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重庆市B卷中考真题历史.docx
《2013年重庆市B卷中考真题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重庆市B卷中考真题历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3 年重庆市 B 卷中考真题历史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古代原始居民北京人生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制作磨制石器 B.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 C.将石珠钻孔做成饰品 D.用骨针缝衣服 解析: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原始人群的生活情况,题目中要求的是北京人,所以根据课本可知 B 项正确, CDA 不是关于北京人生活的表述。 答案: B 2.“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 是商轶变法的依据。商勒的下列变法措施,旨在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 ( ) A.改革土地制度 B.奖励军功 C.重视农业 D.建立县制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在其内容之中通过奖励军功可以激发将士的斗志,所以
2、B项符合题意, C是农业 D是地方行政机构 A项是土地的作用不能体现在军队战斗力上,排除。 答案: B 3.大夫张仪置巴郡,首府设在江州 (今渝中区 )。此时中国所处的历史时期是 ( )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南朝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郡县制度,题目中提到的是在江州设立巴郡,人物是张仪,可知是在战国时期,所以 A 项正确,属于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 答案: A 4.古代重庆人民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史记 货殖列传记载 :“ 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 (丹砂矿 ) 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 (被 )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待她如宾客 ),为筑女怀清台。 ” 对这段材料解读不
3、正确的是 ( ) A.清是巴郡人 B.秦皇为清筑 “ 女怀清台 ” C.清用财自卫 D.清曾经为秦的柑橘官 解析:本题关键是读懂文言材料,材料大意是巴郡有一叫清的寡妇 ,其祖先开了一丹砂矿,后来她能持守其旧业,用钱财自卫,不被列国列强侵犯。秦始皇把她作为贞妇的典型,待她如贵宾,替她修筑了女怀清台。 该题为否定选择题。读懂材料后对照四个选项,把材料中提到的正确信息一一对照、只有 D 项清曾经为柑橘官,没有。所以选 D。 答案: D 5.秦朝一位盐商,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食盐。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 ( ) A.图 A B.图 B C.图 C D.图 D 解析: 该题为图片型选择题,先仔细观察图,
4、辨析得出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其中,A 为秦国的圆形方孔钱。联系所学知识,秦朝统一天下后,为了巩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把秦国的标准推行天下。于是在经济上统一货币,把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统一货币。所以秦朝的盐商进货只能用官方规定的货币了。故选 A。 答案: A 6.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们采取的相同统治措施是 ( )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在长安设立太学 C.抵御匈奴,巩固边防 D.统一度量衡 解析: 分清每个人物各做了什么事情。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 B 都只是汉武帝采取的措施,秦始皇是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D 是秦始皇加强统一的举措
5、。只有在军事上。两个荒地都曾经北击匈奴,修长成。所以选 C。 答案: B 7.工艺流程与生产水平密切相关。观察右图,它反映了我国汉代哪一生产活动的工艺流程 ?( ) A.造纸 B.炼铁 C.纺织 D.制瓷 解析: 本题以图片考察古代重要的手工业部门。关键在于仔细看图片人物各自在做什么。从图片可以看出很多人在实施造纸的工艺流程。粉碎原料,泡纸浆,晾晒、切割等。没看到 炼铁、纺织、制瓷的呢个工艺。所以选 A. 答案: A 8.“ 今欲断 (禁止 )诸北语 (鲜卑语等 ) 三十 (岁 )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 材料反映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改革措施是 ( ) A.
6、迁都洛阳 B.改用汉姓 C.改穿汉服 D.使用汉语 解析: 文言文的大概意思是:从今往后禁止说鲜卑等少数民族语言,说汉话,三十岁以下的人,在朝廷的当官依然故意说旧的少数民族语言的,降爵降官。抓住关键信息,在北魏禁止鲜卑语言,这和语言有关的措施就是使用汉语。与 A 迁都、 B 改汉姓, C 穿汉服没直 接联系,所以选 D. 答案: B 9.下图所示是初三小李同学在历史复习课上作的笔记,其中 “4.” 后面空白处应填写的历中人物是 ( ) A.祖冲之 B.顾恺之 C.司马汗 D.贾思勰 解析: 先仔细观察笔记,找出规律,都是作者和作品的关系。祖冲之主要贡献在圆周率,著作是缀术 顾恺之的作品是洛神赋
7、图。贾思勰的作品是齐民要术。 答案: C 10.下图是 1936 年 12 月 13 日解放日报的一篇新闻报道示意图,从中可以获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 ) A 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 B 蒋介石命令张、杨对陕北红军发起进攻 C.张、杨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爆发 D.全民族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解析: 第一抓住 1936 年 12 月 13 日这一关键时间。从报纸中可以看出“张杨发表时局宣言”。A 项九一八事变是在 1931 年, B 项是西安事变前的事情, D 项是 1937 年 7 月 7 日后才开始的。故选 C。 答案: C 11.1939 年,在重庆担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的是 ( )
8、A.周恩来 B.邓小平 C.林伯渠 D.叶剑英 解析: 结合 1939 年,重庆担任中共南方局干部任职即可知道。 1939 年 1 月 ,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正式成立 ,周恩来担任书记。驻地为机房街 70 号。 答案: A 12.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西藏和平解放 A. B. C. D. 解析: 第一部先发颁布于 1954 年,一五计划完成是 1957 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是 1956 年底,西藏和平解放是 1952 年。按照顺序排列所以选 B。 排序题型的选择题,先判断自己熟知事件的先后顺序,运
9、用排除法。这样可以 节省时间。 答案: B 13.揭示历史事件、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搭配,不正确的是 ( ) A.都江堰修筑 成都平原成为 “ 天府之国 ” B.张蓦出使西域 海上丝绸之路开辟 C.辛丑条约签订 北京东交民巷设使馆界 D.法国启蒙运动兴起 自由、平等思想得到传播 解析: 该题为否定选择题,排除正确因果关系的选项即可。 A 都江堰的修筑免除成都平原的水旱灾难,从而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C辛丑条约明确规定了划东交民 巷为届。所以排除 C,法国启蒙运动大力宣扬自由、平等等思想,所以 D 不合题意。 B 项张骞通西域开辟的是陆上丝绸之路,不是海上丝
10、绸之路。故选 B。 答案: B 14.20 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以下关于它们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 都是帝国主义争夺殖民霸权的非正义战争 都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两次大战中国都是战胜国 战后都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A. B. C. D. 解析: 本体考察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四选三,最好找出一对的,把没选的排 除,找出错的即为正确答案。第一小项考察性质,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也说成是帝国主义战争是错误的。应该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其余三项都是共同影响。所以选 D. 答案: D 15.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 :“ 如
11、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 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 材料反映的是 ( ) A.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提高了各成员国的国际地位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稳定了西欧各国的政局 C.西欧国家摆脱美国控制的意识增强 D.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解析: 关键在于抓好材料关键信息,结合欧共体成立的背景分析回答。他们不想走下坡路,不想沦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附庸。所以走向联合。但材料并没提高起国际地位的信息。也没有马歇尔计划的影子。而 1 北约和华约两大对峙军师集团对峙与材料无关。所以选 C 答案: C 二、综合题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 以下表述是从
12、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后涂 (填 “A” ; ;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后涂(填) “B” ;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后涂(填) “C” 。 16.1929 1933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爆发。 17.这次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大量工人失业。 18.罗斯福推行新政时的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处于危机阶段的最低谷。 19.罗斯福政府对工业等经济领域进行全面的干预。 20.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得到复苏,缓和了社会矛盾。 解 析: 本题考查的是 1929 年至 1933 年的经济危机及新政 16.材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重庆市 中考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