14、力较小的高大建筑物,桩径和桩长相同的载体桩群桩基础,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群桩中载体桩的桩顶作用效应:1竖向力承台上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Nk_必偏心竖向力作用下帆一半镑警(421-2, n ,V: ,z:式中 Nm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偏心竖向力作用于承台顶时第i根载体桩桩顶所受的竖向力(kN);F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到承台顶面的竖向力(kN);8Gk载体桩的承台和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对于地下水以下部分应扣除水的浮力(kN);乱、乳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对承台底面通过载体桩群桩形心的z、Y轴的力矩(kNm);X,、xjY弘第i、J根载体桩至Y、z轴的距离(m)。2水平力作用下
15、H。:且n式中 H-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水平力(kN);作用于承台底面的,r一桩基中载体桩的数量。43单桩竖向承载力431为设计提供依据时,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竖向静载荷试验确定。在同一条件下,试桩数量不应少于3根,试验应按本规程附录A进行。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按下式计算:R。=(bK (431)式中Qu载体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kN);K安全系数,取K=2。432初步设计时,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采用下列经验公式估算:R。=,aA。 (432)式中正经深度修正后的载体桩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执行;A。载体等效计算面
16、积(m2),在没有当地经验值时其值可按表432选用。9裹432载体等效计算面积-4,(m2)三击贯人度 era)被加固土层土性300 7508 2 427 2225 1922 1619 05Bk扩散角取05Bk对应的扩散角4当EEn20m 4d且20m 4d且20m注:d为桩身直径。A04加荷分级不应少于8级,每级加荷量宜为预估极限荷载的18110。A05慢速维持荷载法测读桩沉降量的间隔时间:每级加载后,每第5、10、15min时应各测读一次,以后每隔15min读一次,累计1h后可每隔05h读一次。A06稳定标准:在每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应稳定,即连续两次在每小时内的沉降量应小于01mm。
17、九07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l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为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且总沉降大于60mm;292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3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4当采用锚桩法时,锚桩的上拔量已达到允许值;s曲线呈缓变型,桩顶沉降累计达到60mm。A08卸载观测时每级卸载值应为加载值的2倍。卸载后应隔15min测读一次,读两次后,隔05h再读一次,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全部卸载后,隔34h再测读一次。丸09单根载体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根据沉降随荷载变化的特征确定:当陡降段明显时,取相应于陡降段起点的荷载
18、值;2根据沉降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确定:取s-lgt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3当出现本规程A07第2款的情况,取前一级荷载值;4 Qs曲线呈缓变型时,取桩顶总沉降量为60mm所对应的荷载值。A010参加统计的试桩,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可取其平均值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可增加试桩数量,分析极差过大的原因,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确定极限承载力。对桩数为3根及3根以下的桩基,应取最小值作为单桩极限承载力。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除以安全系数2,可作为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本规程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
19、)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规定(或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载体桩设计规程JGJ 1352007条文说明目 次1总则252术语、符号2621术语263基本规定284载体桩计算3241一般规定3242载体桩桩顶作用效应计算3243单桩竖向承载力3244单桩水平承载
20、力3845载体桩基沉降计算386载体桩基工程质量检查与检测4062成桩质量检查o o4063单桩桩身完整性及承载力检测40241总 则1o1 原复合载体夯扩桩简称复合载体桩,现称载体桩。设计载体桩时首先应从建筑安全考虑,确定方案是否可行,然后再根据建筑物的安全等级、建筑场地情况、结构形式和结构荷载,确定桩长、桩径等设计参数;并考虑施工工艺对环境的影响,确定最优设计方案。103载体桩成孔一般采用柱锤夯击、护筒跟进成孔,再对桩端土体进行填料和夯击,岿然对桩端周围土体产生一定的挤土效应,故施工时必须根据建筑物所处的地质条件和周围的环境条件,综合考虑施工方法。地质条件是指被加固土层应具有良好的可挤密性
21、、足够的厚度、土层稳定和埋深适宜,不具备这些条件时不宜采用。为减小桩身施工时的挤土效应,可以采用螺旋钻成孔。当拟建场地周围有建筑物时,为减小施工对已建建筑物的影响,可以采用无振感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或者采取适当的减振、隔振措施。2术语、符号21术 语211 填充料是为了增强混凝土桩端下土体的挤密效果而填充的材料。碎砖、碎混凝土块、水泥拌合物、碎石、卵石及矿渣等都可以作为填充料,其中水泥拌合物指水泥和粉煤灰与粗骨料按一定比例掺合的混合物。对于某些地质条件较好、挤密效果佳的土层,在施工载体桩时,可以不投填充料而对桩端土体直接夯实。212 挤密土体是填充料周围被夯实挤密的土体,距离填充料越远,对挤密
22、土体的影响越小。213 载体由三部分组成:混凝土、夯实填充料、挤密土体。从混凝土、夯实填充料到挤密土体,其压缩模量逐渐降低,应力逐渐扩散。根据施工经验以及对桩端周围土体取样分析,载体的影响范围深度约为35m、直径约为23m,即施工完毕时,桩端下深35m,直径23m范围的土体都得到了有效挤密,载体的构造见图1。214 载体桩指由混凝土桩身和载体构成的桩。施工时采用柱锤夯击,护筒跟进成L,达到设计标高后,柱锤夯出护筒底一定深度,再分批向孔内投入填充料,用柱锤反复夯实,达到设计要求后再填入混凝土夯实,形成载体,最后再施工混凝土桩身。从受力原理分析,混凝土桩身相当于传力杆,载体相当于无筋扩展基础。根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JGJ 135 2007 载体 设计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