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1944-2011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用)通用技术条件.pdf
《DB37 T 1944-2011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用)通用技术条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1944-2011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用)通用技术条件.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9.220.01 K 8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19442011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用)通用技 术条件 The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Lithium Iron Phosphate Cathode Material (used as Lithium ion Battery) 2011-10-12 发布 2011-11-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19442011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定 义和符号 . . 1 4 分类 . .
2、2 5 要求 . . 2 6 试验方法 . . 3 6.1 一般规定 . . 3 6.2 物理指标 . . 3 6.3 化学指标 . . 4 6.4 电化学指标 . . 6 7 检验规则 . . 8 7.1 批次 . . 8 7.2 检验分类 . . 8 7.3 采样 . . 8 7.4 判定规则 . . 8 8 标志、包 装、运输和贮存 . . 9 8.1 标志 . . 9 8.2 包装 . . 9 8.3 运输 . . 9 8.4 贮存 . . 9 DB37/T 19442011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
3、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海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山东神工海特电子有限公司、山东海特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枣庄市标准化 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博、张虎、陈鑫、董凤钊。 DB37/T 19442011 1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锂离子 电池用)通用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用)的术语、定义、符号、分类、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锂离子电池使用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以下简称正极材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
4、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3782 乙炔炭黑 GB/T 4369 锂 GB/T 5162 金属粉末 振实密度的测定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13732 粒度均匀散料抽样检验通则 HG/T 3696.1 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HG/T 3696.3 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锂离子电池 分别用两个能可逆的嵌入或脱嵌锂离子的化合物作为正负极构成的二次电池。 3.2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中以磷酸铁锂/碳复合
5、材料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材料。 3.3 减量法 在分析天平上称量一般都用减量法。先称出试样和称量瓶的精确质量,然后将称量瓶中的试样倒一 部分于待盛药品的容器中至估计量和所求量相接近。盖上称量瓶,放在天平上再精确称出它的质量,两 DB37/T 19442011 2 次质量的差数就是试样的质量。如果一次倒入容器的药品太多,必须弃去重称,切勿放回称量瓶。如果 倒入的试样不够可再加一次,但次数宜少。 3.4 倾析法 将沉淀上澄清液沿玻璃棒小心倾入漏斗,尽可能使沉淀留在杯中的过滤方法。 3.5 比容量 比容量有两种,一种是质量比容量,即单位质量的电池或活性物质所能放出的电量;另一种是体积 比容量,即单位体
6、积的电池或活性物质所能放出的电量。 3.6 比表面积 比表面积S是指1 g固体所占有的总表面积。一般采用BET法测量。 4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D10:正极材料中累计粒度分布百分数达到10 %时所对应的粒径, m; D50:正极材料中累计粒度分布百分数达到50 %时所对应的粒径,也叫中位粒径, m; D90:正极材料中累计粒度分布百分数达到90 %时所对应的粒径, m; S:正极材料的BET比表面积,m 2 /g; p:正极材料的振实密度,g/cm 3 ; :正极材料的电导率,S/cm。 5 分类 正极材料可分为容量型( CL1)材料、倍率型( CL2)材料、低温型( CL3)材料三
7、类。 6 要求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技术指标见表1。 表1 要求 要 求 容量型(CL1) 倍率型(CL2) 低温型(CL3) 外观 灰黑色,无团聚 灰黑色,无团聚 灰黑色,无团聚 D10,m 0.50 0.50 0.50 D50,m 2.005.00 2.005.00 2.005.00 D90,m 10.00 10.00 10.00 物理指标 比表面积(S) , m 2 /g 25 25 25 DB37/T 19442011 3 表 1 要求(续) 要 求 容量型(CL1) 倍率型(CL2) 低温型(CL3) 振实密度 () , g/cm 3 1.0 1.0 1.0 物理指标 电导率 (G)
8、, 10 -2 S/cm 1.0 2.0 0.5 水(H 2O)含量,% 0.2 0.2 0.2 碳(C) ,% 1.004.00 2.005.00 3.005.00 磷(PO 4 3- ) ,% 58.0062.00 58.0062.00 58.0062.00 化学指标 铁(Fe 2+ ) ,% 30.0034.00 30.0034.00 30.0034.00 0.1C容量,mAh/g 148 148 145 首次充放电效率,% 92 92 90 0.2C容量,mAh/g 145 145 140 0.5C容量,mAh/g 138 138 133 -20 ,0.5 C容量占 室温放电容量的百分
9、 比,% 40 1 C容量,mAh/g 125 128 118 电化学指标 2 C容量,mAh/g 118 123 110 7 试验方法 7.1 一般规定 本标准中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试 验中所需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HG/T 3696.1、HG/T 3696.3之规定制备。 7.2 物理指标 7.2.1 仪器 7.2.1.1 激光粒度仪:测试范围 0.02 m2000 m; 7.2.1.2 静态氮气吸附仪 7.2.1.3 电子天平:精确度为 0.1 mg; 7.2.1.4 超声波清洗器; 7.2.1.5
10、玻璃量筒:容积为 5 mL,精确度为 0.1 mL; 7.2.1.6 粉体密度测试仪:振动频率为 0300 转/分钟,振动幅度为 114 mm; 7.2.1.7 游标卡尺:精度为 0.02 mm; 7.2.1.8 粉末压片机及压片模具; 7.2.1.9 万用电表:精度等级为 1.5 级。 7.2.2 外观 在良好的光线条件下,将适量正极材料放入干燥洁净的250 mL烧杯中,均匀摇动后目测。 7.2.3 粒度分布 DB37/T 19442011 4 使用激光粒度仪,按照操作规程,检测出正极材料的D 10、D 50、D 90。 7.2.4 比表面积 使用静态N 2吸附仪,按照操作规程,检测出正极材
11、料的BET比表面积S。 7.2.5 振实密度 取一个干燥洁净的玻璃量筒,称重(精确到0.1 mg ),取约2 g样品装入玻璃量筒中,将量筒放入 粉体密度测试仪,按照GB/T 5162进行检测。 7.2.6 电导率 将6.2.5量筒中的样品放入压片模具中(放样品之前先用游标卡尺测量出模具的长度和直径),放 在粉末压片机上进行压片,至压力表指示为10 Mpa,测量电阻;泄压,取下模具并测量此时模具长度。 平行测定三次。 电导率( )按式(1)计算: () RD LL = 2 21 4 .(1) 式中: 正极材料的电导率,S/cm; L1未装样品之前模具的长度,cm; L2压实之后模具的长度,cm;
12、 D模具(压片)的直径,cm; R压片后测得的电阻,。 所得结果表示至两位小数,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0.2 10 -2 S/cm,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 果。 7.3 化学指标 7.3.1 仪器 7.3.1.1 平底蒸发皿:规格为 90 mm; 7.3.1.2 电子天平:精确度 0.1 mg; 7.3.1.3 G4 漏斗(玻璃砂坩埚):孔径 5 m15 m; 7.3.1.4 电烘箱:温度控制范围及精度要求为 1805 或 25010 ,温控精度2 ; 7.3.1.5 移液管:规格为 25 mL或 10 mL; 7.3.1.6 温度计:测量范围 0 200 ; 7.3.1.7 容量瓶:规格
13、为 250 mL; 7.3.1.8 抽滤瓶:规格为 500 mL、1000 mL; 7.3.1.9 酸式滴定管:量程 25 mL。 7.3.2 试剂 7.3.2.1 硝酸:39.9 %(质量分数) 量取500 mL硝酸(浓度为68 %)与500 mL蒸馏水混匀,存放于棕色试剂瓶中。 DB37/T 19442011 5 7.3.2.2 磷酸:38.9 %(质量分数) 量取300 mL磷酸(浓度为85 %)与600 mL蒸馏水混匀。 7.3.2.3 硫酸:17.8 %(质量分数) 量取100 mL硫酸(浓度为95.5 %)与800 mL蒸馏水混匀。 7.3.2.4 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 按HG/T
14、3696.32002中4.5.2规定。 7.3.2.5 喹钼柠酮溶液 按HG/T 3696.32002 中4.3.50规定。 7.3.2.6 重铬酸钾(K 2Cr2O7)标准滴定溶液 按HG/T 3696.12002中4.5规定。 7.3.3 水含量的测定 主要步骤包括: a) 取三个平底蒸发皿, 蒸馏水洗净后放烘箱中110 下干燥0.5 h, 然后置于干燥器内冷却20 min 后称重,记录蒸发皿的质量; b) 准确称取 10 g(精确到 0.1 mg) 正极材料样品于平底蒸发皿中, 置于 110 烘箱中干燥 30 min, 然后将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 20 min,称重。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1944-2011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用通用技术条件 1944 2011 磷酸 正极 材料 锂离子电池 通用 技术 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