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东省威海市初中学业考试历史(含答案).docx
《2013年山东省威海市初中学业考试历史(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山东省威海市初中学业考试历史(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 A 威海市 2013 年初中学业考试 历 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8 页,共 7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
2、、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实是被考古资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 下列属于史实 的是 A.女娲补天 B.涿鹿之战 C.大禹治水 D.牧野之战 2.右图是位于文登市圣经山上的太上老子道德经摩崖石刻,据记载为金元时期的道家弟子所刻。下列属于老子思想的是 A.“仁” B.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C.主张改革,实行法治 D.“兼爱”“非攻” 3.下列战役按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官渡之战 长平之战 郾城大战 淝水之战 A. B. C. D
3、. 4.在我国漫长的 1300 多年的科举考试中,共产生了近 11 万名进士。进士是从下列哪个朝代开始通过科举考试产生的?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明朝 5.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开凿最早的运河,目前我国正在将其 申报 为 世界文化遗产 。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止 点分别是 A.余杭、涿郡 B.洛阳、大都 C.余杭、洛阳 D.洛阳、涿郡 6.下列史实与明成祖朱棣 无关 的是 A.设立军机处 B.设立东厂 C.迁都北京 D.派郑和下西洋 7.2013 年 4月 12 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亲切接见了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清代,赐予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的皇帝是 A.
4、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8.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A.清政府赔款白银 4.5 亿两 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9.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下列表述与李大钊 无关 的是 A.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B.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 C.五四运动期
5、间在北京领导学生运动 D.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 10.解放战争时期,民间流传的一首歌唱到:“好比一把剑,直插在蒋介石的心里面。”歌里唱的“一把剑”是指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开辟的 A.中原解放区 B.陕甘宁解放区 C.大别山根据地 D.中央革命根据地 11.今年 53 岁的李安老师经历了许多历史事件,下列历史事件他 不可能 经历的是 A.“文化大革命” B.三大改造 C.家庭联产承包 D.粉碎“四人帮” 12.2013 年 5月 19 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开始对印度 进行正式 访问 。下列有关中印两国的表述 不正确 的是 A.唐朝高僧玄奘曾西游天竺 B.中国和印度都曾
6、遭受英国的殖民侵略 C.在 1857 1859 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同时,中国兴起了义和团运动 D.1954 年,周恩来总理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发表联合声明,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关系的基本原则 13.20 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 1919、 1949、 1979 和 2009 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 14.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7、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 点是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阶级斗争为纲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15.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上 说 : “ 我们 这次会议具有伟大 的 历史意义 ,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 一九四九 年建国以来 的 新胜利和新发展 的 里程碑 。 ” 这里的“ 里程碑 ” 主要是指 A.“ 共同纲领 ”的颁布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C.社会主义制度 的 建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的制定 16.2013 年
8、 1 月 18 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获得 2012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郑哲敏院士、王小谟院士颁发了奖励证书。 2001 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是 A.袁隆平 B.陈芳允 C.杨振宁 D.邓稼先 17.公元前 509 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A.公元前 5 世纪初 B.公元前 5 世纪末 C.公元前 6 世纪初 D.公元前 6 世纪末 3025201510501925 1927 1929 1931 1933 1935 1937 1939 1941 1943 1945失业率(百分比)失业率(百分比) 年份 18.人类早期的文明最早诞生在亚非的大河流域。右图是哪个古代文
9、明的发源地? A.古巴比伦王国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 19.“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日本大化改新与法兰克王国的查理马特改革相比较,其共同之处在于 A.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B.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C.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D.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 20.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按其产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基督教 佛教 伊斯兰教 A. B. C. D. 21.在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的探究课上,同学们一致认为文艺复兴的实质体现在“兴”上,这个“兴”的含义是指 A.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封建文化的兴盛 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D.
10、神学的复兴 22.生命权和生存权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力。在人类历史上,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却出现了反人类的罪恶。下列由德国法西斯制造的惨剧是 A.屠杀印第安人 B.贩卖黑奴 C.对犹太人进行屠杀 D.南京大屠杀 23.右图是“ 1929 1945 年美国失业率”的状况。出现 1929 1933 年的失业率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B.罗斯福新政 C.新经济政策 D.国家工业复兴法的颁布 24.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日本、欧盟发展的表述, 不正确 的是 A.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 B.美国和日本都受到 1974 1975 年世界经济危机的严重打击 C.20 世纪
11、末,欧盟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D.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25.右图“黄鼠狼给鸡拜年”是中国漫画家华君武 1947年创作的漫画。该漫画讽刺的历史事件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组织的成立 D.华约组织的成立 26.某班同学正在研讨“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非洲民族独立浪潮”“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的内容。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蓬勃发展 B.亚非拉的奋起 C.动荡的中东地区 D.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27.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每个事件可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列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
12、说法的是 A.变法维新运动 公车上书 中国近代化探索 B.法国大革命 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 C.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苏联工业化 D.经济全球化 西欧一体化 欧元启动 28.2013 年 3 月 23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中指出:“这个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旧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冷战时期的集团对抗不复存在,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再也无法单独主宰世界事务。”结合习近平主席的演讲,指出下列哪一表述 不正确 ? A.埃及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B.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山东省 威海市 初中 学业 考试 历史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