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3 T 924-2019 萧氏松茎象检疫鉴定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92309       资源大小:855.17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3 T 924-2019 萧氏松茎象检疫鉴定技术规程.pdf

    1、DB53/T 9242019 萧氏松茎象检疫鉴定技术规程 2019 - 09 - 23 发布 2019 - 12 - 23 实施 ICS 65.020 B 65 云南省地方标准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T 924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营林分院提出。 本标准由云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营林分院、昆明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寻甸县林业 局森防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解开宏、李春燕、张毅宁、赖兴会、陈鑫

    2、强、杨家伟、朱能勋、李义龙、杨水 琼、赵红英。 DB53/T 9242019 1 萧氏松茎象检疫鉴定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萧氏松茎象( Hylobitelus xiaoi)的检疫范围 、 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实验室鉴定、 样本保存、除害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萧氏松茎象的寄主植物及其带皮原木、商品幼树等的检疫、鉴定、除害处理。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萧氏松茎象 属鞘翅目(Coleoptera) 、象甲科(Curculionid ae) 、松茎象属(Hylobitelus)。是一种蛀干害虫 , 主要靠调运携有卵、幼虫、蛹和成虫的松类带皮原木或活体植株传播。

    3、萧氏松茎象不同虫态的主要形态特征参见附录A、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特点参见附录B。 3 检疫范围 萧氏松茎象的寄主植物,松类带皮原木和活体植株(移植)。重点检疫区域为寄主植物栽植地、及 其带皮原木或活体植株贮存加工场所和运载工具。萧氏松茎象的寄主植物种类及国内分布参见附录C。 4 产地检疫 4.1 寄主植物栽植地疫情调查 4.1.1 调查时间及次数 依据萧氏松茎象的发育历期以及各阶段的发生危害特点进行调查。每年4月下旬、10月中旬,调查2 次。发育历期及危害特点参见附录B。 4.1.2 踏查 以自然界线、道路为界划分调查区域,选择一条应穿过本区域的松树林分的不同林龄、不同立地条 件等有代表性的地

    4、段作踏查路线,采用目测法边走边调查。调查时,重点观察线路两边30 m50 m范围 内的松树是否有萧氏松茎象的危害状,危害状参见附录B。经踏查确认有疫情,应做标准地调查。 4.1.3 标准地调查 4.1.3.1 标准地选择 DB53/T 9242019 2 在受害程度不同的林分中分设标准地。标准地累计面积不少于调查寄主植物栽植地总面积的 1%。 每个标准地面积 400 m 2 ,标准地内寄主植物不少于 50 株。标准地要记录立地条件、植被类型、树种组 成等信息,填写附录 D表 D.1。 4.1.3.2 标准地调查 在标准地内,按对角线抽样方法,抽取不少于 30 株样株,每株进行固定编号。先清除样

    5、株下的杂 灌,依次检查样株是否有萧氏松茎象危害状,填写附录 D表 D.2,统计被害株数,并计算有虫株率。 4.2 储木场和木材加工厂疫情调查 4.2.1 抽样 50m 3 以上未剥皮松原木按表层抽样法或分层抽样法抽取总量的5%进行检查, 50m 3 以下的按10%的比例 抽检,不足5m 3 的应全部检查。 4.2.2 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按步骤包括: a)查看松原木皮层,是否有成虫蛀道痕迹或幼虫取食后留下的坑道及流脂。 b)撬开松原木树皮,检查树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是否有螺旋状或不规则的虫道。 c)对有a)、b)危害状的松木,查找成虫、幼虫或蛹。 5 调运检疫 5.1 寄主幼树检疫 5.1.1

    6、抽样 调运商品寄主幼树均需用随机抽样法或机械抽样法抽检样品,抽样数量不少于总量的1。总量少 于30株的应全部抽样。 5.1.2 现场检查 检查松树幼树根茎部、枝条上是否有萧氏松茎象危害状。对危害状的松树,查找成虫、幼虫或蛹。 5.2 带皮松原木检疫 5.2.1 抽样 按4.2.1操作。 5.2.2 现场检查 按4.2.2操作。 6 实验室鉴定 6.1 取样 根据检疫环节发现危害状松木的成虫、幼虫或蛹分别取样: DB53/T 9242019 3 a)产地检疫中,结合寄主植物栽植地、储木场和木材加工厂疫情调查,选取有该虫新鲜排泄物的 植株作为样株并标记,剥离植株松脂混合物,或剥离松类原木树皮沿蛀道

    7、,查找幼虫、蛹和成虫。对幼 虫、蛹和成虫与寄主一并取样,及时安全的送往实验室检疫。 b)调动检疫中,发现寄主幼树、带皮松原木有可疑幼虫、蛹、成虫,与寄主一并取样,及时安全 的送往实验室检疫。 6.2 鉴定 以成虫形态特征为主要鉴定特征,幼虫和蛹形态特征为辅助鉴定特征。符合附录 A 形态特征,可 判定为萧氏松茎象。 若采集的为非成虫虫态且难以鉴定的, 可采取人工饲养方法, 养至成虫后进行鉴定。 对不能进行准确鉴定的,应送请上级检疫机构或有关专家鉴定。 7 样本保存 所采集的卵、幼虫、蛹和成虫及寄主标本妥善保存。记录来源、寄主树种、截获时间、地点、人员、 鉴定(复核)人等信息。标本永久保存。 8

    8、除害处理 取样剩余物、受害活体幼树、受害原木剥皮及受害原木、标本剩余萧氏松茎象各虫态及树皮均应进 行粉碎并烧毁处理。 DB53/T 9242019 4 A BC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萧氏松茎象形态特征 A.1 成虫 体长(不包括嚎)14.0-17.5mm, 体宽5.4-6.5mm。初羽化的成虫体壁紫红色,后渐变成暗黑色,胫节 端部、跗节和触角暗褐色。前胸背板被覆赭色毛状鳞片,在前胸背板前缘和小盾片上部较密。鞘翅上的 毛状鳞片形成两行斑点。前一排位于行间2和10的斑点在鞘翅基部1/3处,行间4和6的斑点分别位于上述 斑点的稍前和稍后;后一排位于行间2、6和8的斑点近于鞘翅端部的1/4处,

    9、行间4的斑点略靠后,后一 排的四个斑点有时酷似一个不甚清楚的波状带。 鞘翅的其它部分被覆同样的鳞片。足和身体腹面被覆 黄白色毛状鳞片。 1.雄成虫;2.触角;3.小盾片;4.后胸腹板裸陷区;5.雌虫腹部;6.雄虫腹部;7.前足胫节; 8.后足胫节;9.阳茎背面;10.阳茎端部;1 1.阳茎基和侧突;12.雌虫第八腹板;13.受精囊。 图A.1 萧氏松茎象成虫形态特征图 DB53/T 9242019 5 雄虫:头部密布小刻点。头在两眼之间的宽度为嚎宽度的 2/3,中间有一个小窝。嚎长略短于前胸 背板(9:10 ),从嚎基部到中间略有缩窄,从触角窝到端部变宽。嚎的背面具明显的皱纹状刻点,在两 侧各

    10、形成2条略明显的纵隆线,没有中隆线。嚎的背面端部光滑,密布纵纹状刻点。触角索节2为索节1 长度的3/4,为索节3长度的1.5倍,索节3略长于索 节4,索节4-6长宽近相等 ,形状相似,索节7宽略大 于长,长近等于索节3;触角棒密实,分为三节 ,各节长度近相等( 图A.1-2)。前胸背板长等于宽, 两 侧圆, 中部最宽, 靠近端部略缩窄. 前胸背板背面中部具有纵向交会的大刻点, 靠近端部的刻点较小、 较密,刻点间光滑并且较凸, 中隆线短且凸。小盾片明显, 密被黄白色毛状鳞片( 图-3)。鞘翅长为宽的 1.5-1.6.倍,基部至中间两侧近平行,向端部逐渐缩窄。行纹具较规则的大刻点,翅坡处的刻点较小

    11、。 行间与行纹的宽度近相等,略凸。前足胫节内缘略扩展(图A.1-7),后足胫节内缘近于直形(图A.1-8 )。 后胸腹板具较大刻点,中部的刻点较小并且稀疏,中部裸陷区长远大于宽(图-4)。腹部第1腹板中部略 平坦; 第5腹板中部平, 端部中间略凹, 基部具稀疏的黄白色毛状鳞片, 端部中间凹陷区密布储色细毛(图 A.1-6)。阳茎扁平,稍弯曲,端部宽圆,顶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突起,其两侧具细毛( 图A.1-9,10 )。 阳茎基和侧突的形状如图A.1-11所示。 雌虫: 腹部第1腹板中部较凸,不凹陷。第5腹板中部略凸,端部中间不洼(图A.1-5)。第8腹板Y形, 端部有许多很小的刚毛(图A.1-

    12、12) 。受精囊的形状如图A.1-13所示。 A.2 幼虫 体白色略黄,头黄棕色,口器黑色,前胸背板具浅黄色斑纹,体柔软弯曲呈“C”型,节间多皱褶。 a)幼虫侧面 b)幼虫背面 图A.2 萧氏松茎象幼虫形态特征图 A.3 蛹 乳白色,蛹长15.5mm18.4mm,平均17 .10.9mm。头顶和腹部各节有稀疏的黄褐色茸毛,腹末两 侧有一对刺突。 a) 蛹背面 b) 蛹侧面 c)蛹腹面 图A.3 萧氏松茎象蛹形态特征图 DB53/T 9242019 6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萧氏松茎象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特点 B.1 萧氏松茎象生物学特性 萧氏松茎象在云南昆明地区2年发生1代,跨3个年度,以幼

    13、虫、成虫和少量蛹在松脂混合物筑成的 蛹室内越冬。成虫8月中旬开始羽化,10月上旬为羽化高峰期,11月下旬开始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产 卵,5月中下旬幼虫开始孵化,11月下旬幼虫开始越冬,第三年3月重新取食,7月中旬开始化蛹,8月中 旬为化蛹高峰期,8月中旬下一代成虫开始羽化。 初羽化的成虫体色较浅、呈浅红褐色或红褐色,后逐渐变深,至交尾时变成黑褐色,初羽化成虫在 蛹室内呈仰卧或俯卧姿势。成虫极少飞翔,善爬行,白天在树干基部、侧枝上的树皮缝或枯枝落叶层下 静栖,黄昏上树取食鲜嫩的树皮补充营养。成虫羽化扬飞后取食寄主13年生枝条皮层进行补充营养, 常啃食成3cm2cm 大小、深至形成层、呈不规则的

    14、食槽,成虫喜食23年生的华山松或云南松嫩枝。 部分成虫傍晚上树活动,早晨下树回到树干基部的树皮缝或土中静栖,白天在阴暗落叶丛下或树基部潜 伏,但有部分成虫昼夜均在树冠上。在阴冷的上午或傍晚,成虫多在阴蔽处或树枝分叉处的背面活动。 成虫具有群聚性,常见35头成虫抱团一处;成虫具假死性,受到震动惊吓就会掉落在地上。 幼虫孵化后即在寄主树干根茎部位韧皮部及形成层蛀食,在表皮下形成一条不规则的蛀道,幼虫多 为横向蛀食;在树干直径较小的寄主上,可转而纵向蛀食,向下蛀食的幼虫可危害至根部取食树皮。 老熟幼虫在蛀道末端和松脂混合物结合部筑造椭圆形蛹室,其内壁光滑,松脂干后蛹室坚固。只要 将松脂混合物挑开即可

    15、找到蛹,蛹室内有幼虫体皮及头壳,蛹室口由棕红色树皮粉末封堵,可防止松脂 流入,蛹在蛹室内一般为仰卧状。 表 B.1 萧氏松茎象生活史 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旬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下 上 中 下 上 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中下 第一年 ( ) 第二年 + + + + + + + + + + (+ + + + 第三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 + 成虫; 卵; 幼虫; 蛹 B.2 萧氏松茎象危害特点 萧氏松茎象幼虫在华山松、云南松树干基部或根茎部

    16、50cm以下蛀食韧皮部与木质部,致华山松树干 根茎部位有酱红色稀浆状松脂混合物排出、云南松树干根茎部位有浅黄色干颗粒状的松脂混合物排出, 华山松、云南松枝条上有3cmx2cm大小的成虫补充营养取食刻痕,严重被害松树针叶发黄,当蛀道环树一 圈时,整株树枯死。 DB53/T 9242019 7 a)华山松受害林分 b)云南松受害林分 c) 受害华山松根部松脂混合物 d) 受害云南松根部松脂混合物 e) 华山松受害木枝条 f)云南松受害木枝条 图B.1 萧氏松茎象典型危害状 DB53/T 9242019 8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萧氏松茎象寄主植物种类及分布 C.1 寄主植物种类 主要危害湿地

    17、松( Pinus elliottii)、火炬松( Pinus taeda)、马尾松 ( Pinus massoniana)、黄山 松 ( Pinus taiwanensis)、华山松 ( Pinus armandi)、云南松 ( Pinus yunnanensis)等树种。 C.2 国内分布 主要分布于湖北、湖南、江西、贵州、广西、广东、云南等省( 区) 。 云南分布于寻甸、石林、宜良、官渡、东川、富民、个旧、泸西、楚雄等县市区。 DB53/T 9242019 9 D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标准地调查表 D.1 萧氏松茎象标准地记录。 表 D.1 萧氏松茎象标准地记录表 县(市)区 乡镇 村委会 村小组 林班号小班号 小班面积 标准地号 GPS横坐标 GPS纵坐标 植被类型 树种组成 树龄(a) 平均胸径(cm) 平均树高(m) 郁闭度 海拔(m) 坡向(阴、阳) 坡位 被害株率(%) 危害程度 调查人: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D.2 萧氏松茎象危害情况调查 表 D.2 萧氏松茎象危害情况调查表 样株总数: 被害木株数: 有虫株率: 样株号 胸径 (cm) 树基部是否有虫取食后的排泄物 (有、无) 注:被害木为树基部有萧氏松茎象排泄物的样株;有虫株率=被害木株数/样株总数。 调查人: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_ DB53/T 9242019


    注意事项

    本文(DB53 T 924-2019 萧氏松茎象检疫鉴定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bowdiet1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