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综合课-中国法制史-5-2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综合课-中国法制史-5-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综合课-中国法制史-5-2及答案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综合课-中国法制史-5-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晋代所确定的五刑是_。A死刑、髡刑、完刑、作刑、杂抵B杖刑、鞭刑、徒刑、流刑、死刑C死刑、徒刑、笞刑、罚金刑、赎刑当古D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分数:2.00)A.B.C.D.2.北洋政府的下列立法活动中,最能体现其法制具有封建色彩的是_。A颁布“天坛宪草” B颁布戒严法C修订暂行新刑律 D制定徒刑改遣条例(分数:2.00)A.B.C.D.3.最早规定治外法权内容的是_。A中英南京条约 B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税则C上海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 D虎门条约(分数:2
2、.00)A.B.C.D.4.唐朝受理行政诉讼的中央司法机关是_。A大理寺 B御史台C刑部 D吏部(分数:2.00)A.B.C.D.5.唐朝的“十恶”犯罪中,属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犯罪的是_。A不孝 B谋反C内乱 D不道(分数:2.00)A.B.C.D.6.下列关于汉朝刑法适用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_。A汉朝对于一定范围的亲属之间相互容隐犯罪,可以不负刑事责任B汉朝首次确立了“诬告反坐”原则,以严惩诬告犯C汉朝确立了上请原则,对于需要上请的官员,须由廷尉作最后裁决D汉朝是唯一以身高确立刑事责任年龄的朝代(分数:2.00)A.B.C.D.7.元朝由地方政府纂集的法规汇编是_。A大元通制 B大札撒C元典
3、章 D至元新格(分数:2.00)A.B.C.D.8.下列有关宋朝法制的表述错误的是_。A宋刑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成文法典B宋朝为了防止科举舞弊,创造了糊名考校法、誊录制和差遣制C宋朝对于京朝官的考课由审官院掌考D宋朝的谏院是负责对中枢机构、行政措施和官员任免提出意见的监察机构(分数:2.00)A.B.C.D.9.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是_。A秦律是我国第一部以律命名的封建成文法典B汉律是我国第一部法律儒家化的封建成文法典C唐律疏议首次区分了公罪和私罪D大明律首次使凌迟刑成为法定死刑(分数:2.00)A.B.C.D.10.清末司法改革后负责统一解释法令的司法机关是_。A
4、法部 B刑部C大理院 D资政院(分数:2.00)A.B.C.D.11.清末修律过程中颁布的第一部法律是_。A大清现行刑律 B钦定大清商律C法院编制法 D大清民律草案(分数:2.00)A.B.C.D.12.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13 年)又称为_。A“段记宪草” B“五五宪草”C“天坛宪草” D“袁记约法”(分数:2.00)A.B.C.D.13.革命根据地时期增加“同中农巩固联合”条文的宪法性文件是_。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B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C抗日救国十大纲领D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分数:2.00)A.B.C.D.14.关于南京国民政府立法体制和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_。A南京国民政府的“
5、六法”体系专指由六部法典构成的法律体系B国民党的法律制度属于大陆法系C判例和解释例不属于“六法”体系的范畴D具体的“六法全书”都属于基本法典(分数:2.00)A.B.C.D.15.下列关于近代各政权立法指导思想(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_。A清末预备立宪的指导思想是“务其中外通行,有俾治理”B北洋政府的立法指导原则是“隆礼”、“重典(重刑)”C南京国民政府总的立法指导原则是“权能分治”D南京临时政府的立法指导原则是“民主”、“共和”(分数:2.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32.00)16.以廷尉作为中央司法机关的朝代有_。A秦朝 B汉朝C曹魏 D西晋(分数:4.00)
6、A.B.C.D.17.清末制定的商事法律中,不属于最为注重中国传统商事习惯的法律是_。A钦定大清商律 B破产律C大清商律草案 D改订大清商律草案(分数:4.00)A.B.C.D.18.下列关于北齐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有_。A北齐首次设置了大理寺作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B北齐首次使封建成文法典篇章体例定型化C北齐首次下诏废除宫刑D北齐首次规定了重罪十条(分数:4.00)A.B.C.D.19.下列选项中,构成唐律“十恶”罪中恶逆罪的有_。A咒骂父母 B谋杀祖父母C殴打父母 D殴打伯父母(分数:4.00)A.B.C.D.20.西周时期适用“三赦”之法的情形有_。A幼弱 B蠢愚C笃疾 D老髦(分数:4.00
7、)A.B.C.D.21.下列选项属于明朝刑法适用原则的有_。A重其所重,轻其所轻 B从重从新C举轻以明重,举重以明轻 D轻罪重刑(分数:4.00)A.B.C.D.22.根据唐律的规定,下列犯罪中可以适用赎刑的情形是_。A某人在长安城内三次犯有判处徒刑的窃盗罪的B某人因坐赃犯罪被处以加役流而流放岭南的C某将军因参与侯君集谋反而被判处斩刑的D某人在东都洛阳因三次犯有处流刑的强盗罪的(分数:4.00)A.B.C.D.23.下列有关我国近代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_。A沈家本主持了清末修律工作B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临时约法采取总统制的共和政体C北洋政府以大清新刑律为蓝本制定了专门的刑法典暂行新刑律D南京国
8、民政府刑法典从西方引进了保安处分制度(分数:4.00)A.B.C.D.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18.00)24.简述南京国民政府诉讼审判制度的特点。(分数:9.00)_25.简述革命根据地时期的调解制度。(分数:9.00)_四、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20.00)明史刑法志一:五刑之外,徒有总徒四年,(遇例减一年者),有准徒五年,(斩、绞、杂犯减等者。)流有安置,有迁徙,(去乡一千里,杖一百,准徒二年。)有口外为民,其重者日充军。充军者,明初唯边方屯种。后定制,分极边、烟瘴、边远、边卫、沿海、附近。军有终身,有永远。二死之外,有凌迟,以处大逆不道诸罪者。充军、凌迟,非五刑之正,故图不列
9、。凡徒流再犯者,流者于原配处所,依工、乐户留住法。三流并决杖一百,拘役三年。拘役者,流人初止安置,今加以居作,即唐、宋所谓加役流也。徒者于原役之所,依所犯杖数年限决讫,应役无得过四年。(分数:10.00)(1).请根据该段文字说明大明律在“五刑”之外所规定的刑种。(分数:2.50)_(2).请根据该段文字说明充军刑适用情形的发展。(分数:2.50)_(3).请根据该段文字说明凌迟和徒流再犯者的刑罚适用情形。(分数:2.50)_(4).请根据该段文字评价明朝刑罚制度的发展。(分数:2.50)_明公书判清明集户婚门立继类记载:“立继者谓夫亡而妻在,其绝则其立也当从其妻,命继者谓夫妻俱亡,则其命也当
10、唯近亲尊长。立继者与子承父分法同当尽取其产与为之。命继者于诸无在室、归宗诸女,止得家财三分之一。又准户令:诸已绝之家立继绝子孙(谓近亲尊长命继者),于绝家财产者,若止有在室女,即以全户四分之一给之,若又有归宗诸女,给五分之一。止有归宗诸女,依户绝法给外,即以其余减半给之,余没官。止有出嫁诸女者,即以全户三分为率,以二分与出嫁女均给,余一分没官。”(分数:10.00)(1).上述记载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分数:2.50)_(2).对于反映的制度,宋朝是如何作出规定的?(分数:2.50)_(3).对于记载中提到的在室女,宋朝是如何规定的?(分数:2.50)_(4).试说明该段记载反映的问题。(分数:
11、2.50)_综合课-中国法制史-5-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晋代所确定的五刑是_。A死刑、髡刑、完刑、作刑、杂抵B杖刑、鞭刑、徒刑、流刑、死刑C死刑、徒刑、笞刑、罚金刑、赎刑当古D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曹魏律首次提出了新五刑制度的概念,包括死刑、髡刑、完刑、作刑、赎刑、罚金刑、杂抵罪七种刑名三十七等。晋律将其简化为死刑、徒刑、笞刑、罚金刑和赎刑五种刑名二十余等。北魏确立了死、流、徒、鞭、杖的五刑制度。北周五刑体系的排列由轻及重,为杖、鞭、徒、流、死五刑制度。
12、开皇律定五刑为死、流、徒、杖、笞五刑制度,封建五刑制度正式确立。唐律将五刑排列由轻及重,为笞、杖、徒、流、死五刑制度。可见,选 C 项。2.北洋政府的下列立法活动中,最能体现其法制具有封建色彩的是_。A颁布“天坛宪草” B颁布戒严法C修订暂行新刑律 D制定徒刑改遣条例(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北洋政府立法活动的特点之一就是大量制定单行法规,并赋予其高于普通法适用的效力,其中有些单行法规甚至恢复了某些封建刑罚。易笞条例实际上就是恢复了清末修律中被废除的笞刑,而徒刑改遣条例实际上就是恢复被大清新刑律废除的遣刑。故选 D 项。3.最早规定治外法权内容的是_。A中英南京条约 B中
13、英五口通商章程及税则C上海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 D虎门条约(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治外法权就是指领事裁判权,领事裁判权最早确立于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税则中,并在随后签订的虎门条约以及其他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得以扩充。故选 B 项。4.唐朝受理行政诉讼的中央司法机关是_。A大理寺 B御史台C刑部 D吏部(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唐朝的御史台是专门受理行政诉讼的中央司法机关,御史台也是唐朝中央最高监察机关。故选 B 项。在唐代,大理寺是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刑部是中央最高司法行政机关,也是中央刑事案件的复核机关,而吏部则是主管官吏管理的六部之一。5.唐朝的“十恶
14、”犯罪中,属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犯罪的是_。A不孝 B谋反C内乱 D不道(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唐朝的“十恶”大罪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大不敬、不道、恶逆、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十罪,其中,只有“不道”属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犯罪。故选 D 项。不道,不要望文生义,其含义是:杀死没有犯死罪的一家三人以上或者将人残忍肢解的犯罪,不要自认为“不道德”。6.下列关于汉朝刑法适用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_。A汉朝对于一定范围的亲属之间相互容隐犯罪,可以不负刑事责任B汉朝首次确立了“诬告反坐”原则,以严惩诬告犯C汉朝确立了上请原则,对于需要上请的官员,须由廷尉作最后裁决D汉朝是唯一以身
15、高确立刑事责任年龄的朝代(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汉宣帝时期确立了“亲亲得相首匿”原则。即对于一定范围的亲属犯罪,可以相互隐瞒而不负刑事责任。故 A 项表述正确。秦朝首次确立了“诬告反坐”原则,而不是汉朝。故 B 项错误。对于上请案件,须由廷尉最终上报皇帝裁决,廷尉没有最终决断权。故 C 项错误。秦朝是唯一以身高确认刑事责任年龄的朝代,汉朝则采取用年龄划分刑事责任。故 D 项错误。7.元朝由地方政府纂集的法规汇编是_。A大元通制 B大札撒C元典章 D至元新格(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元典章是元朝地方政府对元世祖至元以来至元英宗至治时期约 50 年间有
16、关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方面圣旨条例的汇编。元典章虽然不是中央政府颁布的法规,但它系统地保存了元朝法律的内容,成为研究元朝社会及法律的珍贵材料。故 C 项正确。大元通制是元英宗至治时期模仿唐、宋旧律体系颁行的一部较为完备的法典,它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元朝法制的基本状况。大札撒是元朝立国前制定的习惯法。至元新格是元朝立国后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典。8.下列有关宋朝法制的表述错误的是_。A宋刑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成文法典B宋朝为了防止科举舞弊,创造了糊名考校法、誊录制和差遣制C宋朝对于京朝官的考课由审官院掌考D宋朝的谏院是负责对中枢机构、行政措施和官员任免提出意见的监察机构(分数:2.00
17、)A.B. C.D.解析:解析 宋刑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成文法典,也是宋朝终世不改的根本大法。故 A 项表述正确。宋朝为了防止科举舞弊,创造了糊名考校法、誊录制和回避制,差遣制并非科举考试制度,而是官员选任制度。故选 B 项。宋朝对于京朝官的考课由审官院掌考,对于州县官的考课由考课院掌考。故 C 项表述正确。宋朝的谏院是负责对中枢机构、行政措施和官员任免提出意见的监察机构,宋朝设置谏院的目的在于牵制宰相的权力。故 D 项表述正确。9.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是_。A秦律是我国第一部以律命名的封建成文法典B汉律是我国第一部法律儒家化的封建成文法典C唐律疏议首次区分了公罪和
18、私罪D大明律首次使凌迟刑成为法定死刑(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商鞅改法为律,使得秦律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律命名的封建成文法典。晋律是我国第一部法律儒家化的封建成文法典,而不是汉律。故 B 项错误。开皇律首次区分了公罪和私罪,而不是唐律疏议。故 C 项错误。宋朝颁布的庆元条法事类首次使凌迟刑成为与绞、斩并用的法定死刑,而不是大明律,但大明律首次使凌迟刑正式入律。故 D 项错误。10.清末司法改革后负责统一解释法令的司法机关是_。A法部 B刑部C大理院 D资政院(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根据清末制定的法院编制法的规定,大理院卿有统一解释法令必应处置之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综合 中国 法制史 5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