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docx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 15 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 3 分)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 _。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 _: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 _的点睛之笔。 A.用心 别树一帜 浑成 B.匠心 别树一帜 饱满 C.匠心 别有洞天 浑成 D.用心 别有洞天 饱满 解析:用心: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匠心:巧妙的心思。别树一帜:比喻另创一家或另创局面。别有洞天:洞中另
2、有一个天地,形容风景奇特,引人入胜。浑成:天然形成。饱满:丰满、充足。依据语段中的“艺术家”“神奇”“煞费心血”“不露痕迹”“奇绝”等字眼,第一空应选填“匠心”一词,突出“巧”字;“园林”是风景胜地,所以排除“别树一帜”;“点睛之笔”不能用“饱满”一词来修饰,因为“点睛之笔”所用之笔墨少而恰到好处,不是描绘。 答案: C 2.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 ) ( 3 分) A.水面风回聚落花 B.数峰无语立斜阳 C.楼上春容带雨来 D.蝉曳残声过别枝 解析:按照“对仗”的规则: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结构对结构(主谓、动宾、定中等)可知:“墙头”对“水面”
3、和“楼上”,(定中短语相对)“雨细”对“风回”,(主谓短语相对)“墙头雨细”和“水面风回”相对:即可选 A 项了。 答案: A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 ( 3 分) 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 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 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解析:从四个选项上看,此题的交际用语主要考查谦敬之分别。从 B 项来看,当为说话人面对其校友而言。校友之间称自己的学校,怎能说是“敝校”呢?应将“敝校”改为“母校”,但不能改为“贵校”。
4、如果向非校友介绍自己的学校,可用“敝校”,以示谦虚。 答案: B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3 分)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_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 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 B. C. D. 解析:语句排序遵循一个逻辑原则,即是“先言其物而后可言也”,比如句中首次提到“箕顶”,那么才有后文对“ 箕顶”的描述,所以应在后
5、;空格后的“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句中提到的“遗址”,显然是在告知其前应是;而明显是从上往下看的景象,所以应在“箕顶”之后,即之后。排除法,即选 D 项。 答案: D 5.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 ( 3 分) A.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 B.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 C.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D.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 解析:看漫画就是要看组成和细节。组成:左边一线挂一条稍大的“金鱼”,右边是一线挂着四条稍小的“金鱼”,中间一人。细节:此人一手拿着“一线四鱼”,还转
6、头望着“一线大鱼”,而且一只手还伸了过去。这寓意是什么呢?对照四个选项,只能选 C 项了。 答案: C 二、文言文阅读( 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 9 题。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 柳宗元 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凡仆所为二文,其卒果不异。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实不可一日忘。仆聊 歌以为箴,行且求中以益己,栗栗不敢暇,又不敢自谓有可师乎人者耳。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 。内不足为,外不足当,众口虽恳恳见迫,其若吾子何?实之要,二文中皆是也,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 吾子所云仲尼之说,岂
7、易耶?仲尼可学不可为也。学之至,斯则仲尼矣;未至而欲行仲尼之事,若宋襄公好霸而败国,卒中矢而死。仲尼岂易言耶?马融、郑玄者,二子独章句师耳。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吾子欲之,其有乐而望吾子者矣。言道、讲古、穷文辞以为师,则固吾属事。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人之所见有 同异,吾子无以韩责我。若曰仆拒千百人,又非也。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若言道、讲古、穷文辞,有来问我者,吾岂尝瞋目闭口耶? 吾子文甚畅远,恢恢乎其辟大路将疾驰也。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调其六辔,中道之行大都,舍是又奚师欤? 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 。幸而亟来,终日与吾子言,不敢倦,不敢
8、爱,不敢肆。苟去其名,全其实,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以为师矣。如此,无世俗累而有益乎己,古今未有好道而避是者。宗元白。 (选自柳宗元集,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3 分) A.行且求中以 益 己 益:充实 B.吾子无以韩 责 我 责:指责 C.攻 其车,肥其马,长其策 攻:加固 D.不敢倦,不敢 爱 ,不敢肆 爱:吝啬 解析:“指责”,是望文生义的解释,“无以韩责我”句,是由前文“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而来,释为“要求”。 答案: B 7.下列“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 3 分) A.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 B.吾子其详读之,仆见
9、解不出此 C.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 D.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 解析:断定“其”字的用法,可从语法上解决,如“其实”“其人”“其礼”,“其”字后都是名词,而“其详读之”则不然,所以选 B 项。 A、 C、 D 三项中的“其”字作“那些”“那”讲,代词; B 项中的“其”是祈使语气的副词,可译作“一定”,同“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中的“其”。 答案: B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 1) 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 ( 2) 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也。 解析:第 ( 1) 句中的“乃”“薄世”“脆”“当”“也”是
10、翻译中的难点,翻译时要当心:乃,这样;薄世,浅薄的世人;脆,脆弱;当,担当,承担。第 ( 2) 句中的“亟”“谋”“于”“知道”“考诸古”是难点,而且句子中有两处特殊句式:亟,急迫,迫切;谋,商量;于,跟,向;谋于,于谋;知道,懂得学问道理;考诸古,考之 于古,于古考之,在古代(典籍)中考证它。 答案: ( 1) 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 ( 2) 尽快跟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量并且到古代典籍中验证,老师就不缺乏了。 9.请简要概括作者 拒绝做严生老师的原因。( 4 分) 解析:第一点在第一段中,即翻译题的第句;第二点在第二段中,“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
11、之,故又不为人师”;第三点在第三段中,“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以为师矣”。 答案: 不愿承担老师之名;实际才能不足以做老师;可以互相学习。 三、古诗词鉴赏( 11 分) 10.阅读下面两首 唐诗 ,回答问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 1) 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 3 分) 解析:“九日驱驰”是欣然前往的,“寻君不遇又空还”是怅恼的,友人“诗思清人骨”是值得欣赏的。认真把握、解读每句诗,情感的体悟应该
12、没有什么问题。 答案: 乘兴而往 怅惘不遇 欣赏叹慕 ( 2) 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 3 分) 解析:“城郭休过识者稀”,是言不要经过城郭,因为认识他的人少;“哀猿啼处”,是言他住在深山老林里,不然哪里来的“猿啼”;(此句有点深)“柴扉”,是言他家居简陋;“渔樵路”,是言他过着渔樵生活,是隐也;“日暮归来雨满衣”,是言他完全与山相融也,亦隐也。 答案: 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 ( 3) 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 5 分) 答案: 第一首诗的结句,友人的家门前寒风阵阵,正对家门的山满覆白雪,从触觉、视觉的角度写出了友人住处清冷
13、的环境,一是揭示前句友人诗风的成因,二是象征友人清廉高洁 的品性;第二首诗的结句,傍晚回来,山雨打湿了所有的衣衫,想像(或虚写)友人整天与山为伍、与自然相融的隐逸情趣,(或者从作者角度作答亦可)表达作者对友人隐逸生活的羡慕之情。 四、名句名篇默写( 8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 1) _,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答案:定乎内外之分 ( 2) 日月忽其不淹兮, _ 。(屈原离骚) 答案:春与秋其代序 ( 3)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_ ?(杜牧阿房宫赋) 答案:不霁何虹 ( 4) 想当年:金戈铁马, 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答案:气吞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江苏 语文
