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 T 731-2011稻鸭油 绿色生产技术规程.pdf
《DB42 T 731-2011稻鸭油 绿色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2 T 731-2011稻鸭油 绿色生产技术规程.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 B05 备案号: DB42 湖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2/T 7312011 稻鸭油 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Green production technique guidelines of rice-duck-rape mutuality mode 2011 - 12 - 06 发布 2012 - 01 - 06 实施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42/T 731-2011 II DB42/T 731-2011 III 目 次 前言 .IV 引言 .V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产地环境 .2 5 模式规范 .2 5.1
2、 品种选择 .2 5.2 稻鸭共生 .2 5.3 稻油衔接 .2 5.4 绿色生产 .2 5.5 田块选择 .2 6 水稻生产技术 .3 6.1 直播前准备 .3 6.2 直播 .3 6.3 秸秆还田技术 .3 6.4 施肥技术 .3 6.5 病虫草害防治 .3 6.6 收获、晾晒及储藏 .4 7 鸭子饲养技术 .4 7.1 放养 .4 7.2 雏鸭培育 .4 7.3 饲喂 .4 7.4 捕收鸭 .5 8 油菜直播技术 .5 8.1 整地 .5 8.2 直播 .5 8.3 合理密植 .5 8.4 施肥 .5 8.5 杂草防治 .5 8.6 病虫害防治 .5 8.7 适时、适度摘薹 .6 8.8
3、 适时收获 .6 DB42/T 731-2011 IV 前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提出与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湖北省农业厅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金鹏、汪本福、杜巍、罗昆、程建平、万正煌、李莉、赵锋、鄢云享、高 红兵、曹洪、刘青松、罗传贵。 DB42/T 731-2011 V 引言 “稻-鸭-油”绿色生产模式是以优质稻种植为中心,家鸭田间放养为特点,直播水稻、直播油菜为 突破,以生产绿色稻、鸭、油产品为目标的生态种养结合模式。随着绿色农业在江汉平原的逐步兴起和 国家社
4、会公益性研究项目绿色农业科学研究与示范课题在江汉平原的实施,为了生产质量达标的绿色农 产品,我们结合江汉平原的实际情况,对常规种养模式进行技术改进和扩大,形成当前在江汉平原推广 的“稻鸭油”绿色生产模式。针对生产中存在的产地环境选择不合理、过量施用农药化肥、秸秆未 循环利用、放鸭密度过大、油菜直播密度偏大、摘薹时间过迟等一系列问题。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 物研究所、湖北省农业厅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和京山县农业局、松滋市农业局、荆州区农业局、荆门市 农业局等单位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稻-鸭-油”模式中品种的选择、合理的水肥管理、适宜密度、 适宜的摘薹时期等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并开展试验示范,取得了
5、有关的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制定本标 准。 DB42/T 731-2011 1 稻鸭油 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稻鸭油”绿色生产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模式规范、水稻生产技术、 鸭子饲养技术和油菜直播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江汉平原及其相似地区的稻鸭油绿色生产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 GB 13078-2001 饲料卫生标准 NY/T 391-2002 绿色食品
6、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393-2000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2000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471-2001 绿色食品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 472-2001 绿色食品 兽药使用准则 NY/T 746-2003 绿色食品 甘蓝类蔬菜 NY/T 790-2004 双低油菜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稻鸭油”绿色生产模式 green production technique guidelines of rice -duck-rape 指在绿色农产品生产的环境条件和技术水平下,以种植优质水稻,水稻 3 叶
7、期后放入 7d 10d 的雏 鸭,实行稻田养鸭的农户种养模式,后季种植双低(或薹籽两用) 优质油菜品种,并按照绿色食品生 产要求进行管理的农业生产方式。 3.2 双低油菜 low erucic acid and low glucosinolate oil seed rape 指达双低标准的低芥酸低硫苷油菜。 3.3 薹籽两用油菜 tai-tsai/rapeseed dual-use 油菜春季收一季菜薹,成熟期再收一茬菜籽。 DB42/T 731-2011 2 3.4 酵素菌生物有机肥 ferment bio-organic fertilizer 在合理配方的基础上,经过现代化工业发酵,加工干燥
8、精致而成,其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腐殖酸、 氨基酸和大量的活菌的肥料。 4 产地环境 产地选择、环境空气质量、农用灌溉水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符合 NY/T 391-2002 中的要求。 5 模式规范 5.1 品种选择 5.1.1 水稻品种选择 根据江汉平原的积温条件,选择优质、高产中熟中稻品种,如鉴真 2 号,扬两优 6 号及鄂中 5 号。 5.1.2 鸭品种选择 选择体重 1.5kg 、抗病力强、适宜放养的鸭品种,如江南 1 号、江南 2 号和本地麻鸭。 5.1.3 油菜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江汉平原自然环境和耕作制度的双低油菜品种,不能自行留用上年大田收获的双低油菜品 种,推荐品种中双 9 号、中双
9、 4 号、中油杂 4 号。 5.2 稻鸭共生 稻鸭共生是指以家鸭田间放养,早间将鸭子赶入田间啄食杂草和害虫,晚间收鸭回棚。 5.3 稻油衔接 5.3.1 施肥衔接 有机肥结合水稻插秧前整地施入,磷肥结合油菜直播前整地深施,水稻钾肥施用为基肥占 60% 70%,穗肥占 30% 40%。油菜钾肥 60%作基肥施用, 20%作蜡肥施用, 20%作薹肥施用,硼肥基施 50%, 叶面喷施 50%。 5.3.2 秸秆还田衔接 油菜直播后,稻草秸秆还田覆盖,增温、保墒、抑制杂草、腐烂增加有机质;油菜收获后,秸秆、 菜壳、菜梢打碎后还田,提供水稻生长的部分营养元素和增加土壤有机质。 5.3.3 排水控田衔接
10、水稻生育期推行节水灌溉,收获前 10 天排干田间明水,收获时田间达脚踏无印,水稻抢晴收获后 开好“三沟”,排湿晾田,促杂草萌生,在油菜直播前 2d-3d 除草一次。次年油菜收获后,即秸秆还田、 灌水、施肥、整田、直播水稻。 5.4 绿色生产 本模式生产符合 A 级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生产过程中尽量少施化学合成肥料,肥料的使用以 增施有机肥为主,实行配方施肥,不使用硝态氮肥。农药的使用,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 不使用剧毒、高毒、残留期长和具有“三致”作用的化学农药。食品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 食品添加剂。 DB42/T 731-2011 3 5.5 田块选择 基地田块选择做到
11、远离工厂、矿区、城镇,灌溉用水无污染,排灌方便,旱涝保收的稻田,农田土 壤深厚,土壤肥沃,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基地田块的选择符合 NY/T 391-2002 的规定。 6 水稻生产技术 6.1 直播前准备 6.1.1 种子精选 播种前进行晒种、风选,用比重 1.05 的盐水或泥水选种。 6.2 直播 6.2.1 直播时期 根据品种生育期,于 5 月 15 日 5 月 25 日直播。 6.2.2 直播用种量 较常规直播多播基本苗 0.3 万 -0.5 万,杂交稻 25.5kg/ 公顷,常规稻 60kg/ 公顷。采用分厢定量直播, 分 2 次播种,第一次占总播量的 2/3,第二次占总播量的 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2 731-2011 稻鸭油 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731 2011 绿色 生产技术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