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T 5185-2021 IP多媒体子系统(IMS)工程设计规范.pdf
《YD T 5185-2021 IP多媒体子系统(IMS)工程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 T 5185-2021 IP多媒体子系统(IMS)工程设计规范.pdf(1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YD/T 5185-20XX IP 多 媒 体 子 系 统 ( IMS) 工 程 设 计 规 范 Design Specifications For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Engineering YD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通 信 行 业 标 准 ( 报批稿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20XX-XX-XX 发 布 20XX-XX-XX 实 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通 信 行 业 标 准 IP 多 媒 体 子 系 统 ( IMS)工程设 计规范 Design Specifications For IP Multimedia Su
2、bsystem (IMS) Engineering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施行日期: 2019 年 XX 月 XX XXXX 出 版 社 2019 北 京 前 言 本规范是根据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2016 年第二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 通知 ”(工信厅科 2016 110 号)的要求, 对 YD/T 5185-2010 IP 多媒体子系统 (IMS)工 程设计暂行规定的内容进行了修订, 并补充了 VoLTE IMS、 虚拟化 IMS( vIMS)等内容, 对 IMS( 含 VoLTE)系统工程的方案制定、工程设计起到重要指
3、导作用, 为 IMS 网络的建设 和设计提供相应的依据。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 IMS 网络能力、系统架构及功能、网络结构及节点设置、 IMS 网络功能虚拟化架构及设置、网络组织、路由原则、漫游和游牧、地址和号码、网间互通 、 信令和 IP 带宽计算 、 设备配置 、 服务质量指标及 IP 承载网要求 、 计费 、 网络管理 、 网络安 全、同步、设备安装工艺要求等。 本规范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本规范在使用过程中 , 如有需要补充或修改的内容 , 请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联系 , 并将补充或修改意 见寄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地址 :北京市西长安街
4、 13 号,邮编 :100804)。 本规范由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通信工程建设分会组织编制。 本规范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 原主编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修订主编单位: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肖子玉、吴丽华、苏坚 修订参编单位:山东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主要参加人:田海建 I 目 次 1 总 则 .5 2 术语和符号 .6 2.1 术语 .6 2.2 符号 .7 3 IMS 系统支持的业务和网络能力 .16 3.1 业务 .16 3.2 网络能力 .16 4 网络系统架构及功能 .18 4.1 体系结构 .18 4.2 系统组成及功能 .19 4.3 接
5、口及协议 .21 5 网络结构及节点设置 .22 6 IMS 网络功能虚拟化( NFV)架构和设置 .25 6.1 NFV 系统架构 .25 6.2 NFV IMS 接口 .25 6.3 vIMS 设置 .26 7 网络组织 .27 II 7.1 用户终端接入 .27 7.2 网内的网络组织 .27 7.3 IMS 网与同一电信业务经营者其他网络互通 .29 8 路由组织 .31 8.1 固网 IMS 路由组织 .31 8.2 VoLTE IMS 路由组织 .31 8.3 IMS 网络与其他网络的路由组织 .32 9 漫游和游牧 .32 10 地址与号码 .36 10.1 用户、业务及网络标识
6、 .36 10.2 信令点编码 .37 10.3 IP 地址规划 .38 11 网间互通 .40 11.1 国内网间互通 .40 11.2 国际网间互通 .40 11.3 移动携号转网 .41 12 信令、 IP 带宽计算及设备配置 .42 12.1 媒体流编码方式 .42 III 12.2 IMS 业务模型取定 .42 12.3 IP 带宽计算 .43 12.4 NFV 架构 IMS 网元 NFVI 需求 .45 12.5 设备配置要求 .47 13 服务质量指标 及 IP 承载网的要求 .51 13.1 服务质量指标 .51 13.2 IP 承载 网 要求 .52 14 计费 .53 15
7、 网络管理 .54 16 网络安全 .55 16.1 安全域划分 .55 16.2 接入安全要求 .55 16.3 IMS 核心网络域安全要求 .56 16.4 业务应用域安全要求 .56 16.5 承载网络安全要求 .57 16.6 互通安全要求 .57 16.7 支撑系统安全要求 .57 16.8 NFV 安全要求 .58 IV 17 同步方式 .59 17.1 时钟同步方式 .59 17.2 时间同步方式 .59 18 设备安装工艺要求 .60 附录 A 本规范用词说明 .61 引用标准名录 .62 条 文 说 明 .63 修订、补充内容一览表 .90 5 1 总 则 1.0.1 本规范
8、 适用于 IMS 系统工程的设计。 1.0.2 工程设计中涉及信息安全的内容,应执行国家相关规定。 1.0.3 工程设计应贯彻国家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 , 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 技术体制及技术标准,同时应密切结合我国通信发展的需要。 1.0.4 工程设计应遵循开放性的原则,设计的网络应具有可运营性、可管理性 、 可扩展性且安全可靠 。 设计应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 努力降低工程造 价,提高经济效益。 1.0.5 工程设计应与业务和网络发展规划相适应 , 以近期业务需求为主 , 兼顾远 期业务发展。 1.0.6 工程设计应满足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 , 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建设 , 应
9、贯彻国家节能减排相关政策和法规规定。 1.0.7 工程设计中采用的设备 、 材料应选用经过国家认可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鉴 定合格的、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定型产品。 1.0.8 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 7 度及以上地区进行电信网络建设时 , 使用的主要电 信设备应符合 YD 5083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的规定。 1.0.9 本规范与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相矛盾时 , 应按国家标准规范的相关规定执行 。 6 2 术语和 符号 2.1 术语 2.1.1 漫游( Roaming)和游牧 (Nomadism) IMS 漫游是指保证业务连续性的用户移动性 。 IMS 用户离开归属网络 , 通过拜访网络接 入
10、IMS 归属网络, 用户保持移动状态并可以改变其接入网络而不中断 IMS 业务。 IMS 游牧是指无业务连续性的用户移动性。 IMS 用户通过拜访地接入网络如 WLAN 接 入 IMS 归属网络使用 IMS 业务 , 当用户移动时接入网络发生改变 , 正在进行的 IMS 业务会 中断。 2.1.2 单待语音呼叫连续性 SRVCC ( 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 SRVCC 是 VoLTE 语音业务连续性方案, 主要是为了解决当单待机终端在 4G 网络和 2G/3G 电路域网络之间移动时, 保证终端在 IMS 控制的 VoIP 语音和电路域语音之间的平
11、 滑切换。 2.1.3 接入域选择 ADS (Access Domain Selection) 接入域选择是指电信网络中两个语音业务域 ( IMS 域和 CS 域 ) 可以发起和接收语音呼 叫业务,网络必须为用户选择其中的一个业务域来提供语音业务。 2.1.4 交换电路网络 SCN SCN 指与 IMS 网络进行语音业务互通的传统交换电路网络。 2.1.5 互操作网络 电路域核心网的 eMSC/MGW 支持 SRVCC 语音业务连续性相关功能,本规范中将支 持此功能的电路域核心网称为 IMS 网络的互操作网络。 2.1.6 亲和性 /反亲和性( Affinity/Anti-affinity)
12、用于约束部署位置的策略。例如,虚拟机的亲和性 /反亲和性策略,可用于约束虚拟机 的部署位置,即所选择的计算节点。 2.1.7 组 POOL 容灾 在移动通信领域中 POOL 通称为 “池” 。 组 POOL 容灾是指把 N 个设备组成一个资源 池,从而实现资源共享、负荷分担、容灾备份。 2.1.8 硬终端 7 硬终端是指移动原生态终端、 SIP 硬终端、 POTS 终端等硬件终端。 2.1.9 软终端 软终端是指软件客户端类的终端,是运行于电脑、手机等通用终端设备上的应用程序 ( APP)客户端、 WebRTC 终端等。 2.1.10 IMS 网络漫游接入模型 RAVEL 架构 ( Roami
13、ng Architecture for Voice over IMS with Local Breakout) RAVEL 架构是基于本地业务疏通( Local Breakout) 的 VoLTE 国际漫游架构。 面向 VoLTE 国际漫游用户的 IMS APN 承载 , 拜访地运营商通过 LTE/EPC 网络将用户接入拜访 地运营商的 IMS 核心网 , 并由拜访地运营商 PCRF 为漫游来访用户提供 VoLTE QoS 服务 。 2.1.11 PS 网络漫游接入模型 S8HR 架构( S8 Home Routing) S8HR 架构中 VoLTE 漫游业务是用户通过 VoLTE 终端基于
14、LTE/EPC 数据漫游架构 来实现的 , 即所有 IMS 网络功能均位于归属网络 , 所有信令和媒体业务都需要通过归属网络 疏通。 2.1.12 归属网络路由( Home Routing) 归属网络路由是指当用户在拜访网络漫游时 , 其业务媒体流需要先从拜访网络路由回到 归属网络再疏通到被访问网络。 2.1.13 本地业务疏通路由( Local Breakout) 本地业务疏通路由是指当用户在拜访网络漫游时 , 其业务媒体流直接从拜访网络路由到 被访问网络。 2.1.14 AKA 认证方式( Authentication and Key Agreement) IMS AKA 用于 UE 和
15、IMS 网络之间的双向认证 , 同时协商得到 UE 和 IMS 网络共享的 完整性密钥 IK(Integrity Key)和加密密钥 CK(Ciphering Key), 在 UE 和 IMS 网络协商建立的 安全连接上提供完整性和机密性保护。 2.1.15 SIP Digest 认证方式 SIP 协议使用 HTTP 协议相同的用户认证机制,即简单挑战 -响应身份验证机制,允许 服务器挑战客户端的请求,并允许客户端提供针对该挑战的身份验证信息。 2.1.16 WebRTC 业务( 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 WebRTC 业务是基于浏览器进行实时多媒体通信的业务
16、。 WebRTC 将会话管理 、 音频 引擎 、 视频引擎和网络传输等功能集成到现有浏览器来实现为异构系统提供统一的多媒体实 时通讯平台 , 适用于在移动智能终端和个人电脑等用户设备间进行实时的音视频和数据通信 。 8 2.1.17 富通信业务 RCS( Rich Communication Services) RCS 是运营商之间基于 IMS 的通信服务 , 包括增强电话簿 、 增强消息业务和丰富通话 业务组成。 2.1.18 锚定业务平台( Anchor AS) 锚定业务平台的功能是将用户所有使用电路域的主被叫会话锚定到 IMS 网络,使用户 可以使用 IMS 网络的业务。 2.2 符号
17、英文缩写 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 2G The 2n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3G The 3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3GPP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4G 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AGCF Access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 接入网关控制
18、器 AGW Access Gateway 接入网关 AKA Authentication and Key Agreement 认证和密钥协商 ALG Application Level Gateway 应用级网关 AMR Adaptive Multi-Rate 自适应多速率 AMR-NB Adaptive Multi-Rate - Narrowband 自适应多速率窄带编码 AMR-WB Adaptive Multi-Rate - Wideband 自适应多速率宽带编码 AP Authentication Proxy 鉴权认证代理 APN Access Point Name 接入点 AS Ap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D 5185-2021 IP多媒体子系统IMS工程设计规范 5185 2021 IP 多媒体 子系统 IMS 工程设计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