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文学理论-7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文学理论-7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文学理论-7及答案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文学理论-7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问答题(总题数:16,分数:58.00)1.风格与话语情境的关系。 (分数:5.00)_2.“风格就是人。”但为什么文学风格和人格存在着不一致? (分数:5.00)_3.试析作家创作风格与创作个性,话语情境的关系。 (分数:5.00)_4.文学消费的二重性。 (分数:5.00)_5.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在互联网和电视电影冲击下,文学消费有什么新的特点? (分数:5.00)_6.结合实际经验谈谈文学消费和意识形态消费的关系。 (分数:3.00)_7.为什么文学消费不能完全等同于一般商品消费,请述之。 (分数:3.00)
2、_8.文学消费对文学生产的制约。 (分数:3.00)_9.论述你对文学接受活动中的“理解与误解”的关系的认识。 (分数:3.00)_10.结合具体事例谈文学接受中的共鸣。 (分数:3.00)_11.简述期待视野的基本内容。 (分数:3.00)_12.简论“美学的观点和史学的观点”。 (分数:3.00)_13.批评家除了应具有良好的艺术素质外,为什么还应该具有严谨的学术素质? (分数:3.00)_14.请结合当下实际与自我认识,试论文学批评家之职责。 (分数:3.00)_15.简论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和不足。 (分数:3.00)_16.简论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 (分数:3.00)_二、简答题(总
3、题数:14,分数:42.00)17.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之间的不平衡关系。 (分数:3.00)_18.说说文学创作与生活经验的关系。 (分数:3.00)_19.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 (分数:3.00)_20.如何理解文学艺术活动起源于劳动?与其它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相比,“劳动说”有哪些合理性? (分数:3.00)_21.文学的复杂性及其原因。 (分数:3.00)_22.文学 (分数:3.00)_23.“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双重属性及其主要表现。 (分数:3.00)_24.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分数:3.00)_25.我们为什么要研究莎士比亚?请用理论简要阐明理由。 (分数:3.00)_2
4、6.通俗文学的审美特征。 (分数:3.00)_27.如何理解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 (分数:3.00)_28.如何理解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特殊的艺术生产者? (分数:3.00)_29.俄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人们只看到,艺术和科学不是同一件东西,却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差别根本不在内容,而在处理一定内容的所用的方法。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他们所说的都是同一件事。一个是证明,一个是显示,可是他们都是说服,所不同的只是一个用逻辑结论,另一个用图画而已。”这样的说法是否正确?如果有偏颇,请你进行辨析。 (分数:3.00)_30.中国“观物取象”说与古希腊“摹仿”说有
5、何异同? (分数:3.00)_文学理论-7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问答题(总题数:16,分数:58.00)1.风格与话语情境的关系。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话语情境是文学风格的重要要素之一,是文学文本中由语词、体裁、结构和形象等构成的作家创作个性得以呈现的具体话语环境。文学风格是必须通过这种话语情境具体体现出来的。要理解文学风格中话语情境的作用,需要分析如下几个方面:语词运用、体裁选择、结构安排和形象创造。 (1)语词运用是指特定文学文本中语词的具体组合状况,如押韵、炼字、遣词、造句和炼句等。一定的创作个性归根到底要通过具体语词运用体现出来,
6、从而形成一种较为连贯和稳定的文学风格,而读者要想了解这种文学风格的特点,也首先必须通过阅读和领会这种语词运用。 (2)体裁选择是指作家根据自己的表现要求而对文学体裁如诗歌、散文和小说等的选择。一定的创作个性要求有一定的体裁同它相适应,从而形成一定的文学风格。鲁迅在 30 年代何以停止小说写作而改写杂文?原因可能多种,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那冷峻、尖锐而雄伟的战斗风格需要杂文这一体裁去淋漓尽致地表现。反过来说,正是杂文这一体裁尤其能展现鲁迅的上述风格。 (3)结构安排是指作家对特定文本的内部构造的组织。结构只有达到完整和统一,才能显现文学风格。因为结构如果是散乱的或支离破碎的,那必然无法显示风
7、格。这就需要作家对结构作精心设计,合理布局,使其能完满地体现风格。 (4)形象创造是指作家对特定文本的艺术形象系统的刻画,艺术形象系统的创造可以说是文学创造的中心工作。艺术形象系统的状况与风格的表现有密切关系。2.“风格就是人。”但为什么文学风格和人格存在着不一致?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和言语结构中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而人格则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显而易见,文学风格和人格无论是在所包含的范围,还是形成的过程都有很大的差异。人的人格是先天遗传、后天习得以及在生活中通过日积月累而逐步形成
8、和确定下来的,从而表现出来的人格结构方面的独特性。而文学风格是通过审美创造的升华,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作家对世界进行审美的把握,进而自然而然的转化为了风格。3.试析作家创作风格与创作个性,话语情境的关系。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文学风格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和言语结构中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创作个性是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属于文学风格的主观方面。在与客观方面结合之前,它只是潜在于作家的内心,表现为独特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艺术情趣、审美追求和文学才能,同时它也是风格形成的内在依据。话
9、语情境是文学风格的重要要素之一,是文学文本中由语词、体裁、结构和形象等构成的作家创作个性得以呈现的具体话语环境。文学风格是必须通过这种话语情境具体体现出来的。 (2)它们三者的差异是明显的,创作个性不能单方面决定和构成风格,风格的形成也同样离不开题材主题、体裁等形式因素的影响,比如,悲剧题材要求表现崇高壮美的风格,喜剧题材长于表现幽默滑稽的风格,正剧题材宜于表现严肃庄重的风格等。作家创作个性不同,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分析、评价不同,其创作构思、创作方法、艺术技巧以及语言的运用也就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了风格的多样化。文学风格是必须通过这种话语情境具体体现出来的,那么不同创作风格与创作个性的作家,他
10、们对语词运用、体裁选择、结构安排和形象创造的具体操作过程也是不一样的。一定时代的社会心理和审美趋向,对作家的个性和风格也有影响。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的体现,时代则是培植创作个性的气候和土壤。 (3)它们三者的联系也是存在的,虽然创作个性和话语情境不是文学风格形成的唯一因素,但是它们都是创作风格形成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三者能够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创作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与话语情境结合的产物,创作个性是形成风格的内在动因,特定的话语情境则便是它的外在表现。创作个性的外化形式便是文学风格了,作家的人格、修养、生活个性要在审美中得到升华之后才能够化入作品的风格之中。作家的人格修养、生活个性在与作家的
11、审美素质有了内在的适应性,并接受审美素质的改造、转换后通过创作个性的作用,转化为风格。成熟的作家所具有的独特审美个性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整合题材、体裁、写作技巧等客观因素从而促进风格的形成。语词运用是特定文学文本中语词的具体组合状况,一定的创作个性归根到底要通过具体语词运用体现出来从而形成一种较为连贯和稳定的文学风格,而一定的创作个性要求有一定的体裁同它相适应从而形成一定的文学风格。结构安排是作家对特定本文的内部构造的组织,只有结构达到完整和统一,文学风格才能显现。形象创造是作家对特定文本的艺术形象系统的刻画。它们的系统创造状况与风格的表现有密切关系。可以说,创作风格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经过创作个
12、性的有机整合后所显现的独特的艺术风貌和格调,创作个性是创作风格的灵魂,话语情境是创作风格的外衣。4.文学消费的二重性。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文学消费的二重性是指,文学消费既是商品消费,又是意识形态消费与审美消费;既是有形的实物形式的损耗(如书籍、电影拷贝、音像带等),又是无形的精神文化的享受;既是产品的欣赏与接受,又是产品的再创造与再生产。既须遵循商品消费的一般规律(如等价交换与市场供需原则),又受制于意识形态体制与艺术法则。总之,文学消费具有商品消费的属性,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消费,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审美产品的消费,是既享用又创造的一种精神活动。5.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
13、别,在互联网和电视电影冲击下,文学消费有什么新的特点?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文学消费已经包涵了文学接受的内容,但是二者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1)文学消费既指未含阅读活动的购买、占有文学产品的物质消费行为,又包括阅读、欣赏作品的精神消费活动,具有文学消费和精神消费的二重性。而文学接受则专指审美文化范围内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纯属一种精神文化范围内的活动。(2)文学消费既包括阅读行为,也包括未含阅读活动的消费行为;而文学接受则一定是一种阅读或欣赏的精神活动。比如有的人买书并不是为了阅读,而是为了收藏、摆设或显示某种品位、身份。或者投资购买某一种罕见的版本,还有出于对美好东西的嗜好
14、而购买。购买、拥有而未曾进入阅读属于文学消费行为,不能称之为文学接受活动,文学接受则需要精神消费能力,是为欣赏而阅读,所以说文学接受活动只是对进入了具体的文学阅读过程的读者而言的。(3)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主客观条件不同。它们的主客观条件是各有侧重的,主观条件方面,要求文学消费者具备必要的文化知识、阅读能力、消费心理和经历能力、闲暇时间等,而文学接受除了以上的条件外,更强调接受者的个性、气质、人生观、文化修养、审美趣味、期待视野和阅读心境等。客观条件方面,文学接受则主要指接受的文本以及接受者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等。 在互联网和电视电影冲击下,文学消费所具有的新特点有:(1)文学消费方式的多样化。
15、在互联网和电视电影的影响下文学消费更趋向了普及,消费者不用面对单一的纸质媒体,而是可以选择视听和网络等多种消费方式。(2)文学消费种类和时空的扩展。消费者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以及此时能够选择的方式进行文学消费,而互联网络甚至使文学资源共享和奇缺的文学阅读变成了可能。(3)消费对文学生产有了更直接的反馈作用。通过网络的点击率或者电视节目的收视率、电影的票房,文学生产者就能清晰地掌握消费者的兴趣取向,从而生产出更多喜闻乐见的作品。6.结合实际经验谈谈文学消费和意识形态消费的关系。 (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1)文学消费实为一种意识形态消费。一般来说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意识形态消费除
16、了文学以外,还有政治、哲学、艺术等等,文学消费只是其中的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消费,使人在阅读的时候获得审美的享受,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在环境优雅的地方,心情舒畅的读一首好诗,或是一篇好文,便会有如沐春风之感。如果文学作品本身就有宣扬某种意识形态的作用的话,那么我们在进行文学消费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这种意识形态的消费。比如 18 世纪法国的启蒙文学,就宣扬着新兴资产阶级关于自由、平等、博爱等意识形态的观念。(2)文学消费的过程实质上也是某种意识形态观念再生产的过程,读者在文学欣赏和阅读的过程中,维系一定社会结构所需要的某种意识形态观念被再生产出来,并被转化为接受者的思想意识。比如中国古代的经典诗歌总集诗
17、经,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推崇,虽然作品中的文学审美价值不容忽视,但其传递的“怨而不怒,哀而不伤”这类温柔敦厚的意识形态观念,更是封建统治阶级稳定社会秩序的法宝。从而在文学作品的消费中达到了意识形态再生产的目的。(3)正是因为文学消费可能直接为某种现行体制和社会结构服务,传播和再生产现行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意识形态,尤其是现代资产阶级通过高度商品化的现代艺术消费,销蚀了文学消费者对现行制度的历史性思考,瓦解了文学消费者变革现实、改造世界的要求。所以我们更是要在马克思文艺理论思想的指导下理性地看待文学消费和意识形态消费,树立科学的文学消费观。7.为什么文学消费不能完全等同于一般商品消费,请述之。
18、(分数:3.00)_正确答案:()解析:(1)文学消费作为一般商品消费,具有商品属性,对于作者、出版者、发行者以及广大读者有着重要的各具特色的作用和影响。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文艺发展的实践都证明了马克思关于文艺产品具有一般商品属性的论断的科学性。所以我们可以说文学消费具有一般商品消费的属性。 (2)但是我们又不能将文学消费与一般商品消费完全等同起来,文学消费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认识和审美等精神属性。 第一,一般物质产品主要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文学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主要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例如同一部高雅文学作品全集,对于一位文学教授和对一位书店售货员,它的消费价值就有很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文学理论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