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729-2014 环境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规范.pdf
《HJ 729-2014 环境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J 729-2014 环境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规范.pdf(4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7292014 环境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规范 Security spec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ystem 2014-12-25发布 2015-03-01实施 环 境 保 护 部 发 布 HJ 7292014 i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公 告 2014年 第87号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范环境信息化工作,现批准环境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平 台总体框架技术规范等十二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一、环境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平台总体框架技术规范(HJ 7182014); 二
2、、环境信息系统数据库访问接口规范(HJ 7192014); 三、环境信息元数据规范(HJ 7202014); 四、环境数据集加工汇交流程(HJ 7212014); 五、环境数据集说明文档格式(HJ 7222014); 六、环境信息数据字典规范(HJ 7232014); 七、环境基础空间数据加工处理技术规范(HJ 7242014); 八、环境信息网络验收规范(HJ 7252014); 九、环境空间数据交换技术规范(HJ 7262014); 十、环境信息交换技术规范(HJ 7272014); 十一、环境信息系统测试与验收规范软件部分(HJ 7282014); 十二、环境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规范(HJ
3、7292014)。 以上标准自 2015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由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登录环境保护部网站 ()查询。 特此公告。 环境保护部 2014年12月25日 HJ 7292014 ii HJ 7292014 iii 目 次 前 言.iv 1 适用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保护对象.2 5 安全目标.3 6 安全总体架构.3 7 信息安全保护方法.4 8 物理安全.7 9 网络安全.9 10 主机安全.12 11 应用安全.15 12 数据安全与备份恢复.17 13 系统建设.19 14 系统运维.21 附录A(规范性附录) 环境信息系统终端
4、与办公安全要求.24 附录B(规范性附录) 环境信息系统不同等级安全要求对照表.26 附录C(资料性附录) 大型环境信息系统安全建设示例.35 HJ 7292014 iv 前 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促进环境信息化工作,加强和规范环境信息系统的安 全建设与管理,保障环境信息系统安全,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信息系统的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与备份恢复、 系统建设、系统运维、终端与办公安全方面的安全要求。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信
5、息中心、北京神州绿盟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4年12月25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5年3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HJ 7292014 1 环境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信息系统的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与备份恢复、 系统建设、系统运维、终端与办公安全的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环境保护业务专网内的环境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运行及维护等各个阶 段。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271.82001 信息技术 词汇 第8部
6、分:安全 GB 178591999 计算机信息系统 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T 202702006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 GB/T 202712006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GB/T 202822006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管理要求 GB/T 209882007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 GB/T 210522007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物理安全技术要求 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2240200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GB/T 250702010 信息安
7、全技术 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 GB 50052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HJ 5112009 环境信息化标准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GB/T 5271.82001 第八部分 安全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信息系统 information system 用于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分发和部署信息的整个基础设施、组织结构、人员和组件的总和。 3.2 信息系统安全 information system security 使用合理安全措施保护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在存储、处理或传输等过程中不会被未授权用户访
8、问,并 保障授权用户能够正常使用系统。 3.3 机密性 confidentiality 数据所具有的特性,表示数据所达到的未提供或未泄露给未授权的个人、过程或其他实体的程度。 HJ 7292014 2 3.4 完整性 integrity 保证信息及信息系统不会被有意地或无意地更改或破坏的特性。 3.5 可用性 availability 保证信息和通信服务能够按预期投入使用的特性。 3.6 安全域 security domain 一个逻辑范围或区域,在同一安全区域中的各信息单元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安全等级或安全防护需 求,安全服务的管理员定义和实施统一的安全策略。它是从安全策略的角度划分的区域。 3
9、.7 威胁 threat 来自信息系统外部的,能够通过未授权访问、毁坏、泄露、数据修改和/或拒绝服务对信息系统造 成潜在危害的任何环境或事件。 3.8 风险 risk 表现为一种可能性,由威胁发生的可能性、威胁所能导致的不利影响以及影响的严重程度共同决定。 4 保护对象 环境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对象包括国家环境保护业务专网范围内的信息网络、业务系统、环境信息 及其物理环境、支撑性基础设施与安全设备设施等。 4.1 环境信息网络 环境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网络对象是国家环境保护业务专网范围内的各个信息网络,国家环境保护 业务专网包括国家、省、地市、县四级,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环境保护业务专网网
10、络结构示意图 HJ 7292014 3 4.2 环境信息应用系统 环境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业务对象是环境信息系统中运行的各类环境业务应用系统,依据 HJ 5112009,环境信息系统按业务应用类型可以分为环境保护核心业务应用系统和综合应用系统两 大类,其中: a)环境保护核心业务应用系统包括环境监测管理、污染监控管理、生态保护管理、核安全与辐射 管理、环境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各系统的作用分别为: 1)环境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用于实现对全国环境质量数据(包括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 境、近岸海域、酸雨、沙尘暴等数据)的管理,并覆盖生态监测、污染源监测等业务; 2)污染监控管理信息系统覆盖污染控制管
11、理、环境监察管理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统计等 业务; 3)生态保护管理信息系统覆盖区域生态环境管理、农村环境保护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业 务; 4)核安全与辐射管理信息系统覆盖核设施与材料监督管理、放射源监督管理、辐射环境监测管理; 5)环境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覆盖环境应急指挥调度、环境应急监测管理、环境应急决策支持、环境 应急现场处置管理、环境突发事件后评估等业务。 b)环境保护综合应用系统包括各类行政办公管理信息系统、环境保护政府网站、环境科技管理信 息系统、环境政策法规管理信息系统、环境财务与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和环境外事管理信息系统等综合性 的、为核心业务应用系统提供支持与服务的应用系统。 4
12、.3 环境信息 环境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信息对象是环境信息系统中的各类业务与办公信息,其中信息类型分为公 开信息和部门信息两类,根据不同类别的信息应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其中: 公开信息是在互联网上可以向公众完全开放的环境信息,对公开信息的保护应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 可用性。 部门信息只限于各级环境保护部门人员访问,主要包括不宜公开的工作信息、政府的商业秘密、个 人隐私等。部门信息分为部门公开信息和部门受控信息两种,部门公开信息允许所有各级环境保护部门 人员访问,部门受控信息需要经授权允许的各级环境保护部门人员才能访问。 5 安全目标 环境信息系统安全目标是保持环境信息系统的持续可用和可靠,为国家环
13、境保护工作正常运行提供 有力的支撑,保护环境信息系统中的信息网络、业务系统、环境信息及其物理环境、支撑性基础设施与 安全设备设施等,防止来自内、外部的非法攻击与损坏。 环境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应符合国家的信息安全规范的相关要求,遵照国家等级保护的相关规定,参 考国际上的安全标准,并且以风险防范为核心加强环境信息安全保护建设。环境信息系统中有关安全保 密问题应遵守国家保密相关规定。 6 安全总体架构 环境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技术体系的建设实现不 同等级保护对象、不同安全域的安全保护。环境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见图2。 HJ 7292014 4 其 他 PKI
14、VPN 图2 环境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应在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系统运行维护阶段进行,包括安全制度、安全机构、人 员安全的建设;安全技术体系应包含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与备份恢复, 安全技术体系建设应重视发展统一支撑平台、各类安全技术与产品以及集中安全管理平台的建设。 本标准是在国家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的环境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性的技术要求,其中包 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及备份与恢复、信息系统建设、信息系统运维 的安全要求,其中终端与办公安全按附录A执行。各环境信息系统在安全建设过程中按附录B中的相 应级别的安全要求实施
15、安全保护。 7 信息安全保护方法 7.1 环境信息系统的特点 依据环境保护的工作特点,环境信息系统具有一些特殊安全要求,在安全建设过程中应考虑以下方 面的特点: a)为满足环境监测、环境统计、生态监测等业务需要,用于环境监测业务的信息网络、系统及设 施应考虑移动监测、远程操作及办公等方面的安全要求; b)针对环境保护业务中核安全与辐射管理的信息系统,应当实施更加严格的安全技术措施; c)处理环境事件的环境应急执法、应急指挥类的信息系统与设施应加强安全保障方面的建设,增 强业务可靠性保护; d)国家环境保护业务专网依据业务的需要,可能与其他信息系统、网络、应用之间互联互通,应 通过严格的安全技术
16、与管理措施保证外部接入的信息系统不会对国家环境保护业务专网造成不良的影 响; e)包括环境监测、环境统计、环境评价、基础地理信息等在内的环境业务信息是环境保护业务基 础,应当对相关的数据实施安全保护,保证数据安全。 HJ 7292014 5 对于环境保护业务特有的业务系统的安全保护,在实施国家等级保护的基础上,应通过信息安全风 险评估识别风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保护措施。 7.2 环境信息系统安全建设要求 环境信息系统建设应符合GB/T 222402008的要求,正确划分环境信息系统安全等级,并按照等 级保护的要求开展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的工作。 环境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应遵循GB 1785
17、91999、GB/T 202712006和GB/T 222392008的相关 规定。 应根据环境信息的重要程度和不同类别,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实施分类防护;根据信息系统和数 据的重要程度,进行分域存放,实施分域保护和域间安全交换,实施分域控制。 依据国家等级保护的相关要求,环境信息系统不允许存储、传输、处理国家秘密信息。 7.3 安全建设实施方法 依据等级保护的相关要求,实施环境信息系统安全建设的方法是: a)依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定级规则,确定环境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 b)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确定与信息系统安全等级相对应的基本安全要求; c)依据信息系统基本安全要求,并综合环境信息系统
18、安全技术要求、信息系统所面临风险和实施 安全保护措施的成本,进行安全保护措施的定制,确定适用于特定环境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并依 照本规范相关要求完成规划、设计、实施、验收和运行工作。 7.4 安全建设实施过程 环境信息系统安全建设的实施过程包括定级阶段;规划与设计阶段;实施、等级评估与改进阶段。 7.4.1 第一阶段:定级 定级阶段主要包括两个步骤: a)信息系统识别与描述 清晰地了解环境信息系统,根据需要可将复杂的环境信息系统分解为环境信息子系统,描述系统和 子系统的组成及边界。 b)等级确定 环境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实行行业指导、属地管理。环境保护部及直属单位、各省级 环境保
19、护厅(局)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有关要求,负责本区域相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 作的指导和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的原则确定信息安全责任。 各个单位等级保护对象的确定、受侵害的客体和严重程度的判定、最终等级的认定等定级工作依据 GB/T 222402008中要求的过程的标准执行。 环境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由两个定级要素决定: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时所侵害的客体和对客 体造成侵害的程度。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时所侵害的客体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社会秩序、公共利益;国家安全三个方面。 对客体的侵害程度由客观方面的不同外在表现综合决定。由于对客体的侵害是通过
20、对等级保护对象 的破坏实现的,因此,对客体的侵害外在表现为对等级保护对象的破坏,通过危害方式、危害后果和危 害程度加以描述。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对客体造成侵害的程度归结为:造成一般损害;造成严重损 害;造成特别严重损害的三种情况。 定级要素与环境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的关系如表1所示。 HJ 7292014 6 表1 定级要素与安全保护等级的关系 对客体的侵害程度 业务信息或系统服务受到破坏时 受侵害的客体 一般损害 严重损害 特别严重损害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二级 社会秩序、公共利益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国家安全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作为定级对象的环境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HJ 729-2014 环境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规范 729 2014 环境 信息系统安全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