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6840.1-1997 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 第1部分;宏观法.pdf
《GB 16840.1-1997 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 第1部分;宏观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16840.1-1997 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 第1部分;宏观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B 16840.1-1997 前言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系列标准分为4部分s第1部分宏观法s第2部分剩磁法s第3部分成分分析法s第4部分金相法。本标准是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系列标准的第1部分z宏观法。宏观法是在火场中,根据铜铝导线熔痕外观特征及熔珠空洞内表面特征判定熔化原因和为微观分析提供试样。本标准查阅并参照了日本东京消防厅编电气火灾原因与鉴别一书中导线短路熔痕外观特征部分内容。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自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g公安部沈阳消防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s韩宝玉、王希庆、邸曼、高伟。64 1 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2、标准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第1部分:宏观法Technical determination methods for electrical fire cause Part 1: Macroscopic metbod GB 16840.1-1997 本标准规定了定义、原理、设备器材、方法步骤、判定和送栓及鉴定时应履行的书面程序。本标准适用于在调查电气火灾原因时,从铜铝导线熔痕外观特征上,鉴定其熔化原因与火灾原因的关系。2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22. 1 熔痕melted mark 铜铝导线在外界火焰或短路电弧高温下形成的圆状、凹坑状、瘤状、尖状及其他不规则的微熔及全熔痕迹。2.2 熔珠melte
3、d bead 铜铝导线在外界火焰或短路电弧高温作用下,在导线的端部、中部或落地后形成的圆珠状熔化痕迹。2.3 火烧熔痕melted mark due to fire burning 铜铝导线在火灾中受火焰或高温作用被熔化后残留的痕迹。2.4 一次短路熔痕primary short circuited melted mark 铜铝导线因自身故障于火灾发生之前形成的短路熔化痕迹。2.5 二次短路熔痕seconed short circuited melted mark 铜铝导线带电,在外界火焰或高温作用下,导致绝缘层失效发生短路后残留的痕迹。2.6 短路熔珠内部空洞inside carity ca
4、used by short circuited melted bead 凡因短路在导线端部形成熔珠的,其内部均有空洞,空洞内表面具有形成短路当时的环境条件特征。2.7 熔化过渡fusion transition 由熔痕向导线延伸的一定距离内存在的熔化现象,是火烧熔痕与二次短路熔痕所具有的特征。3 原理铜铝导线元论是火灾热作用还是短路电弧高温熔化,除全部烧失外,一般均能查找到残留熔痕,其熔痕外观仍具有能代表当时环境的特征。一次短路熔痕和二次短路熔痕同属于瞬间电弧高温熔化,具有冷却速度快、熔化范围小的特点,但不同的是前者短路发生在导线自身故障的条件下,后者短路发生在烟火与温度条件下,导线被火灾热作
5、用熔化的痕迹,其时间、温度又均与短路不同,它具有温度持续时间长、火烧范围大、熔化温度低于短路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06-03批准1998-05-01实施65 GB 1 6840. 1-1 997 电弧温度的特点。由于不同的环境产物参与了熔痕形成的全过程,从而保留了区别一次、二次短路熔痕形成时的各自特征。这在外观状态、不同元素含量、金相显微组织上都得到了科学的验证。4 设备与器材4. 1 体视显微镜放大倍数50倍以上。4.2 灯具普通带罩灯具,用60W白炽灯泡。4.3 器具取样工具,装试样纸袋,毛刷。5 方法步骤5. 1 试样提取5. 1. 1 部位做为鉴定用的熔痕试样,应取自确认的起火点或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6840.1 1997 电气 火灾 原因 技术 鉴定 方法 部分 宏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