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 T 1532-2021 油橄榄.pdf
《LY T 1532-2021 油橄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Y T 1532-2021 油橄榄.pdf(6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 ICS 65 020.20 B66 LY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 XXXXXXXXX 油橄榄 第1部分: 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 Olive Part 1: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ll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olive Germplasm Resources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报批稿) (本稿完成日期:2020年12月10日) -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发布 XX/T XXXXXXXXX I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种质资源特性记载 . 1 5 种质资源评价 . 5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油橄榄种质资源特性记载表 . 8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油橄榄抗病性评价 . 9 XX/T XXXXXXXXX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LY/T XXXX- XXXX 油橄榄的第1部分。 本文件由全国经济林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557)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宁德鲁、马婷、姜成英、李勇杰、芦娟、张艳丽、王洋、徐田、贺娜
3、、耿树香、 陈海云、肖良俊、吴涛、潘莉、刘娇、李勇鹏、缪福俊、赵梦炯、陈炜青、吴文俊、戚建莉、马玮 XX/T XXXXXXXXX 1 引 言 油橄榄是我国引种成功的优良木本油料树种,橄榄油营养保健价值很高,享有“植物油皇后”的美 誉。近些年,在国家发展食用油及木本油料的政策的支持下以及人们对油橄榄认知的加深,我国油橄榄 产业发展开始了又一个快速发展期,种植面积从期初的1万亩扩大已到150多万亩以上。在适生区一部分 贫困人口依靠种植油橄榄,走上了富裕之路,为贫困户增收脱贫提供了借鉴之路。发展油橄榄是已成为 实施产业项目扶贫攻坚中,实现到户精准扶贫的有效措施,是振兴山区经济,加快山区群众致富的有效
4、 途径。油橄榄作为引进树种,在我国发展历史较短,适生区对油橄榄树种生物生态学及栽培技术的掌握 并不全面。因此生产上缺乏适用的栽培管理技术,生产技术不规范,经营水平高低不一,为了规范油橄 榄园的经营管理,实行科学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提高种植效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特制 定本标准。LY/T XXXX- XXXX 油橄榄是油橄榄树种从种质资源收集、评价良种繁育丰产栽 培再到果实采收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规范体系。本标准拟由六部分组成: -第1部分 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目的在于规范油橄榄种质资源特性记载、种质资源评价等的技术 要求。 -第2部分 采穗圃营建技术规程。目的在于规范油橄榄采穗圃从圃地
5、选择、品种选择、营建技术及 采穗圃管理和技术档案等建设全过程的技术要求。 -第3部分 苗木繁育技术规程。目的在于规范油橄榄扦插育苗、嫁接育苗、苗木出圃和苗木质量等 技术要求。 -第4部分 丰产栽培技术规程。目的在于规范油橄榄适生区域的确定,油橄榄园建园、土肥水管理、 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和园地清理等油橄榄良种丰产栽培技术内容和要求。 -第5部分 低产园改造技术规程。目的在于规范油橄榄低产成因调查、低产园改造方式和改造措 施,以及低产园改造目标和技术档案建立等技术内容和要求。 -第6部分 采收与采后处理技术规程。目的在于规范油橄榄的鲜果采摘、采后处理和鲜果质量等技 术内容和要求。 XX/T XX
6、XXXXXXX 2 油橄榄 第1部分 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油橄榄种质资源特性记载、种质资源评价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油橄榄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5009.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大小年(M ajor or minor year) 连续年份产量不稳定现象,连续3a产量上下浮动20%不明显,2
7、0%50%为明显,50%严重。 4 种质资源特性记载 4.1 要求 记载按以下要求开展: 样本采集应在植株达到稳定结果树龄期及正常生长情况下观察和采集; 树体采集抽取有代表性成龄结果树3株,枝条采集在树冠外围抽取生长正常的10根枝条,果 实采集随机抽取样果30个; 每个性状数据采集应在同一地点相同条件下至少进行2a的重复调查采集; 盛花期确定,选取树冠外围四个方向标记40个花序,观测花朵数量及完全花比例; 数据采集时间以“年月日”表示; 树高、冠幅单位为米(m),干周、新梢长度单位为厘米(cm),株产单位为公斤(kg),单果 重单位为克(g),角度单位为度(),均以平均值表示。 XX/T XX
8、XXXXXXX 3 4.2 记载内容 主要记载内容见表1,记载表格见附录A。 表1 油橄榄种质资源的记载内容 记载类别 记载内容 种质基本信息 种质名称、种质来源、种质类型、用途、繁殖方式、选育单位、种质历程、原产地 形态特征 树形、树高、冠幅、干周、新梢长度、分枝角度、叶片(叶形、叶尖、叶基、弯曲形状)、花量、完 全花比例、果形、果面、果核、物候期 结实特性 始果期、果枝率、大小年、坐果率、丰产性、单株产量 品质特性 单果重、果肉率、干基含油率、抗性 4.3 记载方法 4.3.1 种质基本信息 4.3.1.1 种质类型 可按照不同苗木类型从定植开始到结果年龄将种质类型分为早实、中等和晚实。
9、实生苗(1a):8a为早实,8a10 a为中等,10a为晚实。 扦插苗(1a):4a为早实,4a6a为中等,7a为晚实。 嫁接苗(1a):4a为早实,4a6a为中等,7a为晚实。 4.3.1.2 用途 果用、油用、油果兼用和其他。 4.3.1.3 繁殖方式 嫁接、扦插、播种、组织培养和其他。 4.3.1.4 原产地 种质的原产国、省(州)、地区。 4.3.1.5 选育单位 选育油橄榄品种(系)的机构或个人。 4.3.1.6 种质历程 品种(系)通过新品种登记的地区和时间,引进品种引进的地区和时间,转引品种转引的地区和时 间,育成品种的育成地区和时间。 4.3.2 形态特征 4.3.2.1 树形
10、 常见树形按图1分类。 XX/T XXXXXXXXX 4 1. 自然开心形 2. 疏散分层形 3.空心圆头形 4.单圆锥形 5.丫形 6.双主干形 图1 油橄榄树形 4.3.2.2 叶片 在新梢停止生长后,调查正常营养枝中段的小叶片。 按表2中的图形,确定叶形、叶尖、叶基、叶片弯曲等形状。 表2 叶片性状表 叶片描述 图形 叶形 1.长椭圆形 2.椭圆披针形 3.披针形 叶尖 1.渐尖 2.尖 3.凸尖 4.圆钝 叶基 1.狭楔形 2.楔形 3.阔楔形 4.圆弧形 弯曲形状 1.向上弯曲 2.平直 3.向下弯曲 4.扭曲 4.3.2.3 果形 XX/T XXXXXXXXX 5 按表3中图形确定
11、油橄榄果形、对称形、果顶和果基形状及有无凸起等特征。 表3 油橄榄果实形状及特征 果实形状及特征 图形 果形 1.圆球形 2.椭圆形 3.卵形 4.细长形 对称形 1.完全对称 2.稍不对称 3.不对称 果顶、果基形状 1.果顶尖 2.果顶圆 3.果基截尾 4.果基圆 果顶有无无凸起 1.无 2.有 4.3.2.4 果面 果粉: 果面被有果粉为有,反之为无。 果面斑点面积: 无斑点为无,10%为少,10%50%为中,50%为多。 4.3.2.5 果核 果核形状按图2分类。 1.圆球形 2.短椭圆形 3.长椭圆形 4.卵形 5.倒卵形 6.纺锤形 7.圆锥形 图2 油橄榄果核形状 4.3.3 生
12、长习性指标 XX/T XXXXXXXXX 6 4.3.3.1 分枝角度 分枝与主干的角度,45为小,4560为中,60为大。 4.3.3.2 树高 3.0m为矮小、3.0m6.0m为中等、6.0m为高大。 4.3.3.3 花朵数 一个花序上的小花数18朵为少,18朵25朵为中,25朵为多。 4.3.4 物候期 4.3.4.1 花蕾出现期 花蕾或者花序开始出现的时间。 4.3.4.2 初花期 有5%花已开放的时期。 4.3.4.3 盛花期 有50%花开放的时期。 4.3.4.4 终花期 仅留存约5%以下的花开放的时期。 4.3.4.5 坐果期 开始有果实出现的时期。 4.3.4.6 果实成熟期
13、全树50%以上果实转为本品种固有色泽的时期。 4.3.5 结实特性 4.3.5.1 鲜果含油率 18%为低, 18%22%为中等,22%为高。 4.3.5.2 抗病性 抗病性调查按附录B执行。 5 种质资源评价 5.1 评价指标 单果重、果肉率、鲜果含油率、油酸含量、早实性、丰产性、大小年和抗病性。 5.2 样本采集 XX/T XXXXXXXXX 7 应在植株达到盛果期及正常生长情况下观察和采集样本。 5.3 数据采集 每个性状应在同一地点相同条件下至少进行3a的重复调查采集。 5.4 指标测定方法 鲜果含油率、油酸含量测定按GB5009.6执行。 5.5 种质评价 5.5.1 优良种质资源
14、5.5.1.1 油用 应同时符合表4中油用优良种质资源下标“”指标外,还应符合标“”的至少1项指标。 表4 油橄榄种质资源评价表 序号 性状 指标 油用优良 种质资源 果用优良 种质资源 特异种质 资源 1 丰产性 丰产 2 鲜果含油率 18% 22% 25% 3 油酸含量 56% 80% 4 早实性 早实 晚实 5 单果重 3.0g 4.0g 6.0g 6 果肉率 75% 80% 85% 7 大小年 不明显 8 抗病性 高抗 中抗 5.5.1.2 果用 除应同时符合表4中果用优良种质资源下标“”指标外,还应符合标“”的至少1项指标。 5.5.2 特异种质资源 符合表4中特异种质资源下标有“”
15、的任何1项指标。 A XX/T XXXXXXXXX 8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 油橄榄种质资源特性记载表 下面给出了油橄榄种质资源特性记载格式。 表A.1 油橄榄种质资源特性记载表 种质 基本 信息 种质名称 种质来源 1.引进品种(系)2.选育品种(系)3.遗传材料 4.其他 种质类型 1.早实 2.中等 3.晚实 用途 1.果用 2.油用 3.油果兼用 4.其他 繁殖方式 1.嫁接 2.扦插 3.其他 选育单位 种质历程 1.新品种登记地区( )和时间( ) 2.引进品种引进地区( )和时间 ( ) 3.转引品种转引地区( )和时间( ) 4.育成品种育成地区( )和时间 ( ) 原产地
16、 国家( ),省(州)( ), 地区( ) 形态 特征 树形 1.自然开心形 2.疏散分层形 3.空心圆头形 4.单圆锥形 5.丫形 6. 双主干形 树高(m) 冠幅(m) 干周(cm) 母枝长度(cm) 果枝长度(cm) 枝条角度 1.小 2.中 3. 大 叶片 叶形 1.长椭圆形 2.倒卵状披针形 3.披针形 4.卵形 5.梭形 叶尖 1.渐尖 2.尖 3.凸尖 4.圆钝 叶基 1.狭楔形 2.楔形 3.阔楔形 4.圆弧形 弯曲形状 1.向上弯曲 2.平直 3.向下弯曲 4.扭曲 花 小花数 1.多 2.中 3.少 完全花比例(%) 果实 果形 果形 1.圆球形 2.椭圆形 3.卵形 4.
17、细长形 对称形 1.完全对称 2.稍不对称 3.不对称 果顶和果基 1.果顶尖 2.果顶圆 3.果基截尾 4.果基圆 有无乳头 1.无 2.有 果面 果粉 1.有 2.无 果面斑点 1.多 2.中 3.少 4.无 果核 1.圆球形 2.短椭圆形 3.长椭圆形 4.卵形 5.倒卵形 6.纺锤形 7.圆锥形 物候期 花蕾出现期 初花期 盛花期 终花期 坐果期 果实转色期 果实成熟期 结实特性 果枝率(%) 连续结果能力 1.弱 2.中 3.强 坐果率(%) 始果期 a 单株产量(kg) 丰产性 1.丰产 2.不丰产 品质特性 单果重(g) 果肉率(%) 含油率(%) 抗病性 1.高抗 2.抗 3.
18、中抗 4.感 5.高感 XX/T XXXXXXXXX 9 A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油橄榄抗病性评价 B.1 采样及调查 发病高峰时期,每品种随机取样3株,并在四个不同方向上共随机抽取100 片叶片或果实,计数叶 片或果实总数,病叶或病果数,按表B.1记载每株树的发病情况。 B.2 病害分级 根据病害症状,按表B.1进行病害分级。 表B.1 油橄榄病害分级 级别 症状 0 无病症 1 叶或果面出现点状病斑 2 病斑面积占叶、果面的15%以下 3 病斑面积占叶、果面的15%30% 4 病斑面积占叶、果面的30%以上 B.3 病情指数 病情指数以DI表示,按公式(B.1)计算: D I(
19、%)= 100 (B.1) 式中: i发病叶、果级别; ni第i级的叶、果数; n 调查总叶、果数。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一位。 B.4 评价标准 依据病情指数,按表B.2标准评价油橄榄病抗性。 表B.2抗性评价标准 抗病级别 病情指数 DI 高抗(HR) DI5.0 抗 (R) 5.0DI10.0 中抗(MR) 10.0DI20.0 XX/T XXXXXXXXX 10 感 (S) 20.0DI40.0 高感 (HS) DI40.0 _ ICS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LY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 XXXXXXXXX 油橄榄 第2部分 采穗圃营建技术规程 Olive P
20、art 2: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tting orchard estabishment of Olive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报批稿) (本稿完成日期:20 20.12.10) XXXX - XX - XX发布 XXXX - XX - XX实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发布 XX/T XXXXXXXXX I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品种选择 . 1 4 营建技术 . 2 5 采穗圃管理 . 5 6 建立技术档案 . 5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油橄榄良种特性及其适应生态条件 . 6 X
21、X/T XXXXXXXXX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LY/T XXXX- XXXX 油橄榄的第2部分。 本文件代替LY/T 2783-2016油橄榄采穗圃营建技术规程。与LY/T 2783-2016相比,除结构调 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改建采穗圃的要求和技术方法(见4.2、6.2); 修订了原有新建采穗圃技术(见4.1、5、6);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油橄榄良种特性及其适应生态条件”(见附录A); 删除了资料性附录A“油橄榄采穗圃病虫害防治”。 本文件由全国经济林产品标准化技术委
22、员会(TC557)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陇南市武都区油橄榄研究开 发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姜成英、陈炜青、吴文俊、赵海云、赵梦炯、戚建莉、罗文莉、宁德鲁、王芳、 马婷、陈海云、李勇杰、贺娜、陈翠莲、耿树香、李勇鹏、刘娇、王鹏、马春娟、吕斌燕、刘雅宏。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发布情况为: 2016年首次发布为LY/T 2783-2016;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XX/T XXXXXXXXX III 引 言 油橄榄是我国引种成功的优良木本油料树种,橄榄油营养保健价值很高,享有“植物油皇后”的美 誉。近些年,在国家发展食用油及木本油料的政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LY 1532-2021 油橄榄 1532 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