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流行病学练习试卷14-2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流行病学练习试卷14-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流行病学练习试卷14-2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流行病学练习试卷 14-2及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下列哪些论点是不正确的(分数:2.00)A.某病虽有家庭聚集性,但病因不一定具传染性B.采用双盲法是避免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偏见C.偏倚是系统误差D.增大样本含量、有助于减少偏倚E.回顾性队列研究兼备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之优点2.下列哪项属二级预防内容(分数:2.00)A.预防接种B.防止病残,促进康复C.保护高危人群D.发现早期病人并采取有效措施E.消除病因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疾病三级预防内容(分数:2.00)A.疾病监测B.定期体检C.减少致病因素D.预防接种E
2、.合理用药,早日康复4.下列哪项不属于疾病监测内容(分数:2.00)A.长期系统地观察疾病的发生,传播及其影响因素B.观察疾病变动趋势及分布动态C.采取防制对策及措施D.研究疾病诊断方法E.对防制效果和经济效益作出评价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我国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 35种,实行分级管理,其中(分数:2.00)A.甲类 2种、乙类 22种、丙类 11种B.甲类 2种、乙类 21种、丙类 12种C.甲类 2种、乙类 24种、丙类 9种D.甲类 3种、乙类 20种、丙类 12种E.甲类 3种、乙类 21种、丙类 11种6.病原体自宿主体内排出,并停留在外环境中,然后侵入到新的
3、宿主体内,这是(分数:2.00)A.传播途径B.传染过程C.流行过程D.传染链E.传播机制7.下列哪种偏倚不属于选择偏倚(分数:2.00)A.入院率偏倚B.易感性偏倚C.检出症侯偏倚D.无应答偏倚E.沾染偏倚8.临床试验常用的盲法是(分数:2.00)A.单盲B.双盲C.三盲D.单盲和双盲E.单盲和三盲9.偏倚分为哪三大类(分数:2.00)A.现患病例一存活病例偏倚、入院率偏倚、无应答偏倚B.无应答偏倚、测量偏倚、选择偏倚C.回忆偏倚、错分偏倚、失访偏倚D.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E.测量偏倚、报告偏倚、检诊偏倚10.在临床试验中要得到正确的结论,下列诸因素中哪个最重要(分数:2.00)A.
4、实验组与对照组人数相等B.随机分组C.依从性达到 100D.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年龄相等E.对照组由健康人组成11.下列哪种乙类传染病在疫情报告时限与甲类传染病相同(分数:2.00)A.艾滋病B.流行性出血热C.SARS(非典型肺炎)D.梅毒E.狂犬病12.构成传染过程的必备因素是(分数:2.00)A.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B.病原体和机体C.病原体、传播途径和易感者D.微生物、媒介和宿主E.病人、污染物和易感者13.下列哪个疾病不是人畜共患病(分数:2.00)A.鼠疫B.流行性出血热C.流行性乙型脑炎D.霍乱E.弓形体病14.所谓传染源是指(分数:2.00)A.能够携带病原体造成疾病传播的
5、动物B.能够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C.病原体赖以生长繁殖的人或动物D.病原体赖以生长繁殖的物体E.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15.下面对疫源地的认识哪项正确(分数:2.00)A.疫源地即指传染源本身B.疫源地指传染源所在的病家C.疫源地指传染源所在的地区D.疫源地指传染源所停留过的地区E.疫源地即指传染源本身及其家人16.下列哪项关于感染谱的流行病学意义的论述是错误的(分数:2.00)A.发现和管理传染源的难度有差异B.必须查清不同的感染类型才能制订有效的防制措施C.疫报和疫情统计的病例都是显症病例D.单一隔离治疗显症病人起不到消灭传染源的作用E.针对传染链的某一因素采取措施就
6、能阻止传染病的传播17.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分数:2.00)A.传播易于实现,病例常可连续发生,患者常为传染源周围的易感人群B.一般有季节性升高的表现,冬春出现较多,流行强度常与人口密度、居住条件、卫生条件等有关C.在未经免疫预防的人群中,发病可呈现周期性升高D.病后免疫力持久的传染病常在儿童时期感染;病后免疫不持久的传染病则没有明显的儿童发病率高的特征E.以上都是18.一个完善的监测系统应该由下列几种相互补充的监测系统组成(分数:2.00)A.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诊断B.被动监测、主动监测C.被动监测、爆发调查D.现患调查、血清学调查E.被动监测、主动监测、前哨监测19.关于控制混
7、杂偏倚,下列哪种方法是错误的(分数:2.00)A.随机化分组B.配比C.多因素分析D.加大样本含量E.分层分析20.有关疾病三级预防,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分数:2.00)A.治疗宫颈糜烂以防止宫颈癌的发生属于三级预防B.康复治疗是特指伤残者采取的特殊治疗方法C.一级预防仅指对病因已明疾病的预防D.定期体检属一级预防E.筛检是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21.对可疑因素的流行病学病因研究,用观察法和实验研究法。这两种方法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实验研究时(分数:2.00)A.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样本数量是相等的B.作前瞻性队列研究C.试验组和对照组是可比的D.要用对照组E.研究者可决定谁将是暴露于可疑因素者,
8、谁将是非暴露于可疑因素者22.传染病流行出现单个流行高峰后,接着又出现一批病例形成拖尾现象,一般是由于(分数:2.00)A.生物媒介传播和食物传播共同存在B.生物媒介传播和接触疫水传播共同存在C.共同媒介传播后继之以接触传播D.生物媒介传播和突然传播共同存在E.生物媒介传播和饮水传播共同存在23.慢性病的三级预防措施是(分数:2.00)A.病因预防、“三早“预防、对症防治B.病因预防、“三早“预防、心理治疗C.普查发现、早期诊断、对症防治D.普查发现、对症防治、心理治疗E.普查发现、早期治疗、预防并发症24.健康携带者的流行病学意义主要取决于(分数:2.00)A.排菌数量、期限B.活动范围C.
9、携带者的职业、个人卫生习惯及当地卫生防疫工作质量D.携带者的年龄E.携带者的性别25.一系列相互连接相继发生的疫源地为(分数:2.00)A.传播途径B.传播过程C.流行过程D.传播机制E.传播因素26.所谓疾病监测是指(分数:2.00)A.长期、连续地收集、核对、分析疾病的动态分布和影响因素的资料,并将信息及时上报和反馈,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B.长期、连续地收集、核对、分析疾病的动态分布和影响因素的资料C.长期、连续地对疾病的动态分布进行随访D.长期坚持下级单位向上级机构上报监测数据和资料E.上级单位亲自调查收集或要求下级单位尽力去收集资料27.所谓选择偏倚是指(分数:2.00)A.由于测量、
10、诊断、询问或抄录过程中收集资料不当,使观察对象的某些特征被错误分类而产生的系统误差B.入选研究样本的研究对象与未入选者之间存在特征上的差异而造成的系统误差C.根据研究者主观意愿选择研究对象D.在研究某暴露因素与疾病(事件)之间的关联时,由于一个或多个既与疾病(事件)有制约关系,又与所研究暴露因素密切相关的外来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所研究暴露因素与疾病(事件)的联系E.根据研究对象主观意愿选择研究对象28.所谓检疫是指(分数:2.00)A.对染疫嫌疑者从他离开感染环境起实施不超过该病最长潜伏期的收留诊察检验B.出于某种特别考虑,将一部分人群或家畜与另一部分人或家畜分开,进行医疗处理和观察,以便
11、控制传染病C.对传染病接触者不限制其活动,但需接受体检、测量体温、病原学检查和必要的卫生学处理D.在不超过某病的最长潜伏期的时间内,对已经暴露于该病的健康人、家畜的活动进行限制,以保护未曾暴露于该传染病的人群E.杀灭或消除传播途径上的病原体,使其无害化29.下列哪项不属于二级预防内容(分数:2.00)A.防止“三废“污染B.定期健康体检C.早发现D.早诊断E.早治疗30.下列关于偏倚的控制哪项结论是正确的(分数:2.00)A.在研究设计和资料分析两个阶段,都可以控制混杂偏倚B.增大样本量可减少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C.可以通过统计方法,衡量各类偏倚大小D.在资料分析阶段也可控制信息偏倚E.通过多
12、因素分析方法可去除选择偏倚31.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分数:2.00)A.病人有吃某一食物的历史,未吃该食物者不发病B.易形成爆发,发病人数与吃污染食品的人数有关C.患者潜伏期短,多发生在夏秋季节,一般不形成慢性流行D.停止供应该食物后爆发即可平息E.以上都是32.现代医学模式是(分数:2.00)A.生物医学模式B.分子生物医学模式C.信息医学模式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E.群体医学模式33.消灭疫源地的条件是(分数:2.00)A.传染病患者被治愈或被移走、传染源污染的外环境已得到最终的消毒、所有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后无续发病例发生B.传染病患者已被隔离C.传染源污染的外环境已
13、得到最终的消毒D.传染病的接触者得到被动免疫保护E.所有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引无续发病例发生34.病原体更换宿主的过程称为(分数:2.00)A.流行过程B.传播机制C.传播过程D.致病机制E.传染过程35.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不包括(分数:2.00)A.寻找传染源和传播途径B.确定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或检疫期限C.确定免疫接种时间D.评价预防措施效果E.判定传染病病人的隔离期限36.分层分析可减少(分数:2.00)A.混杂偏倚B.选择偏倚C.信息偏倚D.选择偏倚和混杂偏倚E.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37.病例对照研究中 OR是指(分数:2.00)A.病例组的患病率除以对照组的患病率B.病例组的发病率
14、除以对照组的发病率C.病例组暴露比值除以对照组暴露比值D.对照组暴露比值除以病例组暴露比值E.病例组的患病比值除以对照组的患病比值38.队列研究中选择对照人群的常用形式有(分数:2.00)A.内对照B.外对照C.总人口对照D.多重对照E.以上都是39.临床试验中研究对象是否按研究设计要求执行并坚持到底,称之为(分数:2.00)A.可靠性B.社会期望偏倚C.礼貌偏倚D.依从性E.真实性40.下列关于队列研究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可以研究一种暴露与多种疾病的关系B.属于分析性研究C.经常存在失访偏倚D.可以研究一种疾病与多种暴露的关系E.是由因到果的研究流行病学练习试卷 14-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流行病学 练习 试卷 14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