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243-2019 鱼类疾病防治技术规范.pdf
《DB34 T 243-2019 鱼类疾病防治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4 T 243-2019 鱼类疾病防治技术规范.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150 B 50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2432019 代替 DB34/T 243-2002 鱼类疾病防治技术规范 Code of prevention and cure for fish diseases 文稿版次选择 2019 - 11 - 04 发布 2019 - 12 - 04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243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DB34/T 243-20 02鱼类鱼病防治技术规范。与 DB34/T 243-2002 相比,修订内容 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鱼
2、类疾病防治技术规范; 删除了原标准“3.1 按病原划分”和“3.2 按症状划分”标题; 将原标准“4病鱼和健康鱼的鉴别”改为本标准“5.4 病鱼与健康鱼的鉴别”; 将原标准中“7.2.1 池塘水体消毒”改为“4.2.1 池塘消毒”; 增加了本标准“4.4.1 养殖产地及设施”内容; 增加了本标准“4.4.1 腹腔注射”、“4.4.2 胸腔注射”、“4.4.3 肌肉注射法”内容; 将原标准“7鱼病的预防”、“7.1 建立检疫制度”、“7.2 四消四定”、“7.3 科学的饲养管 理”、“7.4人工免疫”改为本标准“4 鱼病的预防”、“4.1建立苗种产地检疫制度”、“4.2 四消四定”、“4.3 科
3、学的饲养管理”、“4.4 注射疫苗”; 将原标准“7.3.1 控制放养密度”改为“4.3.2 控制放养密度”,并添加“根据不同养殖鱼类 品种,不同养殖方式等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或放养量)。”内容; 将原标准“5.3 气候、水质情况调查”改为本标准“5.3 气候、水质、底质情况调查”; 将原标准“6病鱼的检查、诊断”改为本标准“6鱼病的检查、诊断”; 将原标准“8鱼病的防治方法”改为本标准“7 鱼病的防治方法”; 删除了原标准“8.3 注射法”、“9 常用药品”、“10 禁用药品” 内容; 将原标准表 1“药物清塘的种类和方法”改为“常用清塘药物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将原标准表 1 中药物“生石
4、灰 漂白粉”、“巴豆”、“氨水”、“鱼藤精”删除,增加药物 “漂白精”、“三氯异氰尿酸”; 将原标准表 2“鱼体消毒的常用药物和剂量”,改为“常见外用鱼药及使用方法”; 将原标准表 2 中药物“呋喃西林”、 “甲醛”、 “高锰酸钾”删除, “食盐水”改为“氯化钠”, 增加药物“硫酸亚铁”、“百部贯众”、“二溴海因”、“生石灰”、“聚维酮碘”、“四烷 基季铵盐络合碘”、“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 增加了本标准表 3“常用内服鱼药及使用方法”。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安徽省水产技术
5、推广总站、阜阳市颍东区水产工 作站、肥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庆市宜秀区渔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红莲、奚业文、吴林、董星宇、王永杰、张静、鲍俊杰、马仁胜、占春丽。 DB34/T 2432019 1 鱼类疾病防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徽省内养殖鱼类疾病预防,鱼病现场调查方法,鱼病的检查与诊断,鱼病的给药方 法,鱼病的治疗等技术操作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全省范围内的养殖鱼类疾病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
6、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淡水鱼类疾病种类 3.1 淡水鱼常见疾病分为真菌病(鳃霉病,水霉病等),细菌病(肠炎、烂鳃、赤皮,竖鳞,打印, 疥疮等),寄生虫病(锚头鳋病,中华鳋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斜管虫病,指环虫病,打粉病等), 病毒病(鲤春病毒病,草鱼出血病,痘疮等),非生物因素疾病(气泡病,藻类中毒,水质过酸过碱, 重金属化学性中毒,机械损伤)等。 3.2 有些病原寄生在局部,表现出局部症状,如鳃霉病,水霉病,寄生虫病等,而细菌性疾病和病毒 性疾病更容易影响到整个鱼体。 4 鱼病的预防 4.1 建立苗种产地检疫制度 参照我国重要的细菌性、 病
7、毒性和寄生虫性病原的国标或行标的检测方法对鱼类苗种产地重大疾病 病原进行检疫,防止鱼类疫病传播。 4.2 四消四定 4.2.1 池塘消毒 4.2.1.1 池塘消毒分为清塘消毒和水体消毒,清塘消毒药物及使用方法见表 1,水体消毒的药物及使 用方法见表 2。 4.2.1.2 在鱼病流行季节,每 15 天20 天进行水体消毒。 4.2.1.3 特定鱼类对某些药物敏感,慎用这些药物。 DB34/T 2432019 2 表1 常用清塘药物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药物 水深 (m) 用量 (kg/667 m 2 ) 用法 放鱼时间 生石灰 0.050.10 6075 在池底挖几个小潭,倒入石灰,待吸水溶化即 向
8、四周泼洒(包括岸脚) 710 d 后 1 125150 加水融化后全池泼洒 含氯石灰 0.050.10 510 加水融化后全池泼洒 35 d 后 1 13.5 漂白精 1 6.8 加水融化后全池泼洒 35 d 后 三氯异氰尿酸 1 4.5 加水融化后全池泼洒 10 d 后 茶粕 0.2 13 捣碎后加水浸泡 2448 h,连渣带汁一起加水 泼洒全池 710 d 后 1 4050 4.2.2 鱼体消毒 常见的鱼体消毒药物及方法见表2。特定鱼类对某些药物敏感,慎用这些药物。 表2 水体、鱼体消毒药物及使用方法 药物名称 主要防治对象 使用方法 休药期 (d) 用量 (mg/L 或 mL/m 3 )
9、 硫酸铜 纤毛虫、鞭毛虫等寄生性原虫病 浸浴 810(15 min30 min) 全池泼洒 0.50.7 硫酸亚铁 纤毛虫、鞭毛虫 全池泼洒 0.2(与硫酸铜合用) 氯化钠 细菌、霉菌、车轮虫、斜管虫 浸浴 23 百部贯众 孢子虫等寄生性鱼病 全池泼洒 3 二溴海因 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 全池泼洒 0.20.3 生石灰 白头白嘴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 等暴发性鱼病 全池泼洒 1530 聚维酮碘 (含有效碘 1.0) 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 病毒性出血败 血症等病毒性疾病 浸浴 草鱼:30(15 min20 min) 鲑鳟鱼卵: 3050(5 min15 min) 细菌性烂鳃病、弧菌病、鳗鲡红
10、头病、 中华鳖腐皮病等 全池泼洒 幼鱼、幼虾:0.51.0 成鱼、成虾:1.02.0 鳗鲡、中华鳖:2.04.0 四烷基季铵盐络合碘 (季铵盐含量 50) 对病毒、细菌、纤毛虫、藻类有杀灭作 用 全池泼洒 0.3 敌百虫(30晶体) 甲壳类、蠕虫等寄生性鱼病 全池泼洒 10 0.91.5 含氯石灰 微生物疾病:如皮肤溃疡病、烂鳃病、 出血病等 全池泼洒 5 1.02.0 二氯异氰尿酸钠 (有效氯55) 微生物疾病:如皮肤溃疡病、烂鳃病、 出血病等 全池泼洒 10 0.30.6 三氯异氰尿酸 (有效氯80) 微生物疾病:如皮肤溃疡病、烂鳃病、 出血病等 全池泼洒 10 0.10.5 DB34/T
11、 2432019 3 注: 本表所推荐的常规用量,指养殖水温在 2030,水质为中度硬水(总硬度 50 mg/L90 mg/L 水体), pH 值为中性,其余指标达到国标渔业水质标准 GB 11607 时的鱼药用量。 4.2.3 饵料、食场消毒 水草可用 6 mg/L 含氯石灰液浸泡 20 分30 分;施用的粪肥要经过发酵后投入;饲料在高温季 节应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处,防止变质。 每月用含氯石灰和硫酸铜各 0.25 kg 化水泼洒消毒食场 12 次;每 57 天应清洗曝晒食台, 或放入石灰水、含氯石灰水中浸泡,或换用消毒过的食台。 4.2.4 工具消毒 捞网、扦捕网、木制工具等在发病池塘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4 243-2019 鱼类疾病防治技术规范 243 2019 鱼类 疾病防治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