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 T 608-2018 口腔颌面部X射线检查操作规范.pdf
《WS T 608-2018 口腔颌面部X射线检查操作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S T 608-2018 口腔颌面部X射线检查操作规范.pdf(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1.020 C 05 WS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生 行 业 标 准 WS/T 608 2018 口腔颌面部 X 射线检查操作规范 Basic operation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conventional X-ray practices 2018 - 05 - 10 发布 2018 - 11 -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 WS/T 608 2018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医学 X 射线检查 的辐射防护 . 2 5 X 射线摄影 . 3
2、 5.1 根尖片 X 射线摄影 . 3 5.2 牙合 翼 片 X 射线摄影 . 4 5.3 上颌前部咬合片 X 射线摄影 . 5 5.4 上颌后部咬合片 X 射线摄影 . 6 5.5 下颌前部咬合片摄影 . 6 5.6 下颌横断咬合片 X 射线摄影 . 7 5.7 曲面体层 X 射线摄影 . 8 5.8 头影测量片 X 射线摄影 . 8 5.9 颅面骨 X 射线摄影 . 9 5.10 涎腺造影 . 14 5.11 颞下颌关节造影 . 16 参 考 文 献 . 18 WS/T 608 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口腔医学会口
3、腔颌面放射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 口腔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空军军医大 学口腔医院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祖燕、马绪臣、李刚、余强、王虎、程勇、王铁梅、 陈金武。 WS/T 608 2018 1 口腔颌面部 X 射线检查操作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口腔颌面部 X射线摄影检查前准备、技术方法、程序及影像显示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受检者进行口腔颌面部 X射线摄影检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
4、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179 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基本要求 WS/T 389 医学 X线检查操作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X射 线摄影 radiography 以 X射线作为载体,利用其穿透性和荧光作用对增感屏和(或)影像接收器系统进行曝光,以获取 被照体信息影像的摄影方法。 3.2 X射线影像接收器 X ray image receptor 直接或间接地把 X线影像转换成可见影像的装置。 X线影像接收器也有称 X线影像器 , 包括屏 /片系统、 储存磷光板( IP)、平板探测器、 电荷耦合元件 ( Charge-coupl
5、ed Device, CCD) 、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 导体(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CMOS) 等。 3.3 X射线遮线筒 collimator 根据 X射线摄影部位的需求而制作的不同形态的 X射线管遮线筒,以控制照射野。 3.4 中心线 central ray,CR 中心线是 X线束中最中间的投影于摄影部分的射线。中心线的投射方向、角度、射入点均影响着解 剖部位的显示以及影像的放大与变形的程度。 3.5 WS/T 608 2018 2 X射线摄影体位 radiographic positioning 在 X射线摄影中,为显示某一解剖
6、部位或病变而进行的体位设计。 3.6 听眶线 infraorbitomeatal line,IOML 眶下缘与外耳孔上缘连 线。 3.7 听口线 cheilion-meatal line,CML 口角与外耳孔上缘连线。 3.8 听鼻线 acanthiomeatal line,AML 鼻前嵴与外耳孔中点连线。 3.9 鼻翼耳屏线 ala-tragus line 鼻翼中点到同侧耳屏中点的连线。 3.10 矢状面 sagittal plane 矢状面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垂直平面;将人体分为对称相等的左、右两部分的垂直平面,称为 正中矢状面。 3.11 唾液腺造影术 sialography 是将 X
7、线阻射的造影剂经主导管逆行注入腺体后拍摄 X线片来显示腺体内部形态及 功能的检查方法, 多用于腮腺及下颌下腺。 3.12 颞下颌关节造影术 tempromandibular arthrography 通过向颞下颌关节腔内注射对比剂,显示关节内部结构的一种造影方法。 3.13 口腔颌面锥形束 CT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口腔颌面锥形束 CT采用锥形 X线束和面积探测器,只需要围绕兴趣区旋转 360,获取容积重建所需 要的数据,由计算机重建出各向同性的高空间分辨率的三维图像。与传统的医用 CT比较,具有空间分辨 率高、辐射剂量相对较小等优点。 4 医学 X 射
8、线检查的辐射防护 X射线辐射防护应符合 GBZ 179 的要求。 WS/T 608 2018 3 5 X 射线摄影 5.1 根尖片 X 射线摄影 5.1.1 摄影前准备 摄影前准备包括以下步骤: a) 核对 X 射线摄影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摄影部位; b) 嘱患者摘掉被照视野内的眼镜、耳环等饰品及可摘局部义齿等阻射物品; c) 为患者佩戴甲状腺铅领; d) 根据检查部位、目的选择适宜的影像接收器; e) 根据检查部位、患者年龄、组织厚度等选择适宜的曝光参数。 5.1.2 适应证 主要用于龋病,牙髓钙化,牙内吸收,根尖周病变,牙发育异常,牙周炎,牙外伤,牙根折裂,修 复体,种植体
9、及某些系统性 疾病累及牙槽骨等的检查。 5.1.3 禁忌证 无特殊禁忌证,但重度开口困难患者、严重颅脑损伤及因严重系统性疾病或其它病情严重无法配合 者,不宜拍摄。 5.1.4 操作程序及方法 5.1.4.1 患者体位 患者坐位,矢状面宜与地面垂直。投照上颌后牙时,鼻翼耳屏线宜与地面平行。投照上颌前牙时, 上前牙的唇面宜与地面垂直。投照下颌后牙时,听口线宜与地面平行。投照下颌前牙时,头稍后仰,下 前牙的唇面宜与地面垂直。 5.1.4.2 分角线投照 5.1.4.2.1 分角线投照技术要求 X射线中心线与被检查牙长轴与影像接收器之间夹角的角平分线垂直。 X射线中心线应尽量与被检查 牙的邻面切线平行
10、。 5.1.4.2.2 影像接收 器放置及固定 影像接收器放入口内应使影像接收器感光面紧靠被检查牙的舌(腭)侧面。投照前牙时,影像接收 器竖放,边缘要高出切缘 7 mm左右;投照后牙时,影像接收器横放。将影像接收器固定后投照。 5.1.4.2.3 X 射线中心线位置 投照根尖片时, X 线中心线需通过被检查牙根的中部,建议其在体表的位置如下: a) 投照上颌牙时,以外耳道口上缘至鼻尖连线为假想连线, X 线中心线通过部位分别为: 1) 投照上中切牙通过鼻尖; 2) 投照上单侧中切牙及侧切牙时,通过鼻尖与投照侧鼻翼之连线的中点; 3) 投照上单尖牙时,通过投照侧鼻翼; 4) 投照上前磨牙及第一磨
11、牙时,通 过投照侧自瞳孔向下的垂直线与外耳道口上缘和鼻尖连线的交 WS/T 608 2018 4 点,即颧骨前方; 5) 投照上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时,通过投照侧自外眦向下的垂线与外耳道口上缘和鼻尖连线的交 点,即颧骨下缘; b) 投照下颌牙时, X 线中心线均在沿下颌骨下缘上 10 mm 的假想连线上,然后对准被检查牙的部 位射入。 5.1.4.2.4 影像显示 根尖片影像应满足以下几点: a) 完整显示被照牙齿全长,包括牙釉质、牙本质、牙髓腔、骨硬板、牙周膜间隙等; b) 至少显示 2 mm 根尖周骨质; c) 图像清晰度、对比度好。 5.1.4.2.5 注意事项 X 线摄影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2、: a) 如果 牙排列不整齐、颌骨畸形或口内有较大肿物妨碍将影像接收器放在拍摄正常位置时,可根 据牙的长轴和影像接收器所处的位置改变 X 线中心线倾斜角度; b) 如遇腭部较高或口底较深的患者,影像接收器在口内的位置较为垂直, X 线中心线倾斜的角度 应减少; c) 全口无牙、腭部低平、口底浅的患者,则影像接收器在口内放置的位置较平, X 线中心线倾斜 的角度应增加; d) 儿童因牙弓发育尚未完成,腭部低平, X 线中心线的垂直角度应酌情增加。 5.1.4.3 平行投照 5.1.4.3.1 平行投照技术要求 X射线呈水平投射被检查牙, X射线发生器(球管)尽量远离被检查牙,投照时应 使用长遮线
13、筒。 5.1.4.3.2 投照技术 影像接收器的放置应使用持片夹和咬合垫。影像接收器的垂直面应与牙体长轴平行。投照上后牙时, 影像接收器应尽量远离被照牙,其影像接收器的边缘位于或越过腭中缝;当投照下后牙时,影像接收器 与被照牙接近;投照上前牙时,影像接收器的组织边缘放置于硬腭后份;投照下前牙时,影像接收器的 组织边缘应放置于舌下。影像接收器的平面应与被照牙的长轴平行。通常持片夹口外部分有一定位圈, 投照时球管对准定位圈,使 X射线中心线垂直影像接收器(牙体长轴)并避免投照切空。 5.1.4.3.3 影像显示 影像显示与 5.1.4.2.4相同。 5.1.4.3.4 注意事项 X射线的中心线应通
14、过影像接收器的中心并覆盖整 个 影像接收器。 5.2 牙合 翼片 X 射线摄影 5.2.1 摄影前准备 同 5.1.1。 WS/T 608 2018 5 5.2.2 适应证 主要用于检查邻面龋、髓石、牙髓腔、充填物边缘密合情况、牙槽嵴顶病变等。 5.2.3 禁忌证 同 5.1.3。 5.2.4 操作程序及方法 5.2.4.1 患者体位 患者坐位,头的矢状面与地面垂直,听口线与地面平行。 5.2.4.2 影像接收器放置 将影像接收器短轴与磨牙长轴平行,置于下颌磨牙舌侧,将 牙合 翼片的 翼片放于被照牙 咬合面上, 然后请患者咬住翼片。 5.2.4.3 X 射线中心线 以 8角对准影像接收器中心,
15、通过上颌磨牙咬合面上方 0.5 cm射入,并使 X线水平角度与被照牙 邻面平行。 5.2.5 影像显示 显示上、下牙牙冠及相应的牙槽骨影像。 5.3 上颌前部咬合片 X 射线摄影 5.3.1 摄影前准备 同 5.1.1。 5.3.2 适应证 主要用于观察上颌前部骨质病损及乳、恒牙的情况。 5.3.3 禁忌证 同 5.1.3。 5.3.4 操作程序及方法 5.3.4.1 患者体位 患者坐位,头矢状面与地面垂直,听鼻线与地面平行。 5.3.4.2 影像接收器放置 影像接收器长轴与头矢状面平行,放置于上、下颌牙之间,嘱患者于正中 咬合位咬住影像接收器。 5.3.4.3 X 射线中心线 以向足侧倾斜
16、65角对准头矢状面, 由鼻骨和鼻软骨交界处射入影像接收器中心。 WS/T 608 2018 6 5.3.5 影像显示 上颌前部咬合片影像应满足以下几点: a) 显示前部腭板、上颌窦前份及鼻中隔; b) 显示上前牙区牙列及牙槽骨。 5.4 上颌后部咬合片 X 射线摄影 5.4.1 摄影前准备 同 5.1.1。 5.4.2 适应证 主要用于观察一侧上颌后部骨质病变。 5.4.3 禁忌证 同 5.1.3。 5.4.4 操作程序及方法 5.4.4.1 患者体位 同上颌前部咬合片。 5.4.4.2 影像接收器放置 将影像接收器置于上、下颌牙之间,尽量向后并向被检查侧放置。影像接收器长轴与头的矢状面平 行
17、,嘱患者于正中 咬合位咬住影像接收器。 5.4.4.3 X 射线中心线 向足侧倾斜 60角,水平角度与被检查侧前磨牙邻面平行,对准 被检侧眶下孔的外侧射入。 5.4.5 影像显示 上颌后部咬合片影像应满足以下几点 : a) 显示投照侧象限的上颌牙列和牙槽骨; b) 显示对侧上颌侧切牙至投照侧第三磨牙及上颌结节; c) 显示投照侧上颌窦的外下份。 5.4.6 注意事项 避免 X射线球管放置过于靠后,以防止颧弓影像与后牙影像重叠。 5.5 下颌前部咬合片摄影 5.5.1 摄影前准备 同 5.1.1。 5.5.2 适应证 用于观察下颌颏部骨折及其它颏部骨质病变。 WS/T 608 2018 7 5.
18、5.3 禁忌证 同 5.1.3。 5.5.4 操作程序及方法 5.5.4.1 患者体位 患者坐位,头部后仰,矢状面与地面垂直,使影像接收器与地面呈 55角。 5.5.4.2 影像接收器放置 将影像接收器置于上下颌牙之间,尽量向后放置,影像接收器长轴与头矢状面平行,并使影像接收 器长轴中线位于两下中切牙之间,嘱患者于正中 咬合位咬住。 5.5.4.3 X 射线中心线 以 0角对准头矢状面,由颏部射入。 5.5.5 影像显示 下颌前部咬合片影像应满足以下几点: a) 显示下颌骨前部颌骨; b) 显示下前牙牙列; c) 显示下颌前部下缘骨皮质。 5.6 下颌横断咬合片 X 射线摄影 5.6.1 摄影
19、前准备 同 5.1.1。 5.6.2 适应证 检查下颌骨体部骨质有无颊舌侧膨胀,下颌骨体骨折移位,异物及阻生牙定位和下颌下腺导管结石 等。 5.6.3 禁忌证 同 5.1.3。 5.6.4 操作 程序及方法 5.6.4.1 患者体位 患者坐位,头的矢状面与地面垂直。 5.6.4.2 影像接收器放置 大小及放置与下颌前部 咬合片相同。 5.6.4.3 X 射线中心线 对准头矢状面,经两侧下颌第一磨牙连线中点垂直影像接收器射入。 WS/T 608 2018 8 5.6.5 影像显示 下颌横断咬合片影像应满足以下几点: a) 显示口底软组织轮廓; b) 显示下颌骨的颊舌侧骨板; c) 显示下颌骨和牙
20、弓横断面。 5.6.6 注意事项 如果用于检查口底(如涎腺导管结石),曝光条件应选择软组织投照条件。 5.7 曲面体层 X 射线摄影 5.7.1 摄影前准备 摄影前准备包括以下步骤: a) 核对 X射线摄影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 摄影部位; b) 嘱患者摘掉被照视野内的眼镜、耳环及可摘局部义齿等阻射物品; c) 根据患者年龄、组织厚度选择适宜的曝光参数。 5.7.2 适应 证 曲面体层适用以下情况: a) 上下颌骨外伤、畸形、肿瘤、炎症及血管性病变等; b) 牙及牙周组织疾病,如阻生牙及牙周炎等; c) 观察牙发育及萌出状况; d) 错 牙合 畸形; e) 颞下颌关节疾病; f)
21、 其他颌面部病变的检查等。 5.7.3 禁忌证 无特殊禁忌证。 5.7.4 操作程序及方法 患者立位或坐位,颈椎呈垂直状态或稍向前倾斜,下颌颏部置于颏托正中, 矢状面与地面垂直,听 眶线与听鼻线的分角线与地面平行,用额托和头夹将头固定。 5.7.5 影像显示 显示双侧上、下颌骨、上颌窦、颞下颌关节及全口牙齿。 5.8 头影测量片 X 射线摄影 5.8.1 摄影前准备 同 5.7.1。 5.8.2 适应证 WS/T 608 2018 9 用于研究分析健康人及错 牙合 畸形患者牙、颌、面形态结构,研究颅颌面生长发育及记录矫治前后 牙、颌、面形态结构的变化。有时亦用于颅、颌、面异物的定位。 5.8.
22、3 禁忌证 无特殊禁忌证。 5.8.4 操作程序及方法 5.8.4.1 头颅侧位头影测量片 5.8.4.1.1 患者体位 患者坐位或站位,将头颅定位架的耳塞调至与患者外耳道口平齐,将两侧耳塞分别放进外耳道口内。 此时, 头部矢状面与影像接收器平行。嘱患者咬在正中 咬合位。 5.8.4.1.2 影像接收器放置 影像接收器与地面垂直。 5.8.4.1.3 X 射线中心线 对准外耳道口并且保证两侧外耳道口的影像相互重叠,线中心线垂直影像接收器投照。 5.8.4.2 头颅正位头影测量片 5.8.4.2.1 患者体位 患者坐位或站位,影像接收器位于患者的前面。将头颅定位架的耳塞调至与患者外耳道口平齐,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WS 608-2018 口腔颌面部X射线检查操作规范 608 2018 口腔 面部 射线 检查 操作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