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 T 3260-2021 绢蝶监测与保护技术规程.pdf
《LY T 3260-2021 绢蝶监测与保护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Y T 3260-2021 绢蝶监测与保护技术规程.pdf(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20 B05 LY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林业 行 业 标 准 LY/T XXXXX XXXX 绢蝶监测与保护技术规程 Technique regulation for monitor and conservation Parnassiinae (Papilionidae, Lepidoptera, Insecta)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报批稿) XXXX - XX - XX 发布 XXXX - XX - XX 实施 发布 XX/T XXXXX XXXX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
2、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长春科技学院、长春师范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付晓霞、王志明、王选遥、史丽雯、陈玲、 王桂凤、王国胜、 魏松艳、李继平、 崔铁花、刘冰、 暴 峰 、刘国荣。 XX/T XXXXX XXXX 1 绢蝶监测与保护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绢蝶的分布调查技术、种群监测技术和保护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绢蝶物种的调查、监测与保护。 2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绢蝶 Parnassian butterfly
3、 昆虫 纲 Insecta 鳞 翅目 Lepidoptera 凤蝶科 Papilionidae 绢蝶亚科 Parnassiinae 山栖性珍稀昆虫。体中 型。翅面白色或蜡黄色,鳞片少,呈半透明状。多数物种翅斑纹黑色和具白心状红色斑。前翅径脉 4 条( R1, R2+3, R4, R5),臀脉 2 条( 2A, 3A)。无臀横脉。后翅臀脉 1 条( 2A),无 尾突。腹密被长毛。 翅脉特征见附录 A。 中国已知绢蝶物种和分布见附录 B,中国绢蝶亚科 Parnassiinae 物种检索表见附录 C。 2.2 监测 monitor 在绢蝶分布区内实施调查,为其种群数量的变 动 及生存状况的分析提供基
4、础数据。 3 分布调查技术 3.1 调查地域 植被地带内自然生长有罂粟科 Papaveraceae、景天科 Crassulaceae、川续断科 Dipsacaceae、荷包牡丹 科 Fumariaceae、藜科 Chenopodiaceae和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绢蝶寄主的地域。 3.2 样带设置 以存在寄主植被地 带为调查总体,按不同植被地带类型所占的面积 5% 10%,设置调查样带。 3.3 调查线路 兼顾坡向、坡度、植被类型等因素,于每样带内设置 1条 3条调查线路。每线路长 1 km或更长,两 侧各宽 5.0 m。各线路间距 5 km 10 km。 3.4 调查时间 4月
5、份 9月份的上旬晴天, 10: 00 15: 00。 XX/T XXXXX XXXX 2 3.5 调查路线 按预设的调查线路,调查人员以 2 000 m/h匀速前行,目测线路两侧 2.5 m内遇到的绢蝶,记录其种 类及数量,并用北斗系统终端(或 GPS)定位标记。结果填附录 D绢蝶调查记录表。 3.6 物种识别及处理 调查时,为准确识 别所见绢蝶, 可通过现场拍照或摄像确定物种。 如物种确定困难时,可网捕个体鉴定。或拍摄蝶的背面和腹面影像,待调查后依此鉴别绢蝶物种。 之后,放归成蝶。整个过程须确保个体免受损伤。对发现绢蝶的现场,包括寄主和栖境也应拍照存档。 3.7 成虫种群密度计算 样带内调查
6、某种绢蝶种群密度 按 公式( 1) 计算 。 snd = ( 1) 式中 : d 样带的密度; n 样带内记录的个 体数; s 样带面积。 平均密度 按 公式( 2)计算 。 NdD = i ( 2) 式 中: D 平均密度 ; di 第 i样带的密度 , i=1, 2, 3 N; N 样带总数 。 以 75%的可靠性进行估计,密度误差限 按 公式( 3)计算 。 )1( 22i = NN NDdtD ( 3) 式中: D 密度 误差限; t 检验可靠性; di 第 i样带的密度, i=1, 2, 3 N; N 样带总数 ; D 平均密度 。 调查总体量 按 公式( 4)计算 。 SDDX +
7、= )( ( 4) 式中: X 调查总体量; D 平均密度; XX/T XXXXX XXXX 3 D 密度误差限; S 栖息 地总面积。 4 种群监测技术 4.1 监测区域 在已知绢蝶分布地,选有代表性的 生境,建立 监测区域。 4.2 监测样地 于监测区域内设置样地面积 10 000 m2。 4.3 成虫 监测 4.3.1 监测样带 于样地内,按平行线法,每间隔 25 m设置 1样带。样带长度为样地两点最远距离,宽度为路线两侧 5.0 m内。 4.3.2 监测时间 同 3.4。 4.3.3 监测内容 监测行进样带内所见绢蝶的个体数量。填附录 E成虫监测记录表。 4.3.4 种群密度计算 同
8、3.7。 4.4 其他虫态 监测 4.4.1 样方设置 于监测区域内,按棋盘式,设置 1 m1 m样方 30块。 样方内发现卵、幼虫或蛹活体后,用北斗系统 终端(或 GPS)定位,可以此为中心,再建监测样地, 方法同上。 4.4.2 监测时间 隔 5 d监测 1次,至成虫期或植物生长期结束。 4.4.3 监测内容 监测记录各虫期活动状态及个体数量 。 同时植被生长状况、寄主数量及生长状态。 将结果填 附录 F绢蝶卵、幼虫和蛹状况监测记录表。 5 保护 XX/T XXXXX XXXX 4 5.1 建立保护地 以保护昆虫多样性,而不是以保护绢蝶具体物种为目标,建立绢蝶保护地。保护地应有足够的生境
9、梯度以及生境类型。 维持保护地的原生境。确保绢蝶栖息地免于人为地被破坏和片断化。 保护地内应满足于绢蝶全部虫态的生活环境因子,具有完备的隐蔽、活动场所和 交尾、产卵的空间 和寄主等资源。 保持生境蜜源植物的覆盖度。避免盲目增植树木,过度放牧和采摘草药。 5.2 保护地内人类与绢蝶和谐生存 没必要因建立保护地而与人类争夺自然空间。 为达到人类生存、发展与昆虫多样性保护和谐共赢,在确保绢蝶生存环境、繁殖条件不受破坏的条 件下;或对已经破坏的环境采取了修复措施,逐步恢复适于绢蝶生存条件下,不必限制人们正常的生产 活动和生活。 5.3 建立绢蝶种类长期监测体系 建立绢蝶的长期监测体系,实施并完善本规程
10、的技术应用,逐步提高保护绢蝶措施的有效性。 对保护绢蝶种群和生境管理的有效性可通过对当地 绢蝶种群动态变化来监测与评估。本规程 “ 3 分 布调查技术 ” 和 “ 4 种群监测技术 ” 内容,是监测与评估绢蝶保护效果的基本的、重要的和长期的工作。 应经过长期的工作和数据积累,以达到保护绢蝶的目的。 XX/T XXXXX XXXX 5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绢蝶翅脉特征 图 A.1 绢蝶翅脉特征 XX/T XXXXX XXXX 6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中国已知绢蝶物种及分布 学名 ( species) 中文名 分布 ( distribution) Hypermnes
11、tra helios (Nickerl, 1846) 云绢蝶 新疆 Parnassius acco Gray, 1853 爱珂绢蝶 甘肃 、四川、青海、新疆、云南、西藏 Parnassius acdestis Grumm-Grshimailo, 1891 蓝精灵绢蝶 新疆、青海、四川、西藏 Parnassius actius Eversmann, 1843 中亚丽绢蝶 新疆、西藏、四川 Parnassius andreji Eisner, 1930 安度绢蝶 甘肃、四川、青海 Parnassius apollo (Linnaeus, 1758) 阿波罗绢蝶 新疆 Parnassius apol
12、lonius (Eversmann, 1847) 羲和绢蝶 新疆、西藏 Parnassius ariadne Lederer, 1853 爱侣绢蝶 新疆、西藏 Parnassius baileyi South, 1913 巴邑绢蝶 四川、云南 Parnassius bremeri Bremer, 1864 红珠绢蝶 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北京、河北、 山西、河南、山东、青海、陕西、宁夏、新疆、 甘肃 Parnassius cephalus Grumm-Grshimailo, 1891 元首绢蝶 (头绢蝶) 甘肃 、 青海 、 四川 、 云南 、 西藏 Parnassius charlto
13、nius Gray, 1853 姹瞳绢蝶 西藏 、 新疆 Parnassius delphius Eversmann, 1843 翠雀绢蝶 新疆 Parnassius epaphus Oberthr, 1879 依帕绢蝶 西藏 、新疆、 甘肃 、 青海、四川 Parnassius eversmanni Mntries, 1849 艾雯绢蝶 吉林、新疆、内蒙古 Parnassius glacialis Butler, 1866 冰清绢蝶 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山东、山西、陕 西、甘 肃、 四川、 贵州、云南、浙江、安徽 Parnassius hannyngtoni Avinoff, 1916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LY 3260-2021 绢蝶监测与保护技术规程 3260 2021 监测 保护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