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T 792-2020 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设计规范.pdf
《SL T 792-2020 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L T 792-2020 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设计规范.pdf(17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55170.586 水利水电技术标准 咨询服务中心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信息更多、服务更快 销售分类: 水工建筑物/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设计规范 SL/T7922020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1号D座 100038) 网址: Email: 电话:(010)68367658(营销中心) 北京科水图书销售中心(零售) 电话:(010)88383994、63202643、68545874 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和相关出版物销售网点经售 清淞永业(天津)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 140mm203mm 32开本 5.75印张 155千字 2020
2、年6月第1版2020年6月第1次印刷 * 书号155170586 定价66.00元 凡购买我社规程,如有缺页、倒页、脱页的, 本社营销中心负责调换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水 工 建 筑 物 地 基 处 理 设 计 规 范 ICS93.160 P5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T7922020 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设计规范 Designspecificationforgroundtreatment ofhydraulicstructures 20200515发布20200815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关于批准发布农田灌溉建设项目 水资源论证导则等3项 水利行业标
3、准的公告 2020年第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农田灌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 导则(SL/T7692020)等3项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以公布。 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替代标准号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1 农田灌溉建设 项目水资源论证 导则 SL/T76920202020.5.152020.8.15 2 水利水电建设 工程安全生产条 件和设施综合分 析报告编制导则 SL/T79520202020.5.152020.8.15 3 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设计规范SL/T79220202020.5.152020.8.15 水利部 2020年5月15日 前 言 根据水利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安排,按照SL12014水
4、 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的要求,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共11章和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总则; 术语与符号; 基本规定; 固结灌浆; 防渗帷幕与排水; 防渗墙; 挖填置换; 强夯与强夯置换; 预压排水固结; 复合地基; 桩基。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本标准主编单位: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 学研究院 水利部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杨启贵 王
5、汉辉 刘加龙 邹德兵 李洪斌 施华堂 戴济群 高长胜 杨守华 关云飞 栾约生 郝文忠 周 华 郭红亮 占鑫杰 闵征辉 牛 勇 樊少鹏 牟春霞 张志坚 本标准技术内容审查人:温续余 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牟广丞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 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通信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2号;邮政编码:100053;电话: 01063204533;电子邮箱:),以供今后修订 时参考。 目 次 1 总则1 2 术语与符号2 2.1 术语2 2.2 符号3 3 基本规定5 4 固结灌浆6 4.1 一般规定6 4.2 岩基固结灌浆6 4.3
6、 覆盖层地基固结灌浆8 4.4 固结灌浆试验9 5 防渗帷幕与排水10 5.1 一般规定10 5.2 岩基防渗帷幕10 5.3 岩基排水13 5.4 覆盖层地基防渗帷幕15 5.5 帷幕灌浆试验16 6 防渗墙17 6.1 一般规定17 6.2 混凝土防渗墙结构设计17 6.3 混凝土防渗墙连接与构造18 6.4 高喷防渗墙20 6.5 水泥土搅拌防渗墙21 7 挖填置换22 7.1 一般规定22 7.2 断层破碎带与软弱层带挖填置换22 7.3 岩溶挖填置换23 7.4 特殊土挖填置换23 8 强夯与强夯置换24 8.1 一般规定24 8.2 强夯24 8.3 强夯置换25 8.4 强夯与强
7、夯置换试验26 9 预压排水固结27 9.1 一般规定27 9.2 堆载预压27 9.3 真空预压30 9.4 真空和堆载联合预压30 10 复合地基32 10.1 一般规定32 10.2 振冲碎石桩33 10.3 沉管砂石桩35 10.4 水泥土搅拌桩36 10.5 高压旋喷桩38 11 桩基40 11.1 一般规定40 11.2 布置与选型40 11.3 桩基计算40 11.4 特殊条件下的桩基43 11.5 桩基构造45 附录A 地基处理方法选用表46 附录B 预压排水地基固结度计算47 标准用词说明49 条文说明51 1 总 则 1.0.1 为适应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技术发展的需要,规范
8、水工 建筑物地基处理设计,做到安全适用、质量保证、经济合理、技 术先进并保护环境,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设计。 1.0.3 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设计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条件、上 部结构类型与施工条件等因素,根据水工建筑物的稳定、变形、 渗流控制等不同目的确定地基处理范围和处理方法。 1.0.4 本标准主要引用下列标准: GB50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25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 SL191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1.0.5 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 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9、2 术 语 与 符 号 2.1 术 语 2.1.1 地基处理 groundtreatment 提高地基的强度、抗渗性、改善地基抗变形能力而采取的处 理措施。 2.1.2 承载力容许值 allowablebearingcapacity 既能保证地基有抵抗破坏的容许安全裕度,又能使建筑物可 能产生的沉降限制在容许范围以内的最大地基承载力。 2.1.3 桩侧极限摩阻力 ultimatepileshaftresistance 桩顶作用极限荷载时,桩身侧表面所产生的岩土阻力。 2.1.4 固结灌浆 consolidationgrouting 用浆液灌入岩土体的裂隙或孔隙,以提高地基的整体性、强 度和抗变
10、形能力。 2.1.5 帷幕灌浆 curtaingrouting 用浆液灌入岩土体的裂隙或孔隙,形成连续的阻水幕,以减 小地基的渗流量和降低建筑物基底渗透压力。 2.1.6 强夯 dynamiccompaction 用高落距重锤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将地基土处理密实。 2.1.7 强夯置换 dynamiccompactionandreplacement 在夯坑内回填块石、碎石等粗颗粒材料并用夯锤连续夯击, 在地基土中形成置换墩。 2.1.8 堆载预压 surchargepreloading 在饱和软黏土地基中设置竖向和水平向排水通道后,对地基 进行堆载,使地基排水固结,提高地基土强度。 2.1
11、.9 真空预压 vacuumpreloading 在饱和软黏土地基中设置排水通道并进行地表封闭,通过抽 真空产生负压排水,以增加地基土的有效应力,加快地基土固 2 结,提高强度。 2.1.10 复合地基 compositeground 天然地基土体经处理后,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形成增强 体,由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人工地基。 2.1.11 振冲碎石桩 vibroflotationstonepile 采用振冲器的振动加水冲方式在软弱地基中成孔后,将碎石 填入孔中形成的密实桩体。 2.1.12 沉管砂石桩 immersedsandgravelpile 采用振动或锤击沉管的方式在软弱地
12、基中成孔后,将碎石或 砂填入孔中形成的密实桩体。 2.1.13 水泥土搅拌桩 cementmixingpile 采用搅拌机械,将水泥、石灰或其他固化材料与地基软土强 制搅拌,形成的具有整体性和有一定强度的桩体。 2.1.14 高压旋喷桩 highpressurejetgroutingpile 将带有喷嘴的注浆管下入钻孔内旋转,并以高压喷射水泥 浆,使之与周围土颗粒混合凝结硬化而成的桩体。 2.1.15 桩基 pilefoundation 由设置于岩土中的桩和连接于桩顶端的建筑物底板(承台) 组成的基础。 2.2 符 号 2.2.1 荷载和荷载效应 Mx、My作用于水工建筑物底板底面通过桩群形心
13、的x、y 轴的力矩; Qi偏心竖向力作用下第i根桩的竖向力; Qk单桩的平均竖向力; Ra单桩竖向承载力容许值; RHa单桩水平承载力容许值; G作用于底板底面的全部竖向荷载; H作用于底板底面的全部水平荷载。 3 2.2.2 材料性能参数 Es桩间土的加权平均压缩模量; Esp复合地基的压缩模量; Ep水泥土搅拌桩的压缩模量; fak基础底面下天然地基承载力容许值; fsk处理后桩间土的承载力容许值; fspk复合地基承载力容许值; fcu与桩身水泥土配比相同的室内加固土试块(边长为 70.7mm的立方体)在标准养护条件下90d龄期的 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frk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
14、; qsi桩周第i层土的侧阻力容许值; qsia桩周第i层土的极限摩阻力; qp桩端地基土未经修正的承载力容许值。 2.2.3 几何参数 Ap桩的截面积; d15覆盖层粒径指标,小于该粒径的土重占总重 的15%; D85浆液材料粒径指标,小于该粒径的材料重占总重 的85%; m面积置换率; xi、xj第i根、第j根桩至桩群形心的y轴线的距离; yi、yj第i根、第j根桩至桩群形心的x轴线的距离。 4 3 基 本 规 定 3.0.1 水工建筑物地基经处理后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具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上部建筑物传递的荷载,满足 地基承载能力要求和抗滑稳定要求。 2 具有足够的整体性和均匀性,满足变
15、形控制要求。 3 具有足够的抗渗性,满足渗透稳定和控制渗流量的要求。 4 具有足够的耐久性,防止地基在水或其他外部因素的长 期作用下发生劣化。 5 有抗震要求的水工建筑物地基,应在设计烈度的地震作 用下不发生失稳和渗透破坏,避免产生影响建筑物使用的有害 变形。 3.0.2 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方法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地基处理目 的,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确定。初选方案时,可根据工程特点 按附录A选用。 3.0.3 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设计应综合考虑地基与上部结构之 间的相互关系,必要时采取措施调整上部结构的型式,使其与地 基条件相适应。 3.0.4 应考虑环境水腐蚀性对水工建筑物地基耐久性的影响。 地基
16、处理材料选择除满足承载能力、稳定、变形、渗流要求外, 还应符合耐久性要求。 3.0.5 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设计前应收集下列基本资料: 相关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 水工建筑物的布置、结构及相关要求; 邻近建筑物的相关设计、施工、竣工与运行资料; 其他相关资料。 3.0.6 对重要水工建筑物、条件特殊或复杂的地基,应通过专 门的勘察、试验获取合理可靠的地基处理设计参数。 5 4 固 结 灌 浆 4.1 一 般 规 定 4.1.1 固结灌浆可用于岩石地基和砂土、碎石土等覆盖层 地基。 4.1.2 固结灌浆应根据地质条件和水工建筑物对地基强度、变 形、防渗等要求,通过现场灌浆试验或
17、工程类比进行设计。 4.1.3 固结灌浆宜在有盖重条件下进行,经论证也可采用无盖 重灌浆或其他灌浆方式。 4.1.4 固结灌浆宜布置抬动变形监测设施,抬动变形应控制在 允许范围内。 4.2 岩 基 固 结 灌 浆 4.2.1 水工建筑物岩基固结灌浆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重力坝坝基内上游、下游各一定范围(可各取1/41/3 坝底宽度范围)宜固结灌浆;坝基岩体裂隙发育且地质条件较差 的,宜在全坝基范围进行固结灌浆,并根据坝基应力及地质条件 适当扩大灌浆范围。 2 拱坝应全坝基范围固结灌浆,并应根据坝基应力及地质 条件,向坝基外上游、下游适当扩大处理范围。 3 土石坝宜在坝体防渗体地基全范围固结
18、灌浆。 4 面板堆石坝趾板地基应全范围固结灌浆。 5 溢洪道控制段及消能建筑物的地基宜进行固结灌浆,基 岩条件较好时可不进行固结灌浆。 6 其他水工建筑物固结灌浆范围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4.2.2 固结灌浆孔布置宜为梅花形,孔距、排距宜为24m, 具体应根据水工建筑物型式、地基应力、地质条件及类似工程经 验确定,必要时通过灌浆试验确定。 6 4.2.3 岩基固结灌浆钻孔方向应根据主要裂隙产状结合施工条 件确定,使其能穿过较多的裂隙。 4.2.4 岩基固结灌浆深度应根据建筑物型式和高度、地质条件、 地基应力并参照类似工程经验确定,并符合下列规定: 1 重力坝、土石坝坝体防渗体、面板堆石坝趾板地
19、基可采 用510m。 2 拱坝地基可采用515m。 3 水电站厂房、溢洪道、水闸等地基可采用35m。 4 地质缺陷部位、应力较大部位、防渗帷幕上下游相邻部 位的固结灌浆深度可适当加深。 4.2.5 岩基固结灌浆压力应根据地质条件、灌浆工艺并结合类 似工程经验、灌浆试验成果综合确定。无试验资料时宜符合下列 规定: 1 重力坝、拱坝地基第1段灌浆压力,有盖重灌浆时宜采 用0.40.7MPa,无盖重灌浆时宜采用0.20.4MPa;其他段 灌浆压力可随孔深适当增加。 2 面板堆石坝趾板地基灌浆压力宜采用0.20.7MPa;土 石坝防渗体地基灌浆压力,有盖重灌浆时宜采用0.20.7MPa, 无盖重灌浆时
20、宜采用0.10.3MPa。 3 溢洪道地基灌浆压力,有盖重灌浆时宜采用0.2 0.5MPa,无盖重灌浆时宜采用0.10.3MPa。 4 在不抬动地基岩土和盖重混凝土的情况下,宜提高固结 灌浆压力。 4.2.6 岩基固结灌浆材料宜优先采用水泥,必要时也可采用其 他材料。 4.2.7 断层破碎带、裂隙密集带、岩溶发育等地质缺陷部位, 宜通过加密、加深固结灌浆孔,或提高灌浆压力,或调整灌浆材 料等措施加强固结灌浆。 4.2.8 岩基固结灌浆效果应采用声波测试、压水试验等成果综 合评价。 7 4.3 覆 盖 层 地 基 固 结 灌 浆 4.3.1 覆盖层地基固结灌浆应根据水工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和变 形控
21、制要求,结合地质、施工、现场试验成果或类似工程经验进 行设计。 4.3.2 覆盖层地基固结灌浆前,应先查明覆盖层的成因、结构、 空间分布特征,各土层的颗粒级配、密度等,以及地下水的分布 规律、流速、水质等情况。 4.3.3 覆盖层地基的可灌性可按可灌比M或其他指标判别,并 通过现场试验确定。M15时可灌注水泥浆;M10时可灌注 水泥黏土浆。M按式(4.3.3)计算: M=d15/D85(4.3.3) 式中 d15覆盖层粒径指标,mm,小于该粒径的土重占总重 的15%; D85浆液材料粒径指标,mm,小于该粒径的材料重占 总重的85%。 4.3.4 覆盖层地基固结灌浆范围应大于水工建筑物基础的基
22、底 外缘,并根据覆盖层分布、水工建筑物要求、计算分析等综合 确定。 4.3.5 覆盖层地基固结灌浆的孔距、排距宜为23m,其具体 值和孔深可根据现场灌浆试验、计算分析,并参照类似工程经验 确定。 4.3.6 覆盖层地基固结灌浆可根据工程经验、现场灌浆试验选 择适宜的方法,并可采取加密浅层灌浆孔、增加浆液中水泥含 量、待凝等措施提高近地表覆盖层的灌浆质量。 4.3.7 覆盖层地基固结灌浆的压力应根据地质条件、现场灌浆 试验成果并结合类似工程经验综合确定。 4.3.8 覆盖层地基固结灌浆宜采用水泥浆,也可采用水泥黏土 浆、黏土水泥浆、粉煤灰水泥浆或水泥砂浆等。各种浆液的配比 应由浆液试验确定。 8
23、 4.3.9 覆盖层地基采用固结灌浆与强夯、挖填置换等其他措施 综合处理时,应在其他措施完成后,再进行固结灌浆。 4.3.10 覆盖层地基固结灌浆效果宜采用压水或注水试验、地震 波测试或声波测试、动力触探或静力触探等成果综合评价,必要 时可进行载荷试验、坑探检查。 4.4 固 结 灌 浆 试 验 4.4.1 下列情况应进行现场固结灌浆试验: 地质条件复杂地区或有特殊要求的1级、2级水工建筑 物岩基固结灌浆; 1级和2级水工建筑物覆盖层地基固结灌浆; 其他认为有必要进行现场试验的固结灌浆工程。 4.4.2 现场固结灌浆试验应包括下列试验内容: 1 推荐合适的灌浆布置,如孔间距、孔深等。 2 推荐
24、适宜的灌浆材料、灌浆方法及工艺参数。 3 提出工程重大地质缺陷的灌浆处理措施。 4 验证质量检查方法和要求。 4.4.3 试验场地选择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 1 地质条件应具有代表性。 2 方便与永久工程结合。 3 施工干扰少,水电、交通方便,辅助工程量小。 4.4.4 试验方案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试验目的、项目及组数。 2 灌浆孔、检查孔及抬动观测孔数量及布置原则。 3 灌浆材料、灌浆方法及工艺参数。 4 质量检查与测试、室内试验数量。 9 5 防 渗 帷 幕 与 排 水 5.1 一 般 规 定 5.1.1 防渗帷幕可用于岩石地基和碎石土、砂土等覆盖层 地基。 5.1.2 水工建筑物地基
25、防渗帷幕与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防渗帷幕和排水的共同作用下,使地基扬压力和渗流 量控制在允许值以内。 2 减小地基和两岸渗漏量,防止或降低渗流对地基及两岸 边坡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3 防止地基软弱结构面、断层破碎带、裂隙充填物及抗渗 性能差的部位产生渗透破坏。 4 具有可靠的连续性和足够的耐久性。 5.1.3 防渗帷幕轴线布置应根据水工建筑物布置、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条件等综合确定,两岸山体部位的防渗帷幕应与河床部 位的防渗帷幕保持连续性。 5.1.4 防渗帷幕与排水应根据地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和灌浆试验成果,结合水工建筑物挡水高度和功能进行设计。水 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基,宜结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L 792-2020 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设计规范 792 2020 水工 建筑物 地基 处理 设计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