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13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山东省东营市 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9 小题,每小题 4分,共 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4 分)( 2013东营)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干冰升华 B CO2 溶于水 C 实验 CO2 的密度 D 自制过滤器过滤液体 考点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解: A、干冰升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 CO2 溶于水能生成碳酸,属于化学变化; C、实验 CO2
2、的密度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自制过滤器过滤液体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B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 4 分)( 2013东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食品添加剂是用于改善食物品质、口感的可食用物质,添加越多越好 B 为防止骨质疏松,应多食用奶制品、豆类、虾皮等食物 C 回收废弃塑料不仅减少白色污染,而且节约资源 D 基本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 考点 : 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白色污染与防治;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生命活
3、动与六大营养素 专题 : 化学与生活健康 分析: A、根据食品添加剂不能添加太多进行解答; B、根据奶制品、豆类、虾皮等食物含有丰富的钙元素进行解答; C、根据塑料制品不易降解容易造成白色污染进行解答; D、根据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进行解答 解答: 解: A、食品添加剂不能添加太多,否则对人体有害,故 A错误; B、奶制品、豆类、虾皮等食物含有丰富的钙元素,所以为防止骨质疏松,应多食用奶制品、豆类、虾皮等食物,故 B正确; C、塑料制品不易降解容易造成白色污染,所以回收废弃塑料不仅减少白色污染,而且节约资源,故 C 正确; D、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
4、素包括蛋白质 、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故 D 正确 故选: A 点评: 通过该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哪些食品对人体有害,还要改善人类的饮食习惯等方面 3( 4 分)( 2013东营) 2013 年 5 月 12 日在我市举行的国际马拉松赛,为世人展示了一个美丽的东营为保护环境,我们自身应做到: 不乱扔果皮纸屑、垃圾袋; 在草坪上踏青、野炊; 不浪费水、电、纸张; 尽量不买或少买一次性商品; 不随便丢弃废旧电池; 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只坐私家车出行其中做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全部 考点 : 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专题 :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根据 不乱扔果
5、皮纸屑、垃圾袋,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在草坪上踏青、野炊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环境; 不浪费水、电、纸张,可以节约资源; 尽量不买或少买一次性商品既节约资源有保护环境; 不随便丢弃废旧电池,可以减少对水和土壤的污染; 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可以改善环境; 只坐私家车出行,浪费大量的能源进行解答 解答: 解: 不乱扔果皮纸屑、垃圾袋,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故正确; 在草坪上踏青、野炊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环境,故错误; 不浪费水、电、纸张,可以节约资源,故正确; 尽量不买或少买一次性商品既节约资源有保护环境,故正确; 不随便丢弃废旧电池,可以减少对水和土壤的污染,故正确; 积极参加
6、植树造林活动,可以改善环境,故正确; 只坐私家车出行,浪费大量的能源,故错误 故选: C 点评: 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要保护好环境,就要了解环境污染的来源和防治措施,要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做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4( 4 分)( 2013东营)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 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和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可随意利用,而不需要加以保护 B 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我们要合理开发与利用 C 怎样利用资源是国家的事,与我们学生无关,不需要我们去关心和学习 D 废旧金属可以回收利用,所以金属是可再生资源,金属矿藏可任意开采 考点 : 水资源状况;金属资源的保护;化石燃料及其
7、综合利用 专题 : 空气与水;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A、根据空气和水是宝贵而有限的资源,需要我们加以保护进行解答; B、根据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进行解答; C、根据节约资源,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细节做起进行解答; D、根据金属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金属矿藏要合理开采进行解答 解答: 解: A、空气和水是宝贵而有限的资源,需要我们加以保护,故 A错误; B、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我们要合理开发与利用,故 B正确; C、节约资源,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细节做起,故 C 错误; D、金属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金属矿藏要合理开采,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 现在提倡的低碳生活,指的就是要节约能源
8、 5( 4 分)( 2013东营)下列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 ) A 尿素的化学式: CO( NH2) 2 B 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 铁锈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O3+6HCl=2FeCl2+3H2O D 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考点 :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 :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根据尿素的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 B、氧原子核内有 8 个质子,第一层上有 2 个电子,第二层上有 6 个电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
9、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解答: 解: A、尿素的化学式为 CO( NH2) 2,故选项表达正确 B、氧原子核内有 8 个质子,第一层上有 2 个电子,第二层上有 6 个电子,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故选项表达正确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 2FeCl3+3H2O,故选项表达错误 D、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 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 2O3,故选项表达正确 故选 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化学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方程式、
10、化合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6( 4 分)( 2013东营)你认为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B 化学实验是人类认识物质、改造和应用物质、推动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手段 C 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D 通过化学变化,人们改造物质世界并实现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 考点 :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专题 :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从微观来说,该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是: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三不变 ”,可以据此解答; B、化
11、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C、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分子的破裂成原子,然后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D、在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 A、从微观来说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三不变正是由于微观粒子的变化过程,才使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的,故 A观点不正确; B、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所以化学实验是人类认识物质、改造和应用物质、推动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手段,故 B观点正确; C、化学不仅可以研究存在的物质,而且可以通过化学变化制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12、,故 C 观点正确; D、在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所以通过化学变化,人们改造物质世界并实现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这种观点是正确的,故 D 观点正确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有关物质的性质,以便灵活应用 7( 4 分)( 2013东营)以科学原理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 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因此可以利用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新物质 B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 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不是由分子
13、构成,就一定是由原子构成 D CO 和 CO2 的元素组成相同,所以它们的性质也完全相同 考点 : 物质的元素组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专题 :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A、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的种类及元素的性质分析; B、根据化合物的定义及组成分析; C、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的种类分析; D、根据 CO 和 CO2 的结构进行分析 解答: 解: A、不同的元素具有不同的性质,不同的元素不能任意组合新物质故 A推理不合理; B、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故 B推理合理; C、
14、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 C 推理不合理; D、 CO 和 CO2 的元素组成相同,但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性质不相同故 D推理不合理;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的一种重要学习方法类推法,属于易错题目,因而建议学生对一些典型的概念、理论准确记忆,理解把握,并多涉猎题型进行训练 8( 4 分)( 2013东营) 2013 年 4 月 20 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 7.0 级地震地震发生后, “拯救生命是第一位的 ”,解决生活用水也是一大难题,新水源找到后需检测和处理后才能饮用,感官性指标的基本要求是不含肉眼可见物,澄清透明;化学指标中有水源的 pH和硬度两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15、是( ) A 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从微观角度分析是因为分子不断地 运动 B 为达到感官性指标要求,要对水源进行吸附沉降、过滤、消毒等处理 C 区分硬水与软水的方法是加肥皂水振荡,若出现较多泡沫为硬水,否则为软水 D 测定 pH的方法是把 pH试纸放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 pH试纸上,再与比色卡对照 考点 : 水的净化;溶液的酸碱度测定;硬水与软水;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 : 空气与水 分析: A、根据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水的净化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C、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的方法是用肥皂水 D、根据测定 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16、解答: 解: A、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是因为人体气味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搜救犬闻到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故选项解释正确 B、为达到感官性指标要求,对水源进行吸附沉降、过滤、消毒等处理,均达标方可成为生活饮用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C、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D、测定 pH的方法是把 pH试纸放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 pH试纸上,再与比色卡对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水的净化
17、、硬水与软水的转化方法、 pH试纸的使用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 4 分)( 2013东营) H7N9 禽流感,使人们谈 “禽 ”色变从香料八角中提取的莽草酸是合成治疗禽流感药物达菲( Tamiflu)的原料,莽草酸为白色粉末,熔点 191 ,气味辛酸,易溶于水,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如图所示是莽草酸的结构模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莽草酸的化学式为 C7H10O5 B 莽草酸属于酸类化合物 C 熔点 191 ,气味辛酸,易溶于水,属于莽草酸的物理性质 D 莽草酸完全燃烧,产物不仅有 CO2 和 H2O,还可能有 SO2 考点 :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
18、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专题 :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由莽草酸的结构模型可知, 1 个莽草酸分子是由 7 个碳原子、 10 个氢原子和 5 个氧原子构成的,据此可以确定其化学式 B、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C、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由莽草酸的结构模型可知, 1 个莽草酸分子是由 7 个碳原子、 10 个氢原子和5 个氧原子构成的,莽草酸的化学式为 C7H10O5
19、,故选项说法正确 B、莽草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具有酸性,是由氢离子和莽草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酸,故选项说法正确 C、熔点 191 ,气味辛酸, 易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D、莽草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完全燃烧产物为 CO2 和 H2O,由于不含硫元素,生成物中没有 SO2,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某物质的分子模型图,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35分) 10( 7 分)( 2013东营)火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使用不当时可能
20、成为吞噬生命的恶魔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从远古时代就懂得 钻木取火钻木之所以能取火,是因为 钻凿木头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转化为热能,钻凿处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时就发生燃烧 ( 2)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警钟因此,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易爆物时绝不允许违章操作如图 1 所示的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是 ABD ( 3)分别点燃两根火柴,将一根火柴头竖直向上,另一根火柴头斜向下(如图 2 所示)火柴在那种情况下更容易持续燃烧 斜向下的火柴 ,原因是 当火柴头斜向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能给火柴梗预热,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所以更容易持续燃烧 考点 :
21、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专题 : 化学与生活 分析: ( 1)根据钻凿木头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转化为热能,钻凿处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时就发生燃烧进行解答; ( 2)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 3)根据当火柴头斜向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能给火柴梗预热,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所以更容易持续燃烧进行解答 解答: 解:( 1)钻凿木头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转 化为热能,钻凿处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时就发生燃烧;故填:钻凿木头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转化为热能,钻凿处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时就发生燃烧; ( 2) A、图中所示标志
22、是爆炸品,与燃烧和爆炸有关; 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与燃烧和爆炸有关; C、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与燃烧和爆炸无关;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带火种,与燃烧和爆炸有关; 故填: ABD; ( 3)当火柴头斜向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能给火柴梗预热,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所以更容易持续燃烧故填:斜向下的火柴;当火柴头斜向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能给火柴梗预热,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所以更容易持续燃烧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以及燃烧的有关知识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 5 分)( 2013东营) 20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 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山东省 东营 中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