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历史及答案解析.docx
《2018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历史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历史及答案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 0 1 8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历史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 0分。)1 .下列人类遗址中,对研究我国北方原始农耕文化帮助最大的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解析:依据题干关键词“北方原始农耕文化”,结合课本所学,半坡原始居民生活于距今五六千年,北方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他们居住着半地穴房子,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并且开始种植蔬菜,体现了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文化。C项符合题意;元煤人遗址发现于云南元谋县,生活在距今约1 7 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 人类。云南在南方。B项不合题意;北
2、京人遗址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生活在距今约7 02 0万年,过着群居生活,靠打猎和采摘生活,还没有农耕。B项不合题意;河姆渡遗址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七干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他们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不属于黄河流域北方,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答案:C2 .对联“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称颂的人物()A.治理了黄河水患B.编著了道德经C.修建了都江堰D.开凿了大运河解析:依据题干提示信息“创开天府古神仙”,结合课本所学,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中 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
3、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C项符合题意。远古时代尧舜禹都治理过黄河,A项不合题意;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著的道德经阐述了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B项不合题意;为了巩固统治,加强南北交通,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答案:C3 .下边为汉朝一官职的印文。该官职的主要职能是() A.负责军政B.监察官吏C.管理赋税 D.掌管礼仪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汉朝一官职”“官印司隶校尉”,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刘彻大力加强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司隶校尉的职责是监察京畿地区的官吏,京畿地
4、区是政府所在地,所以包括三公,封侯,外戚等在内的所有中央各级官吏,监管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B项符合题意;汉朝实行三公旧情制。太尉负责全国军政,A项不合题意;大司农管理赋税,C项不合题意;奉常掌国之礼仪,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答案:B4 .“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业如何!”这段材料称道的人物应是()A.刘备B.孙权 C.诸葛亮D.曹操解析:依据材料“北平袁绍,南拒孙刘”,结合课本所学,公元2 0 0年曹操和袁绍双方在官渡进行决战。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国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屯粮,烧掉其全
5、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的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2 0 8年曹操挥师南下,攻打南方的刘邦和孙权。D项符合题意。由“南拒孙刘”,可知AB两项不合题意;诸葛亮曾经辅佐刘备。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答案:D5 .“(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材料突出说明,魏孝文帝()A.重视汉族文化 B.注重学以致用C.锐意改革旧俗D.潜心文学创作解析:依据材料“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左、老,尤精释义。有大文笔,马上口
6、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五经是中国的经典著作,魏孝文帝在北魏广泛传播,不该一字。故反映的是孝文帝重视汉族文化,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答案:A6 .下列哪一成语的来历与古代科举制无关?()A.金榜题名B.连中三元 C.名落孙山D.卧薪尝胆解析:本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依据题干关键词“与古代科举制无关”,结合课本所学,春秋末年江南的吴国和越过进行争霸战争。武王夫差大败越国,越王勾践被迫向吴王称臣。勾践立志雪耻,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最终灭掉了吴国。隋朝创立科举制。D项符合题意;唐 朝设立进士科,考中第一名被称为状元。科举考中的被称
7、为金榜题名。A项不合题意;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B项不合题意;名落孙山源于科举考试的失败,考试或选拔未被录取。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答案:D7 .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A.等级森严B.商业繁荣C.重农抑商D.重文轻武解析:依据材料“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大致意思是所有行业都是低贱的,只有读书 入仕才是正途。即读书的行为高于一切。
8、反映了宋朝重文,重读书;“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意思是好男儿不当兵,好铁不做针。反映当时人们重文轻武,不以从军为荣。D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答案:D8 .某套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一课应出现在下列哪一单元中?()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大一统的秦汉帝国C.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D.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解析:依据课本所学,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而技术,增加了南方劳动力,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依据时间和经济领域的发展,C项符合题意;夏朝是中国历史最
9、早的国家,随后 商朝、西周建立,东周分为春秋、战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A项不合题意;从公元前2 3 0年秦国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先后攻灭六国,于公元前2 2 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秦朝;西汉武帝实现了大一统。B项不合题意;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出现了繁盛,但是因为闭关锁国政策,也导致中国的落后,西方列强侵略,中国进入近代史。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答案:C9 .清朝人李祖陶说:“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觇(看,窥视)景,畏避太甚。见鳝而以为蛇,遇鼠而以为庇。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上述社会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清王
10、朝实行()A.廷杖制度B.“文字狱”C.八股取士 D.特务统治解析:依据材料“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觇(看,窥视)景,畏避太甚。”可知当时的文人唯恐其所著涉及政治问题,害怕躲避国家大事。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禁锢;由“见鳝而以为蛇,遇鼠而以为虎,消阳刚之气,长柔媚之风”可以看出人们的思想精神文化受到了极大的禁锢。结合课本所学,清朝统治者非常重视 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统治者经常从知识分子文字、词语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案,很多人被处死。被称“文字狱”。B项符合题意;廷杖制度指皇帝在朝廷杖打大臣。始于汉明帝,此后各代均
11、有廷杖大臣之事,明后期尤甚,杖死者亦不少,A项不合题意;明朝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八股取士。C项不合题意;明朝为了监管臣民的监视、侦查,成立特务机构。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答案:B1 0 .阅读下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俄签订瑷珲条约B.中日签订马关条约C.中英签订南京条约D.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解析:依据课本所学,鸦片战争中,1 8 4 2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 0 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最
12、后一项内容,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对中国危害最大,是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C项符合题意;图表中变化的时间是1 8 4 3年,结合所学,1 9 5 8年中俄签订瑷珲条约,A项不合题意;1 8 9 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C项不合题意;1 9 0 1年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答案:C 1 1 .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劝导国人()A.放弃天朝观念B.学习西方技术C.拥护民主共和D.反抗列强侵略解析:依据材料
13、“戊戌变法期间”“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意思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大都认为“天圆地方”,中国处于世界的中心,是“天朝上国”。结合课本所学,鸦片战争,惊醒了中国人的迷梦,认识到“中国并不在中央”。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解世界,摒弃“天朝”观念,学习西方。A项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期间提出学习西方技术,B项不合题意;1 9 1 1年辛亥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复辟帝制,孙中山开始拥护民主共和,C项不合题意;西方列强的 侵略导致中国人民反列强侵略,材料没有体现。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答案:A1 2 .观察下图。图
14、中所示起义的重大历史意义是() A.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B.使腐朽的清王朝逐步走向灭亡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解析:依据图片中文字“武昌”“楚望台军械库”“起义部队进攻路线汉阳”,由此可知图片反映的是辛亥革命。结合课本所学,1 9 1 1年1 0月1 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起义军迅速占领楚望台军械哭,夺取枪支弹药。经过一夜精湛,起义军攻下武昌城,接着占领汉阳、汉口。因为1 9 1 1年是旧历的辛亥年,这次起义被称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项符合题意;1 8 5 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为
15、天京定为都城,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A项不合题意;1 9 2 7年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C项不合题意;1 9 2 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了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答案:B 1 3 .1 9 3 1年秋,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均将东北地理教本作为通用教材。该教材虽以东北地理为题,但着重谈东北历史与当时社会状况的关系。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凡尔赛和约签订B.九国公约签订C.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D.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东北解析:依据题干提示:1 9 3 1年,东北历史与当时社会状况。结合课本所
16、学,1 9 3 1年9月1 8日,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日本从此开始侵略中国东北。D项符合题意;1 9 1 9年6月巴黎和约签订对德的凡尔赛和约,A项不合题意;1 9 2 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对中国的九国公约,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共同侵略的局面,B项不合题意;1 9 2 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国 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 D。答案:D1 4 .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
17、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壮大抗日力量B.打倒北洋军阀C.改善农民生活D.消灭地主阶级解析:依据题干时间限制“抗日战争时期”,“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说明并没有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但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投入抗日,党采取了联合地主阶级,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而采 取的措施。A项符合题意;打倒北洋军阀是1 9 2 61 9 2 7年北伐战争的目的,B项不合题意;改善农民生活是党每个时期的目标,但是材
18、料突出“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的目的,C项不合题意;建国后,1 9 5 01 9 5 2年的土地改革,消灭地主阶级。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答案:A1 5 .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B.三大改造的完成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解析:根据图中图表公有经济和私有经济所占百分数的变法,可知,公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占主要。依据课本所学,1 9 5 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成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B项符合题意;大跃
19、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让工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不能说明材料中工业总产值1 0 0 %都是公有经济。故B错误;答案:B1 6 .1 9 7 9年6月,北京前门大栅栏街道办事处干部尹盛喜,在政策支持下辞职,创办了北京大碗茶青年茶社。这一史实最有助于研究我国的() A.社会生活变迁B.家庭联产承包C.现代企业制度D.经济体制改革 解析:依据题干“在政策支持下辞职,创办了北京大碗茶青年茶社。”即国家干部下海经商了。结合课本所学,1 9 7 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改革我国经济体制,我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前的“铁饭碗”逐渐被打破,就
20、业渠道拓宽,人们开始下海经商,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答案:D1 7 .改革开放后,我国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并出现了小长假,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政府注重民生脱贫任务完成休闲需求增加法制体系健全 A.B.C.D.解析:依据材料“改革开放后,我国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并出现了小长假,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由此可知国家比较重视中国传统节日,假日天数增多有利于人民的休息生活,娱乐,休闲,消费,购物等。正确,C项符合题意;国家发展经济才能解决脱贫任务,与题意无关;题干
21、涉及到节假日天数的增多,与法律建设无关。与题意无关。ABD三项不合题意。答案:C1 8 .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A.强调公民的平等B.保护公民的隐私C.保护公民的财产D.表达生者的敬意解析:依据雅典为牺牲的战士设立公共墓地,并为他们树碑,将所有牺牲的战士都埋葬在公共墓地之中,并郑重地刻上名字,同时隐去他们可能贫富不等的家世信息。说明雅典尊重每一个为城邦牺牲的战士,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公民为了城邦利益所作的牺牲,体现了城邦公民的平等。A项符合题意;B项不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涉及公民的财产,
22、C项不合题意;材料主要介绍的雅典为牺牲的战士修建的公共墓地,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答案:A1 9 .启蒙思想家卢梭说,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力的表现和远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当人 民的权力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这主要表明,卢梭主张()A.主权在民B.白由平等C.财产私有 D.权力制衡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阐述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他宣称“人生而自由的,可是现在他却处处戴着镣铐”,封建专制就是束缚自由的镣铐。他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
23、就有权推翻他,这体现了卢梭的对人民权力与地位的重视。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题干没有体现,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答案:A2 0 .2 0 1 8年5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 0 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相结合,产生了()空想社会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A.B.C.D.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 8 4 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国际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与俄国无产阶级运动相结合,诞生了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
24、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想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正确,C项符合题意;空前社会主义出现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前,错误,ABD三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答案:C2 1 .1 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 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 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等迅速传入中国。引发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明治维新B.甲午战争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解析:依据题干“1 9世纪中期”“日本”,结合课本所学,1 9世纪中期,日本还处于幕府统治之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此时中国出现了许多介绍世界知识的书籍,洋务派也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山东省 聊城市 中考 历史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