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物理试卷.pdf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物理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物理试卷.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物理试卷 解析 本试卷分为第卷(第 14 页)和第卷(第 510 页)两部分。全卷共 10 页。满分 150分,考试时问 120 分钟。 第卷 (共 56 分) 考生注意: 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并用 2B 铅笔正确涂写准考证号和校验码。 2.第卷(120 小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 2B 铅笔涂黑。注意答题纸编号与试题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答案不能涂写在试卷上,涂写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一、单项选择题(共 16 分,每小题 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 1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建立的基础是 (A) 粒子的散射实验 (B)对阴极射线的研究 (C) 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发现 (D)质子的发现 答案 :A 解析 :卢瑟福根据粒子的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院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核聚集了院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电子在核外绕核运转。 本题考查原子的核式结构的建立。 难度:易。 2.利用发波水槽得到的水面波形如 a,b 所示,则 (A)图 a、b 均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 (B)图 a、b 均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 (C)图a 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图
3、 b 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 (D)图a 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图 b 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 【解析】D 本题考查波的干涉和衍射。难度:易。 3. 声波能绕过某一建筑物传播而光波却不能绕过该建筑物,这是因为 (A)声波是纵波,光波是横波 (B)声波振幅大,光波振幅小 (C)声波波长较长,光波波长很短 (D)声波波速较小,光波波速很大 【解析】C 本题考查波的衍射条件:障碍物与波长相差不多。难度:易。 4.现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 (A)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放出的能量 (B)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的能量(C)重核裂变放出的能量 (D)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 【解析】C 本题考查原子核反应。难度:易。 5.
4、 在右图的闭合电路中,当滑片 P向右移动时,两电表读数的变化是 (A)A变大, V 变大 (B)A变小,V变大 (C)A变大, V 变小 (D)A变小,V变小 【解析】B 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电压变大。 6. 根据爱因斯坦光子说,光子能量 E等于( h为普朗克常量, c 、 为真空中的光速和波长) (A)ch(B) hc(C) h (D)h答案 :A 解析 :cE hv h= 。 本题考查光子能量公式和光速公式。 难度:易。 7. 电磁波包含了 射线、红外线、紫外线、无线电波等,按波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 (A)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 射线 (B)红外线、无线电波、 射线、紫外线 (C)
5、射线、红外线、紫外线、无线电波 (D)紫外线、无线电波、 射线、红外线 【解析】A 本题考查电磁波普。难度:易。 8. 某放射性元素经过 11.4 天有78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该元素的半衰期为 (A)11.4 天 (B)7.6 天 (C)5. 7 天 (D)3.8 天 答案: D 解析: 根据1128t=, 3t= ,因为 t=11.4day,所以11.43 = =3.8day,选D。 本题考查原子核半衰期的计算。 难度:中等。 二、单项选择题(共24 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 9. 三个点电荷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 a、b 两点出的场强 大小分
6、别为aE 、bE ,电势分别为ab 、 ,则 (A)aE bE ,a b (B)aE bE ,a b (C)aE bE ,a b (D)aE bE ,a b 【解析】根据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大小,沿电场线电势降落(最快) ,选 C。本题考查电场线与场强与电势的关系。难度:易。 10. 如图,玻璃管内封闭了一段气体,气柱长度为 l,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若温度保守不变,把玻璃管稍向上提起一段距离,则 (A) ,hl均变大 (B) ,hl均变小 (C) h变大 l变小 (D) h变小 l变大 【解析】根据 cl =p , l变大, p 变小,根据 ghpp =0, h变大,选 D。 本题考查气体
7、状态方程。难度:中等。 11. 将一个物体以某一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 设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物体 (A)刚抛出时的速度最大 (B)在最高点的加速度为零 (C)上升时间大于下落时间 (D)上升时的加速度等于下落时的加速度 【解析】mf+= ga上,mf= ga下,所以上升时的加速度大于下落时的加速度,D 错误; 根据221h gt= ,上升时间小于下落时间,C 错误,B 也错误,本题选 A。 本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难度:中。 12. 降落伞在匀速下降过程中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若风速越大,则降落伞 (A)下落的时间越短 (B)下落的时间越长 (C)落地时速度越
8、小 (D)落地时速度越大 【解析】根据221gtH = ,下落的时间不变; 根据22yxvvv += ,若风速越大,yv 越大,则降落伞落地时速度越大; 本题选 D。 本题考查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难度:中等。 13. 如图,长为 2l 的直导线拆成边长相等,夹角为 60o的 V 形,并置于与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 B,当在该导线中通以电流强度为 I 的电流时,该 V 形通电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 (A)0 (B)0.5 BIl (C) BIl(D) 2BIl 答案:C 解析:导线有效长度为 2lsin30=l,所以该 V 形通电导线收到的安培力大小为 BIl。选C。 本题考
9、查安培力大小的计算。 难度:易。 14.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与斥力共同产生,并随着分子间距的变化而变化,则 (A)分子间引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B)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C)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D)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答案:B 解析:根据分子力和分子间距离关系图象,如图,选 B。 本题考查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变化,图象的理解。 难度:中等。 15. 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a,设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g ,在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处由地球引力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2g ,则 (A)1ga= (B)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上海 物理 试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