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流行病学练习试卷23-2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流行病学练习试卷23-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流行病学练习试卷23-2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流行病学练习试卷 23-2 及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关于甲型肝炎,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分数:2.00)A.未发现慢性带菌者B.潜伏期末已有传染性C.呈周期性D.无季节性E.感染后可以获得持久免疫力2.下列哪项不是水平传播方式(分数:2.00)A.空气传播B.经水传播C.经胎盘传播D.经食物传播E.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3.关于人群易感性,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分数:2.00)A.新生儿增加,人群易感性降低B.预防接种后,人群易感性升高C.某病流行后,人群对该病的易感性升高D.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人群易感性升高
2、E.人群中该病抗体水平较高,人群对该病的易感性高4.为了保证疫苗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个过程均处在适当的低温条件下,需要配备多环节链式贮存、运送设备,这一保冷系统被称为(分数:2.00)A.计划免疫B.冷链C.扩大免疫规划D.冷藏E.冷冻5.在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发展为慢性肝炎者约占(分数:2.00)A.1/2B.1/3C.1/4D.1/5E.1/66.在接种破伤风抗毒素的同时,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这种免疫形式被称为(分数:2.00)A.自然自动免疫B.自然被动免疫C.人工自动免疫D.人工被动免疫E.人工被动自动免疫7.医源性感染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分数:2.00)A.经空气B.经水C.经食物D.经土壤
3、E.经手直接传播8.在丙类传染病的监测区,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在多少小时内报告给发病地区所属的县(区)卫生防疫机构(分数:2.00)A.1 小时内B.2 小时内C.6 小时内D.12 小时内E.24 小时内9.痢疾杆茁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力以哪群最强(分数:2.00)A.福氏苗B.志贺菌C.鲍氏菌D.沙门菌E.宋内菌10.评价临床试验效果的主要指标是(分数:2.00)A.标化率B.续发率C.引入率D.有效率E.失访率11.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到临床症状出现这段时间称为(分数:2.00)A.易感期B.潜伏期C.隔离期D.传染期E.非传染期12.评价疫苗接种效果的最关键指标是(分数:2.00)A.接种
4、副反应发生率B.接种的安全性评价C.接种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评价D.接种的临床效果评价E.接种的流行病学效果和免疫学评价13.下列哪项是计划免疫接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分数:2.00)A.疫苗安全性、有效性和持久性B.疫苗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C.疫苗安全性、有效性和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D.疫苗安全性、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疫苗的免疫效果E.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卫生经济学评价14.传染病经土壤传播的意义大小,取决于(分数:2.00)A.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力,个人卫生习惯和医疗卫生条件B.人与土壤接触的机会,医疗卫生条件和农作物的品种C.个人卫生习惯,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力和农作物的品
5、种D.人与土壤接触的机会,个人卫生习惯和医疗卫生条件E.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力,人与土壤接触的机会和个人卫生习惯15.甲肝的传染源是(分数:2.00)A.急性期病人B.健康携带者C.急性期病人和健康携带者D.受感染的动物E.慢性病原携带者16.预防接种的工作方式可以分为(分数:2.00)A.按年龄接种,应急接种B.常年接种,按季度或年度接种C.按季度或年度接种,按年龄接种D.突击接种,按季度或年度接种E.计划免疫,应急接种,重点免疫17.人体感染乙塑肝炎后,出现早、消失快、漓度高的急性感染标志物是(分数:2.00)A.HBsAgB.HBV 核酸C.抗 HBcIgMD.抗 HBcIgCE.抗-B
6、e18.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分数:2.00)A.接种方式不当B.接种剂量过大C.接种对象处于某种特定生理病理状态下D.生物制品存在质量问题E.以上均是19.下列哪项为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分数:2.00)A.治愈病人B.免疫接种C.医学观察D.消毒E.隔离病人20.人体感染乙肝后,出现晚,维持时间长,代表过去曾感染的标志是(分数:2.00)A.HBsAgB.抗-HBsC.抗 HBcIgMD.抗 HBcE.抗-Be21.人体感染乙型肝炎后,标志传染性已不强,病毒复制力已降低的指标是(分数:2.00)A.HBsAgB.抗-HBsC.抗 HBcIgMD.抗 HBcIgGE.抗-Be22.接
7、种疫苗可产生下列哪类免疫(分数:2.00)A.自然自动免疫B.自然被动免疫C.人工自动免疫D.人工被动免疫E.非特异性抵抗力23.下列哪种疾病有严格的季节性(分数:2.00)A.流行性感冒B.病毒性肝炎C.麻风D.钩端螺旋体病E.乙型脑炎24.评价预防接种效果的免疫学指标是(分数:2.00)A.抗体阳转率、抗体平均滴度B.标化率、续发率C.引入率、抗体阳转率D.有效率、抗体平均滴度E.保护率、效果指数25.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被称为(分数:2.00)A.病人B.病原携带者C.易感者D.传染源E.感染者26.在肠道传染病的预防中,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措施中的主导措施是
8、(分数:2.00)A.及早隔离病人B.及早发现带菌者,并给予治疗C.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D.保护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E.搞好“三管一灭“27.我国当前预防流脑较理想的菌苗是(分数:2.00)A.A 群液体菌苗B.A 群氢氧化铝吸附菌苗C.提纯 A 群和 C 群多种糖体菌苗D.减毒 A 群和 C 群活菌苗E.长春 7、京 55、沪 191 混合菌苗28.人体感染乙型肝炎后最先出现的感染标志物是(分数:2.00)A.表面抗原(HBsAg)B.核心抗原(HBcAg)C.e 抗原(HBeAg)D.HBV 核酸(HBV-DNA)E.DNA 聚合酶29.现研制一种预防某传染病的新疫苗,欲观察该疫苗的
9、免疫学效果,应该选择的观察人群是(分数:2.00)A.近期接受过预防接种的人群B.隐性感染率高的人群C.近期内未发生过该病流行的人群D.免疫水平高的人群E.发病率低的人群30.下列哪种说法正确(分数:2.00)A.接种流感疫苗后可以获得终身免疫B.接种流感疫苗后可以产生 10 年以上的免疫力C.接种流感疫苗后可以产生 5 年以上的免疫力D.接种流感疫苗后对任何型别的流感都有预防作用E.接种流感疫苗后可以在半年至一年左右对同型流感具有预防作用31.流脑的发病高峰在哪些月份(分数:2.00)A.12 月B.34 月C.56 月D.78 月E.1011 月32.人体感染乙型肝炎后,出现对 HBV 有
10、免疫力的保护体抗体是(分数:2.00)A.HBsAgB.抗-HBsC.抗-HBcIgMD.抗-HBcIgGE.抗-HBe33.下列关于甲肝的叙述中,哪点是不正确的(分数:2.00)A.主要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也可经血制品和输血传播B.隐性感染多于显性感染C.一般不存在慢性携带现象D.甲肝病毒耐寒、耐热、耐酸、耐乙醚,但对甲醛、漂白粉敏感E.甲肝在我国属于成人病34.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是(分数:2.00)A.间日疟原虫B.恶性疟原虫C.三日疟原虫D.卵形疟原虫E.以上均是35.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分数:2.00)A.虫媒传播B.动物源性传播C.垂直传播D.空气传播E.土壤传播36.针对
11、流感病毒抗原结构变异,下列哪种说法正确(分数:2.00)A.A 型抗原变异最弱,B 型抗原变异最强,C 型抗原变异居于二者之间B.A 型抗原变异最弱,B 型抗原变异较强,C 型抗原变异居于二者之间C.A 型抗原变异最弱,B 型抗原变异最强,C 型抗原变异基本稳定D.A 型抗原变异最强,B 型抗原变异次之,C 型抗原变异居第三E.A 型抗原变异最强,B 型抗原变异次之,C 型抗原变异基本稳定37.在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措施中,下列哪项最重要(分数:2.00)A.三早预防B.预防接种C.灭螨防螨D.灭鼠防鼠E.疫情监测38.我国儿童计划免疫使用的疫苗不包括(分数:2.00)A.卡介苗B.脊髓灰质炎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流行病学 练习 试卷 23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