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辽宁省丹东市第十四中学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
《2014年辽宁省丹东市第十四中学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辽宁省丹东市第十四中学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 年 辽宁省丹东市第十四中学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 一、选择题 ( 20 分) 1.选出下列加 点字 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2 分) A.凝 成( nng) 炽 热( ch) 痴 想( ch) 心惊 肉 跳( yu) B.恬 静( tin) 耸 立( sng) 卑 微( b) 中流 砥 柱( d) C.簇新 ( c) 芳 馨 ( xn) 解 剖 ( pu) 苦心孤 诣 ( zh) D.恻 隐( c) 谦 逊 ( xn) 伫 立( zh) 长途 跋 涉( b) 解析: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 b 与 p, j、 q、 x 的区别, n、 l 的区别, z、 c 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
2、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运用反选排除法,选择容易判断的信息点,有错就排除。 A“肉”声母错误, B“韵母”错, C“诣”拼音错,故选 D。 答案: D 2.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2 分) A.它们的脉膊总是在坚强地跳动,它们的心灵总是在纯粹地展露,它们的生命总是在平静地流淌。 B.我们把自己哪怕是微弱的善良的种子洒播出去吧,让行走在孤独中的人们感觉到温暖。 C.课堂上,书声琅琅,绿茵场上,龙腾虎跃。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尽情释放着同学们的青春与活力。 D.这个决定让我们莫明奇妙,此时喧嚣的教室,立即变得鸦雀无声。 解析: A 句中“膊”为“博”, B 句中“洒”为“撒”, D 句中“明”
3、为“名”、“奇”为“其”,故选 C。 答案: C 3.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2 分) A.一般人都有很隐秘 的“心理缺陷” 害怕见大人物。见了大人物就手足无措, 张牙舞爪 ,甚至还要浑身发抖。 B.家长对孩子们的关心真是 处心积虑 、无微不至。 C.她 小心翼翼 地撕开信封,将里面的百元大钞捏取出来,塞到衣服布袋里,然后将信件递给他。 D.他是日常生活里一个 声名显赫 的小人物,在他身上,却拥有着许多熠熠生辉的可贵品质。 解析: 本题考查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A 句“张牙舞爪”比喻现实生活中人的猖狂凶恶的行为,是贬义词,不符合句意语境; B 句“处心积虑”指费尽心思做坏
4、事,是贬义词,不符合句意语境; D 句“声名显赫”形容名声极大,与被修饰对象“小人物”矛盾,故选 C。 答案: C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2 分) A.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 B.参加国际马拉松比赛的运动员在公路上飞快地奔跑。 C.如果没有这些生灵,大自然才会失去了色彩。 D.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使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 解析: 本题考查 辨析或修改病句。 A 句前分句“是否”双向表述后分句“是”单向表述不搭配, C 句“如果”与“才”关联词不搭配, D 句“随着”“使”两个介宾短语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 答案: B 5.选出下列表述
5、正确的一项 ( 2 分) A.“皇帝和全朝官员都站在岸上,等待着这一次伟大冒险的结果。他 们只看见船只排成一个大半月形向前推,却看不见我,因为这时水已经没过了我的胸脯。”这是西游记里的情节。 B.冰心在诗集繁星 春水中,关注着祖国、人生、自然三个方面内容,始终体现了对真、善、美的追求。 C.她是一个聪明、美丽、善良、敢于斗争的女人,在保尔的影响下,她向顽固的父亲造反,思想要求进步,但她贪图安逸生活,不能吃苦。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妻子冬妮娅的形象。 D.讲究孝道,仗义疏财,求贤若渴。这是水浒传中宋江的性格特征。 解析: 本题考查 识记文学常识。 A 句所引是格列佛游记中的情节, B 冰心
6、在诗集繁星 春水三大内容是“母爱、童真、自然”, C 冬妮娅不是保尔的妻子,是保尔的初恋情人,故选 D。 答案: D 6.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2 分) A.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著名诗人,著有陶渊明集。 B.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C.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 ,唐代大诗人。 D.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记录了齐鲁之间的一次战争,又称“长勺之战”。左传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解析: 本题考查 识记文学常识。 B 错误,曹操是文学家,文学家与“诗人”的称呼还是不同的。
7、答案: B 7.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组 ( 2 分) ( 1) 杜鹃花开遍山野,香飘万里。 ( 2) 姑娘银铃般的笑声也跟着响起来。 ( 3) 不读书,无以知窗外的精彩;不读书,无以知世界的宽广;不读书,无以知文化的力量。 ( 4) 微风唤醒了沉睡的种子。 A.比喻、夸张、排比、拟人 B.拟人、夸张、排比、比喻 C.夸张、拟人、排比、比喻 D.夸张、比喻、排比、拟人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第一句是夸张,排除 AB 两项,看看第四句即可知 答案: 为 D。 答案: D 8.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2 分) ( 1) 尽管“朋”“友”两字各有所指,
8、后来人们往往把这两个字连在一起使用,指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人。 ( 2) “朋”在古代是一个货币单位,相当于现在的元、角、分。“友”在甲骨文中就是把两只右手合在一起,表示两个人握手的意思。 ( 3) 这里的“朋”“友”已不分彼此,互为一体了。 ( 4) “朋友”是人们现实生活中最常用的词语,在我国古代,“朋”和“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含义。 A.( 2)( 1)( 3)( 4) B.( 4)( 2)( 3)( 1) C.( 2)( 1)( 4)( 3) D.( 4)( 2)( 1)( 3)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 第四句是提出“朋友”这个话题,应放在首位,排除
9、AC,再判断第一和第四句,第一句中“尽管朋友两字各有所指”显然是紧承第二句对“朋”和“友”的解释,故 答案: 为 D。 答案: D 9.某语文老师为党的九十一华诞献礼,拟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蛟龙入海长民族志气”。请选出能够作为下联的语句 ( 2 分) A.神舟飞天扬国家声威 B.天宫对接显民族风范 C.嫦娥奔月展神州风采 D.航母漂洋彰中国威力 解析:根据对联的上下句词性相同、词义相类的特点判断各选项。从词性来看,每句都可以对上,便从内容来看,“入海”“飞天”对得最为严整,故选 A。 答案: A 10.舅舅送给小明一款新手机,父母不让他把手机带到学校去 ,小明很郁闷,下面是同学们安慰他的语
10、言,请选出其中不得体的一项 ( 2 分) A.你父母太过分了,现在我们谁不带手机啊? B.你父母是为你着想,担心把手机带到学校玩游戏,影响你的学习,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吧。 C.你父母做得对,你缺少自控力,拿手机肯定会影响你的学习。 D.你有这样的父母真是太棒了!我曾经带手机到学校玩游戏,父母没有及时制止,导致成绩下滑。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运用。 A 指责对方的父母,起不到安慰的作用,所以不得体。 答案: A 二、默写 ( 10 分) 11.古诗文填空 ( 1) 黑云压城城欲摧, 。(雁门太守行) 答案: 甲光向日金鳞开 ( 2) ,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答案:
11、沉舟侧畔千帆过 ( 3) 关关雎鸠, 。(关雎) 答案: 在河之洲 ( 4) ,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答案: 不畏浮云遮望眼 ( 5) ,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醉翁亭记) 答案: 树林阴翳 鸣声上下 ( 6) 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描写国都沦陷但山河依旧;春天降临却乱草丛生的诗句是: , 。 答案: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 7) 同学们即将告别母校,离别之时,请选用古诗文中的“ , ”的句子来表达惜别之情。 答案: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注意别写错别字。 三、文言文阅读 ( 10 分)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
12、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及,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高缭仕于晏子,晏子逐之 。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 子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陋之人也,四维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吾过,是以逐之也。” 【 注 】 仕
13、:旧称做官为仕。夫子:晏子。仄陋:狭窄浅薄。维:维系。弼:纠正。 12.解释选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4 分) ( 1)宫妇左右莫不 私 王 ( 2)时时而 间 进 ( 3)高缭之 事 夫子三年 ( 4)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 义 可乎 解析: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私”“事”为动词,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答案: ( 1)偏爱 ( 2)间或,偶然 ( 3)侍奉 ( 4)道义 13.翻译选文中画 线 的句子。( 2 分) (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 2)高缭仕 于晏子,晏子逐之 解析:
14、 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市”“仕”,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答案: ( 1)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 ( 2)高缭在晏子那里做官,晏子赶走了他。 14.选文中邹忌和高缭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对你为人处世方面有什么启示? ( 4 分 ) 解析: 疏通文字,了解内容,抓住人物的言行描写概括,分析人物形象,据此谈感想。 答案: 邹忌:敢于进谏,善于进谏;高缭:侍奉三年,没有提出任何建议。启示:我们要敢于指出别人的缺点。 四、现代文阅读 ( 50 分) (一) 记叙文阅读 ( 20 分) 母亲的菊花 (
15、 1)自从去年冬天父亲去世后,母亲便再没有拍过照 片。我知道母亲是怕睹物伤情,因为以前的照片都是他们两人的合影。 ( 2)这一年开春,长期憋闷的竹鞭爆开了,几十只尖钻捅破泥层,玩命似的往上蹿,母亲看着那节节飙升的绿势,眉目间有些开朗了。我说:“妈,拍张照片吧。”母亲叹口气,刚有些活泼的脸色又黯淡下去,“等等吧。”我没敢再说话。 ( 3)仲夏时节,门前的景象壮观起来,整个麦地忽拉一下就变了颜色,千丝万缕的金线在天地间交织。母亲眯缝着眼,瞅着那一地金黄,脸上的表情生动起来。我说:“妈,来张照片怎么样?”“再等等吧。”她的目光投向远方,我想,她大概又想起父亲来。 ( 4)风泼过来像一碗冷水的时候,已
16、经是秋天了。田地里仰躺着一大片割倒的庄稼,一眼望去顿时空旷了许多。一种繁华落尽的感觉侵袭过来,我以为母亲的心情是不能好了。不想回屋后,发现母亲眉宇间竟隐约着几分喜气。“再等几天,给我拍张照吧。”我先是觉得惊喜,因为母亲终于能让她的心灵从阴影里迈出步来,摊在阳光下晾晒。同时我也有几分疑惑,母亲究竟在等什么呢?一天,母亲对我说:“那菊花该开了吧,什么时候开了,你就给我照张相。” ( 5)我顿时明白母亲等待的是什么了。父亲生性爱花,常说养花可以怡情冶志,多年来一直汲汲此道,倒给我 们带来了许多清芬和愉悦。园前屋后,常见黄桃白李迎风摇曳,天井阳台,更有杜鹃、山茶步步生姿,窗台上的一盆文竹,檐角垂下的几
17、线薜荔,无不透出盎然的生机和喜悦。但在这么多的花品中,父亲最喜爱的,还是后园篱下的几丛菊花。他一生淡泊名利,专心做学问,还有一手好书画,画菊是他的擅长,疏疏几笔,白纸黑墨,却透出凛凛的秋意和风骨。他常说菊花飘逸清高,最具品格。我幼时承欢膝下,耳濡目染,对这花中君子,向来有种偏爱。母亲与父亲相处日久,受到的影响想必会更深吧。于是从这一天开始,我与母亲一起展开了等待。 ( 6) 树叶是最先落下的, 一片片在风中悬舞;然后是牵牛花,再也发不出那每个清晨都要吹响的生命的号角;后来连不时迸绽美丽火花的月季也消沉了。光秃秃的枝头上挂满了一颗颗糖葫芦似的圆珠。 时光一天天地流走,篱下那些菊花的花蕾却探出嫩绿
18、的头,有些还鼓胀开来,咧开惊喜的小嘴。母亲注视着菊花,眼中的笑意越发深了。如果说所有的等待都是一种惩罚的话,那么我想也许会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等待花开,等待美丽的绽放。一日晨起,我没有看见母亲,推门出外,却见母亲站在篱旁,两朵菊花早吐露开来,黄灿灿的像两张嗔喜的笑脸。以后的几天里,我们的等待已经变成一种享受,因 为随时都会有惊喜撞进我们眼中。 ( 7)终于有一天,母亲对我说:“替我拍张照吧。”我默默地拿起相机陪母亲走了出去。在秋天的阳光下,那些菊花明亮而安详,细长蜷曲的花瓣里涌动着一个个金黄的漩涡。母亲站在花前仿佛受到感染, 我赶紧按下快门,留住了这永恒的瞬间。以后的日子里,母亲常常捧着那张照片
19、端详,脸上也有了舒展的笑容。 ( 8)篱下的菊花到底输给了时间,次第在枝头萎谢了。当最后一朵美丽也在时光中老去,我惊讶地发现那么多的黄花竟没有一朵从枝头落下。“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在我们的生命中总有一些东西是需 要坚守的,正如母亲对父亲的深情。 ( 9)母亲的菊花在沁凉的秋风中,在萧索的枝头上,紧紧凝结着不肯掉落。 15.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母亲的菊花”有什么含义。( 3 分) 解析: 围绕文题,梳理情节,注意哪些情节和细节与“菊花”有关系,从其与情节的关系、表现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情感等方面概括。 答案: 是园中的菊花, 1 分;是父亲的象征, 1 分;是母亲对父亲的深情, 1
20、分。 16.从( 2)( 3)( 4)段对母亲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母亲对拍照这件事的哪三种态度?( 3分) 解析: 阅读所示各段文字,按照提示的要求,抓住对母亲言行描写的语句,体会母亲的心理活动,针对问题概括解答。 答案: 推托、拒绝。 1 分。主动要求, 1 分。盼望, 1 分。 17.选文( 5)段的插叙部分有什么作用?( 4 分) 解析: 记叙的顺序有四种:顺序、倒叙、插叙、补叙,根据所叙情节发生先后的安排来判断。本题所示是插叙,联系全文,从与有关情节的关系和塑造人物形象等的方法方面分析作答。 答案: 交代了母亲菊花开再拍照的原因。 1 分;写出了父亲的高洁品格。 1 分;揭示前文设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辽宁省 丹东市 第十四 中学 九年级 第二次 模拟考试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