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459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459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西医综合-459及答案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西医综合-45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8,分数:8.00)1.受试者头部前倾 30并围绕身体垂直轴向左旋转,旋转开始时,眼震颤的方向是(分数:1.00)A.慢动相向左,快动相向左B.慢动相向左,快动相向右C.慢动相向右,快动相向左D.慢动相向右,快动相向右2.内耳血管纹的主要作用是(分数:1.00)A.产生和维持蜗管内正电位B.产生外淋巴C.缓冲蜗管内压力变化D.吸收内淋巴3.明适应的产生机制是(分数:1.00)A.视杆细胞中视紫红质迅速分解B.视杆细胞中视紫红质合成增强C.视锥细胞中视色素迅速分解D.视锥细胞中视色素合成增强4.下述有关
2、三原色学说的叙述,恰当的是(分数:1.00)A.三种视色素分别对红、黄、蓝色的光线敏感B.每个视锥细胞内含三种不同的视色素C.三种视色素按不同比例组合是产生多种色觉的基础D.不能圆满解释色盲和色弱的发病机制5.对于远视眼的描述,恰当的是(分数:1.00)A.其近点更近,远点更远B.可将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前方C.视近物和远物都需要进行调节D.多因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折光能力过强引起6.人耳最敏感的声波频率范围是(分数:1.00)A.200900HzB.20100HzC.10003000HzD.400010000Hz7.躯体旋转运动时导致眼球运动是(分数:1.00)A.迷路紧张反射B.前庭自主神经反
3、应C.交互性对光反射D.眼震颤8.近视眼应佩带(分数:1.00)A.平面透镜B.棱镜C.圆柱镜D.凹透镜二、B 型题(总题数:9,分数:58.00) A.凹透镜 B.凸透镜 C.柱面镜 D.棱镜 E.放大镜(分数:4.00)(1).近视眼应戴(分数:1.00)A.B.C.D.E.(2).远视眼应戴(分数:1.00)A.B.C.D.E.(3).散光眼应戴(分数:1.00)A.B.C.D.E.(4).老视眼视近物时应戴(分数:1.00)A.B.C.D.E. A.视神经盘 B.视网膜中央凹 C.视网膜周边部 D.鼻侧视网膜 E.颞侧视网膜(分数:12.00)(1).视网膜上没有感光细胞分布的区域是(
4、分数:2.00)A.B.C.D.E.(2).视网膜上主要分布有视杆细胞的区域是(分数:2.00)A.B.C.D.E.(3).视网膜上只有视锥细胞分布的区域是(分数:2.00)A.B.C.D.E.(4).视网膜上分辨率最高的区域是(分数:2.00)A.B.C.D.E.(5).视网膜上光敏感性最高的区域是(分数:2.00)A.B.C.D.E.(6).与生理盲点形成有关的区域是(分数:2.00)A.B.C.D.E. A.基底膜 B.螺旋器 C.椭圆囊 D.半规管 E.前庭器官(分数:8.00)(1).感受声波刺激的是(分数:2.00)A.B.C.D.E.(2).感受机体旋转变速运动的是(分数:2.0
5、0)A.B.C.D.E.(3).感受机体直线变速运动的是(分数:2.00)A.B.C.D.E.(4).参与维持机体平衡的是(分数:2.00)A.B.C.D.E. A.感音性耳聋 B.传音性耳聋 C.高频听力受损 D.低频听力受损 E.听力无影响(分数:8.00)(1).鼓膜发生病变时引起(分数:2.00)A.B.C.D.E.(2).耳蜗发生病变时引起(分数:2.00)A.B.C.D.E.(3).耳蜗底部受损时主要引起(分数:2.00)A.B.C.D.E.(4).耳蜗顶部受损时主要引起(分数:2.00)A.B.C.D.E. A.近视眼 B.老视眼 C.远视眼 D.正视眼 E.散光眼(分数:6.0
6、0)(1).视近物时不需眼调节或只需作较小程度调节的是(分数:2.00)A.B.C.D.E.(2).视近物时需要增强眼调节的是(分数:2.00)A.B.C.D.E.(3).视远物和近物都需要眼进行调节的是(分数:2.00)A.B.C.D.E. A.眼球前后径过短 B.眼球前后径过长 C.晶状体弹性降低 D.角膜表面不呈正球面 E.晶状体弹性增强(分数:6.00)(1).远视眼的产生主要由于(分数:2.00)A.B.C.D.E.(2).老视眼的产生主要由于(分数:2.00)A.B.C.D.E.(3).近视眼的产生主要由于(分数:2.00)A.B.C.D.E. A.1min 内 B.7min 内
7、C.1015min 内 D.2025min 内 E.2530min 内(分数:4.00)(1).暗适应曲线第一次阈值明显下降,一般出现在入暗室后的(分数:2.00)A.B.C.D.E.(2).暗适应曲线降到最低点一般出现在入暗室后的(分数:2.00)A.B.C.D.E. A.3.3cm B.8.6cm C.10.4cm D.60.6cm E.83.3cm(分数:6.00)(1).8 岁左右的儿童,其眼的近点平均约为(分数:2.00)A.B.C.D.E.(2).20 岁左右的成年人,其眼的近点平均约为(分数:2.00)A.B.C.D.E.(3).60 岁左右的老年人,其眼的近点平均约为(分数:2
8、.00)A.B.C.D.E. A.卵圆窗膜和圆窗膜 B.盖膜和基底膜 C.前庭膜和基底膜 D.鼓膜和前庭膜 E.圆窗膜和盖膜(分数:4.00)(1).将耳蜗管分为前庭阶、鼓阶和蜗管三个腔的是(分数:2.00)A.B.C.D.E.(2).与耳蜗感音换能功能关系最密切的是(分数:2.00)A.B.C.D.E.三、X 型题(总题数:17,分数:34.00)9.对于瞳孔大小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恰当的(分数:2.00)A.视近物时缩小B.在强光下缩小C.不受交感神经调节D.受副交感神经调节10.对于生理盲点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恰当的(分数:2.00)A.为神经节细胞轴突穿出眼球的部位B.位于中央凹的颞侧C.
9、位于中央凹的鼻侧D.无感光细胞11.视杆细胞(分数:2.00)A.对色光很敏感B.对光刺激较视锥细胞更敏感C.分辨能力较低D.离中央凹愈远分布愈少12.对于视锥细胞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恰当的(分数:2.00)A.可分辨颜色B.主要集中在中央凹处C.司明视觉D.对光敏感性高13.对于视紫红质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恰当的(分数:2.00)A.不足时可引起夜盲症B.是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C.在光亮处迅速分解D.在暗处以合成为主14.声波经过中耳传导时,发生的变化有(分数:2.00)A.产生增压效应B.振幅增大C.压强增大D.振幅减小15.对于前庭器官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恰当的(分数:2.00)A.为自身运动状
10、态和头在空间位置的感受器B.包括椭圆囊、球囊和半规管C.壶腹嵴是感受旋转变速运动的感受器D.囊斑是感受直线加速运动的感受器16.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包括(分数:2.00)A.能将刺激能量转化为生物电变化B.主要感受各自最敏感的刺激C.能将刺激所含的信息进行编码D.对恒定强度的刺激可发生适应17.对于瞳孔直径变动情况的描述,恰当的是(分数:2.00)A.在强光下缩小B.大小在 1.52.0mm 之间C.在弱光下扩大D.视远物时缩小18.视锥细胞的特点是(分数:2.00)A.主要感受强光刺激B.与夜盲症的发生有关C.主要分布于视网膜周边部D.分别含三种不同吸收光谱特性的视色素19.对于 11-顺型
11、视黄醛的描述,恰当的是(分数:2.00)A.是视紫红质分子中的视黄醛分子构型B.是一种较为蜷曲的分子构型C.光照时与视蛋白分离而变为全反型视黄醛D.由维生素 A 转变而成20.视杆细胞的特点是(分数:2.00)A.分辨能力强B.能感受色觉C.分布于视网膜周边部D.光敏感度高21.对于皮肤感觉的叙述,恰当的是(分数:2.00)A.感受器的基本结构都是游离神经末梢B.主要有触压觉、温度觉和痛觉等C.凡触-压觉感受器都带有附属结构D.感受器分布均以手指尖处为最密22.耳石的主要成分是(分数:2.00)A.碳酸钙B.胆固醇C.蛋白质D.碳酸氢钠23.眼震颤(分数:2.00)A.包括慢动相和快动相B.是
12、前庭反应中最特殊的运动C.主要由球囊受刺激引起D.被用于检查前庭功能是否正常24.对于人视网膜盲点的叙述,恰当的是(分数:2.00)A.各位于黄斑颞侧 3mm 处B.双眼视物时可被弥补C.此处无神经节细胞D.此处无光感受细胞25.房水的主要功能包括(分数:2.00)A.保持眼球的正常形状B.维持眼内压恒定C.维持眼正常折光能力D.营养角膜和晶状体西医综合-459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8,分数:8.00)1.受试者头部前倾 30并围绕身体垂直轴向左旋转,旋转开始时,眼震颤的方向是(分数:1.00)A.慢动相向左,快动相向左B.慢动相向左,快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西医 综合 45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