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24-3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24-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综合练习试卷24-3及答案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综合练习试卷 24-3及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信度和效度的关系(分数:2.00)A.信度高,效度就高B.效度高,信度就高C.信度低,效度可能高D.效度低,信度可能高E.信度高,不能保证效度一定高2.两组计量资料均来自正态总体且方差齐性,样本含量分别为 10和 15例,比较样本均数差别采用的检验方法是(分数:2.00)A.正态性检验B.u检验C.t检验D.卡方检验E.q检验3.关于对混杂因子的认识,以下哪种看法是正确的(分数:2.00)A.混杂因子一定不是疾病的危险因子B.混杂因子一定与暴露因素无关C.混杂因子一定是
2、同时与疾病和暴露均有关的因子D.混杂因子一定不是同时与疾病和暴露均有关的因子E.混杂因子一定是与疾病有关与暴露无关的因子4.限制氨基酸的存在,使机体(分数:2.00)A.蛋白质的吸收受到限制B.蛋白质氧化供能受到限制C.机体氮平衡受到限制D.蛋白质合成受到限制E.蛋白质分解受到限制5.数值资料频数分布的两大特征是(分数:2.00)A.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指标B.总体与样本C.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指标D.平均数和百分位数E.对称分布与偏态分布6.约登指数愈大,则(分数:2.00)A.阳性预测值愈大B.阴性预测值愈大C.真实性愈大D.可靠性愈大E.收益愈大7.消毒胡刷、发梳、刀具的常用方法中除外(分数
3、:2.00)A.漂白粉液浸泡B.新洁尔灭加亚硝酸钠浸泡C.杜灭芬加亚硝酸钠浸泡D.来苏液浸泡E.酒精或消毒净擦拭8.对胃液成分和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盐酸有促进胰液分泌的作用B.胃蛋白酶原必须转变为胃蛋白酶后才有活性C.盐酸是胃蛋白酶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D.粘液和 HCO 3 具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E.内因子的作用是促进维生素 B2的吸收9.一分子乙酰 CoA经有氧氧化(三羧酸循环)可生成几分子 ATP(分数:2.00)A.6B.9C.12D.15E.2410.飘尘的粒径在(分数:2.00)A.100m 以下B.10m 以下C.5m 以下D.2.5m 以下E.0.4m 以下11
4、.描述一组对称(或正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时,最适宜选择的指标是(分数:2.00)A.极差B.标准差C.方差D.变异系数E.百分位数12.通常,筛查可以理解为(分数:2.00)A.一种诊断方法B.从无病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C.从有病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D.从表面上无病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E.筛查阳性者不需要做进一步的确诊13.关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务人员提出的道德要求,错误的是(分数:2.00)A.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关心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状况B.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更加尊重病人C.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不要重视病人的生物生存状态,而要重视病人的社会生存状态D
5、.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不仅关心病人个体,还要关心病人的家属E.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不仅关心病人个体,还要关心病人的后代14.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用对照组的发病率除以接种组的发病率称为(分数:2.00)A.相对危险度B.特异危险度C.保护率D.效果指数E.抗体阳转率15.病人的自主权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有效(分数:2.00)A.患精神疾病时B.医生的特殊干涉权面前C.与其他病人的利益冲突时D.自杀时E.以上都不是16.尘肺按病因分类,哪一种是错误的(分数:2.00)A.矽肺B.石棉肺C.硅酸盐肺D.炭尘肺E.金属尘肺17.血中葡萄糖降低时首先出现(分数:2.00)A.呼吸系统的病变B.肝功能损
6、伤C.神经功能障碍症状D.肌肉萎缩E.视力降低18.饮大量清水后尿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增高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C.肾小管内溶质浓度降低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E.醛固酮分泌减少是19.副溶血性弧菌最适生长含盐浓度为(分数:2.00)A.1.5%.B.2.5%.C.3.5%.D.4.5%.E.5.5%.20.下列哪种形式为第二级预防(分数:2.00)A.遗传咨询B.合理营养C.产前检查D.对症治疗E.康复治疗21.氮平衡状态常见于(分数:2.00)A.生长发育的儿童B.孕妇C.老年人D.正常成年人E.青少年期22.无偿献血的血液用途,必须符合以下规定(分数:
7、2.00)A.在保证临床用血的前提下,可以出售给单采血浆站B.在保证临床用血的前提下,可以出售给血液制品生产单位C.由血站自主决定D.必须用于临床E.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情况确定23.重碳酸盐硬度是暂时硬度,因为(分数:2.00)A.能经混凝沉淀而被除去B.能经离子交换而被除去C.能经煮沸生成沉淀而被除去D.能经过滤而被除去E.能经反渗析而被除去24.体内合成 N-亚硝基化合物的主要场所为(分数:2.00)A.口腔B.胃C.肠道D.肝脏E.膀胱25.在疾病的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强调(分数:2.00)A.二级预防B.三级预防C.一、二级预防D.二、三级预防E.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26.构成“传染过
8、程“的必备因素有(分数:2.00)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B.微生物、媒介、宿主C.寄生虫、中间宿主、终末宿主D.病原体、机体E.病人、污染物、环境条件27.问卷调查中封闭式问题指(分数:2.00)A.必须要回答的问题B.没有选择的问题C.不知道答案的问题D.保密的问题E.有固定选择答案的问题28.已知双侧 t0.05,3=3.182,理论上 95%的 t值落在(分数:2.00)A.(3.182,+)B.(0,+3.182)C.(-,+3.182)D.(-3.182,+3.182)E.(-3.182,+)29.下列哪个代谢产物可作为评价二甲苯的接触指标(分数:2.00)A.尿酚B.马尿酸
9、C.苯基硫醚氨酸D.粘康酸E.甲基马尿酸30.下列资料中分布类型属于负偏态的是(分数:2.00)A.某地居民的发汞含量B.某地所有健康成年女子的体重指标C.某厂工人的血铅含量D.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的年龄分布E.正常成年人的尿氟分布31.关于氯丙嗪等抗精神失常药的临床应用哪一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B.可用于躁狂-抑郁症的躁狂相C.氯丙嗪对放射治疗引起的呕吐有效D.利用其对内分泌影响试用子侏儒症E.氯丙嗪作为“冬眠合剂“成分用于严重感染32.骨盐的主要成分(分数:2.00)A.有机钙B.碳酸钙C.磷酸氢钙D.羟磷灰石E.蛋白质结合钙33.对两地的结核病死亡率比较时作
10、率的标准化,其目的是(分数:2.00)A.为了能更好地反映人群实际死亡水平B.消除两地总人数不同的影响C.消除各年龄组死亡率不同的影响D.消除两地人口年龄构成不同的影响E.消除两组比较时的抽样误差34.在酶促反应中,当底物浓度达到饱和后,再增加底物(分数:2.00)A.反应速度增加B.反应速度降低C.反应速度不变D.反应速度先增加后即降低E.反应速度先降低后即增加35.对于体温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B.腋窝温直肠温口腔温C.女性排卵后基础体温略高D.一昼夜中下午 16 时最高E.剧烈运动或精神紧张时有所升高36.在筛查试验中,串联试验可以提高(分数:2.0
11、0)A.灵敏度B.特异度C.真实性D.可靠性E.收益37.对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兴奋性递质B.突触后膜产生去极化变化C.突触后膜对 Ca 2+ 通透性增加D.主要使突触后膜 Na + 内流E.兴奋只能由前膜向后膜传递38.加权法求算术均数的公式中,xf 表示(分数:2.00)A.各变量值的和B.将各变量求和,有 m个相同数值 x时可计算 xf,其中 f=mC.xf 是直接法中x 的精确计算,同时还可以简化运算D.xf 可理解为(x)fE.x1f1+x2f2+xufu,x 为各组段的组中值,f 表示各组频数39.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甲类传染
12、病是指(分数:2.00)A.鼠疫、艾滋病B.鼠疫、霍乱C.鼠疫、霍乱、艾滋病D.鼠疫、霍乱、伤寒、副伤寒E.鼠疫、霍乱、艾滋病、伤寒或副伤寒40.在考核临床疗效的一项实验设计中,下列哪项是不恰当的(分数:2.00)A.需要设立比较组B.分组要遵循随机化的原则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D.必须使观察者和研究对象清楚分组情况E.要使研究对象从实验中获益综合练习试卷 24-3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信度和效度的关系(分数:2.00)A.信度高,效度就高B.效度高,信度就高C.信度低,效度可能高D.效度低,信度可能高E.信度
13、高,不能保证效度一定高 解析:2.两组计量资料均来自正态总体且方差齐性,样本含量分别为 10和 15例,比较样本均数差别采用的检验方法是(分数:2.00)A.正态性检验B.u检验C.t检验 D.卡方检验E.q检验解析:3.关于对混杂因子的认识,以下哪种看法是正确的(分数:2.00)A.混杂因子一定不是疾病的危险因子B.混杂因子一定与暴露因素无关C.混杂因子一定是同时与疾病和暴露均有关的因子 D.混杂因子一定不是同时与疾病和暴露均有关的因子E.混杂因子一定是与疾病有关与暴露无关的因子解析:解析:混杂因子一定是同时与疾病和暴露均有关的因子。如果它不是与疾病和暴露有关的因子,它也就不可能夸大或掩盖暴
14、露与效应之间的真实联系,也即是说它不可能成为混杂因子。4.限制氨基酸的存在,使机体(分数:2.00)A.蛋白质的吸收受到限制B.蛋白质氧化供能受到限制C.机体氮平衡受到限制D.蛋白质合成受到限制 E.蛋白质分解受到限制解析:解析:氨基酸是蛋白质合成的重要成分。5.数值资料频数分布的两大特征是(分数:2.00)A.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指标 B.总体与样本C.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指标D.平均数和百分位数E.对称分布与偏态分布解析:6.约登指数愈大,则(分数:2.00)A.阳性预测值愈大B.阴性预测值愈大C.真实性愈大 D.可靠性愈大E.收益愈大解析:7.消毒胡刷、发梳、刀具的常用方法中除外(分数:2.
15、00)A.漂白粉液浸泡 B.新洁尔灭加亚硝酸钠浸泡C.杜灭芬加亚硝酸钠浸泡D.来苏液浸泡E.酒精或消毒净擦拭解析:解析:漂白粉的氧化能力极强,对胡刷、刀具等的材料有一定损伤。故一般都使用 B、C、D、E 消毒效果好,而且不损伤用具。8.对胃液成分和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盐酸有促进胰液分泌的作用B.胃蛋白酶原必须转变为胃蛋白酶后才有活性C.盐酸是胃蛋白酶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D.粘液和 HCO 3 具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E.内因子的作用是促进维生素 B2的吸收 解析:解析:内因子的作用是促进维生素 B12在回肠的吸收。9.一分子乙酰 CoA经有氧氧化(三羧酸循环)可生成几分子 AT
16、P(分数:2.00)A.6B.9C.12 D.15E.24解析:解析:1 分子乙酰 CoA经三羧循环可产 3分子 NADH和 1分子 FADH2,经氧化磷酸化作用前者可产 9个 ATP(33)后者产 2个 ATP,另外琥珀酰 CoA可在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 1个 ATP,因此一共产生 12个ATP。10.飘尘的粒径在(分数:2.00)A.100m 以下B.10m 以下 C.5m 以下D.2.5m 以下E.0.4m 以下解析:解析:粒径在 10m 以下的颗粒都称为飘尘。虽然 C、D、E 也都属于飘尘,但 B概括得最全面。11.描述一组对称(或正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时,最适宜选择的指标是(分数: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综合 练习 24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