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百色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pdf
《2010年百色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百色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百色市 2010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 I 卷:选择题(第113 题,每小题2 分,共26 分,用2B 铅笔答题)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全对的一项是 ( ) 上海世博会的广西馆位于中国馆第 19 号展位。进入馆内,眼前巨大的 LED 屏幕上,桂林阳朔 群山秀美, 天空清澈 ( ) , 白云飘飞; 美丽的漓江波光ln ln ( ), 红色小舟翩翩 ( ) 而过,象鼻山
2、xx( )如生。 A. ch 鳞鳞 pin pin 栩栩 B. ch 粼粼 pin pin 栩栩 C. zh 粼粼 bin bin 诩诩 D. zh 嶙嶙 bin bin 诩诩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百色以它得天独厚 的旅游资源,吸引众多旅游者前来观光。 B.突如其来 的强烈地震,摧毁了原本祥和安宁的玉树小城。 C.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看电视是游览观光最经济、最省事的途径,我们足不出户 ,便可大饱眼福。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受检的十余种带“学习型”“专为小学生编”等字样的辞书,合格率不足 10%左右。 B.
3、长期饮用纯净水或蒸馏水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而出现软弱乏力。 C.消费者在购买文具用品时,要尽量选择无异味的橡皮擦、无刺鼻气味的涂改液和学习用品。 D.假如我们幸运地读到真正的好书,那么,一生将受益无穷。 4.下列广告词有歧义的一项是( ) A.某门业广告词:我们只做好门。 B.公益广告词:沟通,从心开始。 C.公益广告词: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D.公益广告词:大雪无痕,大爱无疆。 5.下面是有关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我们所学 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是其中的两篇。 B.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斯威夫特,主人公是格列
4、佛。该作品讲述了格列佛流落到小人国、大 人国等地的经历。 C.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叙述了音乐家贝多芬、雕塑大师米开朗琪罗和著名作家托尔斯泰三 位伟人苦难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精神。 D.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它塑造的凡尔纳是一个具有反抗压迫精神的战士形象。 6.对下面材料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新华社北京 4 月30 日电 针对近日发生的几起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事件。教育部日前发出紧急 通知,要求各地中小学和幼儿园严格落实外来人员准入登记制度,防止来历不明人员进入校内。 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继续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防止来历不明人员进入校 内, 配合公安机关落
5、实校园安全防范各项工作, 制定专门应急预案, 严格执行值班和信息通报制度, 切实维护中小学校安全稳定。 A.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是: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防止来历不明人员进入校园。 B.这则消息的导语是“配合公安机关落实校园安全防范各项工作”。 C.教育部是针对近日发生的几起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事件而发出通知的。 D.画线句子的句号应为逗号。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710 题。 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 高峰 按照我们一贯的理解,沙漠地区缺乏生命所需的水,所以鲜有生命能在那里生存。最近,美 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却发现,不少沙漠地区并非干得不能生长植物,而是肥力不够,因为沙漠 土壤
6、中缺乏植物赖以生存的氮。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气候不断变暖,沙漠地区土壤中含量可怜 的氮 还会不断挥发,以气体的形式大量流失。 研究人员在美国莫哈韦沙漠地区选了几处试验点, 通过精密测量仪器了解土壤中的氮是如何 随着气温升降而变化着的。研究发现,不管有没有阳光照耀沙漠,当土壤温度达到 40 0 C50 0 C的高 温时, 土壤中的氮会以气体形式从土壤中迅速释放出来。 而在沙漠中, 每天都有数小时的地表高温。 研究人员还发现,地表温度越高,沙漠土壤中释放氮的速度越快。因此,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 沙漠的气温和地表温度也将越来越高, 土壤中的氮也将越来越少, 沙漠也将变得越来越贫瘠和荒凉。 近年来让
7、农林科研人员头疼的现象也由此找到了原因, 他们在干旱地区种植实验田地,虽然保 障了充分的水, 但是土地的出产还是不尽如人意。 原来, 干旱地区土壤的肥力本身不如气候温和地区, 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和气候温和地区有相同的农林物产。 以往的研究表明,土壤中的氮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除水之外的第二大必需营养物质。虽然全球 气候变暖可让沙漠和其他干旱地区的降水比以往稍微增多一点,但是这只能带来临时性的草芽萌 生,并不能阻止沙漠化进程的加快,更不可能带来多样化的绿洲生态,气候变暖在沙漠地区导致的 损失比收获要巨大得多。 干旱地区的氮不但从土壤中偷偷溜走,而且很难再回到土壤之中。在气候温和地区,氮在土 壤和大
8、气中的循环是平衡的:当地土壤中的一部分氮虽然也会通过分解或植物收割流向大气,但是 在雷雨天,空气中的氮气会在雷电的作用下变成氮肥回到土壤中。闪电时,电流高达 10 万安培, 空气的温度会骤然增高,空气分子被加热到 3万度以上(等于太阳表面温度的 35倍) ,致使大气 中不活泼的氮和氧化合,变成二氧化氮。大雨又将二氧化氮溶解成为浓度很低的硝酸,并随雨水降 到地面, 很快与土壤中的矿物质化合变成很好的化肥硝石。 然而, 干旱地区很少会有雷雨天气, 也就很少会有氮再返回到土地中。因此,干旱地区的氮平衡被恶劣的气候所打破,而进入一种恶性 循环中。 正是因为干旱地区氮的流失是不可逆转的,我们花再大的代价
9、,也不可能让沙漠变成绿洲。 除非,我们可以让沙漠地区的气温及地表温度降下来。 如果不能有效遏制气候变暖的发展趋势,代表着沙漠未来希望的零星绿色将越来越少,直至 完全绝迹,沙漠的扩张也将变得气势汹汹而且肆无忌惮。 (选自青年文摘2010年第 11期,有删改) 7.对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 C.沙漠缺乏植物赖以生存的水 D.沙漠地区的恶劣气候 8.下列说法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沙漠地区土壤中的氮含量很少,气候不断变暖导致它以气体的形式大量流失。 B.即使没有阳光的照耀,沙漠土壤中的氮也会随地表温度的升高而迅速释放出来。 C.
10、如果能有充分的水,那么干旱地区土地的出产就会得到改善。 D.土壤中的氮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除水之外的第二大必需营养物质。 9.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段中“让农林科研人员头疼的现象”是指沙漠“变得越来越贫瘠和荒凉”的现象。 B.气候温和地区的氮在土壤和大气中能循环而达到平衡,功劳在于大雨。 C.如果能让沙漠地区的气温及地表温度降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减少干旱地区氮的流失。 D.如果能有效遏制气候变暖的发展趋势,那么沙漠扩张的势头将会减弱。 10.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 A.第段加点的词语“可怜” ,重在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 B.“在沙漠中,每天都有数小时的地表高温”中的“都
11、”字表示全部。 C.第段用了作诠释、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D.本文采用的结构方式是“总分总” ,采用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 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 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 1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说举
12、 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 B.故天将降大任 于是人也(任:责任,使命) C.入则无法家拂 士(拂:通“弼”,辅佐) D.人恒过 然后能改(过:过去) 12.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必先苦其 心志 行拂乱其 所为 B.困于心衡于虑而 后作 出淤泥而 不染 C.舜发于畎亩之 中 宋何罪之 有 D.故天将降大任于 是人也 贤于 材人远矣 13.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 B.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 C.第二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 D.文中画线句子的朗读
13、节奏是正确的。 第卷:非选择题(第1426 题,共94 分) 阅读第I 卷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1415 题。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 分) 译文: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 分) 译文: 15.有人认为,国歌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应该改掉,因为现在中国的国力强大了, “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请结合这篇课文谈谈你的看法。(3 分) 答: 。 三、诗文默写与课外积累(每空 1 分,共 9 分。错别字、漏字、添字,该空均不得分) 16.在答题卷横线上,填写相关的内容。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14、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子曰:“岁寒, 。”(论语)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相信吧,快乐的 日子即将来临。(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螳螂捕蝉, 。(课外积累) 四、阅读理解()(共 22 分) (一)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完成1718 题。(6 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7.颔联用“征蓬、归雁”比喻 ,表达了 的感情。(3 分) 18.苏
15、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 美妙的图画。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这幅图画具有 美。(1分) 美的具体表现: (2 分)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 1924 题。(16 分) 民工父亲的“幸福” 李良旭 刚刚搬入新居不久。这天,我面朝着宽大的落地玻璃窗,端坐在电脑前,专心打字。明媚的 阳光像瀑布一样成桶地泼洒进来:温暖、清亮、宁静。心情,也沐浴在一片暖融融的气氛中。 突然,大门响起一阵很不规则的敲门声。 “你找谁?”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隙。 “我是住在您这片小区里干活的民工,想请您帮个忙。 ”那个陌生人嗫嗫嚅嚅地说。 “什么事?你
16、说吧。 ” “快到暑假了, 我儿子要到城里来看我, 他很想知道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了多少漂亮的房子。 房子是盖了许多,可我从不知道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况,我很难给孩子描述清楚。要是他来了,我 能带他到您家看一看吗?” 这位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后,他望着我,一脸的焦灼和企盼,两眼露出渴求的神情。 我恍然大悟真是一个心细、 慈爱的父亲啊! 我也是一个父亲, 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 或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篇小文章, 不也是喜欢在儿子面前表现一番吗?那是一个做父亲的自豪和骄傲 啊!想到这,我答应了。 他激动得连手也不知道放在哪里好了,脸上现出喜悦的神色。他连声说道: “您真是大好人 啊!我问了好几家,有的一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百色 中考 语文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