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2787-2018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方式和接口规范.pdf
《DB13 T 2787-2018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方式和接口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3 T 2787-2018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方式和接口规范.pdf(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35.240.01 L 70 DB13 河北省 地方标准 DB 13/T 2787 2018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方式和接口规范 2018 - 07 - 16 发布 2018 - 08 - 16 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3/T 2787 2018 I 目 次 前 言 . 引 言 . III 1 范 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交换总体框架 . 2 5 交换方式及接口要求 . 5 6 交换审计和考核 . 14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文件方式接口实例 . 15 参 考 文 献 . 22 DB13/T 2787 2018 II 前 言
2、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 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经济信息中心 (河北省社会信用信息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河北省 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薛毅、郭玉霞、范天珍、鲍婧、王野、汪尊、魏立东、贾迎新 、安彦红 。 DB13/T 2787 2018 III 引 言 建立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机制,形成覆盖全省行政区域、全部信用主体、所有信用信息类别的信 用信息共享交换体系,是当前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任务。 为规范全省各级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及相互间信息交换与共 享,迫切需要制定公共
3、信用信息交换方式及接口规范,指导全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交换。 本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结合河北省工 作实际,主要描述了信用信息的交换方式及接口要求, 规范了各部门、各市(含定州、辛集)、各县(市、区)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河北)信用信息交 换,指导和促进各地各部门切实高效做好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工作,保障全省各级各类信用信息交换共享 规范、有序、高效地开展。 。 DB13/T 2787 2018 1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方式和接口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共信用信息的交换总体框架、交换方式、接口机制和交换审计等技术及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河北)与部门信用信息系统、各市(
4、含定州、辛集)、各县 (市、区)信用信息平台等之间的信用信息交换 和共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10114 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 GB/T 21062.1-2007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第 1部分:总体框架 GB/T 21062.2-2007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第 2部分:分布式应用间信息交换技术要求 GB/T 21062.3-2007 政务 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第 3
5、部分:异构数据库接口规范 GB/T 21062.4-2007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第 4部分:技术管理要求 GB/T 22117 信用基本术语 GB/T 22118 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处理和提供规范 GB/T 22120 企业信用数据项规范 GB/T 23792 信用标准化工作指南 GB/T 26819 信用主体标识规范 GB 32100 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 DB13/T 2507-2017 公共信用信息分类规范 DB13/T 2508-2017 公共信用信息数据项规范 DB13/T 2509-2017 公共信用信息资源目录编码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22117和
6、 GB 32100界定的以下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 了 GB/T 22117和 GB 32100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信用主体 subject of credit 直接参与信用活动的个人或组织。 本规范具体指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然人。 GB/T 22117-2008,定义 2.1.2 DB13/T 2787 2018 2 3.2 信用信息 credit information 反映或描 述信用主体信用状况的相关数据和资料等,主要包括政府信用信息、企业信用信息和个人 信用信息。 GB/T 22117-2008,定义 4.9 3.3 公共信用信息 publ
7、ic credit information 国家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和服务职能的组织等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单位,在 其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或者获取的,可用于识别信用主体信用状况的数据和资料。 3.4 信用信息交换 credit information exchange 信用信息资源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从一个交换结点到其他交换结点的传送和 处理过程。 3.5 信用信息交换方式 means of credit information exchange 信用信息在交换过程中所采用的通信方式和处理工具。 3.6 信用信息交换实体 credit information exchange
8、entity 能够在异构环境中实现信用信息数据交换的信息系统。 3.7 信用信息交换接口 credit information exchange interface 信用信息交换在既定交换方式的基础上,约定的信息交换实体,便于信息能够交换到约定地点、信 息来源能够被识别、信息内容能 够被理解。 3.8 信用信息目录 credit information catalog 按照统一规范编制形成的信息目录,由信用目录代码、承办机构、一级类目、二级类目、项目名称、 子项、数据采集范围、更新周期、安全级别等要素构成。 4 交换总体框架 4.1 框架依据 依据 GB/T 21062.1-2007,本标准对
9、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河北)交换总体框架中的各要素做出 约定。 4.2 交换结点 4.2.1 交换结点是指在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河北)下不同的业务系统中实现信息资源传送和处理 的系统单元,分为端交换结点和中心交换结点两类。 DB13/T 2787 2018 3 4.2.2 本标准约定的公 共信用信息交换结点为: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河北)、部门信用信息系统、 各市(含定州、辛集)、各县(市、区)信用信息平台等。 4.3 交换域 4.3.1 交换域定义 交换域是指由中心交换结点以及与其直接交换的端交换结点组成的进行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共享等 各类专属业务的交换环境。 4.3.2 交换域组成 本标
10、准约定的交换域是由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河北)、部门信用信息系统、各市(含定州、辛 集)、各县(市、区)信用信息平台等共同组成的公共信用信息交换环境。 4.3.3 中心交换结点 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河北)是交换域的中心交换结点,也称省交换结点。 4.3.4 端交换 结点 部门信用信息系统、各市(含定州、辛集)、各县(市、区)信用信息平台等作为交换域的端交换 结点,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河北)进行信息交换。 4.4 交换模型 4.4.1 交换模型组成与功能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模型由交换信息、交换关系、交换服务、共享信息库组成。可通过共享信息库进 行信息交换,也可通过中心交换结点进行信息交换。
11、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模型如图 1所示。 DB13/T 2787 2018 4 图 1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模型 4.4.2 交换信息 交 换信息是端交换结点用于存储、参与交换的公共信用信息资源。 4.4.3 交换关系 4.4.3.1 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河北)作为中心交换结点,管理交换域内端交换结点信息交互服务, 提供点到点、一点到多点的信息路由和信息可靠传输等功能,并根据需求形成省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4.4.3.2 各部门信用信息系统作为交换域的端交换结点,负责接收、汇聚垂直部门的信息,完成垂直 业务领域信息与交换信息转换操作,并通过交换服务实现交换信息的传送和处理,同时根据需求形成本 部门的信
12、用信息库。 4.4.3.3 各市(含定州、辛集)、各县(市、区)信用信息平台作为交换域的端交换结点,负责接收 、 汇聚辖区内政务部门信息,完成业务信息与交换信息转换操作,并通过交换服务实现交换信息的传送和 处理,同时根据需求形成本辖区的信用信息库。 4.4.4 交换服务 交换服务是交换结点传送和处理信用信息资源的操作集合,交换方式的具体体现。每个交换结点都 应部署交换服务。 4.4.5 共享信息库 共享信息库可以为多个端交换结点提供一致的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数据库。 4.5 交换分类 4.5.1 概述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分数据报送、数据共享两类。 端交换结点 中心 交换结点 (省交换结点) 端交换结
13、点 端交换结点 端交换结点 部门信用信息系统 交换服务 交换信息 交换服务 交换信息 各市(含定州、辛集) 信用信息 平台 交换服务 交换信息 各县(市、区) 信用信息 平台 交换服务 交换信息 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河北 ) 共享信息库 交 换服务 DB13/T 2787 2018 5 4.5.2 数据报送类 数据报送类接口指各部门信用信息系统、各市(含定州、辛集)、各县(市、区)信用信息平台等 端交换结点向全国信用信 息共享平台(河北)报送信用数据。 4.5.3 数据共享类 数据共享类接口指各部门信用信息系统、各市(含定州、辛集)、各县(市、区)信用信息平台等 端交换结点共享、检索全国信
14、用信息共享平台(河北)中的信用信息数据。 5 交换方式及接口要求 5.1 交换方式 本标准要求采用文件交换方式、数据库对接方式、服务调用方式三种交换方式: a) 文件交换方式: 通过可靠文件传送服务,将规范化的数据文件传送到指定的结点。大量数据记 录要求使用 XML 文件、 EXCEL 文件、 TXT 文件进行传送,并要求数据提供结点给出文件格式及 数据资源描述; b) 数据库对接方式: 库到库 的数据交换。要求各端交换结点向中心交换结点提供建表脚本(供中 心交换结点建立同等结构表),并将交换信息导入各自交换前置机数据库中,利用传送服务实 现库到库的交换,同时还要求各端交换结点提供数据库服务
15、IP、数据库实例名、用户名、密 码、建库脚本; c) 服务调用方式: 实时少量数据访问或传送要求使用通过 WebService 服务接口访问或传送信用 信息目录、数据记录的服务调用方式。 5.2 交换机制 数据报送交换结点向数据接收交换结点报送数据主要流程包括(如图 2所示): a) 数据生成: 根据约定的报送周期,数据报送交换结点按本标准要求,将报 送信息生成需要传送 的数据,见图 2 中。报送数据起始时间、报送周期可在工作细则中约定。当数据报送交换结 点为端交换结点、数据接收交换结点为中心交换结点时,初次传输应为数据集全量传输,之后 按增量传输; b) 数据传输: 数据报送交换结点通过可靠
16、的数据传送服务,将数据传送到数据接收交换结点,数 据传送服务应能支持断点续传,并要求记录传送成功的标志,见图 2 中; c) 数据确认: 当数据接收交换结点接收到数据报送交换结点传送来的数据时,应该就数据的内容 (具体内容见表 1)进行确认,见图 2 中; d) 获取反馈: 当数据接收交换结点对接收到的数据 进行确认后,按照表 1 内容生成对账数据库表 记录,并将记录反馈到数据报送交换结点,见图 2 中; e) 对账确认: 当数据报送交换结点接收到数据接收交换结点传送来的对账数据库表记录时,应该 就记录内容(具体内容见表 1)进行对账确认,如确认无误则数据传输成功,如对账存在出入 则数据传输失
17、败,需要重新传输,见图 2 中。 DB13/T 2787 2018 6 图 2 交换结点数据交换机制 表 1 反馈数据库表 字段名称 数据类型 中文注释 说明 FILE_NAME VARCHAR(64) 交换文件名称 仅用于文件交换方式 REV_TIME DATETIME(16) 接收时间 FILE_SIZE VARCHAR(16) 交换文件大小 FILE_NUM NUMBER(16) 交换文件数量 FILE_TYPE VARCHAR(32) 交换文件格式 TABLE_NAME VARCHAR(32) 数据库表名称 仅用于数据库对接方式 INSERT_TIME DATETIME(16) 入库时
18、间 DATA_SUM NUMBER(16) 入 库记录数量 SOURCE VARCHAR(16) 交换数据来源 文件交换方式和数据库对接方式复用 FEEDBACK_TIME DATETIME(16) 时间戳 5.3 数据要求 5.3.1 在数据交换信息中,汉字使用中文半角,英文字母、数字和符号使用英文半角。 5.3.2 交换数据应采用 UTF-8 编码格式。 5.3.3 采用文件交换方式和数据库对接方式时,每条数据记录必须包含记录 ID(GUID)和记录入库时间 两个数据项。其中:记录 ID 为数据记录指纹,由记录原始生成单位赋值,采用 GUID 机制,以标识记录 的全局唯一性,是每一条信用信
19、息的信息主键 。记录入库时间指数据记录生成的时间。 5.4 文件交换方式 5.4.1 文件交换格式 数据接收交换结点 数据确认 获取反馈 数据生成 3 数据传输 2 2 数据 数据 数据报送交换结点 数据 数据 1 对账确认 5 4 对账数 据库表 DB13/T 2787 2018 7 5.4.1.1 概述 对于结构化数据,本标准支持三种文件交换格式,分别为 XML格式, EXCEL格式, TXT格式;对于非 结构化数据,无交换格式限制;对于压缩文件,采用 ZIP交换格式。 5.4.1.2 XML 文件交换格式 5.4.1.2.1 格式说明 XML交换数据由声明、包头和包体三部分组成。 5.4
20、.1.2.2 声明 交 换 数 据 文 件 符 合 XML1.0 规 范 。 声 明 部 分 使 用 XML 语 言 表 述 : ; 5.4.1.2.3 包头 数据包包头放置数据资源描述信息,包括:服务 id号 、数据资源名称、交易流水号、交易时间、部 门代码、部门名称、数据量、加载标志、请求用户名、密码,内容见表 2。 表 2 包头数据资源描述信息 顺序号 标记 长度(字符) 含义 备注 1 tran_id 64 服务 id 号 本次 请求的 业务 id 编号 2 tran_mc 64 数据 资源名称 信用信息数据资源的名称 3 tran_seq 32 交易流水号 唯一 流水号, GUID
21、4 tran_time 20 交易时间 请求 时间,格式: YYYY-MM-DD hh:mm:ss 5 dept_id 11 部门代码 部门 编码 6 dept_name 64 部门 名称 信用信息数据归属单位名称 7 row_num 16 数据量 包体所含数据记录数量 8 jzbz 1 加载标志 加载标志( 0:全量加载; 1:增量加载) 9 username 16 请求用户名 分配 的用户名 10 password 20 密码 密码 包头部分格式及示例如下: HBXY.INSERT.J.CF 法人行政处罚信息 41D35210775E4F61BE63FC1413244FC8 2018-01
22、-01 15:30:23 130000E0600 省发改委 100 1 xxxx xxxx1234 /head DB13/T 2787 2018 8 5.4.1.2.4 包体 交换数据包体部分由多条数据记录集合组成,每条数据记录由信用信息数据项和管理控制数据项组 成,如图 3所示。 图 3 包组 包体部分格式如下: 数据项名 称 1 数据内容 1 记录 ID 数据项 名称 2 记录 ID 数据内容 数据内容 2 数据记录 1 数据记录 n 数据项名称 1 记录 ID 记录 ID 数据内容 数据内容 1 数据项名称 2 数据内容 2 记录入库时 间 记录入库时 间 记录入库时间数据内容 记录入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3 2787-2018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方式和接口规范 2787 2018 公共 信用 信息 交换 方式 接口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