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24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24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24及答案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24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的偏倚有(分数:2.00)A.随机偏倚、混杂偏倚、系统偏倚B.随机偏倚、选择偏倚、信息偏倚C.选择偏倚、信息偏倚、系统偏倚D.混杂偏倚、选择偏倚、随机偏倚E.混杂偏倚、信息偏倚、选择偏倚2.关于哨点监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哨点监测需要定点、定时、定量地进行B.哨点监测的对象主要是高危人群C.根据监测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确定监测哨点D.相对于常规报告,哨点监测耗费低、效率高E.我国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属于哨点监测3.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是(分数:2.00)A.病原体
2、、宿主、传染过程B.传染源、传播途径、自然因素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D.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E.传染源、传播途径、社会因素4.分子流行病学是阐明疾病和健康状态相关生物标志(或分子事件)在人群和生物群体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根据定义,分子流行病学的组成学科为(分数:2.00)A.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B.分子病原学和分子免疫学C.流行病学和分子遗传学D.传统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E.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病原生物学5.遗传流行病学中,不属于单基因遗传病的分析方法是(分数:2.00)A.分离分析B.通经分析C.养子和半同胞分析D.连锁分析E.多因子
3、遗传病的分析6.提出健康新概念的认识基础是(分数:2.00)A.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还包括心理健康B.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C.健康是基本人权D.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最重要的社会目标E.把人的躯体与精神结合,把个体与社会结合7.影响健康的因素包括(分数:2.00)A.社会因素、生物环境因素、心理因素、自然环境因素B.社会因素、生物环境因素、心理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因素C.社会因素、生物环境因素、心理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因素、遗传因素D.社会因素、生物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生活方式因素、遗传因素、卫生服务因素E.社会因素、生物环境因素、心
4、理因素、生活方式因素、遗传因素、卫生服务因素、自然环境因素8.健康教育使用的手段是(分数:2.00)A.宣传、行政、法规B.行政、法规、技能C.传播、行政、技能D.传播、教育、干预E.法规、传播、干预9.健康教育的作用在于(分数:2.00)A.帮助人们获得健康知识B.帮助人们树立健康观念C.帮助人们自愿采纳健康行为D.帮助人们获得健康E.帮助人们获得高质量生活10.关于人类的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人的行动B.机体在心理反应下的生理反应C.本能的生理反应D.机体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所引起的内在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反应E.机体在先天环境的影响下产生的内在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反应11.不属
5、于人类行为发展阶段的是(分数:2.00)A.被动发展阶段B.主动发展阶段C.自主发展阶段D.完善巩固阶段E.固定阶段12.在卫生费用评价指标体系中,卫生部门在费用分配时应首先注意的指标是(分数:2.00)A.卫生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比B.人均卫生费用C.卫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D.门诊和住院费用构成E.医疗、卫生防疫和妇幼卫生费用的比例13.食品生产车间与食品库房如采用机械通风方式,要求换气量应达到(分数:2.00)A.3 次/小时B.5 次/小时C.7 次/小时D.8 次/小时E.10 次/小时14.下列定义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化学物质引起试验对象中的个别成员死亡的最低剂量称为最小
6、致死剂量B.化学毒物不引起试验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称为最大耐受剂量C.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死亡的剂量称为致死剂量D.外源性化学毒物能引起受试对象全部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称为最小致死剂量E.化学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出现死亡所需要的剂量称为半数致死剂量15.评价化学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分数:2.00)A.LD100B.LD50C.LD0D.LD01E.LD16.下列代谢反应为相代谢反应的是(分数:2.00)A.氧化反应B.水解反应C.脱氢反应D.还原反应E.乙酰化结合反应17.生物转运是指(分数:2.00)A.化学物质由与机体接触部位进入血液的过程B.化学物质随血流和淋巴液分散到全身
7、组织的过程C.化学毒物在机体内吸收、分布和排泄的过程D.化学毒物及其代谢产物向机体外转运的过程E.化学毒物由酶催化的代谢过程18.急性毒性观察实验期一般为(分数:2.00)A.28 天B.10 天C.14 天D.7 天E.21 天19.对吸烟人群进行肺癌筛查属于(分数:2.00)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一级、二级预防均可E.二级、三级预防均可20.在卫生经济评价分析中,如利用医疗工作中某种疾病的治愈率指标,该指标属于(分数:2.00)A.效果指标B.效益指标C.效用指标D.成本指标E.效应指标 A.对公民处以 50 元以下的罚款 B.对公民处以 100 元以上的罚款 C.对公民
8、处以 50 元以上的罚款 D.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 1000 元以上的罚款 E.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 1000 元以下的罚款(分数:4.00)(1).对公民法律规定可以当场作出罚款决定的情况是(分数:2.00)A.B.C.D.E.(2).对法人或其他组织法律规定可以当场做出罚款决定的情况是(分数:2.00)A.B.C.D.E.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宪法 E.地方政府规章(分数:4.00)(1).具有最高层次法律效力的是(分数:2.00)A.B.C.D.E.(2).具有最低层次法律效力的是(分数:2.00)A.B.C.D.E. A.P=0 B.P=1 C.P0.05 D.
9、 E.1-(分数:6.00)(1).表示小概率事件的是(分数:2.00)A.B.C.D.E.(2).表示假设检验中第一类误发生的概率的是(分数:2.00)A.B.C.D.E.(3).表示假设检验的检验效能的是(分数:2.00)A.B.C.D.E. A.t 检验 B.方差分析 C.正态性检验 D.配对四格表的卡方检验 E.秩和检验(分数:6.00)(1).配伍组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分数:2.00)A.B.C.D.E.(2).22 列联表资料的分析采用(分数:2.00)A.B.C.D.E.(3).检验连续性资料的分布采用(分数:2.00)A.B.C.D.E. A.发病率 B.患病率 C.
10、保护率 D.接种后反应率 E.发病密度(分数:6.00)(1).某特定时间内的总人口中,患有某病的病例所占的比例称为(分数:2.00)A.B.C.D.E.(2).以人年为单位计算的率是(分数:2.00)A.B.C.D.E.(3).评价人群疫苗接种效果最关键的指标是(分数:2.00)A.B.C.D.E. A.灵敏度 B.特异度 C.阳性预测值 D.似然比 E.患病率(分数:6.00)(1).一项筛检试验中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地判断为患者的比例是(分数:2.00)A.B.C.D.E.(2).通过串联试验可以提高筛检的(分数:2.00)A.B.C.D.E.(3).反映一个筛检项目收益的指标是(分数:2
11、.00)A.B.C.D.E. A.天然形成、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B.由于人类活动(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 C.环绕于人类周围的一切客观物质条件 D.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和社会关系 E.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发生的物质交换、信息传递等重大变化(分数:4.00)(1).次生环境是指(分数:2.00)A.B.C.D.E.(2).社会环境是指(分数:2.00)A.B.C.D.E. A.控制研究 B.内容研究 C.媒介研究 D.受众研究 E.效果研究(分数:4.00)(1).针对信息的研究是(分数:2.00)A.B.C.D.E.(2).针对传播者的研究是(分数:2
12、.00)A.B.C.D.E.21.根据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属于新资源食品的是(分数:2.00)A.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B.从动物、植物中分离的在我国有食用习惯的食品原料C.从微生物中分离的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食品原料D.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新品种E.因采用新工艺生产导致原有成分或者结构发生改变的食品原料22.对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的卫生要求,正确的是(分数:2.00)A.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B.临时参加工作的不需要健康证明C.患有伤寒、痢疾的患者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D.每年都必须进行健康检查E.在销售
13、直接入口食品时,必须使用售货工具23.关于总体和样本,不正确的说法是(分数:2.00)A.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B.总体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不同质的C.总体是所有观察单位的所有变量值的集合D.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E.可以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24.实验设计中的基本要素是(分数:2.00)A.实验因素B.非实验因素C.实验效应D.实验操作人员E.受试对象25.关于计算机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严禁在计算机上玩游戏是预防计算机病毒侵入的唯一措施B.计算机病毒使计算机系统不能正常运转C.计算机病毒只破坏磁盘上的程序和数据D.计算机病毒只破坏内存中的程序和数据E.计算机病毒
14、会造成极大的危害26.E-mail 用户名必须遵循的规则是(分数:2.00)A.用户名中一般不允许出现中文B.用户名可以是任意字符C.用户名一般由大小写英文字母和数字组成D.用户名不能有空格E.用户名必须是英文字母27.流行病学的病因研究过程包括(分数:2.00)A.根据病因模型构想可能病因B.通过描述性研究验证病因假设C.通过描述性研究提出病因假设D.利用分析性研究验证病因假设E.根据病因判定标准综合判定病因28.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特点包括(分数:2.00)A.需随机化分组B.必须有干预措施C.实验对象数量不受限制D.实验组和对照组是自然形成的E.是前瞻性研究29.卫生服务的需求应具备的必要
15、条件是(分数:2.00)A.不考虑消费者的购买愿望B.考虑消费者的购买愿望C.不考虑消费者的支付能力D.考虑消费者的支付能力E.医务人员的判断30.在经济学中,公共物品的基本含义是(分数:2.00)A.共享性B.垄断性C.非排他性D.信息不对称性E.供方主导性公共卫生主治医师基础知识-24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的偏倚有(分数:2.00)A.随机偏倚、混杂偏倚、系统偏倚B.随机偏倚、选择偏倚、信息偏倚C.选择偏倚、信息偏倚、系统偏倚D.混杂偏倚、选择偏倚、随机偏倚E.混杂偏倚、信息偏倚、选择偏倚 解析:解析 在流行病的研究或推论过程中所获得的
16、结果系统地偏离其真实值,称为偏倚。偏倚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单方向性,有正、负;二是可高于真值,也可低于真值。偏倚分为三类: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2.关于哨点监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哨点监测需要定点、定时、定量地进行B.哨点监测的对象主要是高危人群C.根据监测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确定监测哨点D.相对于常规报告,哨点监测耗费低、效率高E.我国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属于哨点监测 解析:解析 我国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属于常规报告。3.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是(分数:2.00)A.病原体、宿主、传染过程B.传染源、传播途径、自然因素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病原体、
17、传播途径、易感人群E.传染源、传播途径、社会因素解析:解析 流行过程的 3 个基本条件即流行过程三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4.分子流行病学是阐明疾病和健康状态相关生物标志(或分子事件)在人群和生物群体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根据定义,分子流行病学的组成学科为(分数:2.00)A.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B.分子病原学和分子免疫学C.流行病学和分子遗传学D.传统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 E.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病原生物学解析:解析 分子流行病学是应用先进的技术测量生物学标志的分布情况,结合流行病学现场研究方法,从分子或基因水平阐明疾病的病因及其相关的致
18、病过程,并研究疾病的防治和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传统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5.遗传流行病学中,不属于单基因遗传病的分析方法是(分数:2.00)A.分离分析B.通经分析C.养子和半同胞分析D.连锁分析E.多因子遗传病的分析 解析:解析 单基因遗传病的分析方法包括:分离分析;遗传平衡定律的应用。单基因遗传病的分析和多因子遗传病的分析分别是遗传流行病学的两种分析方法。6.提出健康新概念的认识基础是(分数:2.00)A.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还包括心理健康B.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C.健康是基本人权D.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最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公共卫生 主治医师 基础知识 2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