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及答案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3 及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1.引用诗经中卫风伯兮豳风七月豳风东山小雅采薇诗句(至少引用两首诗),并适当结合诗经中其他诗作的诗句(至少两首诗),论说风雅精神。(南京大学 2011 年)(分数:2.00)_2.论分析李白诗歌的风格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北京师范大学 2009 年)(分数:2.00)_3.论述黄庭坚的涛歌理论及其艺术特点。(西北师范大学 2008 年)(分数:2.00)_二、简答题(总题数:7,分数:14.00)4.举例说明诗经中运用到的赋、比、兴手法。(北京师范大学 2007 年)(
2、分数:2.00)_5.简释“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南开大学 2013 年)(分数:2.00)_6.简要评述南北朝志人小说。(四川大学 2009 年)(分数:2.00)_7.元稹曾评价杜甫“上薄风雅,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试据此论述杜甫诗歌的成就。(北京师范大学 2006)(分数:2.00)_8.简析琵琶记的悲剧性质。(南京大学 2006 年)(分数:2.00)_9.论述三国演义中战争描写的艺术特色。(武汉大学 2012 年)(分数:2.00)_10.桃花扇作为历史剧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综合剧情加以分析。(
3、扬州大学 2014 年)(分数:2.00)_三、填空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1.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分数:2.00)_12.东周洛阳一带的诗歌在十五国风中被称为( )。(中山大学 2010 年)(分数:2.00)_13.汉代京都大赋中誉为“长篇之极轨”的作品是( )。(中山大学 2004 年)(分数:2.00)_14.“建安七子”包括孔融、陈琳、( )、( )、( )、( )、( )。(浙江大学 2004 年)(分数:2.00)_15.萧统所编文选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选录的是从先秦到( )的作品。(中山大学 2011 年)(分数:2.00)_16
4、.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文章合为时而著,( )”。(北京大学 2008 年)(分数:2.00)_17.“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出自苏轼( )。(暨南大学 2009 年)(分数:2.00)_18.元代散曲作家中有“曲中双璧”之美誉的是张可久和( )。(北京大学 2007 年)(分数:2.00)_19.白蛇许仙的传说在明代被改编成警世通言中的著名小说( )。(北京大学 2012 年)(分数:2.00)_20.聊斋志异以后清代影响较大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 )。(浙江大学 2007 年)(分数:2.00)_21.孽海花的作者是( )。(四川大学 2013 年)(分数:2.00)_四、名词解释
5、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2.变风变雅(浙江大学 2008 年)(分数:2.00)_23.悲士不遇赋(北京大学 2010 年)(分数:2.00)_24.游仙诗(中山大学 2015 年)(分数:2.00)_25.元白诗派(中国人民大学 2013 年)(分数:2.00)_26.苏辛(厦门大学 2008 年)(分数:2.00)_27.话本小说(首都师范大学 2012 年)(分数:2.00)_28.荆刘拜杀(湖南师范大学 2014 年)(分数:2.00)_29.熊龙峰小说四种(北京大学 2013 年)(分数:2.00)_30.肌理说(复旦大学 2010 年)(分数:2.00)_31.新中国
6、未来记(北京大学 2012 年)(分数:2.00)_中国文学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3 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1.引用诗经中卫风伯兮豳风七月豳风东山小雅采薇诗句(至少引用两首诗),并适当结合诗经中其他诗作的诗句(至少两首诗),论说风雅精神。(南京大学 2011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诗经中的战争诗表现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充满忧伤的情绪。如小雅采薇对侵犯者充满了愤怒,诗篇中洋
7、溢着战胜侵犯者的激越情感,但同时又对久戍不归、久战不休充满厌倦,对自身遭际无限哀伤。诗经中还有以战争、徭役为背景,写夫妻离散的思妇哀歌。如卫风伯兮,即写一位妇女由于思念远戍的丈夫而痛苦不堪。王风君子于役也以思妇的口吻抒发了对役政的不满。 七月按季节和时令的转移,记叙了农奴一家,从春忙到夏,从秋忙到冬,一年四季,永无止息地为地主干活,自家却一无所获。口气似老农夫家常,满腹辛酸,所言景物,切合农时,是丰富的农村生活体验的自然流露,增强了诗歌直陈其事的美感和情景相映的氛围,逼真感人地描述出西周的农民生活。 又如小雅北山,是春秋社会宫廷政治生活的真实展现,诗人描绘了种种社会不公,有的人安居家中,有的人
8、为国效忠;有的人躺在床上,有的人在外面奔忙;有的人不知百姓呼号,有的人凄惨操劳;有的人安闲自在,有的人公事繁忙;有的人饮酒狂欢,有的人畏惧祸端;有的人进进出出袖手议论,有的人大事小事竭尽心力。诗人叠用十二个“或”字,排比中有对比,不平之气,蓄积已久,一气呵成,不吐不快,揭示了世俗世界的种种劳逸不均苦乐不平,具有真实的力量和超越时空的现实意义。)解析:2.论分析李白诗歌的风格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北京师范大学 2009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在盛唐诗人中,李白是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他作品的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 (1)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9、,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李白作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骋,一气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如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 (2)强烈的感情色彩,喷发式的抒情方式。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爆发强烈的感情,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让人直接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如鸣皋歌送岑征君抒写对政治黑暗、是非颠倒的愤慨,这种情感表达方式,完全是李白式的。 (3)想象变幻莫测,随意生发,离奇惝恍,意象壮美而不乏
10、清新明丽。与喷发式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如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真是想落天外,匪夷所思。他的奇特的想象,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一个想象与紧接着的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离奇惝恍,纵横变幻,极尽才思敏捷之所能。 (4)壮美与优美的意象。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这与其作诗的气魄宏大和想象力丰富相关联。李白对体积巨大的壮观事物似乎尤为倾心,大鹏、巨鱼、长鲸,以及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将它们置于广阔的空间背景下加以描绘,构成雄奇壮伟的诗
11、歌意象,如渡荆门送别的意象便极为阔大壮观。但是,李白诗里亦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那些由清溪、明月、白鹭、竹色、白露等明净景物构成的清丽意象,极大地丰富了李白诗歌的艺术蕴含。 (5)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语言风格清新明快,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正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在李白诗里,用得最多的色彩字是白,其次是金、青、黄、绿、紫等,他天性开朗,喜欢明丽的色调,不喜欢灰暗色,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雕饰的诗,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出其不肯苟同于世俗的高洁人格。)解析:3.论述黄庭坚的涛歌理论及其艺术特点。(西北师范大学 2008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
12、案:在苏轼周围的作家群中,黄庭坚的诗歌成就最为突出,他最终与苏轼齐名,二人并称“苏黄”。黄庭坚之所以能在宋代诗坛上占据重要的地位,产生广泛的影响,一是因为他提出了一套独特的诗歌创作理论,二是因为他诗歌本身的成就,三是因为在他的影响下产生了一个声势浩大的江西诗派。 (1)黄庭坚诗歌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阐明了具体的写诗办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黄庭坚认为,“文章最忌随人后”“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他主张创新,创新的办法是“以故为新”“以故为新”的具体办法就是“夺胎换骨”,即“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这就意味着创新是建立在对前人作品的加工改造上,一
13、是不改变前人作品的意思,但用新的语言来表达;一是袭用前人的语言,但表达的是新的意思。此外,他还对诗歌句眼的设置、句律的运用、章法的安排等发表了具体的意见。这样的办法切实可行,而且立竿见影,对学诗者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2)黄庭坚的山谷体诗歌是元祐时期宋诗发展到高峰期的产物,黄庭坚在诗歌艺术上追求生新,也即追求在唐诗之外另辟境界,他认为文章最忌随人后,他的整个诗歌创作都贯彻了求新求变的精神,从而创造了生新廉悍的艺术风貌。 黄庭坚的诗不论长短,往往都包含多层次的意思,章法回旋曲折,绝不平铺直叙。例如次韵裴仲谋同年的次联“舞阳去叶才百里,贱子与公俱少年”,上下旬的意思相去很远,读来有奇崛之感。 黄庭
14、坚的诗运用修辞手段,善于出奇制胜。如用“煎成车声绕羊肠”来形容煎茶的声音。黄庭坚还重视炼字造句,务去陈言,力撰硬语,如“秋水粘天不自多”“春去不窥园,黄鹂颇三请”等。黄诗中最成功的则是那些用常见的字词组成新奇意象的作品,如寄黄几复中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字面较为平常,典故也是常见的,但经过巧妙的艺术构思,以故为新,在整体上取得了新奇的艺术效果。 黄庭坚的诗还有声律奇峭的特点,一是句中音节打破常规,如“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等,矫健奇峭。二是律诗中多用拗句,以避免平仄和谐以至圆熟的声调。所谓拗句,主要是将律诗中的句式和平仄加以改变,有意造成一种打破平衡和谐的效果,给人以
15、奇峭倔强的感觉。这种刻意求奇而造拗句、作硬语的做法,是形成山谷体生新瘦硬风格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使山谷体诗歌具有奇险、生硬、不够自然等缺点。 黄庭坚的诗以鲜明的风格特征而自成一体,在当时就被称为“黄庭坚体”或“山谷体”。如果以唐诗为参照标准,那么“山谷体”的生新程度是最高的,它最典型地体现了宋诗的艺术特征。)解析:二、简答题(总题数:7,分数:14.00)4.举例说明诗经中运用到的赋、比、兴手法。(北京师范大学 2007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或直叙其事,如豳风七月,或直接描写,如郑风溱洧,其社会政治诗和情爱诗则直言其志和直抒胸臆。 “比者,
16、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或作修辞意义上的比喻,如卫风硕人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等,或整首诗用比,如魏风硕鼠和豳风鸱枭。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或发端,“他物”与“所咏之词”或相关,如周南关雎秦风蒹葭等烘托氛围,譬喻象征,或不相关如唐风山有枢等只在起韵。)解析:5.简释“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南开大学 2013 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是西汉末辞赋家扬雄在其著作法言吾子中对辞赋的评论,他把赋分为“诗人之赋”和“辞人之赋”。“诗人之赋”指屈原的骚赋,“辞人之赋”指宋玉的赋及枚乘、司马相如的散体大赋。“丽”指辞采之富丽,是一切辞赋的共同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中国 文学史 历年 汇编 1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