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 T 724.33-2021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33部分: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pdf
《DB12 T 724.33-2021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33部分: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2 T 724.33-2021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33部分: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pdf(10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13.100 CCS C 65 12 天津市 地方 标准 DB12/T 724.33 2021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 33 部分: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ade assessment of work safety Part 33: Dangerous chemical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2021 - 01 - 21 发布 2021 - 03 - 01 实施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 布 DB12/T 724.33 2021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
2、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评定内容 . 1 基础管理要求 . 1 4.1 场所环境 . 6 4.2 工艺及设备 . 10 4.3 特种设备 . 12 4.4 公用辅助设施 . 12 4.5 用电 . 16 4.6 消防 . 17 4.7 危险化学品 . 18 4.8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 . 19 4.9 5 评定细则 . 19 附录 A(规范性)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一级否决条款 . 20 附录 B(规范性)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22 附录 C(规范性) 场所环境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38 附录 D(规范性) 工艺及设备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3、. 52 附录 E( 规范性) 特种设备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57 附录 F(规范性) 公用辅助设施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65 附录 G(规范性) 用电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71 附录 H(规范性) 消防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81 附录 I(规范性) 危险化学品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90 附录 J(规范性)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95 DB12/T 724.33 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 文件是 DB12/T
4、724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的第 33部分。 DB12/T 724已经发布了以下 部分: 第 1部分:总则; 第 2部分:安全生产通用要求; 第 3部分:加油站; 第 4部分:石油库; 第 5部分: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 第 6部分:食品制造企业; 第 7部分:饮料制造企业; 第 8部分:纺织企业; 第 9部分: 服装 制 造加工企 业; 第 12部分: 纸 制品制 造企 业; 第 13部分: 机械 制 造企 业; 第 21部分:烟草制品企业 ; 第 22部分:日化产品制造企业 ; 第 26部分:酒类制造企业 ; 第 31部分:瓶装工业气体经营企业 ; 第 32部分:烟花爆竹经营(批发)企业
5、 ; 第 57部分:电子通信制造企业 。 本 文件 由 天津 市 应急 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天津市安全生产技术研究中心、 中安广源检测评价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刘宝刚、李博扬、赵元魁、司红梅、吴建水、邓航、庞梦霞、程笑 。 DB12/T 724.33 2021 1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 33 部分: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安全生产等级评定内容和评定细则。 本文件适用于企业安全生产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
6、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1651 个体防护 装备选用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58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 GB 51283 精细化工企业工程设计防火标准 DB12/T 724.1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第 1部分:总则 DB12/T 724.2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第 2部分:安全生产通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评定内容 基础管理要求 4.1 4.1.1 一般要求 基础管
7、理 一般要求应符合 DB12/T 724.2的规定。 4.1.2 安全领导力 4.1.2.1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4.1.2.2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严格履行法定的安全生产 责任 。 4.1.2.3 企业 应建立安全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制度,主要负责人应每天作出安全承诺并向社会公告。 4.1.2.4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至少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安 委会会议,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了解 安全生产状况,研究重大问题,并督促落实情况 ; 每年至少一次向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股东大会 报告安全生产情况,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接受工会、职工的监督。 DB1
8、2/T 724.33 2021 2 4.1.2.5 企业 主要负责人应参加领导干部带班,其他分管负责人要轮流带班;生产车间也应 有 管理人 员参加车间值班。 4.1.2.6 企业应建立反“三违”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机制,对“三违”行为进行检 查处置。 4.1.2.7 企业各级负责人应及时 研究 员工反映的安全生产问题,采纳合理化建议,公开奖励安全生产 表现突出的员工。 4.1.2.8 企业应建立和落实安全投入保障制度,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并建立 安全生产费用台账,载明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情况。 4.1.2.9 企业应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为员工
9、缴纳保险费。 4.1.2.10 企业应建立运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安全 生产 管理体系,并通过体系评审、持续改进等措施保 证有效运行。 4.1.3 安全生产责任制 4.1.3.1 企业 应建立 、 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 4.1.3.2 企业 安全生产责任制应涵盖所有组织和岗位,其安全生产责任内容、范围、考核标准应根据 实际情况适时更新。 4.1.3.3 企业 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在适当位置进行长期公示。公示的内容主要包括:所有层级、所有岗 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责任范围、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标准等。 4.1.3.4 企业 应将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年度培训计划,对所有岗位从业
10、人 员(含劳务派遣人员、实习学生等)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教育培训,如实记录相关教育培训情况等。 4.1.3.5 企业 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考核 机制 ,每年至少对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 行一次考核 ,并将考核结果与奖励惩处挂钩 。 4.1.4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4.1.4.1 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4.1.4.2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应经企业主要负责人批准实施,发放至相关岗位,文本应为现行唯一有效 版本。 4.1.4.3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至少每 3 年进行一次评审与修订,并保存修订记录。 4.1.5 操作规程 4.1.5.1 企业 应组织具有丰富生产经验的
11、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 根据生产工艺、技术、设 备设施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 结合同类企业事故教训和成熟的安全操作经验,编制 操作规程。 4.1.5.2 操作规程应经企业主要负责人批准实施, 发放至相关岗位,文本应为现行唯一有效版本 。 4.1.5.3 企业应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投产或投用前,组织编制修订相应的操 作规程 。 4.1.5.4 企业应每年对操作规程 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确认,至少每 3 年进行一次审核修订 。 4.1.5.5 企业 应开展操作规程培训和考核,建立培训记录和考核成绩档案。 4.1.6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与人员 4.1.6.1 企业
12、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a) 从业人员不足 30 人的,应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 从业人员 30 以上不足 100 人的,应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 2 名以上专职安全生 产管理人员; DB12/T 724.33 2021 3 c) 从业人员 100 人以上不足 1000 人的,应当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 4 名以上专职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 从业人员 1000 人以上的,应当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按不低于从业人员 5的比 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1.6.2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履行
13、下列职责: a) 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b) 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c) 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d) 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e) 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f) 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g) 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4.1.6.3 企业主要技术负责人应在主要负责人授权范围内负有安全生产技术决策和指挥权。 4.1.6.4 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企
14、业,新入职的主要负责人和主管生产、设备、 技术、安全的负责人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化学、化工、安全等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化 工类中级及以上职称;新入职的操作人员必须具备高中及以上学历或化工类中等及以上职业教育水平。 4.1.6.5 企业 应按照不低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5%的比例配备 危险物品安全类 中级及以上注册安全工 程 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但不应少于 1 人。 4.1.6.6 生产、储存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设置治安保卫机构,配备专职治安保 卫人员。 4.1.7 教育培训 4.1.7.1 企业应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 制定 、实施 年度安全生产培训计划,
15、培训计划应覆盖全 员。 4.1.7.2 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与其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 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自任职之日起 6 个月内,应依法参加安全生产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 得安全合格证书。 4.1.7.3 企业 应对新入职的从业人员进行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未经安全教育培训考核 合格的从业人员, 不应上岗作业。 新入职从业人员岗前安全培训教育以及从业人员每年再培训时间应符 合相关规定,工作岗位调整或离岗 3 个月以上重新上岗的人员应接受车间和班组级安全培训,考核合格 方可重新上岗。新从业危险化学品“两重点一重大”装置操作人员应经安全培训
16、合格后,在 3 年以上工 作经历且具有中级工以上技能等级的作业人员带领下,实习至少满 2 个月方可独立上岗。 4.1.7.4 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企业应对有关从业人员进行有专门的 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安全操作、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4.1.7.5 企业应对承包商的作业人员进行入厂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发放入厂证,保存安全培训 教育记录。进入作业现场前,作业现场所在基层单位应对施工单位的作业人员进行现场前安全培训教育 保存安全培训教育记录。 4.1.7.6 企业应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详细、准确记录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 等情况,并对培
17、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4.1.7.7 企业管理部门、班组应按照 月度 安全活动计划开展安全活动和基本功 训练 。 4.1.8 安全生产信息管理 DB12/T 724.33 2021 4 4.1.8.1 企业 应明确安全生产信息收集、整理、保存、利用、更新、培训等环节管理要求,明确安全 生产信息管理主责部门、各环节管理责 任部门,全面收集生产经营中涉及的化学品危险性、工艺和设备 的安全生产信息,信息应准确。 4.1.8.2 安全生产信息应包括化学品危险性信息、工艺技术信息、设备设施信息及其它相关信息。 4.1.8.3 企业 应保证生产 管理 、安全风险分析、事故调查和处理、符合性审核、安全监督
18、检查、应急 救援等 方面的 相关人员及时、如实获取最新的安全生产信息。 4.1.8.4 企业应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及政府其他有关要求,形成清单和文 本数据库,并定期更新。 4.1.8.5 企业应对相关岗位人员进行安全生产信息培训,建立培训记录档案。 4.1.8.6 企业应定期审查安全生产信息的完整性、时效性和准确性。 4.1.9 安全风险管理 4.1.9.1 企业应 明确安全风险评估的目的、范围、频次、准则、方法、工作程序等, 组织全员进行全 面、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风险辨识范围应覆盖所有活动及 区域 。 4.1.9.2 企业 应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依据安全风险评估准则
19、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并从技术、组织、制 度、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 4.1.9.3 企业 应建立不可接受安全风险清单,对不可接受安全风险要及时制定并落实消除、减小或控 制安全风险的措施,将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 4.1.9.4 企业 应将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及所采取的管控措施对 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 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管控措施。 4.1.10 隐患排查和治理 4.1.10.1 企业 应建立健全险隐患排查 和 治理工作机制,全体员工应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参与安全 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实行隐患闭环管理 。 4.
20、1.10.2 企业 应运用天津市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系统及时上报隐患排查治理相关情况。 4.1.11 变更管理 4.1.11.1 企业应明确不同部门的变更管理职责及变更的类型、范围、程序等内容。 4.1.11.2 企业应对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管理等方面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更进行规范管理。 4.1.11.3 企业所有变更应严格履行变更申请、变更 审批、变更实施、变更验收等变更程序。 4.1.11.4 企业应对变更过程及变更后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 4.1.11.5 变更验收合格后,企业应按照文件管理要求,及时修订操作规程和工艺控制参数,制定、完 善管理制度,及时更新涉及的安全生产信息
21、资料,并传达到可能受变更影响的所有员工,对其进行培训, 以掌握变更内容、安全生产信息更新情况、变更后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及采取的管控措施。 4.1.11.6 企业应建立健全变更管理档案。 4.1.12 作业安全管理 4.1.12.1 企业应对危险性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 执行作业审批手续, 无 相关作业票证或作业票 证不符合要求,不 应 从事相应作业 。 4.1.12.2 作业票证审批程序、填写应规范,内容应包括 : 作业证时限、气体分析、作业风险分析、安 全措施、各级审批、验收签字、关联作业票证办理等。审批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掌握现场作业 情况,现场检查确认后签发作业许可证。 DB1
22、2/T 724.33 2021 5 4.1.12.3 危险性作业活动前 应 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制定落实现场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做好吹 扫、清洗、气体检测等工作 。 4.1.12.4 企业应对作业人员的上岗资格、条件等进行作业前的安全检查,特种作业人员 应 持证上岗 ; 作业 前 应对作业人员 进行安全教育,确保作业人员了解作业安全风险和掌握风险控制措施。 4.1.12.5 企业 应 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 作业活动监护人员应具备基本救护技能和作业现场的应 急处理能力,持相应作业许可证进行监护作业,作业过程中不 应 离开监护岗位。 4.1.12.6 未经审批不 应 改变作业人员、范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2 724.33-2021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33部分: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724.33 2021 安全生产 等级 评定 技术规范 33 部分 危险 化学品 生产 企业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502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