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
《2013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3 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真题物理 一、选择题 (本题 1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8 分 )。 注意:第 1 11 题中每题只有 1 个选项正确;第 12 14 题中,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1.(2 分 )乐队演奏时,听众能分辨出二胡声和小提琴声,主要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 ( ) A.响度不同 B.音色不同 C.音调不同 D.频率不同 解析: 由于二胡和小提琴振动物体的材料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和其他选项内容无关 。 答案: B。 .(2 分 )下列运动的物体,其运动状态不变的是 ( ) A.转弯的汽车 B.加速起飞的飞机 C.匀速下落的雨滴 D.减速进站的火车 解析
2、: A、转弯的汽车运动方向改变,所以运动状态改变, A 错误; B、加速起飞的飞机,速度不断增大,所以运动状态改变, B 错误; C、匀速下落的雨滴,运动方向和速度都不变,所以运动状态不变, C 正确; D、减速进站的汽车,速度不断减小,所以运动状态改变, D 错误 。 答案: C。 3.(2 分 )下列各现象,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 A.水中的 “ 白云 ” B.经放大镜放大的 “ 字 ” C.沙漠中的 “ 海市蜃楼 ” D.树的影子中圆形的 “ 光斑 ” 解析: 水中的 “ 白云 ” 是白云在水面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经放大镜放大的 “ 字 ” ,属于凸透镜成
3、像,利用了光的折射;沙漠中的 “ 海市蜃楼 ” ,是景物射出的光经过天空中的小水珠发生折射形成的;树的影子中圆形的 “ 光斑 ” ,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光斑是太阳的像 。 答案: D。 4.(2 分 )下列做法中,使电阻丝的电阻变大的是 ( ) A.把电阻 丝拉长 B.把电阻丝对折 C.把电阻丝剪掉一段 D.把电阻丝绕成螺线管 解析: A、导体被拉长后,导体的长度增大、而横截面积减小,导体的电阻增大;故 A 正确; B、对折后,导体的长度减小,横截面积增大,则导体的电阻减小,故 B 错误; C、把电阻丝剪掉一段,电阻丝的长度变短,电阻减小,故 C 错误; D、把电阻丝绕成螺线管后,
4、电阻丝的材料、长度以及横截面积均不变,电阻不变,故 D 错误; 答案: A。 5.(2 分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 ( ) A.电磁感应现象 B.电流的热效应 C.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D.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 解析: 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 。 电磁感应是发电机原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是奥斯特实验;通电导体发热是电能转化为内能 。 故 ABC 错误 。 答案: D。 6.(2 分 )下列各种摩擦中,应该设法减少的是 ( ) A.机器运转时,各部件之间的摩擦 B.翻书时,手指与纸之间的摩擦 C.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D.拧瓶盖时,手与瓶盖之间的摩擦 解析: 有益摩
5、擦要增大,有害摩擦要减小 。 A、机器运转时,各部件之间的摩擦属于有害摩擦 。 因此在压力一定时,加润滑油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 。 B、翻书时,手指与纸之间的摩擦属于有益摩擦,否则手就翻不开书页; C、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 属于有益摩擦 。 要设法增大,否则我们会在原地打滑; D、拧瓶盖时,手与瓶盖之间的摩擦,属于有益摩擦,要设法增大 。 答案: A。 7.(2 分 )五月的大连,人们在槐树下闻到了槐花的香味儿 。 这个现象说明了 ( ) A.气体分子很小 B.气体分子是运动的 C.气体分子的运动是有规则的 D.气体分子之间有引力 解析: 在槐树旁,常闻到怡人的香味是由
6、于槐花香气的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 答案: B 8.(2 分 )由电功率公式 P=I2R 可知,导体中的电流一定时,导体的电功率 P 与导体的电阻 R之间的关系图象是 ( ) A. B. C. D. 解析: 电流 I 一定, I2一定,由 P=I2R 可知 P 与 R 成正比, P R 图象是正比例函数图象,故C 正确 。 答案: C。 9.(2 分 )如图所示,竖直墙面上有一个吸盘式挂衣钩 。 则与挂衣钩的重力相互平衡的力是( ) A.大气对挂衣钩的压力 B.挂衣钩对墙面的压力 C.墙面对挂衣钩的静摩擦力 D.挂衣钩对墙面的静摩檫力 解析: 吸盘挂衣钩其工作过程是通过排除吸盘与墙壁之间的空气,
7、松手后,吸盘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导致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其压在墙壁上,吸盘处于静止状态,吸盘受到竖直方向上墙面对挂衣钩的静摩擦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 。 答案: C。 10.(2 分 )在保温杯中装适量 0 的水,从冰箱的冷冻室里取出一小块冻了很长时间的冰,放到保温杯中,保温杯是绝热的 。 过一段时间,冰和水的温度相同 。 在这个过程中 ( ) A.水的质量增大 B.冰的质量增大 C.水的温度降低 D.冰的比热容增大 解析: 从冰箱的冷冻室里取出一小块冻了很长时间的冰,冰的温度很低,放到装适量 0 的水的保温杯中,冰块从保温杯水中吸热,保温杯是绝
8、热的,与外界没有热交换;通过热传递杯内水的温度肯定低于 0 ,因此会有水结成冰,而冰不能熔化成水,使冰的质量增大 。 答案: B。 11.(2 分 )如图所示是 “ 蹦极 ” 的示意图, A 点是弹性绳自然下垂时绳端的位置, B 点是蹦极者速度最大的位置, C 点是蹦极者下降最低点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蹦极者是惯性通过 A 点的 B.蹦极者在 B 点受到的合力最大 C.从 A 点到 B 点,蹦极者的动能转化为绳的弹性势能 D.从 B 点到 C 点,蹦极者的动能和重力势能转化为绳的弹性势能 解析: A、由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因此他将加速通过 A 点的,故 A 错误; B、
9、蹦极者在 A 点只受重力作用,在 B 点和 C 点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弹力作用, B点合力为零, C 点受到的合力大小等于重力,但方向竖直向上;故 B 错误; C、从 A 点到 B 点的过程中,速度增加、高度减小、弹簧的弹性形变变大,因此蹦极者将重力势能转化为的动能和弹性势能,故 C 错误; D、从 B 点到 C 点的过程中,速度减小、高度减小、弹簧的弹性形变变大,因此蹦极者将重力势能和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故 D 正确 。 答案: D。 12.(2 分 )在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 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 M 是玻璃板, A、 B 是两支相同的蜡烛, A 蜡烛是 “ 物 ”
10、。 实验中 ( ) A.用 B 蜡烛找像时, B 蜡烛应点燃 B.玻璃板越厚, A 蜡烛的两个像的距离越大 C.透过玻璃板看到的 “B 蜡烛 ” 与 A 蜡烛等大 D.每次实验测出的像距都偏小 解析: A、实验时把蜡烛 A 点燃,用蜡烛 B 找像时,蜡烛 B 不能点燃,在玻璃板后面移动时,未点燃的蜡烛 B 好像点燃了一样,能确定像的位置,比较物像大小 。 不符合题意 。 B、玻璃板比较厚时,两个反射面成像距离比较远 。 当玻璃板比较薄时,两个反射面成像距离比较近 。 符合题意 。 C、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大小相等,透过玻璃板看到的蜡烛 A 的像 “B 蜡烛 ” 与 B 蜡烛等大 。符合题意 。
11、D、如果测量准确,每次测量的物距和像距都相等,如果每次实验测出的像距都偏小,是因为像距测量错误造成的 。 不符合题意 。 答案: BC。 13.(2 分 )某电路如图所示,电源 电压不变, R1 R2。 闭合开关 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从a 端滑至 b 端,则 ( ) A.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 B.R1两端电压不变 C.R2的电功率变大 D.R1电流的变化量小于 R2电流的变化量 解析: A、由图知: R2阻值不变,滑片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增大,所以并联总电阻增大,而 R1阻值不变,所以串联的总电阻增大 。 此选项正确; B、滑片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增大,因为串联
12、电路用电器两端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所以滑动变阻器和 R2两端电压增大,所以 R1两端电压减小 。 此选项错误; C、 R2阻值不变,滑片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增大,因为串联电路用电器两端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所以滑动变阻器和 R2两端电压增大,由公式 P= 知:定值电阻 R2消耗的功率变大 。 此选项正确; D、 R1两端电压与 R2两端电压的变化量相同,已知 R1 R2,由公式 I= 知: R1电流的变化量小于 R2电流的变化量 。 此选项正确 。 答案: A、 C、 D。 14.(2 分 )把装有适量水的量筒倒置在烧杯里的水中,量筒口未接触烧杯底部,量筒中的水面高于烧杯中的水面,
13、且水面是静止的,如图所示 。 将量筒缓慢向上提 (量筒口未离开水面 ),则在这 个过程中 ( ) A.量筒内、外水面的高度差保持不变 B.量筒内气体的压强逐渐变小 C.烧杯底内表面受到的压强逐渐变小 D.烧杯对桌面的压强逐渐变小 解析: (1)量筒倒置,不是真空有压强;所以静止时 P 筒气体 +P 水柱 (量筒 )=P 大气 ,也就是 P 筒气 +gh (水柱相对液面 )=P 大气 ,在量筒逐渐上提过程中,假设量筒内水柱相对量筒位置不变,则 h 增大,P 水柱 增大,所以 P 筒气减小,实际上按照假设时候 P 筒气体积不变,所以假设错误,也就是筒内液面不会相对量筒不变,应当下降;假设筒内水柱高
14、度相对外面液面高度差 h 不变,根据上面压强平衡关系式, 水 gh 不变,则 P 筒气也不变,如果 h 不变,量筒内气体体积肯定增加,压强减小,又产生矛盾,假设也不成立,所以量筒上提实际物理过程是,量筒液面 h 相对外面液面高度差增大,即 h 逐渐增大,相对量筒高度降低,即量筒内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 所以外面高度差保持不变 A 错误,同时 B 正确 。 (2)由于烧杯中的水面下降所以根据 p=gh ,密度与 g 不变高度减小压强也会减小,故 C 是正确的; (3)烧杯和水作为整体受到的重力不变,烧杯和水作为整体对放入其中的量筒施加了一个向上的浮力,力是相互作用的,那么量 筒会施加给 (烧杯和
15、水 )这个整体一个向下的压力 (F 压 =F浮 ),当向上提量筒时,量筒浸入水中的体积减少,所以受到的浮力减少,相应的量筒施加的向下的压力也同样减少 。 相对于桌面来说,烧杯、水和量筒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对桌面的力等于 (G 水 +G 烧杯 +F 压 =F压 ),那么向上提量筒的过程中, G 水 +G 烧杯 +F 压的和 (F压 )在减少,根据 P= ,受力面积不变,所以烧杯对桌面的压强逐渐变小 。 答案: BCD。 二、填空题 (本题共 10 小题, 15 22 题每题 2 分, 23、 24 题每题 3分,共 22分 ) 15.(2 分 )一杯牛奶,喝掉一半 。 剩余的牛奶与原牛奶相比较,
16、质量 ,密度 。 (都选填 “ 变大 ”“ 变小 ” 或 “ 不变 ” ) 解析: 一杯牛奶,喝掉一半,质量和体积均减小一半 。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物体的多少而变化,所以不变 。 答案:变小 不变 。 16.(2 分 )家里的电灯、电视机、电冰箱等都是 联在电路中的;控制电灯的开关与电灯是 联的 。 解析: 家庭电路各用电器为了互不影响,常采用并联的方式;控制灯泡的开关与灯泡串联 。 答案 并 串 。 17.(2 分 )神州十号飞船进人运行轨道时,打开了太阳能帆板 。 太阳能帆板能将 能转化为电能;宇航员王亚平在进行空中授课时,通过 波实现天地对话的 。 解析: 太阳能帆板能将太阳能转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辽宁省 大连市 中考 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