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 T 924-2019 萧氏松茎象检疫鉴定技术规程.pdf
《DB53 T 924-2019 萧氏松茎象检疫鉴定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3 T 924-2019 萧氏松茎象检疫鉴定技术规程.pdf(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DB53/T 9242019 萧氏松茎象检疫鉴定技术规程 2019 - 09 - 23 发布 2019 - 12 - 23 实施 ICS 65.020 B 65 云南省地方标准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T 924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营林分院提出。 本标准由云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营林分院、昆明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寻甸县林业 局森防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解开宏、李春燕、张毅宁、赖兴会、陈鑫
2、强、杨家伟、朱能勋、李义龙、杨水 琼、赵红英。 DB53/T 9242019 1 萧氏松茎象检疫鉴定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萧氏松茎象( Hylobitelus xiaoi)的检疫范围 、 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实验室鉴定、 样本保存、除害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萧氏松茎象的寄主植物及其带皮原木、商品幼树等的检疫、鉴定、除害处理。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萧氏松茎象 属鞘翅目(Coleoptera) 、象甲科(Curculionid ae) 、松茎象属(Hylobitelus)。是一种蛀干害虫 , 主要靠调运携有卵、幼虫、蛹和成虫的松类带皮原木或活体植株传播。
3、萧氏松茎象不同虫态的主要形态特征参见附录A、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特点参见附录B。 3 检疫范围 萧氏松茎象的寄主植物,松类带皮原木和活体植株(移植)。重点检疫区域为寄主植物栽植地、及 其带皮原木或活体植株贮存加工场所和运载工具。萧氏松茎象的寄主植物种类及国内分布参见附录C。 4 产地检疫 4.1 寄主植物栽植地疫情调查 4.1.1 调查时间及次数 依据萧氏松茎象的发育历期以及各阶段的发生危害特点进行调查。每年4月下旬、10月中旬,调查2 次。发育历期及危害特点参见附录B。 4.1.2 踏查 以自然界线、道路为界划分调查区域,选择一条应穿过本区域的松树林分的不同林龄、不同立地条 件等有代表性的地
4、段作踏查路线,采用目测法边走边调查。调查时,重点观察线路两边30 m50 m范围 内的松树是否有萧氏松茎象的危害状,危害状参见附录B。经踏查确认有疫情,应做标准地调查。 4.1.3 标准地调查 4.1.3.1 标准地选择 DB53/T 9242019 2 在受害程度不同的林分中分设标准地。标准地累计面积不少于调查寄主植物栽植地总面积的 1%。 每个标准地面积 400 m 2 ,标准地内寄主植物不少于 50 株。标准地要记录立地条件、植被类型、树种组 成等信息,填写附录 D表 D.1。 4.1.3.2 标准地调查 在标准地内,按对角线抽样方法,抽取不少于 30 株样株,每株进行固定编号。先清除样
5、株下的杂 灌,依次检查样株是否有萧氏松茎象危害状,填写附录 D表 D.2,统计被害株数,并计算有虫株率。 4.2 储木场和木材加工厂疫情调查 4.2.1 抽样 50m 3 以上未剥皮松原木按表层抽样法或分层抽样法抽取总量的5%进行检查, 50m 3 以下的按10%的比例 抽检,不足5m 3 的应全部检查。 4.2.2 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按步骤包括: a)查看松原木皮层,是否有成虫蛀道痕迹或幼虫取食后留下的坑道及流脂。 b)撬开松原木树皮,检查树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是否有螺旋状或不规则的虫道。 c)对有a)、b)危害状的松木,查找成虫、幼虫或蛹。 5 调运检疫 5.1 寄主幼树检疫 5.1.1
6、抽样 调运商品寄主幼树均需用随机抽样法或机械抽样法抽检样品,抽样数量不少于总量的1。总量少 于30株的应全部抽样。 5.1.2 现场检查 检查松树幼树根茎部、枝条上是否有萧氏松茎象危害状。对危害状的松树,查找成虫、幼虫或蛹。 5.2 带皮松原木检疫 5.2.1 抽样 按4.2.1操作。 5.2.2 现场检查 按4.2.2操作。 6 实验室鉴定 6.1 取样 根据检疫环节发现危害状松木的成虫、幼虫或蛹分别取样: DB53/T 9242019 3 a)产地检疫中,结合寄主植物栽植地、储木场和木材加工厂疫情调查,选取有该虫新鲜排泄物的 植株作为样株并标记,剥离植株松脂混合物,或剥离松类原木树皮沿蛀道
7、,查找幼虫、蛹和成虫。对幼 虫、蛹和成虫与寄主一并取样,及时安全的送往实验室检疫。 b)调动检疫中,发现寄主幼树、带皮松原木有可疑幼虫、蛹、成虫,与寄主一并取样,及时安全 的送往实验室检疫。 6.2 鉴定 以成虫形态特征为主要鉴定特征,幼虫和蛹形态特征为辅助鉴定特征。符合附录 A 形态特征,可 判定为萧氏松茎象。 若采集的为非成虫虫态且难以鉴定的, 可采取人工饲养方法, 养至成虫后进行鉴定。 对不能进行准确鉴定的,应送请上级检疫机构或有关专家鉴定。 7 样本保存 所采集的卵、幼虫、蛹和成虫及寄主标本妥善保存。记录来源、寄主树种、截获时间、地点、人员、 鉴定(复核)人等信息。标本永久保存。 8
8、除害处理 取样剩余物、受害活体幼树、受害原木剥皮及受害原木、标本剩余萧氏松茎象各虫态及树皮均应进 行粉碎并烧毁处理。 DB53/T 9242019 4 A BC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萧氏松茎象形态特征 A.1 成虫 体长(不包括嚎)14.0-17.5mm, 体宽5.4-6.5mm。初羽化的成虫体壁紫红色,后渐变成暗黑色,胫节 端部、跗节和触角暗褐色。前胸背板被覆赭色毛状鳞片,在前胸背板前缘和小盾片上部较密。鞘翅上的 毛状鳞片形成两行斑点。前一排位于行间2和10的斑点在鞘翅基部1/3处,行间4和6的斑点分别位于上述 斑点的稍前和稍后;后一排位于行间2、6和8的斑点近于鞘翅端部的1/4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3 924-2019 萧氏松茎象检疫鉴定技术规程 924 2019 萧氏松茎象 检疫 鉴定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