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 T 3086.1-2019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技术 第1部分 就地保护及生境修复技术规程.pdf
《LY T 3086.1-2019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技术 第1部分 就地保护及生境修复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Y T 3086.1-2019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技术 第1部分 就地保护及生境修复技术规程.pdf(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 B 60 LY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林业 行 业 标 准 LY/T 3086.1 2019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保护技术 第 1 部分 就 地保护 及生境修复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in situ conservation and habitat rehabilitation of wild plants with extremely small populations (发布稿) 2019 - 10 - 23 发布 2020 - 04 - 01 实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发布 LY/T 3086.1 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
2、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 本标准由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提出 。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臧润国、黄继红、路兴慧、丁易、许玥、刘艳红、杜芳 。 LY/T 3086.1 2019 1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技术标准综合体第 1 部分 就地保护及生境 修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就地保护和 退化生境的修复 技术及其管理 。 本标准适用于 我国各类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其它珍稀濒危植物的 就地保护及生境修复 可以参照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
3、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776-201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5163 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GB/T 15781 森林抚育规程 LY/T 2651-2016 退化森林 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规程 LY/T 2244.1-2014 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技术导则 第 1部分:野生植物保护 LY/T 1819-2009 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小区技术规程 LY/T 1952-2011 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
4、用于本标准。 3.1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wild plants with extremely small populations 分布地域狭窄或呈间断分布,或长期受到外界因素胁迫干扰而呈现出种群退化和数量持续减少,种 群及个体数量都 极少,已经低于 种群 最小 可稳定存活界限,且随时可能 濒临灭绝的野生植物种类。主要 包括以下 3个类型 : 野外种群数量极小、极度濒危、随时有灭绝危险 ; 生境要求独特、生态幅狭窄 ; 潜在基因价值不清楚、其灭绝将引起基因流失、生物多样性降低、社会经济价值损失巨大且种群数量 相对较小 。 3.2 就地保护 in situ conservation 在野外原生分布
5、地,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和维持现存自然种群及相关的群落。 3.3 空缺分析 GAP analysis 识别未被现有自然保护区或保护小区覆盖的珍稀濒危物种分布区域的空间分析方法 。 3.4 生境修复 habitat rehabilitation LY/T 3086.1 2019 2 针对已经退化、正在退化或可能退化的生境, 采取人为措施,使保护物种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向有 利于种群维持和繁衍的方向发展。 3.5 保护缓冲带 conservation buffer zone 以保护目标 (种群或个体) 为中心,在建立的保护区或小区的基础上,再设置一定 的 空间范围作为 对人为 或 自然干扰 活动 的缓冲
6、地带。 4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就地保护 4.1 就地保护的对象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所有个体及与其生存和繁衍相关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 4.2 就地保护的原则 4.2.1 个体保护 对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种群 每 个个体 都要采取就地保护措施 。 4.2.2 种群保护 针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每个野生种群 (每个分布地点的所有个体)都要 采取就地保护措施。 4.2.3 生态系统保护 对与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生活史相关的传粉或种子散播相关的 动物及其生境 ,与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互 利共生的菌根 真菌 、 根瘤 细菌 等微生物及其土壤生境都应该进行保护,维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原生境生 态系统的自然性、稳定性和完整性
7、。 4.2.4 设置保护缓冲带 只要是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视其个体或种群分布情况,都应当设置一定范围的保护缓冲带,以确保 其灭绝风险降到最低。 4.3 就地保护途径 4.3.1 建立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小区 在空缺 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建立以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为核心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如果 条件 不 够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可以考虑 设立保护小区 ,保护小区确定方法参照 LY/T 1819-2009执行。 对每 种 极 小种群野生植物 的 个体及其生境 都实行尽可能严格的保护措施。 4.3.2 设立就地保护点 在 不够 设立保护区和保护小区的条件下, 以被保护种群或个体为核心设立保护点。 4.3.3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LY 3086.1-2019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技术 第1部分 就地保护及生境修复技术规程 3086.1 2019 极小 种群 野生 植物保护 技术 部分 就地 保护 生境 修复 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499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