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物理.docx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物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物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重庆卷 )物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5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碘 131 的半衰期约为 8 天,若某药物含有质量为 m 的碘 131,经过 32 天后,该药物中碘131 的含量大约还有 A.m/4 B.m/8 C.m/16 D.m/32 解析 : 放射性物质发生衰变时, 经过 n 次 半衰期 , 剩余质量 1 ( )2 nmm=?, 32 48n =,所以 16mm =, 选项 项正确。 答案 : C 2.某车以相同功率在两种不同的水平路面上行驶,受到的阻力分别为车重的
2、k1和 k2倍,最大速率分别为 1和 2,则 A.2 1 1kB.1212kk C.2211kk D.2 2 1k解析 : 机车的功率即为牵引力的功率: P Fv= ,当机车 在平直路面 以最大速度行驶时, 即加速度为 0, 其受力平衡 ,即fF F km g=, 联立可得 : Pvkmg=,所以 2112vkvk=即1212kvvk=, 选项 正确。 答案 : 3.如题 3 图所示为某示波 管内的聚焦电 场,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电场线和等势线。两电子分别从 a、 b 两点运动到 c 点,设电场力对两电子做的功分别为 Wa和 Wb, 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 Ea 和 Eb,则 A.W
3、a =Wb, Ea Eb B.Wa Wb, Ea Eb C.Wa=Wb, Ea PQ)。他们首先在绳上距离 P 点10cm 处 (标记为 C)系上质量为 m 的重物 (不滑动 ),由测力计读出 PC、 QC 的拉力大小 TP、 TQ。随后,改变重物悬挂点 C 的位置,每次将 P 到 C 的距离增加 10cm,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最后得到 TP、 TQ与绳长 PC 的关系曲线如题 6 图 4 所示。由实验可知: 曲线 中拉力最大时, C 与 P 点的距离为 _cm,该曲线为 _ (选填: TP或 TQ)的曲线。 在重物从 P 移到 Q 的整个过程中,受到最大拉力的是 _(选填: P 或 Q)点所
4、在的立柱。 曲线 、 相交处,可读出绳的拉力 为 T0=_N,它与 L、 D、 m 和 重力 加速度 g的关系 为 T0= _ 。 解析 : 根据图象的横坐标读数即可判断拉力最大时 , PC 间距为 60cm,根据开始距离较小时PQTT,可以判定曲线 为 TP的变化规律。 由图象可知,拉力最大出现在曲线 中,而曲线 为 T 的变化规律,所以 受到 最大拉力是 Q 点所在的支柱。 根据交点的纵坐标可读数为 4.3N。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利用三角形相似222( ) ( )222LTmg LD=-,可得22222 ( )m g L L DTLD-=-答案 : (2)60 T P Q 4.3N 222
5、22 ( )m gL L DLD-7.(15 分 )题 7 图为“嫦娥三号 ”探测器在月 球上着陆最后阶段的示意图。首先在发动机作用下,探测器受到推力在距月面高度为 h1处悬停 (速度为 0, h1远小于月球半径 );接着推力改变,探测器开始竖直下降,到达距月面高度为 h2处的速度为 ;此后发动机关闭,探测器仅受重力下落到月面。已知探测器总质量为 m(不包括燃料 ),地球和月球的半径比为 k1,质量比为 k2,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 g。求: (1)月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及探测器刚接触月面时的速度大小; 解析: 在星球表面根据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 2GM m mgr =可得2GMg
6、r=,所以 2 2122M r kg g gMkr=月 地月地月设探测器着陆速度为 2v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 222 1 22v v g h-= 月解得 22 212122 g h kvvk=+答案: 212k gk22 21122 gh kvk+(2)从开始竖直下降到刚接触月面时,探测器机械能的变化。 解析: 设机械能的变化为 E ,动能的变化为 KE ,重力势能的变化为 PE 由 KPE E E =+得 22211 1 2 1 1 2211 ( ) ( )22kE m v m g h h m v m g h hk = - - = - -月答案: 2 211 2 1212()km g h h
7、m vk-8.(16 分 )某 电子天平原理 如题 8 图所示, E 形磁铁的两侧为 N 极,中心为 S 极,两极间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 B,磁极宽度均为 L,忽略边缘效应。一正方形线圈套于中心刺激,其骨架与秤盘连为一体,线圈两端 C、 D 与外电路连接。当质量为 m 的重物放在秤盘上时,弹簧被压缩,秤盘和线圈一起向下运动 (骨架与磁极不接触 )随后外电路对线圈供电,秤盘和线圈恢复到未放重物时的位置并静止,由此时对应的供电电流 I 可确定重物的质量。已知线圈匝数为 n,线圈电阻为 R,重力加速度为 g。问 (1)线圈向下运动过程中,线圈中感应电流是从 C 端还是从 D 端流出? 解析: 根据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重庆 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